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64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国元素,惊艳世界!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8-29 02:34:41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中国元素,惊艳世界! 工匠之美 2018-08-28 22:13:33

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中国元素,包括有形的物质符号和无形的精神内容,民俗事象、宗教信仰、建筑、服饰、艺术。上至三皇五帝,下到宋元明清,大到故宫长城,小至窗棂门钉……
旗袍
旗袍的美是东方含蓄式的美,是中国女性的传统服装,被誉为中国国粹和女性国服。它线条简洁、色彩绚烂、风格优雅、雍容华贵,从内在与外在之间获得和谐,是最具风情的中国符号之一。




中国书法
行云流水,落笔如云烟,中国书法有着永恒的魅力,也是最能代表中国的元素。在这无声的线条里仿佛看到汉家长衣宽袖的文人雅士们仿佛正款款走来。

《秋深帖》局部

《兰亭序》局部


篆刻印章
印着红色印泥篆刻如旗帜般的张扬,是一种艺术情感的有机宣泄。





汉服
汉服不是指“汉朝服饰”,而是泛指中国汉族的传统民族服饰,工匠们在信仰的世界里,他们把人间荣华富贵搬上牆壁,又把天国的富丽堂皇展示人间,天上人间,人间天上,真是天人合一的时代,充分显示了中国的半神文化内涵,原来“此衣只应天上有,缘牵万古落人间”。






茶文化包括茶道、茶德、茶精神、茶联、茶书、茶具、茶画、茶学、茶故事、茶艺等等。茶文化起源地为中国。中国是茶的故乡,汉族人饮茶,据说始于神农时代,少说也有4700多年了。直到现在,中国汉族同胞还有民以茶代礼的风俗。




秦砖汉瓦
“秦砖汉瓦”,建筑装饰的辉煌。雄伟浩迈、气壮山河。瓦当即筒瓦之头,主要起保护屋檐,不被风雨侵蚀的作用,同时又富有装饰效果,使建筑更加绚丽辉煌。


图为秦代多采用的植物图案,反映了早期秦人由狩猎生活向农业生活的转变

图为“松鼠吃葡萄”图案的瓦当,寓意捷报丰收


戏曲
中国的戏曲与希腊悲剧和希腊喜剧、印度梵剧并称为世界三大古老的戏剧文化。凝聚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美学思想精髓,构成了独特的戏剧观,使中国戏曲在世界戏曲文化的大舞台上闪耀着它的独特的艺术光辉。





文房四宝
自宋朝以来“文房四宝”则特指湖笔、徽墨、宣纸、端砚,它是五千年中华文化传承的主要载体。这四件东西相辅相成,如果缺少一个,那么就写不出飞扬的字体,也就画不出古香古色的画。但是,古代书房里远不只这四样宝贝,在中国传统的文房笔墨纸砚四宝基础上,派生出的辅助用具,可谓包罗万象、琳琅满目,已远远超出了其实用价值,而更多的为赏鉴之途。








青花瓷
“素胚勾勒出青花,笔锋浓转淡;瓶身描绘的牡丹,一如你初妆。”青花瓷色彩绚丽、装饰精美、耐酸耐磨、面色经久不褪,素有“永不凋谢的青花”之称,被誉为“瓷国明珠”。欧洲的皇室贵族,甚至以能拥有一件中国瓷器为荣。以至于后来,英文中瓷器的翻译“China”也成为中国的代名词了。

青花缠枝花卉六方大瓶




四大发明
四大发明是指中国古代对世界具有很大影响的四种发明,是古代汉族劳动人民的重要创造,一般是指造纸术、指南针、火药及印刷术。




中国结
一根红绳,三两缠绕,编织万千祝福,蕴涵悠悠古韵。




皮影戏
中国皮影戏,是中国戏剧的一种,也是我国固有民俗技艺之一。灯影里舞动的如精灵般的皮影,生动传神,再配上高亢悠扬的唱腔,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





唐诗宋词
唐诗宋词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两颗明珠。唐诗之美,是一种理性的美,沉淀着深邃,积蓄着厚重,凝结着辽远,宋词之美,是一种感性的美,飞扬着轻灵,蹁跹着缠绵,氤氲着温柔。





刺绣
刺绣,一种用针和线把人的设计和制作添加在任何存在的织物上的一种艺术。刺绣是中国民间传统手工艺之一,在中国至少有二三千年历史。其中苏绣、粤绣、湘绣、蜀绣,号称“四大名绣”。




中国画
国画,又称“中国画”,古时称为丹青,我国传统绘画(区别于“西洋画”)。主要指以毛笔、墨、国画颜料等画在绢、宣纸、帛上并加以装裱的卷轴画。国画强调“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要求“意存笔先,画尽意在”,强调融化物我,创制意境,达到以形写神,形神兼备,气韵生动。其重神似不重形似,重意境不重场景的一中画。

齐白石 《荷塘蛙趣》

李可染《万山红遍》

齐白石《老少年》

徐悲鸿画马

张大千 仕女 四屏
今天,中国元素仍然惊艳着全世界的目光。毋庸置疑,中国元素,是中国乃至全人类的一笔宝贵财富,是一种无法复制超越的美丽。这些东西深深打动着我们。我们爱并喜欢着,昨天,它们似乎刚刚离我们远去;今晨一觉醒来,又仿佛赫然站立我们身边……
转载自:壹号收藏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4-6-16 09:25 , Processed in 0.009190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