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51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汪精卫虽然是汉奸,却也是个不嫖、不赌、不纳妾、不吸鸦片的诗人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11-9 04:10:16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汪精卫虽然是汉奸,却也是个不嫖、不赌、不纳妾、不吸鸦片的诗人                                         2018-11-08 23:46                                                   

                  

汪精卫本名汪兆铭,字季新,精卫是他的笔名,取意于《精卫填海》的典故,这在他的诗中也有所体现。他祖籍浙江山阴,出生于广东三水。

汪精卫在十四岁时,父母相继去世,他依靠同父异母的哥哥汪兆镛长大,“衣食之费,都仰给于长兄”。但他天资聪颖,勤奋好学,成年之后,长得一表人材,满面英俊。他父亲汪瑎是个不得志的读书人,一生未曾考中功名,汪精卫从小就熟读四书五经,1902年3月,他参加广州府试,一举夺得秀才第一名;同科还有二哥和一个侄儿,名列二、三名,一家两代三秀才,可谓“玉峰双秀,珠树三花”。

青年时代的汪精卫是个心系天下的热血青年,随时准备为他的政治理想杀身成仁,但他的性格却是懦弱自卑、优柔寡断。尽管是这样,仍然没有妨害他做出行刺摄政王载沣的名震天下的壮举。他在决定亲赴北京行刺载沣前,曾写有一封《致南洋同志书》,“此行无论事之成败,皆无生还之望。即流血于菜市街头,犹张目以望革命军之入都门也。”此语慷慨豪迈,与目悬国门的伍子胥、横刀弃市的谭嗣同相比,毫不逊色,一样的壮怀激烈。行刺失败后,汪精卫被捕下狱,在狱中吟出了“慷慨歌燕市,从容作楚囚。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的雄诗,一时为人传诵。此后他受肃亲王善耆的劝导,思想有些转变。武昌起义后,他被袁世凯开释出狱。因此,善耆、袁世凯是他一生都感激的人。

汪精卫始终以圣人的标准要求自己,他曾提出“不做官、不做议员、不嫖、不赌、不纳妾、不吸鸦片”的“六不主义”,这在腐化堕落的民国时代是难能可贵的。
汪精卫从政一生,诗词也伴随了他一生。他在病重时曾表示:不要留存文章,可留的只有诗词稿。他的诗篇咏山河,哀民生,痛名节,弥漫着悲苦凄凉的情绪,萦绕着忧国情思。词学大家龙榆生称汪诗为哀国之音。学者叶嘉莹也认为,汪诗中蕴涵着一个“精卫情结”。
他的后人把他毕生的诗词集结成册,刊印成册,即《双照楼诗词稿》。

汪精卫被捕下狱后,陈壁君直奔京城设法营救,并以密函向他示爱,愿以终身相托。汪精卫看后万分感动,遂改清初顾梁汾寄吴兆骞之《金缕曲》以寄陈璧君:
别后平安否?便相逢、凄凉万事,不堪回首。
国破家亡无穷恨,禁得此生消受。又添了离愁万斗。
眼底心头如昨日,诉心期夜夜常携手。
一腔血,为君剖。
泪痕料渍云笺透。倚寒衾循环细读,残灯如豆。
留此馀生成底事,空令故人僝僽。愧戴却头颅如旧。
跋涉关河知不易,愿孤魂缭护车前后。
肠已断,歌难又。
词中既有报国之志,亦有男女之情,写得至纯至性,令人感动。在《金缕曲》后面,汪精卫又用血写了五个字“勿留京贾祸”,叫陈璧君赶快离京。几天后,汪精卫又收到陈璧君的一封信,信中再次向他示好,建议“两人从现在起,在心中宣誓结为夫妇。”汪精卫被陈璧君的真情打动,但自己被判无期徒刑,毫无出狱的希望;即使有相见之日,恐怕彼此已为垂暮之人,于是当下咬破手指,用血写下一个“诺”字。陈璧君接到汪精卫的血字,痛哭了三日。
“扫叶吞花足胜情,鉅公难得此才清”,这是钱钟书称赞汪精卫的诗句。
下面辑录几首1909年汪精卫在北京狱中所作的诗作
被逮口占
衔石成痴绝,沧波万里愁。
孤飞终不倦,羞逐海鸥浮。
慷慨歌燕市,从容作楚囚。
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
杂诗
忘却形骸累,灵台自旷然。狷怀得狂趣,新理出陈编。
霜鬓侵何易,冰心抱自坚。举头成一笑,云净月华妍。
狱中杂感
西风庭院夜深沉,彻耳秋声感不禁。伏枥骅骝千里志,经霜乔木百年心。
南冠未改支离态,画角中含激楚音。多谢青燐慰岑寂,残宵犹自伴孤吟。
煤山云树总凄然,荆棘铜驼几变迁。行去已无干净土,忧来徒唤奈何天。
瞻乌不尽林宗恨,赋鵩知伤贾傅年。一死心期殊未了,此头须向国门悬。
有感
忧来如病亦绵绵,一读黄书一泫然。瓜蔓已都无可摘,豆箕何苦更相煎。
笳中霜月凄无色,画里江城黯自怜。莫向燕台回首望,荆榛零落带寒烟。
狱中闻温生才刺孚琦事
血钟英响满天涯,不数当年博浪沙。石虎果然能没羽,城狐知否悔磨牙。
须衔剑底情何暇,犀照矶头语岂夸。长记越台春欲暮,女墙红遍木棉花。
参考资料:《双照楼诗词稿》、《汪精卫传》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4-6-17 20:15 , Processed in 0.008079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