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远舰”档案现身德国 间接揭示甲午海战败因 2018-12-28 16:55
近日,新华社记者走访德国多家档案馆,发现了一批“经远舰”等清末参与甲午海战的北洋军舰档案。
这些档案展现了清政府在武器装备采购方面“以夷制夷”的决策思路。同时也表明,清政府对迅速增长的日本军力有所戒备并开始寻求先进的武器装备。
但档案中也透露出一些细节,或许可以间接揭示甲午海战北洋海军的败因……
“以夷制夷”的国际招标 1887年1月,德国伏尔铿船厂码头,猎猎龙旗在寒风中飘扬,“经远”号装甲巡洋舰正式完工下水。
这是当时的新式战舰。它的买主,来自万里之外的中国。
在那里,一场“师夷长技”的运动正在进行。面对外敌入侵的压力,清政府希望通过引进西方的先进装备和技术自救。
伏尔铿船厂坐落于彼时德国波罗的海南岸城市斯德丁。1885年,由这座船厂建造的“定远舰”“镇远舰”“济远舰”运抵中国。同一年,清政府决定再向西方采购四艘“铁甲快船”。
这是德国联邦档案馆向记者提供的德国外交档案,泛黄文件封皮上用哥特字体写着“贸易、船舶”。档案内包含若干中国与德国间围绕购舰合同的通信、文件。(新华社记者张远摄) 史料记载,当年,筹划海军事务的李鸿章反复权衡,最终决定从德国购买“经远”“来远”两舰、从英国购买“致远”“靖远”两舰,以让两国“利益均沾”。
德国杜塞尔多夫大学孔子学院德方院长、中德晚清军事交流史专家培高德说,清政府采购这四艘军舰时,有意作出在英国和德国两方中摇摆的姿态,促使“两夷竞标”,这体现出当时李鸿章“以夷制夷”的策略。
德国联邦档案馆保存的一些信函和简报显示,当时,德、英争相向清政府推销本国最新设计的军舰,两国媒体也围绕孰优孰劣相互攻讦。
这是德国联邦档案馆收藏的一份外交简报。简报中提到了一篇有关英国造船厂火炮实验失败的媒体报道。(新华社记者张远摄)
培高德说,就装备设计而言,清政府“以夷制夷”的策略迫使两国拿出可谓彼时最先进的方案。相较而言,德国“经远”级方案为装甲巡洋舰,防护略优,航速稍慢,生存能力更强;英国“致远”级方案则为穹甲巡洋舰,火力足,相对航速较快。
记者翻开一些函件看到,当时德方围绕购舰合同的细节部分与时任清驻德公使李凤苞、许景澄往来书信、电报繁多,档案中也记载李凤苞曾亲赴船厂考察。
培高德说,这表明清政府不再如以前那样通过洋行或是海关总税务司等“中介机构”购舰,而是通过驻外使节直接联系造船厂家比价比货,以一线体验提供决策参考。
装备领先的坚甲利炮 史料记载,虽然清政府决定从德英两国分别购舰,但在舰上重炮的选择上,李鸿章坚持采用彼时知名的德制克虏伯火炮。
图为翻拍的克虏伯基金会收藏的李鸿章照片。这是甲午海战结束后,李鸿章在访问德国时赠予克虏伯工厂当时掌门人的照片。(新华社记者张远摄)
如今,德国克虏伯基金会档案馆仍然保存着为“经远”“来远”“致远”“靖远”四艘军舰供货的记录。
克虏伯基金会历史档案学者丹尼尔·德罗斯特告诉记者,克虏伯重炮在当时是世界先进火炮,装备船体的装甲钢板也是世界一流。晚清洋务运动以来,中国已是克虏伯在欧洲之外的最大客户。
德国鲁尔工业区城市埃森市郊有座许格尔庄园,是德国钢铁、军工业大亨克虏伯家族的私人山庄。庄园主楼内有一处墙体朱红、雕梁画栋的“中国厅”,已有约100年历史。
克虏伯基金会历史档案学者丹尼尔·德罗斯特(左)在德国埃森市郊许格尔庄园主楼内的“中国厅”接受采访。(新华社记者连振摄)
德罗斯特选在这里为记者呈现克虏伯与中国相关的文件档案。
一份名为“1847年至1912年制造火炮清单”的灰色封皮档案夹中,保存了向中国出口各口径的岸防炮和野战炮记录。德罗斯特指出,“舰船”供货一栏中“15厘米35倍径的火炮”,就是供“经远”“来远”“致远”“靖远”装备。
图为克虏伯基金会保存的销售目录,其中有向“经远”“来远”“致远”“靖远”舰供应火炮的记录。(新华社记者张远摄)
另一件文物是光绪十四年,即1888年,“经远”“来远”两舰入列服役后,清政府为嘉奖当时的克虏伯掌门人阿尔弗雷德·克虏伯“造舰有功”,授予他本人“二等第三宝星”勋章的证书。
克虏伯基金会保存的清政府为阿尔弗雷德·克虏伯授勋的证书。(新华社记者张远摄)
证书上写道:“大德克虏伯厂主二品商务议员克虏伯效忠出力,无分畛域。”
还有一封信件则显示在军事准备方面,日本引进的步伐已超过了清政府。克虏伯工厂在一封1887年3月16日发往德国外交部的信函中提到,中国曾向克虏伯求购一种日本使用的炮弹火药,这种火药可以增强大口径火炮威力。
克虏伯向中方提及,日方寻求自产这种火药,但没有支付技术转让费。日本为赴日德国火药专家提供两至三年食宿薪俸,以火药制成品运回德国冲抵这项费用,建议中方仿效办理。
德国联邦档案馆研究员拉尔夫·恩格尔告诉记者,这封信表明北洋海军当时已感受到日本海军的威胁,也体现出中国当时对先进装备的观察与需求已经相当细致。
海试中或藏甲午败因 19世纪末,海军技术正飞速变革。清政府购买的舰船均应用前沿设计理念,但这些理念尚未在大规模实战中检验。所以,德国军事观察员对这些“先驱型、实验型”的舰船表现也倍加关注。
在位于德国南部城市弗莱堡的德国联邦档案馆分馆储存的军事历史档案中,有不少是关于北洋海军舰艇的观察报告。
图为2018年从辽宁大连庄河海域“经远舰”沉船打捞出水的毛瑟步枪子弹、左轮手枪子弹、37毫米炮弹、47毫米炮弹等。新华社发(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供图)
培高德从档案馆找到的一份资料写道,“经远”“来远”在清军官兵接舰返航前,曾行驶至波罗的海海试。一名德国海军中层军官记述,当时“经远”主炮备弹只购有大约50枚,他很诧异,因为一般情况下德国舰艇备弹数量是其三倍。
培高德解读,这或许为北洋海军在甲午黄海海战中战败是因为“缺少炮弹”这个猜想提供了佐证,至少是缺乏“德国原装炮弹”。
从一些材料中也可看出,清军当时的训练与欧洲海军尚有差距。
1887年1月,伏尔铿船厂发给德国外交部的电文中提到,清军官兵训练不足,先前交付的“定远”“镇远”接舰返航途中遭遇不少状况,本次“经远”“来远”接舰应派“经验丰富的官兵”。
图为在德国联邦档案馆内翻拍的老照片。照片上清军士兵着海军军服。(新华社记者张远摄)
清军官兵接舰回国时,德方在多封函件中坚持要求由德海军军官指挥,清军官兵作为见习驶回中国。
1890年,一封由德国驻北京公使巴兰德发给德国时任首相莱奥·冯·卡普里维的信函中写道,北洋海军总教习英国人琅威理当年与舰队产生矛盾,辞职返英,致使北洋海军整体训练水平下降。他提到“定远舰”在朝鲜海岸巡航时曾出险受伤,认为事故或是训练松懈所致。
1894年,甲午海战爆发,北洋舰队几乎全军覆没。“经远舰”在管带林永升指挥下,随“致远舰”奋勇冲向日本舰队,遭日舰围攻沉没,全舰200多名官兵捐躯殉国。
2018年9月15日,水下考古队员在辽宁大连庄河海域发现悬挂于“经远舰”舰舷外壁的舰名字牌。新华社发(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供图)
-END- 监制:李大伟
记者:张远 任珂 翟伟
编辑:唐志强 杜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