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42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林彪最初在东北战场为何一退再退?此事惊动中央,真实原因是这样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9-3-10 20:45:39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林彪最初在东北战场为何一退再退?此事惊动中央,真实原因是这样           2019-03-09 00:31

(电影《大决战1辽沈战役》)

1945年11月下旬,国民党军占领锦州,12月底再入锦州。根据林彪的再三建议,毛泽东致电东北局,指示把大城市让给国民党,部队丢掉汽车,脱掉皮鞋,到农村去建立根据地。
尽管在事实面前,中央已经认识到建立根据地和作长期打算的必要性,但仍希望尽可能多保住一些城市,以迫使国民党承认中共在东北的地位。只是部队打大仗的条件实在不成熟,林彪率部保卫抚顺、本溪、丹东、辽阳,结果是保一个丢一个。
到这个时候,中共如果还想和国民党平分东北,唯有将国民党军阻止在四平、本溪,这就有了四平保卫战。
对于四平要不要守,守到什么程度,林彪和毛泽东是有分歧的,林彪并不觉得有死守四平的必要,但为服从大局,仍将部队主力(已由东北人民自治军改称东北民主联军)部署到四平进行防守。
四平保卫战打响后,在短短几天之内,毛泽东连续给林彪和前线发来十几份指示电,要求务必死守四平,挫敌锐气,以争取战局好转。

(电影《大决战1辽沈战役》)

部队在四平守了一个月,坚持不住了。林彪认为再不撤退就可能被敌人包饺子,于是断然下令撤兵,同时去电中央报告战场情况。
第二天上午,毛泽东复电,同意如果实在守不住四平,可以主动撤退,但当林彪收到这封电报时,四平其实早已成了空城一座。
东北民主联军撤出四平后,长春一线无险可守,林彪又决定撤出长春。这是东北战局最为困难的时期,当林彪率部从长春撤退时,他身边的作战科长带着实力统计表投了敌,部队所处的困境也由此被敌人所掌握。
国民党军乘机兜后猛追,东北民主联军被追得混乱不堪,已经到了不知所措的地步。战场上的情况是,部队一个劲地撤,敌人在屁股后面一个劲地追,像拖了根尾巴一样,甩都甩不脱。有的部队在几乎丧失战斗力的同时,连跑都跑不过敌人,很快就落到了敌人后面。
好在国民党军打惯了正规战,不知道要不顾一切地一口气追下去,而是追上一阵,架起炮轰一轰,然后再追。东北民主联军依靠小部队抵挡,这才得以退到了哈尔滨。
毛泽东本来要求坚守长春,相关指示电发出后,东北局复电,说部队前一天晚上就从长春退出,现在都已经到哈尔滨了。

电影《大决战1辽沈战役》)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8-30 00:38 , Processed in 0.006979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