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70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记住最重要的 “长寿习惯”与“短命习惯”,真的有必要!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1-16 21:40:07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健康时报社 2018-01-16 09:20:49

有些人认为自己没有不良嗜好,没有严重疾病,身体目前也还好,活得久一点大概没问题,殊不知,很多习以为常的日常习惯正在侵蚀你的身体,让你短命。
盘点一天早中晚常见生活习惯,使每个人都能拥有“长寿习惯”,避免“短命习惯”,健康长寿!
晨起
短命习惯1、立即小便:
睡眠时,人体代谢水平降低、心跳减慢、血压下降,各项生理机能都运转缓慢。此时突然下地去厕所,膀胱迅速排空,易诱发低血压,引起大脑短暂性供血不足,导致排尿性晕厥。即便尿憋得再急,也不要马上起身往厕所跑。
建议:要慢慢起身,在床边坐上几分钟,再慢慢走向厕所。
2、大便用力:
晨起排便时,用力过大,会引起腹压升高,血压也会升高,心率加快;心脑血管病患者可能发生发生严重而持久的心肌急性缺血。
建议:出现大便干燥、排便不畅时,千万别过度用力或屏气。必要时还可以服用一些缓泻药物,帮助排便。
3、不吃早餐:
不吃早餐,或饥饿时,胃酸等消化液分泌后得不到食物中和,从而胃酸可侵蚀胃黏膜,引起急慢性胃炎、胃与十二指肠溃疡等疾病。
建议:早餐不仅要吃,而且还要吃好。一般早餐要谷类+肉蛋+奶+果蔬,这样营养才全面。
4、过早晨练:
有些人四五点钟就外出晨练,此时人容易受寒冷的刺激,让早晨本已较高的血压上升更快,从而增加了脑血管意外的可能性。
建议:可以把锻炼时间安排在下午4点左右。
长寿习惯1、慢点起床:
早晨适当赖赖床才是对的。尤其是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更是应该遵循起床慢的习惯,以降低大脑供血不足引起的中风。
2、刷牙提肛:
每天早晨刷牙时可以坚持做一次提肛运动。中医认为,提肛运动可使中气升提,脏腑强壮,并可调节气血阴阳。提肛除预防便秘、痔疮外,对内脏下垂、胃肠功能紊乱均有疗效。
3、喝杯温水:
清晨的血液比较黏稠,第一杯水能很快地流经肠胃道,清洁消化道、活化肠胃道细胞,补充前晚身体所流失的水分,并稀释渐趋浓稠的血液,让身体由内而外整个苏醒过来。
午饭
短命习惯1、大量喝水:
如果我们在饭前喝了太多的水,这样会导致我们胃部的胃酸被水冲淡,会影响我们对饭菜的消化,会导致我们的胃部有胀满感
建议:最好在吃饭前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之间喝水最好。
2、剧烈运动:
我们在进行剧烈运动刚刚停下来的时候,我们身体中的运动中枢正处于一个高度兴奋的状态,食物中枢处于一种抑制的状态,这个时候的消化系统也没有兴奋起来,我们的肠胃活动会有很明显的减弱,食欲也会减低,对于饭菜会没有胃口。
建议:剧烈运动之后要过半个小时或者一个小时之后再吃饭。
3、立即午睡:
饭后立即午睡对身体很不好。因为食物从胃排空、进入小肠消化大约需要两小时,吃完饭就睡胃肠道没时间消化,会导致消化功能异常,还可能发生食物反流。
4、立即喝浓茶:
浓茶中大量的鞣酸可与食物中的铁、锌等结合成难以溶解的物质,无法吸收,致使食物中的铁质白白丢失。而且饭后立即饮茶茶水会冲淡胃液,影响胃内食物的正常消化。此外,茶水中含有的单宁酸还会促使胃内的物质凝固,影响蛋白质的吸收,从而增加了胃的负担。
建议:应在饭后一小时胃内食物消化得差不多时再饮用茶水,这样对消化功能和物质凝固也不会产生太大的影响。
长寿习惯1、饭前喝汤:
俗话说,“吃饭先喝汤,强似开药方”。国外有研究显示,餐前喝汤能够减少用餐时15%左右的食物摄入量,而且胃里提前先有些水分,食物到了胃里会膨胀,饱胀的感觉更不容易让人吃过量。①
2、吃点水果:
餐前1小时吃点水果对身体有好处。因为水果的营养物质在饭前食用比较容易被人体吸收利用;二是餐前食用水果可以迅速通过胃进入小肠吸收,达到维持血糖稳定的目的;三是餐前食用还有利于增加饱腹感,从而达到控制饮食量的作用。
3、饭后漱口:
进食后漱口是个好习惯,应该从年轻时就养成,历代养生家对此十分重视。《千金方》说:“食毕当漱口数过,令人牙齿不败口香。”茶漱更为科学,茶叶中含有牙齿必需的微量元素氟,有防龋作用。对于食冷、热、甜即感牙酸痛的牙本质过敏症,俗称倒牙,也有一定的抗过敏作用。④
漱口一般多用水漱或茶漱。老人水漱应用温水,以减少对牙齿的刺激。
4、按揉腹部:
唐代大医学家孙思邈曾说:中食后,以手摩腹,行一二百步,缓缓行。食毕摩腹,能除百病。食后按摩腹部,既可促进胃肠蠕动和腹腔内血液循环,有益于增强胃肠功能,又可作为一种良性刺激,通过神经传入大脑,有益于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的调节和发挥,有益于健身防病。⑥
具体做法:以掌心着腹,以肚脐为中心,慢而轻柔地顺时针和逆时针按摩各20圈。
5、饭后散步:
《摄养枕中方》记载:食止行数百步,大益人。说的是食后慢步行,有助于促进胃肠蠕动,有助于胃肠消化液的分泌和食物的消化吸收,有益于人体健康。但食后不可立即行走,不可急步快走,不可进行剧烈运动,否则会给健康带来不利影响。不过,最好饭后适当休息30分钟后进行散步等活动。
睡前
短命习惯1、睡前宵夜:
胃对食物的消化是需要一定时间的,如果胃不能及时消化掉食物,就会造成胃的负担,消化吸收就会受到干扰。自古就有“胃不和,则寐难安”的说法,只有胃舒服,才能睡得安稳。专家建议,睡前两个小时应避免进食,如果感觉到特别饿,可以吃一些清淡的食物,切不可过饱。⑦
2、常玩手机:
一半的人每晚上床后,至少有一个半小时用来上网,从而推迟了睡觉时间。最新研究显示,晚上9点后只要人们使用20分钟智能手机,就会明显提高疲劳水平,使用设备的时间越长,面临的失眠风险越高。
建议:因此每晚9点过后,果断把手机移出卧室。
3、情绪激动:
人的喜怒哀乐都容易引起神经中枢的兴奋或紊乱,使人难以入睡,甚至造成失眠。因此,睡前要尽量避免大喜大怒或忧思恼怒,使情绪平稳。
建议:可以选择听舒缓的音乐或者看本书。
长寿习惯1、热水泡脚:
民间有“热水泡脚,赛吃人参”这一说法,睡觉前,用热水泡脚能扩张腿脚的末梢血管,增加足部的皮肤血流量,促进血液循环,还能起到预防中风的作用。
晚上19~21点,用40℃左右的水泡脚。泡脚时让水到达小腿处最好,至少要没过脚踝。泡到脚背泛红、身体微微出汗最好。
2、睡前梳头:
睡前梳头有利于血脉通畅,可增强脑细胞营养供应,延缓大脑衰老。使神经松弛,消除大脑疲劳,有助于安眠。中医认为,用手梳头可以疏通头上的阳经,具有很好的补益作用。长期坚持,对任何神经衰弱的人都有改善的作用。
睡前用木梳,从前额处一直往下梳到后脑勺,大约梳个五分钟,能通达阳气,疏通气血。
3、按时睡觉:
2017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了3名美国科学家,他们发现的生物钟运行机制,进一步揭示熬夜破坏人体正常生物钟节奏而对身体健康的伤害。瑞典科研人员的一项长达15年的跟踪研究发现,不能每天保证7小时睡眠者的早亡风险要高出正常睡眠人。
最好在23时之前入睡,所以在22:00时左右就开始准备睡觉了。保证睡眠就是在保证寿命。

本文参考资料:①2014-06-05健康时报网《饭前喝汤还是饭后喝汤?》②2011-04-04新民晚报《心脑血管病人宜饭前小睡(图)》③2011-06-14凤凰健康《传统养生有误区 5件事应该挪到饭前做》④2014-08-18网易健康《饭后漱口好习惯》⑤2013-08-14中国新闻网《饭后拍手臂能养心》⑥2014-04-09东方网《饭后4步助消化:歇半小时再活动 揉腹部助排泄》⑦2017-11-30网易新闻《不良睡姿让你越睡越不健康》等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4-6-29 15:07 , Processed in 0.007664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