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70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立春 | 风和日暖山水醒,春到人间草木生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2-4 22:43:35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018-02-04 06:30儒风大家                                                                            
授权图片 | 王晓红 摄
立春,是二十四节气之首。
古籍《群芳谱》对立春解释为:“立,始建也。春气始而建立也。”
从立春时节开始,太阳直射点从赤道开始向北回归线移动,北半球的温度、降水、光照时长都开始增多,一切都是万物生长的前奏。
所谓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是生长的季节,万物勃发,春暖花开,却也是埋头努力,默默耕耘的季节。

立春·迎春

秋收冬藏,冬天天气寒冷,人们大多在窝冬,如今春日一到,气温回升,万物重生,怎能不欢呼雀跃,加以庆祝。
立春日迎春,迄今已经有三千年的历史,官方和民间都有多种迎春方式。
报春:立春之前,会有人敲着竹板小锣,唱着赞春词,挨家挨户送春牛图。人家一般会回赠一点小钱,意思是已经知道春天来了,会抓紧耕种。
打春:地方长官会象征性地下地耕种,并打春牛,意味着民间可以开始耕种了。打春牛,就是打春,意思是新的一年依然要勤耕不缀,预祝来年丰收。
咬春:明《酌中志》:“立春之时,无贵贱嚼罗卜,曰‘咬春’。”立春咬春,大家一起吃萝卜。
一方面冬天进补吃了太多的油腻,加上冬天活动不开,所以导致体内的废物堆积,萝卜可以消食,帮助体内清理废物。同时萝卜味辛,可以发散行气,正好对应着春天的阳气生发,帮助人尽快恢复活力。
探春:冬天一过,温度略有回升,人们大多在立春之后,选择外出郊游,当然,此时气温依旧偏低,只能称之为探春。探春之后,一直到清明、端午,都是外出春游踏青的好时节。

东风解冻,万物复苏

春,有异体字,上面是草字头,中间是一个屯字,下面是一个日字。
草字头意思是春天草木生长,“屯”的意思是,草木扎根向下,上面开始破土而出。“日”的意思是随着太阳直射点回归北半球,北半球接收的太阳能增加,草木扎根发芽。
立春是春天的开始,阳气开始抬升,地上的物候已经先于人做出反应。
立春有三候:“一候东风解冻,二候蜇虫始振,三候鱼陟负冰”。
东风解冻,是说立春之后,北方由偏北风转偏南风,风吹在脸上,已经不再是刺骨的寒冷,伴着明亮的太阳,已经有了温暖的感觉。
蜇虫始振,是说立春之后,因为温度开始上升,蛰伏在洞穴里的昆虫有了苏醒的迹象,虽然惊蛰未到,但是蛰居的虫类已经有了反应。
鱼陟负冰,在冬天的时候,鱼儿选择停留在水底,而春天一到,随着河里的冰开始解冻,鱼儿也开始跑到水面上游动,因为冰还没有完全化掉,所以就像是被鱼背在背上的感觉。
立春一日,百草回芽。此时虽然天气尚冷,但是春天的气息已经随处可见。
谚语里说,“立春寒,一春暖”,今年立春格外寒冷,那春天就一定格外温暖。

一年之计在于春

万物苏萌山水醒,春临大地草木知。
立春是二十四节气之首,是新的一年开始。好的开头,是成功的的一半,所以立春时节,人们要修身正心。
此时阳气回升,人的身心也需要阳气的回升,一方面要做好养生以养身,另一方面是修德行善以养心。
《礼记》里讲“德润身”,良好的德行和修养可以让人身心愉悦,提高新陈代谢,促进人体阳气回升。
所以要多行善举,勿以善小而不为。
古人说:君子正位凝命。立春不仅是一年新的开始,也是工作事业新的开始,过去的事情已经过去,把握住现在才是最重要的。
所以我们不要再为过去的事发愁,集中注意力,把握好当下,为新的一年开个好头。
立春时节,气温依然较低,而且春天时常会有倒春寒的光顾,天时虽然改变,但是依然要谨慎行事,才能安然度过,不出纰漏。
春天,是一年的开头,一定要做好一年的规划。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做任何事情,事先谋虑准备才会成功,没有准备就容易失败。行事前制定好计划,才不会发生错误后悔的事。

一生之计在于勤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生之计在于勤。春若不耕,秋则无望;少若不勤,老无所依。
上天是公平的,所有的努力都不会被辜负,只要肯努力,总有丰收的一天。
又是一年春好日,让我们立定目标,踏步向前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4-6-17 17:31 , Processed in 0.007879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