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82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苏轼最著名写梨花的诗歌,最后14个字抒发出说不尽的人生感伤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8-29 16:25:46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苏轼最著名写梨花的诗歌,最后14个字抒发出说不尽的人生感伤                                         2018-08-29 09:15                                                   

                  

其实今天谈的这首古诗,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苏轼最著名的写梨花的古诗。苏轼最著名的写梨花的古诗,应该是那句“一树梨花压海棠”。但是那句诗属于调侃之语,也无法更细致的分析探讨其文学价值,所以我们本篇文章将那首古诗排除在外。

苏轼笔下对于春天有很多诗歌描写,伤春思归最常见的主题。豪放的苏轼其实内心也有着说不尽的敏感思绪,也有着说不尽的人生感伤。尤其是后期被贬外地多年,他的仕途、人生、故乡、家庭均遭遇波折,这种伤春的诗歌就更富有更深的背景意义。

且看这首古诗:

  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
  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

这首古诗的题目就是《东栏梨花》,写于公元1077年,当时的苏轼41岁。四十不惑,此时的苏轼经历了人生那么多的岁月,对于人生也有了更为清楚的认识。所以这首诗的最后14个字,“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以梨花自喻表达出看透人生的达观,但是背后也有说不尽的人生短暂的伤感。

前两句是景色描写,写春日美景。“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开放的梨花是雪白的,在春日花红柳绿的背景中显得格外清晰;柳树枝呈现出青青的颜色,代表着蓬勃的生命力。

春日的环境当中,柳絮横飞是少不了的,在这漫天雪花一样飞翔的柳絮背后,呈现出的是“花满城”的精彩。

在前面两句描写美丽春景的诗句之后,最后两句体现出的是诗人对于人生短暂,对于世俗生活烦扰的态度。说不尽的人生感伤,一则是“惆怅”,诗人的内心就好像那“东栏一株雪”,就是那雪白的梨花,在这漫天飞舞柳絮的世俗生活当中,出淤泥而不染。

最后一句是诗人看透人生的诗意表达,“人生看得几清明”,春天的时候必然是花红柳绿,梨花开放柳絮飞扬的,而且现在也恰好是清明时节。但是人的生命如此短暂,尤其是诗人当时已经四十不惑,还能有多少个清明节可以过,还可以有多少个春日的梨花可以欣赏呢?

而且在这里,“一株雪”也代表诗人内心的高洁,“看得几清明”也有看透人生之意,诗人旷达的心态是一览无余的,但是背后更深层的,还是写出了对于岁月逝去年华不再的感伤。这种感伤无法消除,伴随着生命的延长越来越严重。

苏轼这首宋诗,其中颇有人生哲理。“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这样的诗句精美非比寻常,值得我们细细品味。

本文图片全部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8-27 20:36 , Processed in 0.007975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