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77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汪伦是怎样引起李白注意的?一封信就让他上钩了! 2017-08-08 00:10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8-8 07:03:56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大家小学的时候肯定都学过一首名为【赠汪伦】的诗,那可是我们诗词界的大大李白亲自写给朋友汪伦的。当时还小,读不懂字里行间所流露出的种种深情,如今我们纵观二人的脾性,相识的缘由去重新了解一下这首诗中包含的深意吧!

汪伦这个人呢,要不是李白这首诗我想他不会如此“名声大振”。之前汪伦他官不大,名声不响,住的地方又十分偏僻。是怎么跟当时已经是“大神”级别的李白交上朋友的呢?这难度很大啊,你想想你在微博上跟自家的爱豆互粉的几率有多大?(小到几乎没有)汪伦就做到了,还不赶紧来学习学习!
汪伦当时在泾县当过一段时间的县令,后来也不做官了,可呆的时间长了总有感情,便定居在了这个小县城。当时他就很是崇拜李白了,关于李白的各种动向都提前摸了个透。终于有一天,李白来到了宣州南陵,这简直是离自己最近的时刻了!汪伦十分果断,决定主动出击。汪伦这个人也是很有意思,他写了一封信,托人带给李白,还跟那人特激动的说了一通,大意无非是李白看了这封信一定会来见我,所以你一定要帮我带到啊诸如此类。送信的人简直一脸懵逼,心想这李白那是什么人啊,你就一小透明,也没权没势的,就写了一封信人就能来见你?怕不是在做梦!

然后呢?然后李白还就真的来见汪伦了。那么那封信里写了什么东西?除了介绍自己的话外,就写了四句话,大意就是先生不是很喜欢四处游逛吗?我这里有十里的桃花林,你就可劲儿逛吧。先生不是喜欢喝酒吗?我这里有万家酒店,你就可劲儿喝吧。
我们前边已经说了汪伦在一个很偏僻的小县城里,怎么能有如此繁华的景色呢?
李白到了地儿一看,发现汪伦还真没骗他。确实有十里桃花,两颗桃花树,距离一口叫做桃花潭的潭十里。也确实有万家酒店,因为人老板就姓万。汪伦若是出生在现代,一定能够当上某c震惊部部长,货真价实的题目营销手段啊!
李白还是在泾县待了一段时间,一来泾县的酒实在好喝,二来他发现汪伦确实是个很有趣的人,敢拿他来开玩笑,这种感觉实在稀奇。

李白临行之际,静静站在船头,准备自己一人悄然离去。忽然听到了歌声,转头望去,是汪伦带着一村村民,跳着整齐的舞步,唱着不知哪里的调子,用“踏歌”的方式来表达对这位伟大诗人的尊敬。
这可以说是李白一生之中为数不多的如此温暖明亮的时刻,连带着心都柔软起来,挥笔写下【赠汪伦】。后来他也多次流浪,多次回到这个小县城里找汪伦喝酒,二人成了真正的知己好友。
李白是天才,天才总是孤独的。杜甫或许懂得他的孤独,可杜甫无法融入他的生活,杜甫太过于忧国忧民,他无法了解李白的不羁与洒脱。然而汪伦可以,所以他俩能坐在一起喝酒,纵情欢乐。二人能彼此遇到,真是幸运。
此文章部分观点来自网络,如有异议请联系处理大家小学的时候肯定都学过一首名为【赠汪伦】的诗,那可是我们诗词界的大大李白亲自写给朋友汪伦的。当时还小,读不懂字里行间所流露出的种种深情,如今我们纵观二人的脾性,相识的缘由去重新了解一下这首诗中包含的深意吧!

汪伦这个人呢,要不是李白这首诗我想他不会如此“名声大振”。之前汪伦他官不大,名声不响,住的地方又十分偏僻。是怎么跟当时已经是“大神”级别的李白交上朋友的呢?这难度很大啊,你想想你在微博上跟自家的爱豆互粉的几率有多大?(小到几乎没有)汪伦就做到了,还不赶紧来学习学习!
汪伦当时在泾县当过一段时间的县令,后来也不做官了,可呆的时间长了总有感情,便定居在了这个小县城。当时他就很是崇拜李白了,关于李白的各种动向都提前摸了个透。终于有一天,李白来到了宣州南陵,这简直是离自己最近的时刻了!汪伦十分果断,决定主动出击。汪伦这个人也是很有意思,他写了一封信,托人带给李白,还跟那人特激动的说了一通,大意无非是李白看了这封信一定会来见我,所以你一定要帮我带到啊诸如此类。送信的人简直一脸懵逼,心想这李白那是什么人啊,你就一小透明,也没权没势的,就写了一封信人就能来见你?怕不是在做梦!

然后呢?然后李白还就真的来见汪伦了。那么那封信里写了什么东西?除了介绍自己的话外,就写了四句话,大意就是先生不是很喜欢四处游逛吗?我这里有十里的桃花林,你就可劲儿逛吧。先生不是喜欢喝酒吗?我这里有万家酒店,你就可劲儿喝吧。
我们前边已经说了汪伦在一个很偏僻的小县城里,怎么能有如此繁华的景色呢?
李白到了地儿一看,发现汪伦还真没骗他。确实有十里桃花,两颗桃花树,距离一口叫做桃花潭的潭十里。也确实有万家酒店,因为人老板就姓万。汪伦若是出生在现代,一定能够当上某c震惊部部长,货真价实的题目营销手段啊!
李白还是在泾县待了一段时间,一来泾县的酒实在好喝,二来他发现汪伦确实是个很有趣的人,敢拿他来开玩笑,这种感觉实在稀奇。

李白临行之际,静静站在船头,准备自己一人悄然离去。忽然听到了歌声,转头望去,是汪伦带着一村村民,跳着整齐的舞步,唱着不知哪里的调子,用“踏歌”的方式来表达对这位伟大诗人的尊敬。
这可以说是李白一生之中为数不多的如此温暖明亮的时刻,连带着心都柔软起来,挥笔写下【赠汪伦】。后来他也多次流浪,多次回到这个小县城里找汪伦喝酒,二人成了真正的知己好友。
李白是天才,天才总是孤独的。杜甫或许懂得他的孤独,可杜甫无法融入他的生活,杜甫太过于忧国忧民,他无法了解李白的不羁与洒脱。然而汪伦可以,所以他俩能坐在一起喝酒,纵情欢乐。二人能彼此遇到,真是幸运。
此文章部分观点来自网络,如有异议请联系处理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8-29 07:43 , Processed in 0.007419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