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109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曾国藩书法简论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6-8 03:48:18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孟云飞:曾国藩书法简论                                         2018-06-07 15:37                                                  
文/孟云飞
毛泽东在《致黎锦熙信》中说:“愚于近人,独服曾文正。”曾文正是谁?答曰:曾国藩。那么,他究竟有哪些过人之处呢?

一、生平
曾国藩(1811——1872),初名子城,字伯涵,号涤生,出生于湖南长沙府湘乡县杨树坪(现属湖南省娄底市双峰县荷叶镇)。晚清重臣,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者。清朝军事家、理学家、政治家、书法家、文学家,晚清“中兴四大名臣”之一,谥曰文正。
曾国藩先辈以务农为主,生活宽裕。祖父曾玉屏虽少文化,但是阅历丰富;父亲曾麟书身为塾师秀才,擅长书法,在曾国藩的学书道路上有着不可小觑的启蒙作用,诚如曾国藩自己所言:“我先大夫竹亭公于学赵书,秀骨天成,我兄弟五人于字皆下苦功”(《家书:咸丰九年三月二十三日谕纪泽》)。勤奋好学的曾国藩6岁入塾读书,于道光十二年(1832年)考取秀才,与欧阳沧溟之女成婚。之后,连考两次会试不中,于道光十八年(1838年)28岁时殿试考中了同进士,从此,他一步一阶地踏上仕途之路,并成为军机大臣穆彰阿的得意门生。37岁任礼部侍郎,官至二品。
咸丰二年(1852年),曾国藩因母丧在家。此时太平天国起义席卷半个中国,尽管清政府从全国各地调集大量八旗、绿营官兵来对付起义军,可是这支腐朽的武装不堪一击。因此,清政府屡次颁发奖励团练的命令,试图利用各地的地主武装来遏制革命势力的发展,这就为曾国藩湘军的出现提供了一个良好机会。咸丰三年(1853年),曾国藩在其家乡湖南一带,依靠师徒、亲戚、好友等复杂的人际关系,建立了一支地方团练。1854年2月,曾国藩率领的湘军倾巢出动,曾国藩发表了《讨粤匪檄》。在这篇檄文里,他说太平天国农民战争是“荼毒生灵”,其站在道德的制高点,动员当时的广大知识分子参与到对付太平军的斗争中,为日后的胜利打下了坚实的思想基础。曾国藩知人善任,并以身作则遵守军纪。湘军很快成为中国南方地区与太平天国军事力量作战的主力之一。1864年,湘军在其弟曾国荃的率领下攻下天京,成为镇压太平天国起义军的功臣。曾国藩因此被封为一等勇毅侯,成为清代文人中封武侯的第一人,之后,他历任两江总督、直隶总督,官居一品。曾国藩所处的时代,是清王朝由乾嘉盛世转而走向没落的动荡年代,由于曾国藩等人的力挽狂澜,一度出现“同治中兴”的局面。

二、学养
曾国藩一生著作宏富,以《曾国藩家书》流传最广,影响最大。曾国藩继承桐城派方苞、姚鼐的风格,创立了晚清古文的“湘乡派”,所作古文,有雄奇瑰丽的意境,为后世所称道。曾国藩宗法桐城,但有所创新,其所选编的《经史百家杂钞》,绝非桐城派可及。清末民初严复、林纾、谭嗣同、梁启超等均受他的文风影响。其所著《求阙斋文集》、《诗集》、《读书录》、《日记》、《奏议》、《家训》及《经史百家杂钞》、《十八家诗钞》等,不下百数十卷,名曰《曾文正公全集》,留传于世,此外有《为学之道》、《五箴》等。

三、书法
1.取法
曾国藩书法源于深厚的传统帖学基础,他习字极其勤奋,不管是驰骋战场,还是赋闲在家,都不忘翰墨之乐,他对于子女临习碑帖要求极其严格,这在他的家书中有记载。
曾国藩是以文治武功名世的,书法对他来说实乃余事,不论十年寒窗苦读,还是在京为官,甚至在沉重的军务中,他一如既往地坚持练习书法。曾国藩充分利用在京师13年的便利条件,广为交游,博览群书,深入细致地学书治学。马宗霍《霎岳楼笔谈》记载曾国藩言语:“余自三十时已解古人用笔之意……欲将柳诚悬、赵子昂两家合为一炉,亦为间架欠工夫,有志莫遂。”又云:“余既奉欧阳率更、李北海、黄山谷三家以为刚健之宗,又参以褚河南,董思白婀娜之致,庶为成体之书。”身处咸、同碑学广播之际,曾国藩理所当然地受到碑学影响,但作为庙堂重臣,正统的书法审美趣尚也同时左右着他。因此,他选择欧阳询、李邕、柳公权,既不失庙堂正格又具碑之刚健;至于取法赵子昂、董其昌,则受皇家正统趣味之感染。这种审美选择也颇为合乎曾国藩的为人处事之道,外圆内方。他的书法浑厚顿挫,骨力内蕴而不失遒媚。其书法风格不拘一体,保持着多样化的风格面目。其转益多师,尤其喜好何绍基的书风。经常与何绍基探讨书法。

2.成就
痴于书法的曾国藩一生写过无数的楹联、屏条、扇面,给后人留下了丰厚的文化遗产。曾国藩书法的艺术成就,主要是楷书和行书。其风格可以分为40岁前后两个时期。40岁前为颜、柳风格,加上赵、董的神韵,间架宽绰,墨色饱满,行笔舒展,表现出华茂润滋的气象。40岁以后,他弃颜、柳,力追欧阳询、黄山谷,追求雄强豪放一路,书风劲健挺拔而又不失洒脱雅丽,其用笔严谨而不失活泼,用墨肥瘦适度,笔意昂扬。在继承唐碑劲健的风骨中,开创了别具个性的楷书风范。他不同于何绍基取法颜、魏碑,也不同于阮元学习汉《石门》,更不同于包世臣、赵之谦宗法北碑,曾国藩的书法雄强中兼有宋、明婀娜的笔意,可谓刚柔相济。他的行书劲健俊逸,温润柔和,节奏活跃。曾国藩的小楷和小行书作品是清代闪亮的精品。其流传至今的《日记》和《家书》量达200余万字,字字不假思索,信手拈来,特别是中晚期所书,更是沉雄俊秀,生动传神。清代符铸说:“曾文正公平生用力至深,唐宋各家皆有尝习,其书瘦劲挺拔,欧,黄为多,而风格端整”。

3.习书见解
长期的书法实践使曾国藩对书法的领悟也日益加深。在用笔结体、临帖作书等方面,他有着自己的独到见解。
在执笔方法上,曾国藩不为成法所囿,提出有别于古人的“修脚法”。 他说:“偶思写字之道,如修脚匠之修脚。古人所谓‘拨灯法’,较空灵,余所谓‘修脚法’,较平稳。”(《日记•咸丰十年十二月十五日》)对于“修脚法”和“拨灯法”的不同,曾国藩并未展开论述。我们分析可知,“拨灯法”可以使字显得空灵,而“修脚法”可以使字显得平稳。
在运笔方法上,曾国藩强调“换笔”,也就是“欲上先下、欲下先上、欲左先右,欲右先左”之意。 他在《家书:咸丰九年八月十二日黄州谕纪泽》写道:“凡转折之处,必须换笔,不待言矣,至并无转折形迹,亦须换笔者,如以一横言之,须有三换笔,末向上挑,所谓磔也,中向上行,所谓勒也。初入折而下行,所谓波也。初入手所谓直来横受也。以一直言之,须有两换笔。直横入,所谓横来直受也,上向左引,至中腹换向而右行,所谓努也。捺与横相似,特末笔磔处更显耳,磔波直入。撇与直相似,特末笔更撤向外耳。……凡用笔须略带欹斜之势,如本斜向左,一换笔则向右矣,本斜向右,一换则向左矣。”

曾国藩对“结体”也很重视。曾国藩继承古人论述结体之法,结合自己的实践,概括为“四法”。他说:“作字之道,点如珠,画如玉,体如鹰,势如龙,四者缺一不可。体者,一字之结构也;势者,数字、数行之机势也。”
与此同时,曾国藩还注重墨色的运用。他说:“以后作字,须讲究墨色。古来书家,无不善使墨者。能令一种神光活色,浮于纸上,固由临池之勤、染瀚之多所致,亦缘于墨之新旧浓淡,用墨之轻重疾徐,皆有精意运乎其间,故能使光气常新也。”
其实,曾国藩不仅仅将书法当做技法来研究,他已将书法和哲学联系起来:“天下万事万理皆出于乾坤二卦。即以作字论之:纯以神行,大气鼓荡,脉络周通,潜心内转,此乾道也;结构精巧,向背有法,修短合度,此坤道也;凡乾以神气言,凡坤以形质言。礼乐不坤。作字而化游自得真力弥满老,即乐之意也;丝丝入扣转折合法,即利之意也。”

四、结语
曾国藩对书法的追求和审美,崇尚“奇气”,换言之,就是对阳刚之气的追求。他那“寓圆润于秀劲,合雄奇于淡远”的书风,他那“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精神,无论在文艺还是在政治上,都是一股中流砥柱般的力量。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4-11-16 03:09 , Processed in 0.008105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