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1049|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谈谈“红色收藏” 第一收藏官 2017-07-04 09:46 [复制链接]

Rank: 8Rank: 8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7-22 06:58:41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的第96个年头,中国共产党96年的风雨跋涉、砥砺前行、亮剑求索,让我们看到中国这条东方巨龙的跃起腾飞。
翻开历史相册,以“毛主席塑像”、“中国共产党文献”为主的一批红色藏品正是这段历史光阴的最好见证。值此之际,让我们一起走近传递正能量的“红色收藏”。

“红色藏品”为什么这么受欢迎?
“红色收藏”在近些年的拍卖市场中,创造了很好的成绩。1944年晋察冀版《毛泽东选集》在2010年以21万元价格成交,引起巨大关注。时隔六年,在去年秋季山东一场拍卖会上,同样是1944年晋察冀版《毛泽东选集》竟以135万元的高价成交。短短几年成交价近六倍增长,不得不让我们关注收藏界这个特殊的收藏门类。
那么,
到底什么是“红色收藏”?
“红色收藏”又为什么这么火呢?

《毛泽东选集》五卷本出版于1944年5月
“红色收藏”主要指的是对1840年以来中国人民在反对外来侵略、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进行革命战争、建设新中国等活动中涉及的重大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遗存的收藏以及对革命领袖、革命战争、党的历史纪念物品的收藏。
这一行为最早出现在新中国成立后,一些民间收藏爱好者出于对革命先烈的缅怀进行的自发性收藏。
而“红色收藏”一词被叫响,则是在1999年新中国成立50周年前夕,著名收藏家秦杰发表的一篇名为《收藏家国庆检阅红色收藏》的论文中,首次在文章标题中使用了“红色收藏”一词,这也是国内外公开出版物上首次出现“红色收藏”的提法。

收藏家秦杰所著书籍《红色收藏》
“红色收藏”之所以如此受欢迎,正是因为红色藏品是一代人的共同记忆,汇集着历史价值与集体情怀的交融,承载着中国共产党及共和国悠长历程的回溯与传承。
这不仅是对革命先烈峥嵘往昔的见证,同时一些红色藏品还用其精美的艺术语言向后人再现了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
如一版1942年“冀南银行”发行的“冀钞”半成品,是“三晋红藏家”杨宏伟的收藏。“冀钞”是抗日战争时期,为抵抗日军对根据地货币的破坏而批准印发的。而此藏品之所以在当时未完成制作,正是因为在印钞过程中突遭日军袭击,工人便携带半成品币紧急转移,但后因纸张受损无法再上机印刷,被当做记事本保留下来的,这也真实的记录了抗战时期的艰苦卓绝。

1942年“冀南银行”发行的“冀钞”半成品
红色藏品除了历史价值,其极高的艺术价值也值得我们关注。在周恩来总理的关怀下,任坚等老一辈钧瓷专家在1958年用还原焰制出了绚丽多彩、晶莹如玉的钧瓷制品。至此,失传千年的钧瓷艺术在原产地神垕镇全面恢复。
1964年,周总理还将国营禹县神垕瓷厂的钧瓷艺术品作为国礼赠送给其他国家的领导人。此类钧窑被人们统称为“红色钧官窑”,也叫作“共和国钧官窑”。

中国钧瓷大师任坚
已故泰斗刘富安作为钧瓷界第一位由国家授予的“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他创作的钧瓷“益寿瓶”以浑然天成的釉色、简洁大气的造型,在2014年北京盘古春拍上,刷新了2012年其单件作品240万的成交纪录,以成交价379.5万的高价将以“红色钧官窑”为主的一类红色藏品推向了又一新的高度。

刘富安作品“益寿瓶”
哪些“红色藏品”最值得投资?
“红色收藏”品类繁多,分类流派众多。有按传统收藏品分为玉器类、瓷器类、书画类、青铜器类的;也有按红色藏品的时代及区域划分的,如新民主主义时期,建国初期、以及解放区藏品、晋察冀藏品等。而目前使用率较高的是按“红色收藏”特有内容进行分类,如文献类、徽章类、雕塑类、书画类、票证类等。那么在众多种类中,哪方面的红色藏品更具收藏价值呢?

红色官窑瓷。主要是指新中国成立后,以景德镇建国瓷厂、人民瓷厂、轻工业部陶瓷研究所等单位,先后为中央国家机关生产的生活用瓷、陈设瓷及礼品瓷。

红色官窑厂都是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政府直接投资,它们是国家根据国民经济计划的需要而迅速发展壮大起来的。其烧造的瓷器都是在特定历史时期和背景下生产的,每件瓷器都带有那个时代的烙印,是见证那段时代的历史文物。
特别是精美绝伦的“毛瓷”,其设计和制作集中了当时中国最优秀的陶瓷人才的集体智慧结晶,是陶瓷大师们呕心沥血的巅峰之作,堪称空前绝后。1975年由江西的轻工业部陶瓷工业科学研究所组织生产的“7501”小碗在20年前就在国内被拍至170万元,其珍贵程度可见一斑。

“7501”小碗
红色画作市场。纵观红色题材艺术品拍卖市场,红色题材的绘画作品往往可以屡创新高。
早在2009年,沈嘉蔚的《为我们伟大祖国站岗》、谢稚柳1961年所作《南湖之春》和钱松喦的《遵义》就分别以795.2万元、560万元、313.6万元的高价拍出。
三年后,李可染的山水画《万山红遍》更是以超过2.9325亿元的价格成交。2013年5月,吴作人作品《战地黄花分外香》在嘉德春拍中又以8050万元成交,创出当年春拍油画板块的首个高价。

吴作人油画作品《战地黄花分外香》
红色画作多为知名画家所绘,本身就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同时国际的一些收藏机构也开始对红色主题的画作兴趣浓厚,比如欧洲艺术界就开始对中国红色主题艺术品进行深入研究。这样的关注,为此类画作附着了更深的学术价值。
红色邮票市场。由于题材较好的邮票始终是邮票市场的宠儿,因而以传统文化题材、重要历史人物以及突发性的重大新闻事件等为主题的邮票往往能在市场上有比较好的表现,这就让红色邮票收藏有了很好的发展空间。
如《毛主席去安源》题材邮票,发行价仅为8分钱,在2008年11月的红太阳国际拍卖会上,整版邮票成交价已高达52万元,而目前市场价更是已被炒至1500万一枚。

邮票《毛主席去安源》
但是,由于在邮票中同类型题材的展现形式往往类似,不便区分,加之红色题材的邮票价格也有不少波动起伏,收藏者还是应该从兴趣出发,谨慎购买,避免过度的投机行为。
“红色收藏”作为一门特殊的、最具中国特色的收藏门类,是经久不衰的话题和热点。这些承载着一代人共同记忆的历史纪念品已经越来越稀少,导致拍卖市场不断出现高价落锤。随着中国收藏家协会红色收藏委员会的成立以及各地以“红色收藏”为主题的高峰论坛火热举办,都预示着红色收藏将会持续升温。
本文系“汐沐”精心原创,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的第96个年头,中国共产党96年的风雨跋涉、砥砺前行、亮剑求索,让我们看到中国这条东方巨龙的跃起腾飞。
翻开历史相册,以“毛主席塑像”、“中国共产党文献”为主的一批红色藏品正是这段历史光阴的最好见证。值此之际,让我们一起走近传递正能量的“红色收藏”。

“红色藏品”为什么这么受欢迎?
“红色收藏”在近些年的拍卖市场中,创造了很好的成绩。1944年晋察冀版《毛泽东选集》在2010年以21万元价格成交,引起巨大关注。时隔六年,在去年秋季山东一场拍卖会上,同样是1944年晋察冀版《毛泽东选集》竟以135万元的高价成交。短短几年成交价近六倍增长,不得不让我们关注收藏界这个特殊的收藏门类。
那么,
到底什么是“红色收藏”?
“红色收藏”又为什么这么火呢?

《毛泽东选集》五卷本出版于1944年5月
“红色收藏”主要指的是对1840年以来中国人民在反对外来侵略、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进行革命战争、建设新中国等活动中涉及的重大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遗存的收藏以及对革命领袖、革命战争、党的历史纪念物品的收藏。
这一行为最早出现在新中国成立后,一些民间收藏爱好者出于对革命先烈的缅怀进行的自发性收藏。
而“红色收藏”一词被叫响,则是在1999年新中国成立50周年前夕,著名收藏家秦杰发表的一篇名为《收藏家国庆检阅红色收藏》的论文中,首次在文章标题中使用了“红色收藏”一词,这也是国内外公开出版物上首次出现“红色收藏”的提法。

收藏家秦杰所著书籍《红色收藏》
“红色收藏”之所以如此受欢迎,正是因为红色藏品是一代人的共同记忆,汇集着历史价值与集体情怀的交融,承载着中国共产党及共和国悠长历程的回溯与传承。
这不仅是对革命先烈峥嵘往昔的见证,同时一些红色藏品还用其精美的艺术语言向后人再现了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
如一版1942年“冀南银行”发行的“冀钞”半成品,是“三晋红藏家”杨宏伟的收藏。“冀钞”是抗日战争时期,为抵抗日军对根据地货币的破坏而批准印发的。而此藏品之所以在当时未完成制作,正是因为在印钞过程中突遭日军袭击,工人便携带半成品币紧急转移,但后因纸张受损无法再上机印刷,被当做记事本保留下来的,这也真实的记录了抗战时期的艰苦卓绝。

1942年“冀南银行”发行的“冀钞”半成品
红色藏品除了历史价值,其极高的艺术价值也值得我们关注。在周恩来总理的关怀下,任坚等老一辈钧瓷专家在1958年用还原焰制出了绚丽多彩、晶莹如玉的钧瓷制品。至此,失传千年的钧瓷艺术在原产地神垕镇全面恢复。
1964年,周总理还将国营禹县神垕瓷厂的钧瓷艺术品作为国礼赠送给其他国家的领导人。此类钧窑被人们统称为“红色钧官窑”,也叫作“共和国钧官窑”。

中国钧瓷大师任坚
已故泰斗刘富安作为钧瓷界第一位由国家授予的“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他创作的钧瓷“益寿瓶”以浑然天成的釉色、简洁大气的造型,在2014年北京盘古春拍上,刷新了2012年其单件作品240万的成交纪录,以成交价379.5万的高价将以“红色钧官窑”为主的一类红色藏品推向了又一新的高度。

刘富安作品“益寿瓶”
哪些“红色藏品”最值得投资?
“红色收藏”品类繁多,分类流派众多。有按传统收藏品分为玉器类、瓷器类、书画类、青铜器类的;也有按红色藏品的时代及区域划分的,如新民主主义时期,建国初期、以及解放区藏品、晋察冀藏品等。而目前使用率较高的是按“红色收藏”特有内容进行分类,如文献类、徽章类、雕塑类、书画类、票证类等。那么在众多种类中,哪方面的红色藏品更具收藏价值呢?

红色官窑瓷。主要是指新中国成立后,以景德镇建国瓷厂、人民瓷厂、轻工业部陶瓷研究所等单位,先后为中央国家机关生产的生活用瓷、陈设瓷及礼品瓷。

红色官窑厂都是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政府直接投资,它们是国家根据国民经济计划的需要而迅速发展壮大起来的。其烧造的瓷器都是在特定历史时期和背景下生产的,每件瓷器都带有那个时代的烙印,是见证那段时代的历史文物。
特别是精美绝伦的“毛瓷”,其设计和制作集中了当时中国最优秀的陶瓷人才的集体智慧结晶,是陶瓷大师们呕心沥血的巅峰之作,堪称空前绝后。1975年由江西的轻工业部陶瓷工业科学研究所组织生产的“7501”小碗在20年前就在国内被拍至170万元,其珍贵程度可见一斑。

“7501”小碗
红色画作市场。纵观红色题材艺术品拍卖市场,红色题材的绘画作品往往可以屡创新高。
早在2009年,沈嘉蔚的《为我们伟大祖国站岗》、谢稚柳1961年所作《南湖之春》和钱松喦的《遵义》就分别以795.2万元、560万元、313.6万元的高价拍出。
三年后,李可染的山水画《万山红遍》更是以超过2.9325亿元的价格成交。2013年5月,吴作人作品《战地黄花分外香》在嘉德春拍中又以8050万元成交,创出当年春拍油画板块的首个高价。

吴作人油画作品《战地黄花分外香》
红色画作多为知名画家所绘,本身就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同时国际的一些收藏机构也开始对红色主题的画作兴趣浓厚,比如欧洲艺术界就开始对中国红色主题艺术品进行深入研究。这样的关注,为此类画作附着了更深的学术价值。
红色邮票市场。由于题材较好的邮票始终是邮票市场的宠儿,因而以传统文化题材、重要历史人物以及突发性的重大新闻事件等为主题的邮票往往能在市场上有比较好的表现,这就让红色邮票收藏有了很好的发展空间。
如《毛主席去安源》题材邮票,发行价仅为8分钱,在2008年11月的红太阳国际拍卖会上,整版邮票成交价已高达52万元,而目前市场价更是已被炒至1500万一枚。

邮票《毛主席去安源》
但是,由于在邮票中同类型题材的展现形式往往类似,不便区分,加之红色题材的邮票价格也有不少波动起伏,收藏者还是应该从兴趣出发,谨慎购买,避免过度的投机行为。
“红色收藏”作为一门特殊的、最具中国特色的收藏门类,是经久不衰的话题和热点。这些承载着一代人共同记忆的历史纪念品已经越来越稀少,导致拍卖市场不断出现高价落锤。随着中国收藏家协会红色收藏委员会的成立以及各地以“红色收藏”为主题的高峰论坛火热举办,都预示着红色收藏将会持续升温。
本文系“汐沐”精心原创,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7Rank: 7Rank: 7

沙发
发表于 2017-7-22 07:00:46 |只看该作者
懂内行的人会热衷于红色收藏,真的是一个时代的记忆。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4-6-26 10:10 , Processed in 0.008269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