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115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六盘山 宁夏旅游 2017-11-21 23:46:57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11-22 18:49:57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六盘山

滚钟六盘山,是中国最年轻的山脉之一。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六盘山在宁夏回族自治区西南部、甘肃省东部。南段称陇山,南延至陕西省西端宝鸡以北。横贯陕甘宁三省区,既是关中平原的天然屏障,又是北方重要的分水岭,黄河水系的泾河、清水河、葫芦河均发源于此。
狭义的六盘山为六盘山脉的第二高峰,位于固原原州区境内,海拔2928米。

六盘山是近南北走向的狭长山地。山脊海拔超过2500米,最高峰米缸山达2942米。其北侧另一高峰亦称六盘山,达2928米,由平凉至静宁的公路312国道经此。山路曲折险狭,须经六重盘道才能到达顶峰,因此得名。山地东坡陡峭,西坡和缓。

六盘山山腰地带降雨较多,气候较为湿润,宜于林木生长,有较繁茂的天然次生阔叶林,使六盘山成为黄土高原上一个“绿色岛屿”。
六盘山的神话传说
相传很久以前,有三位将军领兵西征路过一座巍峨高山。时值寒冬,行至山下,大雪封路,在这荒无人烟的山腰一时找不到问津之人。正在犯难时,忽听野鹿鸣叫三声,抬头一看不远的山嘴上站着一只梅花鹿,正朝他们三人张望。其中的一位将军便搭弓一箭,射中了梅花鹿,那鹿带箭受伤逃跑,他们随后紧追不舍。就这样不到半天功夫翻过了眼前的这座大山。再寻那鹿已然不见了踪影。此时天色已晚,他们便安营扎寨歇息了。到了夜静更深之时,三位将军已进入梦乡,忽现一面目灰黑、身穿铠甲的大汉,手拿钢刀一把,重击床头三下,朗声说道:“家住松盘在茂洲,黄金起首某为头。佐父王赴单刀会,化鹿引津过大山。”说罢扬长而去。三位将军梦中惊醒,急问士兵:“昨晚有无陌生人闯进军营?”士兵都说没有此事。三人便说起梦中之事,他们所梦尽然一模一样。三位将军感到惊讶,十分不解,他们便一起推敲起来梦中那大汉所说的几句话来,后来才恍然大悟那梦中大汉就是关圣帝君身旁的周仓。昨日的梅花鹿便是周仓所化,指引他们走出大山。三人感慨不已,忙望天叩拜,拜毕一起商量即可修筑山路。.他们按照梅花鹿所指引的路线,命士兵们挖山填沟修成了一条上山六盘,下山也是六盘的简易人马通行之路,他们便给这座山起名叫“鹿盘山”。后来人们按这座山上所修筑的路六个来回的盘绕,便渐渐叫做“六盘山”。.路修成之后,又建起一座“关帝庙”,从泾川大佛寺招来三名和尚常驻庙宇。道路修通后来往的人也多起来,上山敬神烧香的人也络绎不绝。于是庙里的和尚又在山下开设了一座供行人宿营吃喝的小铺子。后来人们就称它为“和尚铺”。
六盘山与红军长征
1935年10月,中央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翻越最后一座高山六盘山。

天高云淡,大雁南飞,站在山峰远眺,率领队伍历经千难万苦走到这里的毛泽东,意气风发,吟唱出《长征谣》,也就是著名的《清平乐·六盘山》:“天高云淡, 望断南飞雁。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

20世纪30年代,红二十五军,红一、二、四方面军长征都曾先后经过六盘山地区。特别是1935年10月5日至9日,毛泽东、张闻天等率中央红军历时五天四夜,与前来围追堵截的国民党军进行过大小战斗共5次。其中,在毛泽东的亲自指挥下,取得了青石嘴战斗的胜利。
六盘山,在中国革命历史上,是名副其实的胜利之山。游览六盘山,第一站便是六盘山红军长征纪念馆。2005年9月18日建成的纪念馆,占地面积2159平方米,由展厅、纪念碑、红旗造型的影壁墙、青铜雕塑等部分组成。纪念馆共有四个展厅,由 “红军不怕远征难”“红旗漫卷西风”“三军过后尽开颜”“不到长城非好汉”4部分组成,展示了红军长征中的上百件文物、图片资料,仿制了毛主席住过的窑洞等,再现了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经过六盘山区时的斗争历史以及六盘山儿女在长征精神的鼓舞下建设家园的情景。

历史上的六盘山,不仅仅是中国革命走向胜利转折的标志,更是中国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见证。

军事重镇六盘山
旧石器时代,这里就有人类活动的足迹;西周时,这里便成为国土的一部分;秦代,秦昭襄王在此修筑长城以拒胡(“不到长城非好汉”中的长城,说的就是秦长城);汉唐时,这里是丝绸之路东段北道的必经之地;这里曾是宋夏边境,著名的好水川之战就发生在这块土地上;一代天骄成吉思汗曾经避暑屯兵六盘山,今天的凉殿峡,仍留有大量遗址;明代设立三边总制府,将此列为军事重镇……

历史与文化的交汇,使这里呈现出多元文化交融发展的气象。在六盘山区域,有被称为“宁夏敦煌”的须弥山石窟,开凿于北魏,历经北周、隋唐,共凿有洞窟162个,佛像1000余尊。佛像精妙绝伦,既有北魏的清瘦之风、北周的雄壮敦厚,又有唐代的雍容华贵。石窟周围丹崖奇石林立,山峰错落有致,山上苍松挺拔,山角库水潋滟。

(资料来源于网络)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2-24 05:45 , Processed in 0.007891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