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83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武则天把都城建在洛阳,死后却葬在咸阳?竟然全是“他”的主意!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7-29 06:52:34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武则天把都城建在洛阳,死后却葬在咸阳?竟然全是“他”的主意!                                         

2018-07-29 05:57                                                   

                  
公元690年(天授元年),一代女强人武则天登基称帝,废掉唐国号,建立武周王朝,将武周的定都定在洛阳,称为“神都”。从此,一生奋斗历经坎坷、时年65岁的武则天,走上人生最巅峰,登顶一代女皇,成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正统女皇帝。在中国古代“男尊女卑”强大的封建思想下,女人公然称帝,可谓开天辟地头一回!

唐高宗李治时期,武则天身在后宫,想活命、想摆脱命运乃至想称帝,就必然要击败一切对手,你死我亡没道理可讲。于是,这就决定她既要雄才大略,又必须要足够狠!武则天之狠,从二次入宫开始显现出来。她曾把王皇后和萧淑妃两个人先后整死,而且死得很惨。谁知这两位也不是善茬,死后差点把武则天逼疯,吓得武则天长安皇宫不敢住,最后迁了都。活人被死人差点逼疯?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且听小编一一讲来。
据载,王皇后、萧淑妃被害死后,武则天时常夜里梦见“厉鬼缠身”,总是午夜被噩梦惊醒,还下了一道奇怪的严令:宫中一律不准养猫。武后怕猫,随后宫中之猫,或打死或驱赶,一时间销声匿迹.....这件事,在正史《新唐书-高宗废后王氏传》明文记载道:“(武后)后闻,诏六宫毋畜猫。”虽然宫里是不养猫了,但武则天仍然不得安生,问题越发严重。怎么回事呢?
屡受惊吓的武则天,心神不宁,都快被逼疯了,后来长安皇宫也不住了,只好大部分时间住在东都洛阳。她住到洛阳后有没有好一点,我们以法得知,但是可以知道的是,后来当上女皇的武则天,直接干脆就把都城定了在洛阳,也免受长安、洛阳两头来回跑的颠簸之苦了。
周武王志在“宅兹中国”,即在“天下之中”创建新都。后来周成王,新都建成,是为洛邑(即洛阳)。自此以后,洛阳始为以后朝代的都城。武则天以洛阳为“神都”,确立神圣地位,修建万象神宫表示天命所归、武周为正统,亦有效法“武王立周,以建新都”之意。一代女皇武则天,创立的武周王朝,由篡夺李唐江山而来。迁都洛阳,可在一定程度上摆脱或弱化支持李唐王朝的旧势力。远离李唐旧根基,也可更好经营和稳固武周新根基。
就地理位置而言,洛阳适宜做国都,得天独厚的天然优势,是作为武周政治中心的首选。洛阳,北枕黄河,邙山以为天然屏障;南有伊阙险峻,西控崤、函之险,东扼虎牢、黑石等关;中有土壤肥沃的伊、洛平原,粮食足以自给。故洛阳是一个“控以三河,固以四塞”的形势要地,使洛阳具有“制内御外”的优越军事条件,洛阳的地理形势也适宜作国都。

唐高宗李治显庆二年(657年),就实行“两都制”,除长安外,还以洛阳为东都。此后,高宗频繁往返于两都之间。其实,从麟德二年(665年)开始,唐高宗与武后就基本上长期居留在洛阳,长安则主要多用于国家大典、祭祀等。唐高宗李治后期,一直住在洛阳,甚至直至生命最后一刻在洛阳病死。洛阳,是唐高宗李治和武后共同长期陪伴相守之地,这里面有感情因素,也有一层历史遗留因素在。

唐朝历经唐太宗、高宗两朝,统治的疆土不断扩大。高宗总章元年(668年)时,唐朝疆土达到空前之大:“其地东极海,西至焉耆,南尽林州南境,北接薛延陀界。东西九千五百一十一里,南北一万六千九百一十八里。”根据当时唐朝疆域(范围),与洛阳比起来,长安在版图上的位置稍偏西。而洛阳,西接关中盆地,东连华北平原,自古就被称为“天下之中”。因此,以洛阳为都,具有“居中而摄天下”的作用。

洛阳所处的关东地区,经济条件要优于长安所在的关中地区,关东地区大片地处黄河下游的华北平原,其西端的三河(河南、河内、河东)地区为伊、洛、河、济四水交汇处,自古以来农业就十分发达。唐朝在“安史之乱”以前,这里就已是全国最发达的农业地区。关东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间接加强了洛阳地位的重要性。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2-23 06:59 , Processed in 0.007768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