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甲丁 于 2018-12-24 06:22 编辑
宋画第一!被战火“销毁”的李公麟《五马图》重现江湖 2018-12-23 09:00
2018年,简直是美术史学科的锦鲤年!辽宁博物馆书画大展、上海博物馆董其昌特展、台北故宫博物院国宝展……已经让众多艺术爱好者激动无比,奔赴现场,排队看展。 然而,让我们更惊喜的是,在这一年,有两张隐匿消失了近100年的重要宋画,相继出现。苏轼《枯木怪石图》前不久出现在香港佳士得秋拍夜场,拍得4.6亿港元。近日,东京国立博物馆公布了将在1-2月举办的颜真卿特展清单,其中悄悄地夹杂了一条重磅新闻:传被战火“销毁”的李公麟《五马图》要展出。 《五马图》在民国时期流入日本,一直被秘藏,二战后被宣称已毁于战火。几十年来,大家只能通过故宫博物院藏的珂罗版来了解其貌。
《五马图》是北宋著名文人画家李公麟关于人物鞍马画的最重要传世画作,历代以来被人追捧。李公麟(1049-1106),字伯时,号龙眠居士。他擅长山水花鸟题材之外,更擅长人物、鞍马。他发展了“白描”画法,把过去仅作为粉本的白描画法确立为一种画种,使之独立成科,也成为文人画的典范,后世白描人马画无不源于李公麟,
根据《五马图》上的题跋及印章,可知该在画南宋时归内府收藏,入元、明,经柯九思、张霆发诸家递藏,康熙年间藏河南商丘宋荦家,乾隆时入清宫乾隆皇帝两次在《五马图》图上题文,著录于《石渠宝笈重编》,到清末,由于时局动荡,《五马图》悄然离开故土,流散日本至今。 画面上另有北宋“宋四家”之一的黄庭坚的题跋及签题,透露出了马名、产地、年岁、尺寸。依序是“风头骢”、“锦膊骢”、“好头赤”、“照夜白”,第五匹佚名,经考证可能为“满川花”。
万众期待的颜真卿特展中,《五马图》的出现无疑是更大的惊喜。《五马图》及李公麟为什么能在中国绘画史上有着这么高的地位?显然,这离不开他们与文人画的关系。而卜寿珊《心画:中国文人画五百年》就是我们了解这一原因及文人画的必读书。 《心画:中国文人画五百年》(典藏版) 卜寿珊 北京大学出版社 《心画:中国文人画五百年》是研究中国文人画的经典之作,先后在哈佛大学出版社、香港大学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典藏版则是在北大社第一版基础上,全新重装上市,布面精装、高清四色,更能使读者在图文对照中深切体会中国文人画。 本书最重要的贡献是还原了文人画的真实含义及其产生的社会环境。文人画在北宋产生之时,主要指的并非是一种鲜明的绘画风格,而是士大夫阶层对自身创作活动的一种认同和期许,并以此和那些职业画家划清界限。 之后,经过南宋、元代、明代,文人画的概念不断变化发展,文人画与院画、画师作品之间的关系变得愈加复杂微妙。苏轼对于士人阶层的推崇,在董其昌的南宗北宗论中得到一种新的回响。 本书以纵横开合、明暗相照的叙述结构展开,切入中国画的生成原境,以广阔而宏大的历史视角、对思想体系的社会历史背景的细腻分析、饱含思辨力和理论穿透力的笔触,清晰呈现了中国文人画理论的生发、演变与成熟的发展全貌。 本书一经出版,在海外学界引起广泛关注,美国著名艺术史家高居翰、方闻、谢柏轲都曾引用其观点。本书成为海外美术史学生了解中国文人画理论的必读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