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58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沉重|被判死刑!这个最敢说真话的中国美女,她的人生可歌可泣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12-9 13:33:10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沉重|被判死刑!这个最敢说真话的中国美女,她的人生可歌可泣                                         2018-12-09 07:36                                                   

                  如果这段历史被遗忘,那也将是我们这个民族最大的悲伤!

本文授权转载于:德国优才计划

公众号ID:ToGermany

历史有时就是这样残酷,

残酷地把人最美好的希望打碎,

然后,

又试图把碎片粘起来,

但是面对被残害的生命,

谁能给她一个说法?

于是,

有人想把它偷偷埋掉,

想连个墓碑都没有,

但是,

这不是一个没有墓志铭的世界……

这个曾经最美丽最勇敢的中国女人,

她那令人哭泣而悲壮的短暂人生,

今天不能不说!

她,就是张志新

1930年12月5日,她出生于天津,

父亲参加过辛亥革命,

有很高的音乐素养;

母亲毕业于山东济南女子师范学校,

两人都从事教育工作。

她上有三个哥哥,下有三个妹妹。

照片里的她,

一头黑色秀美的头发,

一双清澈明亮的大眼睛,

一张充满青春气息的脸庞……

无论是谁,

都可以从这张“老照片”中,

读出“美丽”二字。

而她在父亲的熏陶下,和妹妹们,

打小还对音乐有着浓厚的兴趣,

常随父亲出演音乐会,

每次都少不了“弦乐三重奏”,

一时间,张氏姐妹成了天津有名的才女。

解放后,妹妹张志惠,

在中国人民大学附属小学当音乐教师,

妹妹张志勤则成为,

中央乐团的首席小提琴手,

国家一级演员。


她从小就很懂事,

在照顾好妹妹的同时,

还能始终保持着拔尖的成绩。

1950年,高中毕业后,

她被保送到河北天津师范学院教育系。

同年,朝鲜战争爆发,

满腔爱国情热的她,竟毅然投笔从戎,

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

当时部队急需俄语翻译,于是20岁的她,

又被保送到中国人民大学学习俄语。

在中国人民大学的那段岁月,

是她一生度过的最美好时光。


在同学、老师的心目中,

她几近完人,亮丽得让人嫉妒,

长得好看,学习勤奋,多才多艺,

是学校舞蹈队队长,

最擅长跳英姿昂扬,节奏明快的蒙古舞,

可以想象那时漂亮的她多么的青春可爱。

能弹吉他,会拉小提琴,

多少男生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下,

可她都不为之所动,直到遇见了他。

1952年,她以优异成绩提前毕业,

在人大俄语系资料室工作,

因此结识了哲学系的团委书记曾真,

她青春靓丽,他成熟可靠,

两人相识相爱,

不久他们就共同步入了婚姻的殿堂,

婚后育有两个孩子。

热血青年的她还早早加入了共产党,

1957年,她和丈夫同时被调往沈阳工作,

后来又被调到辽宁省委宣传部当干事。

从事自己热爱的事业,

又拥有着幸福的家庭,

她的人生可以说很圆满了,

年轻美丽,才华满满的她,

本就应该这样一直幸福下去!

可她偏偏还有着一颗忧国忧民的心,

这也将她彻底的推入了,

之后万劫不复的深渊!


她十分关心国家大事,

妹妹张志勤对她在政治上超常的见解,

至今仍记忆犹新:

“我两次到沈阳演出时都去看姐姐,

她特别关心国家大事,

思想境界不只是限于自己生活的小圈子。

有一次她竟哭着说:

大跃进极左到了弄虚作假报产量,

产不了那么高,

农民就把每个月可怜的那点儿油,

往地里倒。

我当时无法理解她为什么那么痛心。

她真的是忧国忧民,

关心的是国家的命运。”


张志新和孩子的合影

时间来到了1968年,38岁的她,

进入了自己命运的转折点。

性格外向,浪漫的她,

与丈夫的关系不亲密了,

因为“运 动”刚开始时候,

他们就分成了两派,

站在了各自的立场。

有一天,她到一个女同事家,

借江青的讲话资料,闲聊了几句后,

这位女同事开始劝她站到革派一边,

她却说:

“我考虑的不是这一派,那一派的问题,

我考虑的是整体的问题,

我觉得现在好多问题,

我不能理解。”

说者无意,听者有心,没想到,

这同事竟把她的话偷偷汇报了上去。

很快,她就被揪出来做批斗,

还被下放到盘锦五七干校去学习。

可她面临这样的境况,

还是坚持自己的真实想法,

对那场运动仍旧提出许多质疑:

运动中一些做法,

是否非得那样做?

群众中刚出现戴忠字时,我就有想法。

过去封建时代讲忠,

现在还搞这个干什么?

再过几十年,

看看我们现在和领袖的关系,

就象我们现在看从前的人,

信神信鬼一样不可理解。

如此敢言“无可救药”的反革命分子,

不整她整谁?

于是1969年9月24日,

她被捕入狱,

从此,开始了长达近7年的牢狱生涯。


原本上面打算只要她认罪,

判几年就可以了,

但她却始终坚持自己无罪,

还公开反对江青,为刘少奇叫屈。

审判意见稿送到军代表那里,

军代表连写了“六个恶毒攻击”,

结论是“判处死刑,立即执行”,

好在,当时辽宁省最高负责人发话,

留个活口当反面教员,不杀为好,

她才被改判无期,

侥幸躲过了第一次死刑。

1968年11月,

她在监狱里给妹妹写了一封信,

信上嘱咐妹妹张志勤要常看望父母,

并交待父母容易得什么病,

该准备什么药。

也许是自己婚姻的不幸,

她对自己的女儿和还未成婚的妹妹,

有了过多过早的考虑。

她说:“女孩子小时不能总穿新衣服,

打扮得特漂亮,这样她长大后,

就会只注意外表,会虚荣,

一定要让她把精力用在学习上,

经济上要独立,人格要过得硬。”

直到很久很久以后,

张志勤才终于明白,

这是姐姐在交待后事啊,

她是早已准备好,

义无反顾地捍卫她心中的真理,

甚至不惜以生命为代价!


面对当时种种被扭曲的现象,

她独自一人在黑暗中探索答案,
最终,她勇敢挺身而出,
公开阐明自己的观点:
“这么弄下去,

就剩几个样板戏,

唱唱语录歌,祖国的艺术

不是越来越枯竭和单调了吗?”

在一次批斗会上,她还公开提出:
“强迫自己把真理说成错误是不行的,
让我投降办不到。
人活着,就要光明正大,理直气壮,
不能奴颜婢膝,低三下四。
我不想奴役别人,也不许别人奴役自己。
不要忘记自己是一个共产党员,
不管出现什么情况,都要坚持正义,
坚持真理,大公无私,光明磊落……”

她对当时普遍存在的个人崇拜,

也提出了批评:“无论谁都不能例外,

不能把个人凌驾于党之上。

对谁也不能搞个人崇拜。”

如今我们来看她的话语,
会觉得她仅仅讲述了一些常识。
可在那个集体盲从的时代,
她的言语,却足以招致灭顶之灾,
反扑越猛烈,代价越惨重!

张志新与儿子和女儿的合影

之后这个始终不肯随波逐流,

不去认罪的她,

在那个疯狂时代的监狱中,

究竟会是怎样度过的?

可以想象,但却不得而知。

肉体上的折磨,也许对视死如归的她,

早已不算什么。

也许更难承受的是精神上的折磨。

不久后,一封离婚判决书,

就送到了她的面前,

她看到后,只是平静地说:

“离不离婚,

对我来说已没有什么意义了。”

然而拿到离婚协议书的那天晚上,

一向坚强,无论被如何侮辱,

都不曾掉过眼泪的她,

却整整哭了一夜……

从1969年9月24日被捕入狱,

她就与家人、亲属完全隔绝,

这期间,三哥曾去沈阳监狱探望,

却被拒之门外,最终无功而返。

与亲人隔绝,与理解隔绝,

与人性隔绝,与爱隔绝,

她每时每刻都在为真理,

承受着肉体上与精神上的折磨。

1973年,她被认定为,
“仍顽固坚持反动立场,
在劳改当中又构成重新犯罪”,
再次被判处了死刑,
可这一次,她怎么也躲不过了……

1975年4月3日,

东北的天还冷得叫人害怕,

想必那一定是一个异常凄冷的夜晚

......

1975年4月4月,清明节的这一天,

她被残忍执行了极刑!


“弹中头部一枪击毙”,

她的刑场执行记录只有这寥寥8个字

......

她的死令人椎心泣血,

四溅的血液抛向空中,

留在了杀人者的手上,

留在了早春四月凛洌的风中,

而她,离开了这个世界,

仅仅是因为说了真话,

她的生命就此永远停在了45岁!


而家人获知她的被害是突如其来的。

妹妹张志勤说:

“1976年6月的一天,

辽宁曾经来做过外调的那个人又来了,

他说:‘张志新早就处决了!’

我哗的一下全身只往下沉,

强忍着眼泪和悲痛,半天才说:

我姐犯了什么罪,到了枪毙的份上?

他们冷漠地回答:现行反革命,

不处决不足以平民愤。

我们来是找她母亲处理衣物的。

而她的母亲,这位年迈的老人,

得知消息后悲痛欲绝,

三天没有起来,整天蒙着被子含悲啜泣,

因为怕被人听见,不敢放声痛哭。

直到第四天,

她的母亲才坐起来,怒向东方,

一字一句地说:

不看到给志新昭雪的那一天,

我死不瞑目!

也许是冥冥中的力量,

这位老人幸运地等到了,

女儿冤屈昭雪的那一天。


1978年,辽宁法院宣布:

张志新案撤销原判,平反无罪。

1979年,中共辽宁省委作出决定:

追授张志新同志为“革命烈士”。

辽宁省省委第一书记任仲夷说:

“张志新案件是奇冤大案。

她的死是非常惨烈的。

我们应该好好学习她的精神,

学习她那个五不怕,

不怕打击、不怕罢官、不怕坐牢,

不怕离婚、不怕杀头。”

同年,人民日报刊登了题为,

《敢为真理而斗争》的长篇报道,

介绍张志新事迹。

一时间,“张志新”家喻户晓,

人们这才知道曾有一个,

叫做张志新的美丽女人,

她的故事,她的身体,她的血液,

令人夜不能寐,泪水横流。

诗人们写下如潮的诗歌去纪念她:

“她把带血的头颅,放在生命的天平上,

让所有苟活者,都失去了―――重量。”

“法律呵,怎么变得这样苍白,

苍白得像废纸一方;正义呵,

怎么变得这样软弱,软弱得无处伸张!”

......

可没过多久,

她又再次消失在大众的视线里,

张志新是谁?

恐怕现在40岁以下的中国人都不知道。

她仿佛就未曾来到过这个世界!

胡耀邦曾说过:

认识到自己的奴隶地位,

为之而奋斗的同志是革命家;

过着默默无闻、浑浑噩噩,

奴隶生活的人是奴隶;

身为奴隶还赞美自己的奴隶生活的人,

是奴才,是无耻之徒。

而有人说:世界上实际没有英雄,

萨特在《死无葬身之地》中,

描述的几个人,

在面对可能被敌人杀害时,

也并不是临危不惧的,

他们都有不同程度的恐惧,

所以他们都做了叛徒,最后都招了假供。


而在那段岁月里,她能有几种选择?

可以趋附,可以自保,可以卑贱,

总之,都可以活下去,

可她偏偏却选择了最难的一种,

那就是,用生命为真理去呐喊!

她不愿做奴隶,

也不愿做奴才,她要做人,

一个顶天立地、光明磊落的人!

暴力可以掩盖美丽,

但却不能消灭美丽,

她行走于历史刀锋之间,

死于黎明前的黑暗,

留下了醒世的苍凉。

但她,忠骨虽灭,浩气长存!

2018年12月5日,

张志新诞辰88周年,

这样美丽而勇敢的中国女子,

她,不应该被我们所遗忘!

她代表了我们这个国家,

曾经经历过的一个巨大创伤,

如果这段历史被遗忘,

那也将是我们这个民族最大的悲伤!

视频:《小草在歌唱》

  

来源:德国优才计划

看这些文章哦
版权声明:【除原创作品外,本平台所使用的文章、图片、视頻及音乐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如,部分文章或文章部分引用内容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或作者名称及原始出处标注错误等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及时处理,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4-6-2 23:27 , Processed in 0.011849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