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81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10大高手写对联,舒服!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8-19 20:20:15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10大高手写对联,舒服!

百墨艺术 2018-08-19 16:45:51
对联书法形式什么时候开始兴起的?
这个问题的答案可能要颠覆大家的想象了。其实,楹联书法兴起于明末,也就是说她是一门相对新生的书法形式。如果哪天你看到了赵孟頫的楹联书法墨迹,极可能是赝品。至于明中期书法家沈周、祝允明、王宠等楹联作品,也只能见诸刊刻。
我们翻找存世对联就只能从晚明的董其昌和张瑞图开始探索。今天,咱们按历史顺序给大家展示400多年来极善于楹联创作的10位书法家,他们写的对联作品,那是真的好。
张瑞图
明末1570年—1644年
张瑞图,明代高官,著名书画家。字长公,号庵主道人等。汉族,福建晋江人,在崇祯三年被认定为阉党。他的书法在当时极负盛名,于王羲之外独辟蹊径,开创奇逸劲利书风,笔势生动,姿态峻峭,奇趣横生,与董其昌享誉“南张北董”。
张瑞图楹联书法


董其昌
明末1555年—1636年
董其昌,上海人,官至南京礼部尚书,字玄宰,号思白,明代大书画家。尤善书法,行草书出入晋唐,自成一格,书风飘逸空灵,风华自足,享有“颜骨赵姿”之美,对后世影响极大。
董其昌楹联书法


朱耷
明末1626年—1705年
朱耷,明末清初书画家,号八大山人,汉族,南昌人,大明皇家世孙。明亡为僧,擅书法,学王羲之,善中锋用笔,用淡墨,取势险峻颇得圣教风韵。朱耷一生坎坷,精神失常,与世隔绝,在书画创作中安放自己孤独的灵魂。
朱耷楹联书法


王文治
清中,1730年—1802年
王文治,清代高官,书法家,大诗人。字禹卿,号梦楼,江苏人。善书法,以淡墨风韵取胜。他楷书师从褚遂良,行草书学《兰亭序》和《圣教序》。王文治喜用长锋羊毫和青黑色的淡墨,十分出色,留下大量雅俗共赏的佳作,被誉为淡墨探花。
王文治楹联书法


伊秉绶
清中,1754年-1815年
伊秉绶,字祖似,号墨卿,清代官员,大书法家,福建人。任职期间,以“廉吏善政”著称。伊秉绶诗集传世,尤善书法,隶书尤放纵飘逸,自成高古庙堂气,气象博大,与邓石如并称大家,在清代书坛大放异彩。
伊秉绶楹联书法


何绍基
清末,1799-1873年
何绍基,晚清诗人、画家、大书法家。字子贞,号东洲,湖南人。何绍基擅长行草书,成就非常高,他初学颜字宽博疏阔,又融汉魏一体,还掺入了北碑及欧体险峻,致使其书法不同凡响,独具风貌,影响极大。
何绍基楹联书法


邓石如
清末,1743—1805年
邓石如,安徽人。清代大书法家,著名篆刻家,邓派篆刻创始人。字石如,完白山人。书法工四体,尤长于篆书,以秦李斯、唐李阳冰为宗,稍参隶意,称为神品。
邓石如楹联书法


赵之谦
清末,1829年8月-1884年11月
赵之谦,清末著名书画家、篆刻家。浙江人,汉族。字益甫,号冷君、梅庵等。作为清代书法界碑学理论的最有力实践者,推动了碑派技法进步完善,形成了赵氏北碑独特书风。成为史上第一位在真、行、篆、隶建立起全面学碑的典范,对后世影响巨大,至今影响兰亭奖书风。
赵之谦楹联书法


谭延闿
民国,1880年—1930年
谭延闿,字组庵号无畏,湖南人。民国著名政治家、书法家、组庵湘菜创始人。曾任湖南督军、南京国民政府主席等职,介绍蒋介石和宋美龄相识结婚。谭延闿善书法,学颜体,铿锵有力,点画沉着,顿挫明朗,结字稳重有力,骨肉丰腴,味厚神藏,大气磅礴。享有“近代颜书大家”之美誉。
谭延闿楹联书法


于右任
清末,1879年4月-1964年11月
于右任,汉族,陕西人。中国近现代政治家、教育家、书法家。字诱人,别署髯翁,晚年自号太平老人。于右任早年是同盟会成员,长年在国民政府担任高官,同时也是中国近代书法家,是复旦大学、上海大学的创办人、校董等。尤善草书,第一个将魏碑和小草书打通,为碑学开创出一个新境界,为后人开拓了一条新途径,雄强深厚,为20世纪碑派书法大师。
于右任楹联书法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4-6-16 23:58 , Processed in 0.007634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