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45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毛泽东向故宫博物院院长借阅过《二十四史》吗?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9-3-12 15:46:43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毛泽东向故宫博物院院长借阅过《二十四史》吗?                                                         2019-03-11 11:59                                                   

  我为毛泽东管理图书近16年,亲闻亲历,非常清楚。毛泽东凡是借阅公家的图书、手迹等,都十分爱护,如期如数归还。不仅如此,还把别人送给他的名贵文物交给公家。例如,著名收藏家张伯驹曾送给毛泽东一件极为珍贵的李白《上阳台帖》。毛泽东看过后,送给故宫博物院。

【原编者按】最近网上还在传播一篇从2011年流传至今的文章,说蒋介石、毛泽东向故宫博物院借阅乾隆武英殿版《二十四史》的事。文章写得活龙活现,有鼻子有眼,涉及的人物用的都是真名真姓真职务。不明真相的人,很容易信以为真或者半信半疑。为了弄清楚毛泽东是否向故宫博物院借阅过这部书,昆仑策研究院高级研究员王志刚同志对原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主任逄先知同志进行了专题采访。

逄先知同志生于1929年,20岁进入中南海,长期为毛泽东管理图书,对毛主席用书情况非常清。3月6日下午,王志刚见到了逄老,逄老热情接待了他。这位九十高龄的老人,思维敏捷,记忆清晰,对答如流。现将问答全文发表,以正视听。
王志刚(以下简称王):网上有一篇文章,讲蒋介石、毛泽东向故宫博物院院长马衡借阅武英殿版《二十四史》的事,您看到了吗?
逄先知(以下简称逄):看到了,完全是作者在造谣,凭空编的“故事”
:您为毛泽东管理图书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从1950年11月开始,直至1966年5月,前后近16年。
:毛泽东阅读的武英殿版《二十四史》是从故宫博物院借来的吗?
:不是。毛泽东从未向故宫博物院借过书他要借书,都是我到北京图书馆(后来更名国家图书馆)去办理,而且都是如期归还。北京图书馆还为毛泽东办了一个借书证,编号为第1号。他们至今还保存着当年我写的那些借书条。
:那么,毛泽东阅读的武英殿版《二十四史》,是怎么得到的?
:我记得1952年,当时在中华全国合作社联合总社担任领导职务的邓洁(延安时期,曾任中央书记处行政处长),知道毛泽东喜爱读书,找到田家英,说有一部武英殿版《二十四史》,字很大,想送给毛主席。田家英当然很高兴。不久,邓洁把书送到中南海,是我从汽车上搬下来的,放到毛泽东的书房里。毛泽东没有私产,更没有把这部书看作自己的私有财物。他逝世后,全部交给中央档案馆,由国家永久保存。毛泽东在书上写了许多批语,是留给后世的一笔很有价值的文化遗产。
那篇文章作者却无中生有地虚构出一个田家英向故宫博物院院长马衡为毛泽东要武英殿版《二十四史》的“故事”。为了把假的说成真的,写得绘声绘色。大意是:当田家英说明来意,马衡一听,数声冷笑后说:
  【“真是异想天开,我这里每样东西都是国宝,任何私人都不能动。”】
田家英无奈,委婉说出自己的难处,也暗示毛泽东非他人可比。可马衡就是不买账,傲视君王的派头一点不比毛泽东差。不知是什么原因,马衡调到北京文物整理委员会。马衡走后,田家英再借《二十四史》,自然是一路顺风。毛泽东如愿以偿。可以推断,他认为天下宝贝物都是自己囊中私物。
文章作者举不出这段“故事”的任何来历。他以为当事人都已作古,为了攻击毛泽东可以随心所欲、不择手段地制造谣言,欺骗读者,这是极不道德的没想到偏偏还有我这个当事人在,能把事实说清楚
文中所说的不论是田家英为毛泽东要武英殿版《二十四史》,还是从琉璃厂买了一部中华书局出版的《二十四史》,都是根本没有的事。至于马衡调离故宫博物院,更跟毛泽东扯不上边。
:毛泽东向故宫博物院借过什么文物吗?
:借过,不过很少。1958年曾向故宫博物院借过草书字帖。10月16日,他批示田家英:
  【“请将各种草书字帖清出给我,包括若干拓本(王羲之等),于右任千字文及草诀歌。此外,请向故宫博物院负责人(是否郑振铎?)一询,可否借那里的各种草字手迹若干。如可,应开单据,以便按件清还。”(见《毛泽东年谱(1949—1976)》第3册,第467、468页)】
后来,他从故宫博物院借的草书手迹都由时任中办秘书室副主任陈秉忱全部送还。陈老懂得文物,是清代著名金石学家陈介祺之孙。
我为毛泽东管理图书近16年,亲闻亲历,非常清楚。毛泽东凡是借阅公家的图书、手迹等,都十分爱护,如期如数归还不仅如此,还把别人送给他的名贵文物交给公家。例如,著名收藏家张伯驹曾送给毛泽东一件极为珍贵的李白《上阳台帖》。毛泽东看过后,送给故宫博物院。又如,1951年12月3日,他致信郑振铎,说:
  【“有姚虞琴先生经陈叔通先生转赠给我一件王船山手迹,据云此种手迹甚为稀有。今送至兄处,请为保存为盼!”(见《毛泽东年谱(1949—1976)》第1册,第429页)】
郑振铎,时任文化部文物局局长,后来他将自己收藏的大量古代陶器和近10万册古籍全部捐献给了国家。
值得注意的是,该文作者用对照的笔法,写蒋介石派陈布雷向马衡借阅武英殿版《二十四史》,完全是另一个调子。还说有人在蒋介石面前搬弄是非,说马衡坏话,想取而代之。蒋介石断然说:
  【“故宫文物,只可托马衡。国宝由他保管,国人放心。”】
文章作者制造谣言抬蒋贬毛,他的政治动机十分清楚。现在,网上常有一些凭空编造而又说得活龙活现的“故事”,这只是恰恰遇到一件同我直接有关的例子。读者对这类骗子可要十分警惕。
:谢谢逄老,您作为当事人之一,说的这些事实,对那篇造谣文章是有力的批驳,很有说服力。我完全同意您的意见。
附:造谣网文如下
  【马衡、蒋介石、毛泽东与《二十四史》
  (老醉汉 于 2011/11/2 0:08:36 发布在 凯迪社区 > 原创文学)
  二零一一年二月,四库全书版《二十四史》出版方案论证会在北京召开,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国家图书馆、中华书局等全国古籍整理出版领域的二十余位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
  《二十四史》是中华五千年灿烂文明最直接的记录,也是国学经典中最核心部分之一。自从最早的《史记》问世以来,版本问题就时刻关系着《二十四史》的阅读、整理、研究。合刊《二十四史》自清代乾隆以后才出现,至今流行的版本主要有三种:一,清乾隆时官刻的“武英殿本”;二,民国由张元济主持商务印书馆影印的“百衲本”;三,1949后由中华书局印行的“点校本”。
  除此之外,与“武英殿本”几乎并行而出的四库全书版《二十四史》往往被学界忽略,未得到充分的重视。
  以上《二十四史》诸版本,以清乾隆时官刻的“武英殿本”最为珍贵。
  因为这个版本是由乾隆皇帝钦定的二十四部史书的结集,几乎集中了全国著名史学家参与其事。全书由《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晋书》、《宋书》、《南齐书》、《梁书》、《陈书》、《魏书》、《北齐书》、《周书》、《隋书南史》、《北史》、《唐书(旧唐书)》《新唐书》、《五代史(旧五代史)》、《新五代史》、《宋史》、《辽史》、《金史》、《元史》、《明史》二十四部史书组成。计约三千二百五十余卷,八百多册,四千七百二十万字。《二十四史》系统记述了从中华始祖皇帝(公元前二十六世纪)起始至清兵入关、明朝灭亡(1644),上下四千多年的中国历史。从公元前104年司马迁撰著《太史公书》(即《史记》),到1784年《二十四史》集典完成,历一千八百八十八年,其著期之长、涵盖之广、跨度之大、衔接之密、行笔之精、工程之巨,可谓空前绝后。
  《二十四史》以帝王纪传为纲,贯穿历史事件,辅以“表”来连接时空、人物,用“志”来补以典章制度与天文历法等内容。全方位、立体化地展示了中国历史的全貌。其中记载的人物,举凡帝王、贵族、官吏、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说客、策士、游侠、隐士、商贾、医者、卜者、俳优等,无所不有。记载的社会生活,则政治、军事、经济、法律、科技、外交、文学、艺术、农商、财税、天文、地理、历法、乃至道德、宗教、民族、民俗等,无所不包。
  《二十四史》历来为治政家、军事家、思想家鉴往知为、治国安邦,士族文人修身齐家,为人处世的镜鉴。
  蒋介石、毛泽东二先生也不例外。
  抗战时期,国民政府迁都重庆,蒋介石想看乾隆武英殿版本的《二十四史》,他亲笔写给马衡一张借条,命秘书陈布雷去找马衡借书。
  马衡生于一八八一年,一九五五年逝世,浙江鄞县人,是西泠印社第二任社长,金石考古学家、书法篆刻家。精于汉魏石经,抗战期间,任故宫博物院院长,主持故宫博物院西迁工作。
  当时,马衡看看蒋介石的借条,要陈布雷在条子上面签上“在一个月内归还”的保证,当即把陈布雷气走了。
  陈布雷回去在蒋介石面前发牢骚说:“这《二十四史》是一个月内能看完的书吗?这不是存心刁难我们吗?”
  蒋介石苦笑着说:“哪里是刁难啊,就是明摆着不借给我嘛。”
  三天后,马衡送了一部由张元济主持商务印书馆影印的“百衲本”民国新版《二十四史》给陈布雷,说:“蒋先生要的书我给您送来了。”
  陈布雷只气得眼直翻,他讥讽地问:“马先生,蒋公要的是这个吗?”
  马衡当时不客气地说:“蒋先生要是看书,就是这个。蒋先生要是别有图谋,就是那个乾隆武英殿版本的《二十四史》。”
  马衡把陈布雷这位笔下生花,文坛老手抢白得张嘴结舌,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后来有小人在蒋介石面前搬弄是非,说马衡坏话。欲落井下石,取而代之。
  蒋介石决然说:“故宫文物,只可托马衡。国宝由他保管,国人放心。”
  无独有偶,一九四九年毛泽东进北京城后,指示秘书田家英,也要他置一部《二十四史》。
  毛泽东要看《二十四史》,自然也在情理之中。
  于是,田家英费劲心力,终于在琉璃厂一家书画古玩店里,看到了一部一九二三年上海中华书局出版的线装影印版完整的《二十四史》。他如获至宝,二话没说就买下来,兴高采烈地把书运到毛泽东的书房。
  谁知毛泽东一看,大皱眉头。说:“你给我把它都搬出去,我不想看这种东西。我情愿看乾隆印的书,也不要看国民党印的书!”
  田家英这才明白,毛泽东想要的,是乾隆武英殿版本的《二十四史》。自己费尽心力买下的民国版本的《二十四史》,是出力不讨好了。
  于是,田家英第二天就来到故宫博物馆,找到馆长马衡。田家英向马衡说明来意,想为毛泽东要一部乾隆武英殿版本的《二十四史》。
  不料马衡一听,数声冷笑后说:“真是异想天开,我这里每样东西都是国宝,任何私人都不能动。别说要,借都不行。此例一开,我这故宫博物馆,岂不成了私人宝库?”
  马衡的一席话,当即把田家英说的面红耳赤,甚至有点无地自容。心里对马先生的敬业精神和骨气,钦佩不已。
  可钦佩归钦佩,但这事是毛主席亲自交办的,还得交差啊。
  田家英无奈,几次跟马老先生商量,委婉说出了自己的难处,也暗示了毛泽东非他人可比。
  可马衡就是不买账,傲视君王的派头,一点不比毛泽东差。
  就在田家英快要死心的时候,不知什么原因,马衡却被调到北京文物整理委员会,担任主任委员,离开了故宫博物馆。
  马衡走后,田家英再去借这套乾隆武英殿版本的《二十四史》,自然是一路顺风。
  毛泽东如愿以偿,这部乾隆武英殿版本的《二十四史》,整整伴随他终生。据说,毛先生在上面即兴挥毫,抒发了很多感慨。可以推断,他认为天下宝贝物都是自己囊中私物。
  不知道在毛泽东死后,故宫博物院敢不敢、能不能将这一国宝收为国有?】
【逄先知,原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主任;王志刚,昆仑策研究院高级研究员;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1-16 07:43 , Processed in 0.008351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