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1081|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毛主席时代享誉世界的“四小发明”,至今影响国际,令人自豪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2-27 06:08:21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1949年建国后,新中国几乎是一穷二白,工业及科技落后于西方国家,然而在大批科学家的攻关克难下,取得了非凡的成就。而新中国的“四小发明”,不仅具有专利权,并向西方输出技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这四项发明,分别为:胰岛素合成,杂交水稻、激光照排与青蒿素
第一项:胰岛素

1958年12月底,我国正式启动人工合成胰岛素课题。在王应睐、曹天钦、邹承鲁、钮经义、沈昭文等中科院院士先生的带领下,提出了“世界上第一次用人工方法合成的蛋白质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的伟大目标。1959年初,人工合成胰岛素的工作全面展开。1965年我国科学家完成牛结晶胰岛素的合成,这是世界上第一次人工合成多肽类生物活性物质。当时我国相关科研人员能获得诺贝尔奖,但该奖项对同一成果获奖人数有要求。这些可敬的科学家,认为此成果乃集体共同获得,不能为了沽名钓誉而算作其中少数人,最终没获得该届诺贝尔奖。
1966年,胰岛素成果发表后,在国际上引起极大轰动,有上百名各国著名科学家来信祝贺。英国电视台和《纽约时报》媒体等争相报道。它被认为是继"两弹一星"之后我国的又一重大科研成果。
第二项:杂交水稻

1971年,“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带领全国几十个科研单位近百名科研人员,使用上千个品种,与“野败”进行上万个组合的回交转育。在1973年开启了的杂交水稻王国的大门,从亩产150公斤上升到500公斤,解决了中国近8亿人口的吃饭问题,有力地回答了世界“谁来养活中国”的疑问。
从1979年中国杂交稻种子在美国土地上开花结果,至今已在世界上五大洲30多个国家和地区进行研究和推广,种植面积达到150万公顷,真正造福全人类。
正如美国著名农业经济学家帕尔伯格所言:袁隆平把西方国家远远甩到了后面,为中国争取到了宝贵的时间,并将引导中国和世界过上不再饥饿的美好生活。
第三项:激光照排技术

1975年5月,王选主持中国计算机汉字激光照排系统和电子出版系统的研究开发,跨越当时日本光机式二代机和欧美的阴极射线管式三代机阶段,开创性研制当时国外尚无商品的第四代激光照排系统
1977年,实现技术突破,1987年5月22日,世界上第一张整页输出的中文报纸诞生。随后迅速产业化并被市场广泛接受,1991年,方正激光照排系统把外国厂商全部赶出中国,99%报社、90%出版社和印刷厂采用了这一技术。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方正激光照排又出口日本、新加坡等地,并在国外引起轰动。
如今,第八代方正激光照排系统在国内处于绝对垄断地位,市场占有率达到95%,并在全球华文市场占据90%,中文照排市场份额全球第一。
第四项:青蒿素

20世纪60年代末,疟疾在越南四处流行,正同美国打仗的越南请求中国代为研究寻找替代氯喹治疗疟疾的新药。1967年5月23日,我国专门成立5.23办公室,数十家国家级和省市级研究机构在统一领导下,承担这项重大科研工作。该项目也被誉为医药界的两弹一星。历经380多次鼠疟筛选,1972年从青蒿中分离得到抗疟有效单体,命名为青蒿素,对鼠疟、猴疟的原虫抑制率达到100%。1973年经临床研究取得与实验室一致的结果、抗疟新药青蒿素由此诞生。
这被西方科技界唯一认定为中国自1949年以来唯一的一个原创药物。2007年为纪念该目立项四十周年,《环球人物》刊登了“拯救5亿人的中国抗疟药发明家”。
2011年药学家屠呦呦因创制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的贡献,获得被誉为诺贝尔奖"风向标"的拉斯克奖。这是中国生物医学界迄今为止获得的世界级最高级大奖。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7Rank: 7Rank: 7

沙发
发表于 2017-2-27 06:48:11 |只看该作者
学习!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7Rank: 7Rank: 7

板凳
发表于 2017-2-27 07:15:17 |只看该作者
学习!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8-19 07:09 , Processed in 0.008135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