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高歌 于 2017-10-27 16:03 编辑
017-10-12 11:26 ![]()
不忘初心 ——党员从50多名发展到8900多万名,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将于2017年10月18日在北京召开。大会正式代表2287名,代表了全国8900多万党员。
![]()
历届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回顾 ![]() 党代会背后的故事 大浪淘沙——中共一大13位代表的不同道路
毛泽东
大革命失败后,毛泽东提出“枪杆子里面出政权”,领导了秋收起义,开创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由此开辟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 毛泽东还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成功创立了毛泽东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一次飞跃,指导中国革命不断取得胜利,最终带领全国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国。毛泽东也成为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的主要代表,成为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
![]()
董必武
董必武是中共“五老”之一,他将马克思主义作为毕生的信仰。1934年,年近半百的他参加了两万五千里长征。在抗日战争时期,董必武作为中共代表团的成员,长期在国民党统治区工作。1945年4月,董必武作为中国共产党和解放区军民的代表,出席联合国大会。在极其复杂的革命斗争中,在一些重大的历史转折关头,他始终信仰坚定,正确掌握并坚决执行党的纲领和政策,表现出了一个无产阶级革命家高度的党性。
何叔衡
何叔衡是党的一大代表中最年长者,参会时已经45岁。1931年,他辗转进入中央苏区,担任中华苏维埃工农检查部部长等职。红军长征时,年近六旬的何叔衡留在苏区。1935年初,何叔衡在上杭县被保安团包围,他纵身跳下悬崖,负伤未死,后被反动团丁发现,在搏斗中壮烈牺牲。
邓恩铭
邓恩铭是山东党组织的创始人。1928年秋,因叛徒告密,他在济南被捕。在狱中,他写下《诀别》一诗:“卅一年华转瞬间,壮志未酬奈何天。不惜唯我身先死,后继频频慰九泉。”之后他慷慨走上刑场,以满腔赤诚实践了为党献身的誓言。
陈潭秋
陈潭秋曾担任中共中央驻新疆代表和八路军驻新疆办事处负责人,同新疆军阀盛世才进行了灵活巧妙的斗争。1942年9月,他被盛世才逮捕,在狱中坚贞不屈,被折磨致死。
王尽美
王尽美为了党组织的发展和工人运动的开展,长期忘我工作,1925年,他因疲劳过度,吐血晕倒,住院治疗。时值工人运动蓬勃发展之际,王尽美毅然出院,抱病赴青岛投入战斗,最终因积劳成疾,在青岛逝世,年仅27岁。
李达
李达是上海党组织的实际负责人。1923年,他宣布脱党。虽然脱党,但他并没有放弃信仰,专门从事理论研究和教育工作,后来成为卓有建树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1949年12月,李达重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李汉俊
李汉俊是中国共产党创立时期最有影响的政治家、思想家之一。1925年,李汉俊脱党,并于1926年加入中国国民党,历任国民党湖北省党部执行委员等职。李汉俊虽然脱离了党组织,但并没有放弃马克思主义信仰。大革命失败后,他利用“合法”职位,掩护了一批尚未暴露的共产党员、共青团员和进步人士,为革命做了大量工作。1927年12月,李汉俊被桂系军阀抓走枪决。
刘仁静
刘仁静是中共一大代表中年龄最小的,当时只有19岁。1929年,他因成托派分子被开除出党。1948年,他投靠国民党,发表反共文章。1949年,国民党败退台湾,刘仁静离开国民党留在了上海。新中国成立后,刘仁静在北京师范大学等单位工作,他也是最后一个离世的一大代表。
包惠僧
包惠僧在面对大革命失败的考验时放弃了信仰,八一南昌起义后,他与中共脱离组织关系。包惠僧于1949年11月从澳门回到北京,历任国务院参事等职。
陈公博
1922年陈公博公然声明不再履行党的任务。脱党之后,陈公博投靠了汪精卫。抗战期间,他随汪精卫叛国投敌。
周佛海
1924年,周佛海写信给中共要求脱党。从此,周佛海走向了反共反人民的道路。抗战期间,他随汪精卫叛国投敌。
张国焘
张国焘在长征途中自恃人多枪多,从伸手向党要权,发展到对抗中央路线,直至最后分裂党,给党和红军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1938年初,张国焘叛党投敌。
![]() 一大会址 毛泽东“迷路”错失二大
在二大纪念馆的展品中,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的著作《红星照耀中国》赫然在目,而展出的书页上,这样一段话被特别标出:“第二次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我本想参加,可是忘却了开会的地点,又找不到任何同志,结果没有能出席。”说这段话的人正是毛泽东。原来,二大召开期间,毛泽东之所以没有出席,是因为没有找到开会的地点。
党的一大以后,毛泽东先后担任中共湖南支部书记、中共湘区委书记、青年团长沙地委书记等职务,在湖南全省宣传马列主义,领导工人、青年运动。召开中共二大的前两个月,毛泽东已经接到会议通知,得知在上海即将召开中共二大的消息。不久,毛泽东被派到上海帮助组织反对湖南省长、军阀赵恒惕的群众运动。
为了保密和安全起见,二大开会地点不断变更,位于50幢结构相似的石库门中的辅德里625号并没有想象中的好找,加上又无法和其他同志取得联系,最终毛泽东未能出席。
![]() 中共三大产生第一位女党代表——向警予
相关资料显示,中国共产党一大至二大没有女党代表,党的三大产生了第一位女党代表——向警予。
向警予(1895-1928),原名向俊贤,是中国共产党创始人及早期领导人之一 ,蔡和森的妻子,无产阶级革命家、妇女解放运动领导人之一。在有迹可循的史料里,她是中国共产党惟一的女创始人 ,并被誉为"大革命时代的模范妇女领袖"。
1923年6月,中共三大通过了向警予起草的《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妇女运动决议案》。决议案明确提出,“女子应有遗产承继权” “男女社交自由” “结婚离婚自由” “男女工资平等”等有关男女平权、保护妇女权益的条例。向警予当选为中央委员,担任妇女运动委员会第一任书记。
1928年,由于叛徒的出卖,向警予在汉口被捕,英勇就义,终年33岁。
![]() 向警予 中共五大产生我党第一个纪律检查机构
1927年4月底至5月上旬,在武汉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诞生了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纪律检查机构——中央监察委员会,标志着党的纪律检查制度的创立。
1927年5月9日,在中共五大上,王荷波等10名代表被选为中央监察委员会的委员和候补委员。委员有7名,他们是:王荷波、张佐臣、许白昊、杨匏安、刘峻山、周振声、蔡以忱;候补委员3名,他们是:杨培森、萧石月、阮啸仙。王荷波为主席,杨匏安为副主席。
王荷波是中国工人运动的先驱,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之一。1927年10月18日,由于叛徒出卖,王荷波在北京被捕。11月11日深夜,王荷波被杀于北京安定门外箭楼西边,终年45岁。
除王荷波外,党的五大选出的10名监察委员中,还有7人先后牺牲在战场或刑场上,却无一人投敌叛党,他们用鲜血和生命诠释了对党的事业的忠诚。
![]()
中共六大的红色国际秘密交通线
中共六大是在莫斯科召开的,为保证代表们能安全抵达,共产国际和临时中央密切配合,建立了一条红色国际秘密交通线,在哈尔滨和满洲里等地安排地下交通站,接送代表们过境。
1928年4月至5月,出席六大的代表冒着生命危险抵达上海,然后编成若干组,乘船去大连,在大连转乘火车到哈尔滨,再从哈尔滨北上满洲里,从那里穿越国境进入苏联,然后乘火车赴莫斯科。周恩来、邓颖超、李立三等多数代表都是走上海—大连—满洲里的路线。这条道路危险重重,经常会遇到国民党军警特务和日本警察暗探的跟踪盘查,应对不力即有被捕危险。历时一个多月,到6月中旬,代表们历经千辛万苦,大多安全抵达莫斯科。
![]() 出席中共七大的安徽籍代表
中共七大代表755人中,有20人是安徽籍代表。他们是:中直、军直代表团的孟庆树(女),陕甘宁边区代表团的曹广化,晋绥代表团的闵鸿友、孙超群,晋察冀代表团的聂鹤亭、潘峰,晋冀鲁豫代表团的王稼祥、徐立清、何柱成、郭仕成、桂绍彬、唐哲明,山东代表团的李发,华中代表团的王明、柯庆施、沈东屏、李永春、许军成、陈祥,大后方代表团的李克农。
这20名安徽籍代表中,除柯庆施、王明、孟庆树、唐哲明在白区从事党的秘密斗争外,其他16人都参加了艰苦卓绝的二万五千里长征。
在1955年的第一次授衔中,安徽籍的中共七大代表有11人成为开国将军。其中,上将1人:李克农;中将2人:聂鹤亭、徐立清;少将8人:曹广化、闵鸿友、孙超群、潘峰、何柱成、桂绍彬、唐哲明、李发。陈祥1961年晋升为少将。
![]() 王稼祥 ![]() 李克农 资料来源:新华社 人民日报等
编辑:陈 静 李 鑫 刘 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