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993|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回眸党代会︱不忘初心 ——党员从50多名发展到8900多万名,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10-27 16:02:29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本帖最后由 高歌 于 2017-10-27 16:03 编辑

017-10-12 11:26                                                                                                                                                                                                                                                                

不忘初心

——党员从50多名发展到8900多万名,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将于2017年10月18日在北京召开。大会正式代表2287名,代表了全国8900多万党员。

历届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回顾

党代会背后的故事

大浪淘沙——中共一大13位代表的不同道路
毛泽东
大革命失败后,毛泽东提出“枪杆子里面出政权”,领导了秋收起义,开创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由此开辟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 毛泽东还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成功创立了毛泽东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一次飞跃,指导中国革命不断取得胜利,最终带领全国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国。毛泽东也成为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的主要代表,成为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

董必武
董必武是中共“五老”之一,他将马克思主义作为毕生的信仰。1934年,年近半百的他参加了两万五千里长征。在抗日战争时期,董必武作为中共代表团的成员,长期在国民党统治区工作。1945年4月,董必武作为中国共产党和解放区军民的代表,出席联合国大会。在极其复杂的革命斗争中,在一些重大的历史转折关头,他始终信仰坚定,正确掌握并坚决执行党的纲领和政策,表现出了一个无产阶级革命家高度的党性。
何叔衡
何叔衡是党的一大代表中最年长者,参会时已经45岁。1931年,他辗转进入中央苏区,担任中华苏维埃工农检查部部长等职。红军长征时,年近六旬的何叔衡留在苏区。1935年初,何叔衡在上杭县被保安团包围,他纵身跳下悬崖,负伤未死,后被反动团丁发现,在搏斗中壮烈牺牲。
邓恩铭
邓恩铭是山东党组织的创始人。1928年秋,因叛徒告密,他在济南被捕。在狱中,他写下《诀别》一诗:“卅一年华转瞬间,壮志未酬奈何天。不惜唯我身先死,后继频频慰九泉。”之后他慷慨走上刑场,以满腔赤诚实践了为党献身的誓言。
陈潭秋
陈潭秋曾担任中共中央驻新疆代表和八路军驻新疆办事处负责人,同新疆军阀盛世才进行了灵活巧妙的斗争。1942年9月,他被盛世才逮捕,在狱中坚贞不屈,被折磨致死。
王尽美
王尽美为了党组织的发展和工人运动的开展,长期忘我工作,1925年,他因疲劳过度,吐血晕倒,住院治疗。时值工人运动蓬勃发展之际,王尽美毅然出院,抱病赴青岛投入战斗,最终因积劳成疾,在青岛逝世,年仅27岁。
李达
李达是上海党组织的实际负责人。1923年,他宣布脱党。虽然脱党,但他并没有放弃信仰,专门从事理论研究和教育工作,后来成为卓有建树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1949年12月,李达重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李汉俊
李汉俊是中国共产党创立时期最有影响的政治家、思想家之一。1925年,李汉俊脱党,并于1926年加入中国国民党,历任国民党湖北省党部执行委员等职。李汉俊虽然脱离了党组织,但并没有放弃马克思主义信仰。大革命失败后,他利用“合法”职位,掩护了一批尚未暴露的共产党员、共青团员和进步人士,为革命做了大量工作。1927年12月,李汉俊被桂系军阀抓走枪决。
刘仁静
刘仁静是中共一大代表中年龄最小的,当时只有19岁。1929年,他因成托派分子被开除出党。1948年,他投靠国民党,发表反共文章。1949年,国民党败退台湾,刘仁静离开国民党留在了上海。新中国成立后,刘仁静在北京师范大学等单位工作,他也是最后一个离世的一大代表。
包惠僧
包惠僧在面对大革命失败的考验时放弃了信仰,八一南昌起义后,他与中共脱离组织关系。包惠僧于1949年11月从澳门回到北京,历任国务院参事等职。
陈公博
1922年陈公博公然声明不再履行党的任务。脱党之后,陈公博投靠了汪精卫。抗战期间,他随汪精卫叛国投敌。
周佛海
1924年,周佛海写信给中共要求脱党。从此,周佛海走向了反共反人民的道路。抗战期间,他随汪精卫叛国投敌。
张国焘
张国焘在长征途中自恃人多枪多,从伸手向党要权,发展到对抗中央路线,直至最后分裂党,给党和红军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1938年初,张国焘叛党投敌。

一大会址

毛泽东“迷路”错失二大
在二大纪念馆的展品中,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的著作《红星照耀中国》赫然在目,而展出的书页上,这样一段话被特别标出:“第二次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我本想参加,可是忘却了开会的地点,又找不到任何同志,结果没有能出席。”说这段话的人正是毛泽东。原来,二大召开期间,毛泽东之所以没有出席,是因为没有找到开会的地点。
党的一大以后,毛泽东先后担任中共湖南支部书记、中共湘区委书记、青年团长沙地委书记等职务,在湖南全省宣传马列主义,领导工人、青年运动。召开中共二大的前两个月,毛泽东已经接到会议通知,得知在上海即将召开中共二大的消息。不久,毛泽东被派到上海帮助组织反对湖南省长、军阀赵恒惕的群众运动。
为了保密和安全起见,二大开会地点不断变更,位于50幢结构相似的石库门中的辅德里625号并没有想象中的好找,加上又无法和其他同志取得联系,最终毛泽东未能出席。

中共三大产生第一位女党代表——向警予
相关资料显示,中国共产党一大至二大没有女党代表,党的三大产生了第一位女党代表——向警予。
向警予(1895-1928),原名向俊贤,是中国共产党创始人及早期领导人之一 ,蔡和森的妻子,无产阶级革命家、妇女解放运动领导人之一。在有迹可循的史料里,她是中国共产党惟一的女创始人 ,并被誉为"大革命时代的模范妇女领袖"。
1923年6月,中共三大通过了向警予起草的《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妇女运动决议案》。决议案明确提出,“女子应有遗产承继权” “男女社交自由” “结婚离婚自由” “男女工资平等”等有关男女平权、保护妇女权益的条例。向警予当选为中央委员,担任妇女运动委员会第一任书记。
1928年,由于叛徒的出卖,向警予在汉口被捕,英勇就义,终年33岁。

向警予

中共五大产生我党第一个纪律检查机构
1927年4月底至5月上旬,在武汉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诞生了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纪律检查机构——中央监察委员会,标志着党的纪律检查制度的创立。
1927年5月9日,在中共五大上,王荷波等10名代表被选为中央监察委员会的委员和候补委员。委员有7名,他们是:王荷波、张佐臣、许白昊、杨匏安、刘峻山、周振声、蔡以忱;候补委员3名,他们是:杨培森、萧石月、阮啸仙。王荷波为主席,杨匏安为副主席。
王荷波是中国工人运动的先驱,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之一。1927年10月18日,由于叛徒出卖,王荷波在北京被捕。11月11日深夜,王荷波被杀于北京安定门外箭楼西边,终年45岁。
除王荷波外,党的五大选出的10名监察委员中,还有7人先后牺牲在战场或刑场上,却无一人投敌叛党,他们用鲜血和生命诠释了对党的事业的忠诚。

共六大的红色国际秘密交通线
中共六大是在莫斯科召开的,为保证代表们能安全抵达,共产国际和临时中央密切配合,建立了一条红色国际秘密交通线,在哈尔滨和满洲里等地安排地下交通站,接送代表们过境。
1928年4月至5月,出席六大的代表冒着生命危险抵达上海,然后编成若干组,乘船去大连,在大连转乘火车到哈尔滨,再从哈尔滨北上满洲里,从那里穿越国境进入苏联,然后乘火车赴莫斯科。周恩来、邓颖超、李立三等多数代表都是走上海—大连—满洲里的路线。这条道路危险重重,经常会遇到国民党军警特务和日本警察暗探的跟踪盘查,应对不力即有被捕危险。历时一个多月,到6月中旬,代表们历经千辛万苦,大多安全抵达莫斯科。

出席中共七大的安徽籍代表
中共七大代表755人中,有20人是安徽籍代表。他们是:中直、军直代表团的孟庆树(女),陕甘宁边区代表团的曹广化,晋绥代表团的闵鸿友、孙超群,晋察冀代表团的聂鹤亭、潘峰,晋冀鲁豫代表团的王稼祥、徐立清、何柱成、郭仕成、桂绍彬、唐哲明,山东代表团的李发,华中代表团的王明、柯庆施、沈东屏、李永春、许军成、陈祥,大后方代表团的李克农。
这20名安徽籍代表中,除柯庆施、王明、孟庆树、唐哲明在白区从事党的秘密斗争外,其他16人都参加了艰苦卓绝的二万五千里长征。
在1955年的第一次授衔中,安徽籍的中共七大代表有11人成为开国将军。其中,上将1人:李克农;中将2人:聂鹤亭、徐立清;少将8人:曹广化、闵鸿友、孙超群、潘峰、何柱成、桂绍彬、唐哲明、李发。陈祥1961年晋升为少将。

王稼祥

李克农

资料来源:新华社 人民日报等
编辑:陈 静 李 鑫 刘 峰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7Rank: 7Rank: 7

沙发
发表于 2017-10-27 16:05:32 |只看该作者

党的一大至六大的故事 2017-10-25 17:30

本帖最后由 高歌 于 2017-10-27 16:06 编辑

党代会是党的发展历程中标志性的事件。今天,我们来回忆党的一大至六大中不为人注意的细节,并以此回顾我们党苦难辉煌的艰辛历程,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
党的一大的故事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1921年7月23日晚在上海法租界望志路106号(现兴业路76号)开幕。最后一天的会议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举行。13人出席会议,代表全国50余名党员。共产国际代表马林(荷兰人)和尼克尔斯基(俄国人)参加会议。大会通过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和决议,选举产生中央局,陈独秀为中央局书记。党的一大宣告中国共产党的正式成立,从此中国出现了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行动指南的统一的无产阶级政党。这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为之一新了。

党的一大会址址

大会过程中,毛泽东和周佛海担任记录,不过遗憾的是,这些记录材料未能保存下来。除了作记录外,毛泽东在一大上作过一次发言,介绍湖南党组织的情况。党的一大出席者,除了13位代表外,还有两位外国人:共产国际派来的代表荷兰人马林和俄国人尼克尔斯基。在开幕式上,会议主持人张国焘报告会议筹备经过,说明召开这次代表大会的重要意义,并提出大会的议题。后由马林致辞,对中国共产党成立表示祝贺,并介绍了共产国际的概况,建议把会议的进程及时报告共产国际远东书记处。马林一口气讲了三四个小时。十几年后,毛泽东对此还记忆犹新,评价他“精力充沛,富有口才”。因为怕有外国人引起别人注意,马林和尼克尔斯基没有参加南湖的会议。
党的二大的故事
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1922年7月16日至23日在上海举行。出席大会的代表12人,代表全国195名党员。大会第一次明确提出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区分了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对中国革命产生了巨大影响,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大会制定了《中国共产党章程》,这是中国共产党诞生以来第一个章程;大会通过《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大会宣言》,第一次喊出“中国共产党万岁”的口号;大会通过《中国共产党加入第三国际决议案》,从此以后,中国共产党成为共产国际的一个支部。

党的二大会址

毛泽东本是二大代表,而且也到了上海,但未能参加大会。据他自己回忆:“我被派到上海去帮助组织反对赵恒惕的运动。那年(1922年)冬天(按:日期有误,应是夏天),第二次党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我本想参加,可是忘记了开会地点,又找不到任何同志,结果错过了这次大会。”
党的三大的故事
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1923年6月12日至20日在广州举行。出席大会的代表30多人,代表全国420名党员。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参加会议。大会决定采取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的方式实现国共合作。这既有利于国民党的改造,使国民党获得新生;又有利于共产党走上更广阔的政治舞台,得到锻炼和发展。这个问题的解决,是党的三大的重大历史功绩。
1923年6月12日至20日,三大在广州召开,毛泽东以湘区党的代表身份出席。三大选出了由9名正式委员、5名候补委员组成的中央执行委员会,毛泽东当选为中央执行委员。随后,中央执行委员会又选出陈独秀、毛泽东、罗章龙、蔡和森、谭平山五人组成中央局,负责中央日常工作,并选举陈独秀为中央局委员长、毛泽东为中央局秘书。根据规定:“秘书负责党内外文书及通讯开会之责任,并管理本党文件。本党一切函件须由委员长及秘书签字。”这是毛泽东第一次走入党的领导核心。
党的四大的故事 
中国共产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1925年1月11日至22日在上海举行。出席大会代表20人,代表全国994名党员。共产国际代表维经斯基参加会议。陈独秀代表第三届中央执行委员会作工作报告。四大总结国共合作一年来的经验教训,在党的历史上第一次明确提出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和工农联盟问题,并对民主革命的内容作了比较完整的规定,指出在反对帝国主义的同时,还要反对封建的军阀政治和经济关系。
此前的1924年12月,毛泽东向中央请假回湖南老家养病,所以未能出席四大,大会选出新的中央执行委员会和中央局,他也未能当选。周恩来在大会介绍了广东的军事情况。周恩来是1924年8月从巴黎回国的,10月便担任黄埔军校的政治部主任。所以,这次大会他是以中共留法组代表的身份参加的。周恩来还是大会主席之一。初次主持会议的周恩来,明敏干练,应付自如,对许多问题给予很好的总结提炼,充分表现出一位出色行政人才的本领,给与会代表留下深刻印象。
党的五大的故事
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1927年4月27日至5月9日在武汉举行。出席大会的正式代表82人,代表全国57967名党员。共产国际代表罗易、多里奥、维经斯基、鲍罗廷等参加会议。陈独秀作《政治与组织的报告》。大会批评了陈独秀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大会要求会后由中央政治局会议制定《中国共产党第三次修正章程决案》,明确规定实行民主集中制、将中央执行委员会改为中央委员会、设立中央政治局等。大会在党的历史上第一次选举产生了中央监察委员会。
五大期间,毛泽东担任了大会设立的土地委员会秘书。早在五大召开前,他回湖南农村进行了一个多月的实地调查,写出了《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充分肯定了农民革命的伟大意义。在会议召开前,毛泽东邀请彭湃、方志敏等各省农民协会负责人在武汉举行联席会议,制定了立即解决农民土地问题的方案,提交大会。但毛泽东的建议不为陈独秀所接受,大会拒绝讨论他的提案,还剥夺了他在大会上的表决权。在五大上,毛泽东当选为候补中央委员。五大是刘少奇第一次参加的全国代表大会,并当选为中央委员。
党的六大的故事
中国共产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1928年6月18日至7月11日在莫斯科举行。这是党的历史上唯一一次在国外召开的全国代表大会。出席大会的代表142人,其中有选举权的正式代表84人。会议认真总结大革命失败以来的经验教训,在一系列根本性的问题上澄清了党内长期存在的错误认识,对以后中国革命的发展起了积极作用。但是,六大也存在一些缺点:对中国社会的阶级关系缺乏正确认识,否认存在中间营垒,把民族资产阶级当作最危险的敌人;把党的工作重心仍然放在城市;对中国革命的长期性估计不足;在组织上片面强调党员成分无产阶级化和“指导机关之工人化”。尽管六大存在着上述缺点,但六大的路线基本上是正确的。

党的六大会址

1928年4月下旬起,瞿秋白、周恩来等中央领导人和100多位参加六大的代表,冒着生命危险,分批秘密前往莫斯科。最为惊险的是周恩来夫妇的经历。据邓颖超回忆,1928年5月初,周恩来夫妇扮作古董商人夫妻,乘坐一艘日本客轮由上海前往大连,在大连码头遇到驻大连日本水上警察厅的人盘问。敌人好像对周恩来特别感兴趣,要邓颖超先走,留下周恩来继续盘问。大约两小时后,周恩来同志来到二人的住处,进来之后,他没说什么话,安然无事的样子。然后,他低声告诉邓颖超说,她立即销毁接头证件。邓颖超马上找出来到卫生间撕碎投入马桶。第二天,周恩来与邓颖超坐火车从大连到了长春,住进了他伯父家,然后又从长春到了哈尔滨。联系证件已因躲避敌人搜查而毁掉了,他们无法与有关人员取得联系,只得等待下一批同志,最后等到了李立三,经过同他的联系,再同哈尔滨外国朋友联系上。这样,他们才离开哈尔滨去莫斯科参加党的六次代表大会。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8-22 02:35 , Processed in 0.008181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