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1138|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傅抱石国画作品欣赏 2017-08-21 14:37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8-22 08:21:24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傅抱石我国著名画家,“新山水画”代表画家。原名长生、瑞麟,号抱石斋主人。1904年10月5日生,江西新余人(一说江西南昌)。少年家贫,11岁在瓷器店学徒,自学书法、篆刻和绘画。1925年著〈国画源流概述〉,1926年毕业于省立第一师范艺术科,并留校任教。1929年著〈中国绘画变迁史纲〉,1933年在徐悲鸿帮助下赴日本留学。1934年在东京举办个人画展。1935年回国,在中央大学艺术系任教。抗日战争期间定居重庆,继续在中央大学任教。1946年迁南京。
新中国成立后,曾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美协江苏分会主席、江苏省书法印章研究会副会长。并当选为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第二届政协全国委员会委员。1952年任南京师范学院美术系教授。1957年任江苏省中国画院院长。由于长期对真山真水的体察,画意深邃,章法新颖,善用浓墨,渲染等法,把水、墨、彩融合一体,达到翁郁淋漓,气势磅礴的效果。在传统技法基础上,推陈出新,独树一帜,对解放后的山水画,起了继往开来的作用。其人物画,线条劲健,深得传神之妙。1965年9月29日病逝南京,卒年六十二岁。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7Rank: 7Rank: 7

沙发
发表于 2017-8-22 08:22:30 |只看该作者

傅抱石艺术魅力之所在

傅抱石《大涤草堂图》、《万竿烟雨》、《潇潇暮雨》及金刚坡时期作品选

万竿烟雨1944年

携琴访友图 1942年作

东坡诗意图 1943年作

大涤草堂图1942年

林泉高逸 1943年

白岳黄山两逸

巴山夜雨 1943年

林泉高逸 1943年

杜甫诗意图 1944

青天明月图 1944年

观瀑图 1945年

夏山听瀑1944

山水

松溪拂琴图 1945年

庐峰秋夕1943

赤壁泛舟 1944年

山水

山水

潇潇暮雨 1945年作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7Rank: 7Rank: 7

板凳
发表于 2017-8-22 08:22:39 |只看该作者

傅抱石所创“抱石皴”及 金刚坡时期 2017-08-21 15:09

本帖最后由 zxcvb 于 2017-8-22 08:24 编辑

傅抱石先生在总结前人“皴法”基础上,创造出独特的“抱石皴”,其泉源在于中国山水画的各种“皴法”。所谓的“皴法”是指中国古代画家将对山石纹理的观察剖析研究和综合整理后,用笔墨把感受的意象,巧妙地表达出来的一种技法。画家把山石的纹理感受,经由毛笔巧妙的传达出来,使观者亦起共鸣的艺术过程,就是山石纹理与笔墨的一种组合。“皴法”起源于五代北宋期间,范宽的谿山行旅图和燕文贵的溪山楼观图,其雨点“皴法”已经成熟。赵孟頫在鹊华秋色上用解索皴,黄公望在富春山居卷上把披麻皴发展成为正宗模式,高克云在云横秀岭上用米点皴,王蒙在秋山草堂、深林叠章上用牛毛皴,在具区林屋上用骷髅皴,倪云林在小山竹树、紫芝山房上用折带皴。北宋韩拙山水全集上皴法只有五种,到了元代已有十种之多。其主要种类有大斧劈皴、小斧劈皴、牛毛皴、米點皴、卷云皴、折带皴、长披麻皴、短披麻皴、雨点皴、点子皴、鬼面皴、马牙皴、荷叶皴和解索皴。

大斧劈皴




折带皴

长披麻皴




点子皴


荷叶皴

解索皴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7Rank: 7Rank: 7

地板
发表于 2017-8-22 11:31:41 |只看该作者
zxcvb 发表于 2017-8-22 08:22
傅抱石先生在总结前人“皴法”基础上,创造出独特的“抱石皴”,其泉源在于中国山水画的各种“皴法”。所谓 ...

赞!欣赏名家名画。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7Rank: 7Rank: 7

5#
发表于 2017-8-22 12:21:02 |只看该作者
浪淘沙 发表于 2017-8-22 11:31
赞!欣赏名家名画。

谢谢关注!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8-23 02:54 , Processed in 0.008726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