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71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闲话收藏|外销瓷:收藏市场的一匹黑马 [复制链接]

Rank: 8Rank: 8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3-4 04:50:12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古玩收藏感悟 2018-03-02 16:06:11

纽约的佳士得拍卖行在一月间举办了一个外销瓷的专场.里面出现了不少罕见的精品.价格也比以前的高多了,例如一只康熙五彩刀馬人的大碟,就卖出了四万三千美元(图1).

(图一)康熙五彩刀馬人碟
这些东西以前一直都不受到自己人的重視,要收藏人的也很少,囯外的藏家反而由始至终都比我们更热爱它.但这是我们瓷器歷史的一个大环节,也是我们的骄傲.要是身為中国人卻对它不了解,也不保留点实物,那就太说不过去了。很多人都意料不到,即使一件普通样子的货色,也包含着深厚的歷史、社会、经济、工艺和美术上的意义.更别说高水平的精品了.
我们现在常说到的"外销瓷"(Export wares)主要是指销往西欧的瓷器.最先是由葡萄牙人经营的,在1557年嘉靖皇帝批准了葡萄牙的傳教士进入中国,他们就正始让识了瓷器,由於洋人的爱好而产生了大商机.從此西班牙、英国和荷兰等多国家就相继参与,甚至明爭暗斗,互相在海上撕殺.很多幕後的凶險我们在當時是看不到的,他们为的就是要爭這庞大的海上贸易市場. 大邦如英国者更有不少羞家的海盜行径·

(图二)嘉比英荷海战油画
外銷瓷有多久遠?
其实中国对外销售瓷器的歷史很悠久,早在唐朝己十分大規模了,随着来的宋元明清,都是中国出口的重要货品.这对於国庫收入來说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朝廷也特别鼓励瓷器丝绸和漆器的海上交易.例如在宋代,外貿的收益就佔了全國征收的百份之五,而且也帶动着一連串的经济和民生效益,在以后的年代里更見增長.这个我们可以在几次主要的海捞上看到了实物.
例如1998年一間德国打捞公司在印尼勿里洞岛海域里附近发现了唐朝时期的一艘黑石号沉船,撈上了中国瓷器67,000多件.這包括了长沙窑、越窑、邢窑、巩县窑瓷器和其他的文物,个人看最难得的是那三件完好无损的唐代青花瓷盘,把青花制作的歷史推前了六百多年. (图三)

(图三)唐代長沙窯褐綠彩青釉碗
近年中国打捞了南海一号沉船, 早在1987年最初就被發现了,是一艘中国南宋初期通过海上丝绸之路向外送瓷器的商船,因失事而沉沒在广东省阳江市南海的海域·
另一艘重要的新安沉船,在元朝至治三年出發前往日本的福岡途中遭遇了不测,沉没在韓國的新安外海域。货物中單是大量的元龙泉瓷器,也有12,000多件,佔了货物的60%.
作为创汇名牌的瓷器
外銷瓷毕竟是民間交流的用品,有什么值得收藏旧呢?然而它的趣味是多方面的, 有着丰富的工艺美术和文化交流的代表性,还有那罕見的程度..等等·即使庸俗点以价钱来说,外销瓷长期以來一直都有它成熟的世界市埸,在外国藏家心中有着它的地位,有留意欧美拍卖的人都知道,它的价值就像長青树一样,永不衰落.就让我们慢慢看一下它有计么特点吧.
我们习惯了用瓷器·並不察觉到它那美丽、堅硬和方便的特性.在十七世紀以前,世界其他地方的日用品,只能用金属、木材、玻璃或陶石.要不是制作的成本重,就是湯口炙手.他们使用陶土燒制的东西笨重而且脆弱.當他們看到中国瓷時,惊為天物.它有玻璃的优点卻比玻璃更加堅硬和耐用,一个细小的把手就能够支持滿載东西的杯或瓶的重量.在造型和描绘上也更特别的美观.

(图四)乾隆墨彩狩獵圗奶瓶
我们就听一下他们的亲身说法吧.那时候利瑪窦神父在中国留了廿八年,他在日記上写:"江西省出品最好的瓷器.它不但被运去中国的每一个地方,而且去到欧洲远远的角落.那儿不止作为摆设,更是在豪华宴会上的优美用品.而且它們防热不破裂.更神奇的是,即使破了,用铜线连起来(名叫鋦)又可以用了,还不漏水!"。当时在欧洲的人,对拥有一件中国的瓷器,就相等於现代人戴上了一块瑞士表那般的高兴.也只有大富人家才能够在宴会上用上一套中国的瓷具.有些皇宫里更特別的设一个中国瓷器室·

(图五)洋彩貴妃醉酒
瓷器上的艺术
中国在陶瓷上的绘画和纹饰,無论是人物或花卉都生动活泼,能在方吋之间把民间艺术表露無遗,怪不得西方人看到它就爱不释手了.商人早期作买卖時选的都是市面上比较好的东西.后来为了适应欧洲市场上的喜好而在纹饰和形製上都变得多样化了.图案和题材上也非常丰富. 改变了我们传统上纹饰和图案上较为保守的作风·

(图六)康熙清白廉洁碟
外销瓷上刀馬人画面比我们本土用的还要多.民间故事,如西厢記和红楼梦也选了来製作.除了注重爱情故事,他们也喜欢把中国人的日常生活放進画里.

(图七)乾隆五彩紅樓夢黛玉葬花碟
后來欧美更要求把洋人本土的美术都给他们绘上去.大财团如东印度公司也喜欢用來版定造.指定工匠们依照提供的洋图案來绘画,这包括了外国有名气的艺术家的作品.

(图八)庞氏阳伞仕女
在十八世纪中, 曾经有不少版画送到来中国作样版製瓷.传统的老師父对於外国的透視字和解剖学当然没有让识了.为了把瓷器画得更好.西方的美术家还教了中國艺人一些西洋绘画技术.使看來更真实,更有层次和立体感.

(图九)立体绘母子碟
在互相学习的風气下,由十七世紀中開始,西方揭起了一場中国風,兴盛地经歷了二百多年,這离不开当时在外贸和文化上的紧密交流了.那时候西方在他们的美术设计上、服裝、家具、漆器、甚至戏剧里等等,都表露無遗.就是园艺设计上,也加上了中国式的石山和亭阁,都以含有中国色彩為荣,比我们現在的捧日捧美作风更为热烈.这些对"中国製造"的祟尚,可以说是歷史上最早和最广泛的国际品牌效应了!
外销的够水平吗?
从艺术和品质來看,精选的外销瓷其实是可以比美官窑品的.那時候不少民窑的艺术水平都很高超,就是少了個朝代款.在很長的时期里有着官托民燒的情况,也是說,很多高技术的艺人都在民间.

(图十)康熙凤凰碟
在清顺治那一朝的十八年里,景德镇改变了官窑的旧制,而採取“官搭民燒”的方式, 精選了技術可靠的窑厂来定造官器,实行“有命則供,無命則止”.在雍正和乾隆的年代里,官窑的画师是採用輪班制的,被選中之後就輪值三个月,其他不用当值的時候就在民窑中继续着自己的原来的工作.在某個程度上,製作的自由度就更大了,正好充份地發揮他们的灵感和天資,做出特别心爱的東西来.因此,不少外銷瓷中的精品水平是很高的.
现在的風气大部份人都追捧着宫廷品·需求外銷瓷的人實在太少了,在拍卖会上跟你爭着要的人也相对的少.是一个不错的收藏項目·大家可以多留意一下吧.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4-6-26 22:15 , Processed in 0.008101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