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94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王安石出了一个上联,苏轼至死都没想出下联,却被一落魄秀才对出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3-17 07:33:38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异样历史观 2018-02-20 20:55:25

苏轼,北宋时期著名的词人,一生写出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词作,绝对是当时文坛上举足轻重的人物。二十出头的苏轼,轻而易举地考取了进士,其才华得到了欧阳修的赏识和推崇,很快就名满京城。除了作词之外,苏轼还擅长对联,经常与佛印和尚等人吟诗作对,几乎没有他对不出的对联。

有一天,苏轼在街上遇到了一个自称神算的老头,他只看了苏轼一眼,就留下了十字预言:“一双学士眼,半颗被贬头。”此预言也很简单,就是说纵然苏轼有过人的才华,但仕途将非常坎坷,被皇帝贬官几乎是家常便饭。苏轼压根就不相信神算的话,但他也没有当场反驳,只是一笑而过。

刚做官的前几年,在恩师欧阳修的提拔下,苏轼先后被提拔为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后来,由于父亲苏洵病逝,苏轼就回家守孝三年,期满后回到了京城。正当他准备大展身手时,宰相王安石推行了变法,欧阳修等人因与王安石的主张不同,被贬到外地做官。

苏轼对王安石变法也有一些看法,就给皇帝写了一封奏折,阐述了新法的不足之处,希望皇帝能三思而后行。与宰相王安石相比,苏轼官职低微,在朝中的影响力也很小,不但不能阻挡新法实施的步伐,反而因此得罪了王安石。虽然王安石并没有立马将苏轼调离京城,但他心中也很愤怒,就想找个机会提醒一下苏轼,让他做人要低调一些。

一天退朝之后,苏轼因公事到王安石府上拜访,在他刚要离开的时候,王安石把他叫住了,并说道:“满朝文武对你的才华都非常欣赏,我刚好想到一个上联,但一时间却没有想到合适的下联,不知你是否愿意尝试一下?”苏轼心中乐开了花,心想:“在对联方面,我还没有怕过谁,这次一定要好好表现一番。”就点头答应了。

王安石让人拿出笔墨纸砚,挥笔写出了上联:“一岁二春双八月,人间两度春秋。”此联看似很简单,其实非常的难。因为当年的正月和腊月都赶上了“立春”,且是闰八月,故曰“两度春秋”。苏轼思考了很久,都没有想出绝佳的下联,一脸懵逼地离开了,此后一直没有忘记这件事,但他至死都没能给出下联,留下了深深的遗憾。

转眼间几百年过去了,到了明朝时期,有一位落魄秀才,因一次偶然的机会,从别人口中听说了王安石的那个上联,大笑着说道:“这有何难?我心中已经想到了答案。”众人都嘲笑他,说他是在吹牛皮,秀才丝毫不在乎别人的眼光,张口就对出了这样一个下联:“六旬花甲再周天,世上重逢甲子。”你觉得秀才给出的这个下联怎么样呢?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4-6-11 05:52 , Processed in 0.007224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