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68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色彩里的空间感要怎么把握?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9-3 05:39:05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色彩里的空间感要怎么把握?                                         2018-08-29 16:01                                                   

                  
  ​空间感
  

空间感是色彩中不可或缺的,它能让画面有更好的视觉效果,还可以让前后的层次感更强,那么要怎么去拉开画面的空间呢?

  
色彩的空间透视

①色彩的透视实际上就是指空间色,这也是任何造型艺术无法摆脱的透视变化规律。因为人的视觉是按近大远小的透视原理来反映物体的远近距离的。同样大小的东西,靠近我们的则显得高大。距离我们远的,则感觉矮小。这是近大远小的形体透视规律所造成的。

②色彩也有透视变化规律,如近的暖,远的冷,近的鲜明,远的模糊等。尤其是画风景写生,因为空间距离深远开阔,这种色彩透视变化的规律格外突出。而画静物空间小,色彩的透视变化程度也相应的减小。这样的例子不用特指,你到室外找几个物体远近比一比,立即就会证实这种感觉。

③一切物体不仅形象特征随着空间距离的增大而发生变化,而且色彩关系也随之逐渐削弱,这就是空间透视变化的基本规律。如果违背规律,硬是把远处的各种物体画得色彩鲜明强烈,那么它就毫不客气地从远处跑到近处,从后边跑到前边,而失去了基本的空间透视效果,画面也由深远而化为平板。

④色彩空间透视原因有两个,一是人的视觉在一定距离限度内可以看清物体的形象和色彩特征,超越了这个限度,也就逐渐变得模糊不清,这是人的客观因素所决定的。二是由于地球上的大气层是含有微小颗粒的空间,其中有许多灰尘、水蒸气、烟雾和空气分子等,肉眼看去它似乎是透明的空间,其实并非如此。当我们明白了这个空间变化规律后,就应该知道怎样去把握空间色彩层次的处理。画静物的空间色彩变化不是很大,但要在画面中处理好空间关系仍需认真对待。

营造空间感的方法

通过纯灰关系来拉开空间:

通常情况下,在视觉中纯度高的物体更容易往前来,纯度低的物体会往后退,大家一定要利用这一规律来加强空间关系,甚至可以主观地将相对纯的东西放在前面,灰的东西往后移,这样便于表现空间。与此同时,大家需要知道一点,空气中是有尘埃的,所以远处物体的明度、纯度都会降低,色相也没有前面物体明确,这一规律可能我们在表现风景色彩的时候更加明显,但画色彩静物的原理也是一样的,而且我们还要主动地去强化一点。

通过冷暖关系来拉开空间:

在色彩静物中,我们要善于用冷暖对比来拉开画面空间,而这种关系一般体现在台面和背景上,也就是说台面和背景一定要有明度和冷暖上的变化,即使是同一个台面或者背景,从左到右,从前到后,从上到下也要有一定的冷暖区分。包括画面中的静物也是如此,通常都会将近处的静物处理得暖一点,远处的静物冷一点,这样处理能更好地拉开画面的空间感。

通过明暗关系来拉开空间:
通过明暗拉开画面的空间是古典主义常用的绘画方式,通常是画面近处处理得亮一些,远处则处理得重一些,而且近处的黑白对比通常要比远处的黑白对比强一些。这一重要的绘画规律,我们在表现色彩静物的时候同样可以运用,它有助于拉开画面的节奏,让画面的空间感更加强烈。所以,我们要从优秀的作品中去学习这样的表现方式,并且总结成自己的方法,这样的学习方法才是行之有效的,进步才会比别人更大。

通过繁简关系来拉开空间:

除了上面说的三种方式之外,我们还可以通过繁简对比来拉开空间,也就是将主体物和近景中的内容作为重点刻画得细致一点,而背景和远处的物体则处理得简化一些。画面的繁简不仅仅体现在静物的多少,还可以体现在笔触的变化上,前面的静物或者衬布、主体物的笔触都可以多一点,但是背景以及靠后的笔触就要适当的少一些,这样视觉上就会有一个区分,而不是整幅画都是一样的杂乱,有多有少,有丰富有统一,在这样的过程中整个画面的空间感就会更加强烈。

——更多作品欣赏 ——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4-6-7 04:59 , Processed in 0.007799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