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78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著名连环画家范生福和他笔下的《画说老上海》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11-28 08:22:38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2017-11-27 11:39:55 黑白彩色系列连环画第42集
著名连环画家范生福他笔下的《画说老上海》

著名连环画家范生福
范生福,字森茀,1939年生于江苏无锡。著名中国画、连环画家。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上海市美术家协会会员、连博书画院院长、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连环画传承人、《连博》杂志主编、上海海派连环画中心艺术顾问、比利时世界文化艺术交流中心高级顾问。
上海电视台曾为范生福拍摄《翰墨传情》电视专题片,介绍他的创作生涯及绘画艺术。
荣获2010年度徐汇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优秀传承人
荣获2012年中国国际漫画节“个人成就奖”
2017年,《画说老上海》荣获首届“东升杯”全国连环画征稿大赛创作类二等奖
范生福自幼就喜爱连环画、临摹连环画,曾先后向连坛名家赵宏本、贺友直、顾炳鑫、华三川等前辈求教。绘画技巧突飞猛进,他对连环画情有独钟,在范生福的作品大都采用线描的形式,线条潇洒流畅,刚劲有力,环境景物描绘严谨细致,人物刻画贴近时代,具有典型的性格特征,设色明快秀丽、清雅质朴,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几十年来范生福畅游在连环画坛,他热爱连环画,无论是连环画的兴盛时期或是遭遇瓶颈时期,他从未放下画笔,一直坚守在连环画创作这一阵地。








范生福创作的连环画封面
很多著名画家对连环画都怀有很深的,挥之不去的情感。
上世纪上海最重要的两位画家——陆俨少和程十发,曾创作了不少连环画,陆俨少因对山水画的感情太深,故很快便回归山水画,但经过连环画锤炼的人物描写,在此后表现工业、农业等建设场景的新山水画中,如鱼得水,大出风头。而程十发则尝到了画人物的甜头,一路走了下去,成就了他极为辉煌的人物画。
程十发说道:“我一直认为连环画在美术的园地里有很重要的地位。”“我曾经说过,画三年连环画就等于进过一个美术学校,这虽然是玩笑话,却也是千真万确的事实。” “有的画家看不起连环画、插图,认为这是‘小儿科’,不登大雅之堂的东西。但是我根据自己几十年来学习绘画的艺术实践,得出的体会却正说明画这种画是最好的锻炼。”
刘旦宅将连环画,当成国画人物画来对待,行笔走线,无不是纯正的国画笔法,这也许不能归结为创作态度或者是形式选择上的严谨。他认为用线去表现,必须如此,不存在理由,以此去画连环画,是顺理成章的事。
冯远说:“从小喜欢电影,但无缘从事电影艺术,创作连环画可以尝试各种风格,连环画要求有生活气息,把生活与艺术结合起来,锻炼了观察、组织生活画面的能力和构图能力等,连环画给我提供了锻炼机会和绘画的基础训练,直到今天仍然有不能割舍的情结!”
叶雄:“我不后悔自己是个画过连环画的画家,还为自己从连环画出来感到骄傲,因为我有着别人所没有的准确造型功底,有别人所没有的强有力的线描技巧,虽然现代派艺术号称不要形、不要基本功,可是,我总不能自废武功去削足适履吧!好在我可以钻研水墨真髓,来日方长,加以时日,走出一条自己的艺术之路。”
徐恒瑜直言,连环画经历为他打下基础,“对平民的关注,这种心态跟我从小生活环境有关。我的画没有那种‘典型’中的‘典型’,但仔细一看就是普通人的真实写照,我一直在追求这个。”
范生福先后创作出版了连环画、插图80多册。他的画风深得传统艺术的精要,描绘严谨,讲究细致刻画,一笔一勾、风格十分清新,作品画幅之间巧妙呼应和转接,尤其线描设色作品,清秀典雅。画家情注于物,意蕴于胸,以心运笔,使人物的举止、神韵无不充斥着各种感情的震动,在自由的笔墨中,体现了绘者对时代命运与情感的瞬间把握。

























范生福六十余年一直生活在上海静安、南市一带,对上海各个阶层的生活有着极为细致的观察,在他的作品中不仅充满老上海上流社会阶层的生活状态,也有生活在底层老百姓的生活画面。范生福的“老上海风情”系列作品,所画的都是他所见到的上海弄堂缩影,画家用画笔记录了老上海的点点滴滴,带领读者穿越历史,共同体味原汁原味的老上海风情。
对于每一副画作他都深有体会。如《元宵兔子灯》范生福说:“做兔子灯不难,我小时候就自己做过兔子灯,我做的最大的一个兔子灯有半人高,拉着大兔子灯在弄堂里玩,得意扬扬特别神气。”
《小瘪三》中他说:“我小时候亲眼目睹,小瘪三严寒中冻死在公馆马路(现金陵东路)廊柱式骑楼廊下,这种惨状现在回忆起来还很清晰,”


箍桶 箍桶是木匠派生出的一个支系,又称“圆作”。箍桶师傅手艺高超,他们制作脚桶、马桶、吊水提桶、浴盆等。此类木质桶使用久后,局部地方会腐烂漏水,铁箍会烂断,经过箍桶师傅整修后,还可使用多年。

卖棉花糖 旧时街头常见做棉花糖的摊贩,孩子们看着小贩把白砂糖放进制棉花糖机芯,脚踏皮带轮,瞬间就有棉絮的糖丝喷出,小贩用竹签缠绕,即成又香又甜的棉花糖。

西瓜摊 夏天,西瓜上市,在热闹路口就出现西瓜摊,整只的西瓜堆成小山似的。摊主挑些好的,用刀切成船形,大小一样的块,一块一块排在圆板上,有的还罩上纱罩,手拿蒲扇,一边吆喝,一边赶苍蝇。

缝穷婆 “缝穷婆”是一些穷苦的年轻妇女或老妪,她们每天从早到晚,手挽藤篮,在工厂码头区、马路旁为穷苦劳工缝补破衣裤和袜子,她们是越缝越穷,逃不掉贫苦的命运。

端午裹粽子 五月初五端午节,也叫“端阳”。端午节最主要的是吃粽子,粽子的历史故事是屈原投江后,百姓怕他挨饿,裹了粽子投入江里请他吃。每年到了五月初,家家为过端午节而忙着裹粽子。小时候我家粽子也是自己做的,花式很多,有肉粽、豆沙粽、白米粽、赤豆粽,味道真好。过端午还有一个风俗,就是从小菜场买来菖蒲、艾蓬,扎在一起,挂在门口,表示压邪。

大饼油条脆麻花 上海人的早点,多半是大饼油条,清晨,还有一些小孩或老妪手挽竹篮,篮里除大饼油条外,还有脆麻花,上面盖一块白布,走街穿巷叫喊“大饼油条脆麻花”,给那些忙家务的主妇和赶上班的打工者带来方便。

说书先生 说书先生旧时以说书为职业的艺人,上海人指的说书先生乃苏州评弹。评弹是评话和弹词的总称,艺人们在茶楼、书场演出,艺人们百听不厌的书目,吸引大批书迷。苏州说书先生最早是在上海老城隍登场。

破布头换糖 旧时弄堂里常有挑着担的小贩吆喝“破布头换糖”声。担子的一头放着一块用麦芽糖制成的大糖饼。小贩根据你破衣烂布多少,就切多少糖给你。穷苦孩子平时哪有糖甜嘴,一年里也难有一回用破烂布换糖吃。

元宵兔子灯 张灯结彩放烟火过元宵。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俗称“正月半”。元宵历来以灯为主,又称“灯节”,孩子们上街戏灯,多用兔子灯,满街大大小小兔子灯煞是好看。

小瘪三 小乞丐,上海人叫“小瘪三”,又称“小叫化子”,是社会最低层的一群流浪儿,他们受冻挨饿,无家可归,以乞讨求生。
范生福画老上海风情中很多地方都有他儿时的回忆。《斗蟋蟀》他说:“童年时,我也喜爱蟋蟀。有一次,我又捉到一只蟋蟀,此虫身体呈黑褐色、头大、鸣声响。第二天我就去与弄堂里的小伙伴斗,果然厉害,一连斗败他们几只蟋蟀。其中一个比我高大的男孩一定要与我换,我打不过他,没有办法只能换了。”
画《独轮车》时说:“我童年时去无锡乡下探望奶娘,曾乘过独轮车,一辆小车坐着我与姑母,还要放行李,有点摇晃但很平稳,过独木桥时,真有些害怕,车夫却一路向前,本事真大。”

红头阿三 1884年,上海租界内出现一支由印度人组成的巡捕队伍。印度巡捕身材高大,皮肤黑黝,头缠红布,上海人叫其“红头阿三”。“红头阿三”是英国人的忠实看家狗,整天警棍乱舞,让上海人、摊贩、黄包车夫等吃足苦头。

生煤球炉 上海人烧饭煮菜用的几乎全是煤球炉。一幢房子里多的就有六七只煤球炉。一条弄堂里要有多少只?小时候我家住老北门,读书学校在董家渡,一路上生煤球炉的热闹场面可谓壮观。

旗袍高跟鞋 旗袍因“旗人之装”而得名。上海女性最早将清人宽大的旗袍改良得紧身修长,高开叉,尽显女性优美曲线,再配上玻璃丝袜高跟鞋,将女人的千娇百媚演绎得风情万种。当年阮玲玉、蝴蝶、周璇等电影明星,无不以旗袍作为着装首选。海派旗袍已列入上海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小仆欧 “小仆欧”是音译,指的就是小勤杂工。老上海的大饭店、旅馆、舞厅门口,毕恭毕敬站着一个头戴橄榄帽,上身红制服,红条白裤,脚穿一双黑皮鞋的拉门小郎,小仆欧每天站10小时,有客人进出要拉几十斤重的玻璃大门。

削水片 郊区的河,沟渠是削水片的好地方。孩子们用一块薄砖瓦,以下蹲的姿势,尽可能与水面保持平行手势,然后用力把砖瓦片往河面扔出去,只见那薄瓦片“刷、刷、刷”地在河面上飞行、弹起,十分好看。掷得好的,可掷十几个水漂。

撑骆驼 “撑骆驼”是男孩玩的游戏。男孩弯腰,双手撑膝,似骆驼状,后面男孩快跑双手撑骆驼背上,跳跃而过。跳不过去,就要做“骆驼”。撑骆驼要胆大,弹跳好,女孩胆小不敢玩。有时十几个人一起玩撑骆驼,不断地往前跳,场面煞是好看。

马路音乐家 新店开张或生意清淡时,老板就从“军乐队”请来乐师,在店门前,一个吹喇叭,一个敲铜鼓。吹吹打打招徕顾客。这支两人乐队,吹奏的是二十年代的流行歌曲,有时还吹奏周璇唱的歌。

斗蟋蟀 每年秋浓,大人小孩都爱养蟋蟀,以斗蟋蟀为乐事。蟋蟀亦名蛐蛐,此虫勇而好斗,两虫搏斗,非你死我活不休。

茶馆 茶馆是中国传统的消遣饮食行业。每天早上茶客云集,喝茶聊天、会友谈心、谈生意、做买卖,还有提着鸟笼的老茶客。偶尔也有流氓借此“吃讲茶”,一言不合大打出手。

黄包车 黄包车是1874年从日本引进的,上海人叫它东洋车。黄包车夫靠双脚奔跑拉车的苦力,他们风霜雨雪,严寒酷署,天天拉,十分劳累。为了养家糊口,这些生活在底层的黄包车夫还要受地痞流氓欺诈凌辱。

三轮车 三轮车始于1923年,由自行车和黄包车组合而成,是一种客货两用的人力交通工具。三轮车问世,备受青睐,它比黄包车快,可以多载人。此后,黄包车被大批淘汰,三轮车数量猛增,到1948年已达32000辆。上海著名的劳动模范程德旺就是一名三轮车工人。

卖叫哥哥 蝈蝈儿,上海人叫它“叫哥哥”。七月间,弄堂小巷里常有卖叫哥哥的小贩,每个笼子里放一只,买回家往门楣上一挂听蝈蝈,甚是惬意,天越热它越叫得欢。

独轮车 独轮车是古老而原始的、只有一个轮子的小车。车夫双手紧握手柄,为减轻臂力负重,用粗绳挂在身上借力,行走时既要把握车座的平衡,又要观察前面路径。独轮车简单轻便,十分适合在小路、田埂中行驶,相当于一种载人载物的交通工具。
范生福曾说:“上海是一座传奇的城市,从开埠到上海解放这一百年中,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百年后的今天,昔日上海的旧影在逐渐离我们远去,回味那些岁月,仿佛发生在昨天。”
范生福对于生活来说,自幼殷实生活的体味,童年游戏之情趣,加之成年以后耳闻目睹沪上各种民风民俗,以及对各类行当的切身感受和近距离接触,久而久之记忆弥深,形成挥之不去的老上海情结。始终激发他的创作冲动,画家终于将其记忆中的经历感悟,绘成了一幅幅具体而生动的,上海滩往昔的民风民俗彩色工笔画作。

老上海摩登女 旧上海“十里洋场”的繁华和传奇,欧美时尚之风的劲吹,赋予上海女性得天独厚的优势,她们最早接纳并吸收了西式服饰的元素,创造出独特的海派服装。这件上身收腰、宽下摆、肩上缀有花朵的西式晚礼服,典雅精美,雍容华贵,晚会上一定能引起不小轰动。

小瘪三 小乞丐,上海人叫“小瘪三”,又称“小叫化子”,是社会最低层的一群流浪儿,他们受冻挨饿,无家可归,以乞讨求生。

报童 望平街,是近代上海著名的“报馆街”,也是报纸的批发中心,当年上海的各大报馆如《申报》、《新闻报》、《神州日报》、《时报》等均曾开设于此。每天凌晨和下午二点钟左右,许多报贩或报童都来这里批发各种报纸,然后穿梭在大街小巷一路叫卖。报贩很辛苦而所得微乎其微,少拿报纸怕不够卖,多拿了怕卖不掉,退报难,还白费力气。

卖长锭 每年清明,每月初一月半,黄昏过后,总有肩挑长锭的小贩,穿街走巷,低声叫卖“长锭!长锭!”卖长锭的都是女人,而且多半是浦东人。长锭是纸钱中独特品种,清明上坟,除香烛、酒菜、糕团外,再有长锭。七月半是“鬼节”,家家户户在家祭祖,烧长锭,孝敬亡灵。

算命瞎子 旧时,封建迷信思想普遍流行,“命运”之说,男女老幼都虔诚地信奉着,为了迎合人们这种心理,江湖上出现了算命、看相、测字等行当。算命先生大都是瞎子,他们手持竹棒探路,一手敲着小铜锣,在弄堂里低声吆喝。算命先生熟记“大六壬课”,喜揣摩人们的心理,加上一套江湖诀,编出许多使人在精神上得到安慰的花言巧语,借以达到敛财的目的。

五香茶叶蛋 将鸡蛋煮熟,蛋壳略敲碎,与茶叶一起煮,有的还放些整块豆腐干,煮时散发出阵阵茶叶香味,引人食欲。上海弄堂口马路旁,尤其是傍晚,就会有卖茶叶蛋的小贩,摆摊叫卖,价廉物美。

扦脚师傅 浴室,上海人叫混堂。混堂里除了洗澡外,还有擦背、捏脚、捶背、扦脚等服务。扦脚师傅一盏小灯、一副刀剪,给浴客割取脚上的老茧鸡眼,细细扦挖,非常舒服。上海有名的浴室是浴德池和逍遥池,是法租界巡捕房总探目黄金荣开的。

搓麻将 麻将牌又称骨牌。旧时,搓麻将是有钱又有闲的太太小姐聚在一起最好的消遣方式。搓麻将很讲究,牌桌上铺白布,四角用带缚牢,不会移动;牌桌对角摆两只茶几,盒子里有去皮切成小块的水果,上插牙签,还有香烟打火机;四周不能有镜子等。

补碗 补碗是一种细巧的手艺,补碗师傅用一种十分细小的钻头,在破碗两边各钻两个小洞,然后把铜钉嵌入小洞内,再用特制的小榔头敲平,一只破碗又可用了。

收旧货 上海弄堂里,收旧货的叫声一年四季不断,这类收旧货的小贩,只要转手能赚钱样样都收,有时运气好,还能收到名家字画、古董。

单人吹打乐队 旧时,商店大减价,为吸引顾客生意,精明的老板就请一个有能耐的吹鼓手吹号、击鼓、打钹,手脚并用,甚是闹猛。

典当 典当是以收取衣物等动产为质押,向平民进行放款的高利贷行业。典当的营业范围很广泛,金银首饰、衣服、照相机等一切能值上几个钱的都可以当。赎还时要付利钱,还有很多附加费。赎不起,即归当铺所有,当铺可另出高价变卖,利上加利。典当凶如一把刀,穷人越当越穷,当铺越来越富。

卖糖粥 小巷弄堂里,小贩一边挑着担一边敲着梆子,发出“笃笃笃”的声响,孩子们听其声就知道卖糖粥的来了,吃上一碗嘴里甜甜的,肚子里暖暖的。

滚铁圈 利用旧的脚桶、马桶箍或自行车铁圈,再用一根较硬的铁棒,一头弯成L状,玩的时候把铁棒的弯曲部分嵌入铁圈内,用手推着铁圈往前走,边推边滚边跑,越推越快。

卖扯铃 过年,热闹的城隍庙有很多卖扯铃的摊位,货架上挂满大大小小单轴双轴的扯铃。扯铃是用竹子和木材制成的玩具,把木头镟成葫芦形的圆柱,两端各安上一个圆盘,圆盘为木质,两层中空,周边镶上竹条,并凿有若干孔隙,再取木棍系上线绳,绕在圆柱上,上下扯动,发出嗡嗡之声,十分好听。
这套作品,每幅内容相对独立,背后却含有一定的故事和情节,一旦组合起来,连画带“说”,即可视为富有连贯意味的老上海图景系列,不仅具有观赏性,而且具有可读性。

黄浦江上小舢板 一条黄浦江,把上海隔成浦西浦东两块,人们要过江就得靠摆渡舢板。民国初,地方当局在摆渡舢板的船篷上用白漆统一标明编号,发营业许可证,这是官渡。私渡(俗称野鸡船)是没有营业许可证的,但收费便宜。

馄饨担 昔日,上海滩的馄饨担也是一大特色。挑着馄饨担的小贩,穿梭于弄堂小巷间叫卖。担子的一端摆满葱、酱油、胡椒粉、虾皮等汤料,抽屉里放生馄饨。另一端是炉子,遇有吃客,现煮现卖,味鲜价廉,引人驻足。

猢狲出把戏 街头的猢狲戏,大多是外地流入上海的。猢狲者,猴也。耍猴人手举着旗,一面敲锣,一面唱,猢狲应着锣声或表演翻筋斗,或表演倒挂金钩,戴好面具穿戏衣引人开心,最后伸出爪子向人要赏钱。上海沦陷,有位漫画家以此为画,题名“衣冠楚楚,粉墨登场”,讽刺汉奸。

老上海织妇 上海农民大多以种植棉花为主,并以纺织纱布为副业,旧时上海农村家庭手工织布业就很发达。织妇在屋里伴着织机声,双手不停地编织着,劳累了一夜,天明赶趟集市,这些织布就可以为家里换回米和盐。

卖唱女 旧时,城镇酒肆、茶楼都有卖唱者,卖唱者皆为一男一女,中老年男者操琴,姑娘唱曲,一曲唱罢,姑娘上前乞求赏钱。一代歌星周璇,养父死后,养母迫于生活,曾在酒楼卖唱,周璇跟随,有时也唱一段民间小调。

卖栀子花白兰花 每到夏秋间,街上就有手挽竹篮,香气芬芳,叫卖“栀子花白兰花”的卖花女。竹篮里铺上蓝布,花用细铅丝穿扎,有一二朵的,有排列成扇状的,放在竹篮里用湿布盖上,串街叫卖。佩在衣襟上自然大方,透出阵阵香气,很受太太小姐的喜爱。

篾匠 竹匠店分阔篾、细篾与圆作三种。阔篾制作农具,细篾制作日用品,圆作制作家具。篾匠以劈篾技术论高下。毛竹经过篾匠砍、劈、削、磨,编结成日用品,如竹篮、竹筐、竹篓、洗帚、淘米萝、竹筷、提篮等,品种繁多,价廉耐用,受人欢迎。

踢毽子 踢毽子又称打鸡,是我国传统的民间体育活动,历史悠久。踢毽子是一项强身健体的运动,深受青少年喜爱,尤其是女孩子。毽子的踢法很多,基本有“盘、拐、绷、蹬”四种,还有花式踢法。

跳橡皮筋 跳橡皮筋,只需一条三五米长的橡皮筋绳就可玩此游戏,深得女孩子喜爱。她们边跳边唱着儿歌,还能跳出各种花式动作。

香烟摊 街头、弄堂口、小酒店旁的小香烟摊,有整包的,也有拆包一二支零卖的,摊上还备有火柴供买烟人点烟用。这种小生意只有孤苦老人才肯做,获利实在太微博。

削刀磨剪刀 上海小街弄堂常听到“削刀磨剪刀”之声,磨刀人只有一条特制的长凳,一端置磨刀石及小水罐就可以招揽生意了。磨刀也需要熟练的技巧,磨出刀来刀锋犀利。

造房子 这是以前弄堂内女孩子爱玩的一种游戏。在平地上画一块长方形,再在中间画出面积相等的格子,最上面画一个△,表示屋顶。玩的时候只要把砖头丢入第一格,一只脚着地,另一只脚跳进房子内,把砖头踢向第二格,但砖头不可以碰到线或出格,否则就算失败。如此一格一格踢过去,直踢到屋顶就算胜利。
2017年,《画说老上海》荣获首届“东升杯”全国连环画征稿大赛创作类二等奖
范生福表示:“前辈大师们的作品采用漫画夸张手法,我就发挥我的特点,用写实求真的工笔重彩进行绘制,刻画力求细致,尽量把细节交代清楚,力求形象资料完整,去再现老上海各阶层的社会众生相。这50幅图人称是重彩连环画,称其连环画是有点道理的,因为这里有故事。”
图文:大关、赵刚(连趣网CEO)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4-9-26 04:21 , Processed in 0.010021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