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77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闽都大家|黄天登:最是“否极”处 正是“泰来”时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4-18 06:41:21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闽都大家|黄天登:最是“否极”处 正是“泰来”时                                         2018-04-17 23:00                                                   

                  人物名片
Character card

正在创作中的黄天登

黄天登,号索真子、石径路人,1959年1月8日出生,籍贯福州仓山,毕业于石家庄高级陆军学院,书斋名为“宜心居”。现为中国美协会员,中国工笔画学会会员,中国美协第三期高研班创作室画家,福建省美术家协会会员,福建省政协海云墨会画师,福州市政协书画院理事,福州乌山画院秘书长,福州市晋安区美协主席,福建省雪峰书画研究会副会长。

3月,万物复苏,春雨滋榕。位于市中心的三坊七巷,是黄天登修身养性的“极佳”之地,其书房与周边滚滚车流间只隔一排店面,以致于小巷稍作几个拐弯后竟使人产生“与世隔绝”之感。

这正是黄天登得意之处,正如其名“天登”,追求和成果总是出人意料,就像两种极端,互相排斥又互相融合。

黄天登作品

近日,本网《闽都大家》记者走进黄天登的工作室,与其把“画”言欢,触摸他的艺术世界。

黄天登天庭饱满、耳垂宽大、身板厚实。谈及此,他只是笑笑,人生在50岁之前,确是“福气满满”:18岁时因会画画被部队看上挑走,在那个“不爱红装爱武装”的年代,成了名人民解放军;在部队,因会画画,“承包”了连队几乎所有宣传栏,也因此获“优待”——拥有一间画室;转业后,也因坚守画艺,取得事业、艺术双丰收。

黄天登作品

50岁那年,“顺风顺水”的命运,给他来了个“回马枪”:2007年,黄天登生了一场大病。这也让他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病愈后他对很多东西开始看淡,并对人生有了新思考:人生短暂,艺事千秋。

他觉得对人生琐事不要纠结太多,要争取把更多精力投入到艺术创作中。这不,他在市中心“闹中取静”建了个工作室,取名“宜心居”,寄望在此,不管是画画还是交友,都能有益艺术生命成长、愉悦身心。

放牛娃爱画画,在沙洲上用树枝“涂抹未来”


军人的经历让他看起来多一份阳刚之气。

黄天登的自我评价是:比较坦率、外向,是一只爱画画的笨驴,必须早起,用更多时间拥抱艺术。他最喜欢别人的评价是:在艺术道路上很执着、有方向感、有艺术操守。

“我人生并非一帆风顺,艺术之路吃了很多苦、走了很多弯路。”与黄天登的对话,像极了他直率的性格,开门见山,直接从绘画开始。

黄天登作品

1958年,黄天登出生在一个农民家庭。回忆起童年,黄天登说,父亲是生产队长,管得严,每天面对的都是农民、农田、农活。

但黄天登打小就喜欢画画。彼时,生产队分了他家一头牛,父亲农忙时他就替父放牛。“放牛时,我就一个人静静地坐在沙洲上,用柳树烧成的炭笔在石头上画,或者拿树枝在沙地上画。”

黄天登作品

而他爱画画的邻居,则为他绘画的种子提供了土壤。黄天登说,彼时同龄的邻居爱画画,邻居父亲在省图书馆上班,家里有很多绘画材料,一到晚上,他常常跑到邻居家玩,看对方画画,“我很喜欢看他画黄山,就是觉得漂亮。”

少年时的黄天登爱画画可以用“画痴”来形容。那时,去串门,他常会盯着别人家的茶杯、脸盆,哪怕是痰盂看半天。原来,那时没画册,而茶杯等物上面常画着金鱼、梅兰竹菊等各种东西,他都如获至宝。

黄天登作品

有个细节他记忆犹新。中学时,他和一个同样爱画画的同学听说盖山镇吴山村有个老师画“关公像”很好,就和同学徒步半个多小时,偷偷趴在人家窗户,看对方画。

黄天登初二就辍学了。先后在台江当过小工、拉过板车,还在老家开过柴油抽水机。那时他对未来感到迷惘。

《鼓岭新貌》

但最终还是绘画把他“拯救”了。回想此事,黄天登还有点得意。据他回忆,有天,部队征兵人员突然来到自己家里,恰好那时自己画了一张老虎挂在家里,征兵人员觉得很好,简单交流后不久就把他接走了。

在部队里,因为会画画,黄天登很受重用。连队还专门给他腾出一间房作画室。他也不负众望,把部队阅览室、食堂等需要宣传的地方“承包”了,他结合兵营生活,画了一系列宣传画,如海鸥、海浪、太阳、官兵训练的英姿等等,都是他笔下“常客”。

在部队首次专业学习美术,引“布局、谋略”入画


黄天登

黄天登在部队当过师团的“作战参谋”,不论是人生轨迹还是他的画,都可看到“布局、谋略”的痕迹。

比如,他为加入中美协专门制定了三个“十年计划”:1984年至1994年,临摹传统时期;1995年至2004年,埋头大量创作时期;2004年至2013年,参加中美协举办的各种画展。他终在2013年底成为中美协会员。

《寿山瑰宝》

而之所以将1984年立为首个十年计划的开端,就不得不提一段往事。

“部队的经历对我人生非常重要,我不但体魄和人格得到了塑造,还首获系统学习绘画的机会。”他说。

1984年9月,黄天登考入石家庄高级陆军学院参谋系,爱画画的他拜河北师范大学美术系教授杨鑑民为师,利用业余时间提升画艺。

这段时间他最大的收获便是通过临摹大量唐伯虎、范宽、李成等古代大家作品,学习各种传统山水画的技巧。

黄天登作品

杨鑑民是著名画家李可染的学生,在杨鑑民手上,他的收获还不止技法。“不仅从技法上,跟着恩师还学到了能让你长期艺术道路得到指导的思想、观念。”

黄天登说,“比如,怎么看待事物,怎么从具象到抽象。又怎么从抽象把艺术家的观点融入画里,形成自己的艺术语言。比如讲平面构成,会从技法上升到艺术构成,并强调要用思想作画,赋予画思考空间,不能光笔头功夫,不当画匠。”

在黄天登眼中,搞艺术需要具备以下这些素质:运动员的技巧、哲学家的思想、诗人的情怀、政治家的眼界、军事家的谋略。

黄天登作品

而在绘画中注意“布局”,是黄天登绘画很重要的一个特点,这是他将自己的军事素养大量运用到绘画中形成的。

“艺术面面俱到,看似到处都精彩,反而到处都不精彩。”他说,军事讲布局、讲重点,而画山水画也讲布局也有重点和主攻方向。

彼时他在石家庄学习,常年都在北方的大山深处,学习测绘、画图。身为南方人,经过南北的深度比对研究,让他在画南北方风格的山水画时得心应手。“北方地形以平原为主,民居是何布局何种朝向,跟以山地为主的南方是完全不一样的。”他笑道。

“病后余生”看淡世事,将更多精力花在创作上


黄天登

2014年退休后,黄天登每天除了在画室创作,还是在画室。这是他长久以来养成的习惯。“我以前还在税务局上班时,朋友、同事叫我吃饭,我多推辞。大家都以为我自视清高,其实我只是想多留点时间创作。”黄天登笑道,脸上的笑容一如既往的淡定。

而这份从容及对时间的紧迫感,全在2007年后奠定。那年究竟发生了什么?

“我再苦再累都撑得住,但是身体不舒服确实顶不住。”据黄天登回忆,那年夏天他正准备去北京进修,但是身体常流虚汗。到了8月的一天,去鼓山参加笔会坐车回来,他差点晕厥。这才发现,身体遇到了“大麻烦”。

黄天登作品

接下来的日子里,他与病魔展开了抗争。在肉体上,他可以通过化疗等手段对抗,但不能画画,精神的痛苦怎么办?

他以也曾患过重病的著名画家范曾为榜样,“我很佩服范曾,在病床上依旧抓紧时间速写,诞生了大量作品。”受范曾鼓舞,黄天登也坚持在家里作画。

通过近五年治疗,黄天登渐渐康复,而他“劫后余生”的除了肉体,精神世界也得到脱胎换骨。

他直言,首先是对哲学、对人生、对精神层次的东西有了更深的认识。

他说,搞艺术不能不懂哲学,不论是浓淡、远近、虚实,还是明暗、大小、远近,都是对立统一的哲学范畴。“一幅画,是否对比强烈、是否和谐统一、物体互相间是否有联系很重要。画家要出好作品必须要用哲学的思想去指导艺术思维。”

黄天登作品

在谈话中他多次强调,“画家在自己‘最痛苦期’,一定要挺住,因为‘黄金期’就要到来。”他表示,一个艺术家的艺术之路是曲折的,画家最痛苦的是“什么都不会画、什么都画不好”,这时一定要撑住,要认识到这是飞跃提升的关键时期,“因为只有通过多次不满意、多次的自我否定,才能‘破茧成蝶’。”

病愈后,他对世间琐事也看得更淡了,并把更多精力投入到创作中。采访间隙,他给记者看了许多其近年“闭关修炼”的成果:一幅幅名为“没骨山水”的山水画作品。“没骨”在传统国画创作中只是一种技法的名称,用两个墨块挤成一条线来表现物体。

恩师杨鑑民曾告诉他“没骨技法只能画树一截,不能画大山大水”。但是黄天登却固执地认为“我就冲这个没人做,定有大突破”。

黄天登作品

在一本画册的《自叙》中他如此写道:“戎衣既卸,画笔犹畔,砚田苦耕,屈指二十余年矣。窃以为人生瞬息,艺事千秋。是以未敢朝夕懈怠。幸仓天不负,习有所得。师古而能拓新,交游而得促艺,探索而自家风貌渐见。”

现在他不断用没骨技法画了许多大山大水,甚至还在努力推广“没骨山水”,并誓要把它发扬光大。

“虽然我不能画流传千古的画,但拥有传世之作是我的目标。”他说。

代表作品

作品《东韵图》2006年入选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中国画作品展;作品《金秋祥云》2008年入选中国美协主办全国中国画作品展;作品《故乡新貌》2008年入选中国美协主办首届中国山水画艺术双年展;作品《祥云》2009年入选中国美协主办全国中国画作品展;作品《江南秋色》2010年入选中国美协主办“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全国中国画作品提名展;作品《地幽迷晓树》2010年参加故宫博物院、中国美协、中国书协主办的2010故宫金秋招待会中国书画名家作品展并被故宫博物院收藏;作品《清秋图》2012年获中国美协主办首届“八荒通神—哈尔滨美术双年展(中国画)”优秀奖;作品《家山呈祥图》2012年入选中国美协主办全国中国画作品展;作品《紫气漫家山》2012年获中国美协主办“画说武当”全国中国画作品展优秀奖。

聚焦闽都文化,探访闽文化的精神力量

来源:福州新闻网

作者:王礼林

编辑:林少斌

监制:黄而海 刘必泳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4-11-16 14:40 , Processed in 0.009222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