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52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一首诗的后续故事,你以为他爱民如子,却原来如此暴戾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9-5-15 13:04:26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一首诗的后续故事,你以为他爱民如子,却原来如此暴戾历史原来这么有意思2019-05-15 16:54:16
一首诗的后续故事,你以为他爱民如子,却原来如此暴戾


小时候我们都学过一首诗,叫做“粒粒皆辛苦”,这首诗直到现在仍被很多人拿来教育下一代,说每一粒粮食都来的不容易。这首诗的作者李绅也随之成为很多人心目中关心百姓疾苦、关注民生的古代优秀诗人。纵然没有达到杜甫那么令人敬重的程度,纵然没有暴露出李白那么深的文学造诣,但是大众对他的感情还是有基本盘的。
不过说来也是有趣,我们都知道写下这首诗的诗人叫做李绅,可是抛出这首诗之外,他到底做了什么,生活在哪个朝代,是否曾为官做宰,倒是鲜有人提及。理论上了解一首诗,就该了解他的背景、创作人,了解与之相关的一切——可这个人倒是有点与众不同,仿佛一生最大的功绩就是那几首诗,其余的岁月好像不在人间一样。
其实这种感觉完全没有错误,那两首《悯农》真的可以说是他一生的最大贡献了。因为李绅后来当了官,而当官之前写下的那些诗句,反而变成了对他人生最大的讽刺。他非但没有为老百姓着想,做一个清廉、正直的好官,反而成了一个暴戾、一意孤行,不顾百姓死活的昏官。
如果只看他当官以后干的那些事儿,你必然想象不到,《悯农》这样的诗居然是他写出来的,这种奇妙的讽刺程度,不亚于路易十六的玛丽皇后,说自己从来不贪恋繁华,中国历史上的武则天说自己当皇帝从来不是为了权力,和珅说自己收敛钱财只是为了替皇帝分忧一样。
那么李绅到底干了多么不靠谱的事情呢?
为官虚荣,徒恋名声
李绅当官前和当官后简直是“两个人”,说好听点叫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说难听点就叫看菜下跌。据说他当官以前经常去一个叫做李元将的家里做客,天天管人家叫“叔叔”,结果等自己做官以后,他就翻脸不认人了。就跟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似的,现在到轮到这个叫做李元将的人来巴结他了,但是巴结他也就罢了,巴结的时候还要自降辈份,自称自己是“孙子”,因为管自己叫“弟”、“侄”,李绅根本就不高兴。而这个时候的李绅早就不是当年人前人后管自己叫叔叔的小子了,要是不高兴,那可得了?
淡忘旧情,不分青红
李绅本来有个朋友,姓崔。本来有一次打算来拜访李绅,结果刚落脚自己的家仆就跟本地一个市民产生了争执。事情闹到李绅那里,李绅一听说这个家仆是曾经那个姓崔的朋友,非但没有法外开恩、仔细调查,反而不分青红皂白就把争斗的人全部抓了起来,然后全都处以极刑,然后再把这个本来姓崔的朋友直接抓了起来,打了20大板判处流放。原因就在于,曾经的朋友来到这里之后,并没有马不停蹄第一时间来拜访自己,当官做到这个地步,也不知道是进步还是退步了。
一意孤行,我行我素
如果说以上的那些事情说起来只能算是一般性污点的话,接下来这件事情,简直就是彻底败了李绅一辈子的黑点。李绅晚年做淮南节度使时,曾经遇到一出“吴湘案”。这个吴湘被人举报强抢民女,而且贪污公款。李绅听到人举报之后立刻不由分说就把人下狱、判了死刑。因为吴湘也算是朝廷命官,所以审判的结果必然是要上报朝廷的。但是朝廷方面在接到此案后,觉得里面可能有问题,于是就重新派人下来调查。
调查的结果果然与朝廷方面的推测一模一样,吴湘是贪污了一些钱,但是罪不至死,至于强抢美女却根本是子虚乌有,是被人冤枉和栽赃的。大概意思就是吴湘所娶的一个美女本来是被别人看上的,但是这个美女有个爱慕虚荣的老娘,看见吴湘是个官吏,就把女儿嫁给吴湘了。至于曾经许了的人家,自然不爽,于是就诬告了吴湘。但比较搞笑的是,李绅根本不管朝廷方面的调查结果,依然坚持把吴湘判处死刑,这一意孤行的程度简直让人叹为观止、大跌眼镜。
有人说李绅的这个行为只是为了笼络自己的上司,也有人说这么做是有自己的小心思在,但不管是哪一种,都足以称得上是为官从政道路上的超级大污点。回头想想这样一个人曾经居然写下了《悯农》这样的诗篇,他何曾悯过农?


本文来自大风号,仅代表大风号自媒体观点。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8-31 23:49 , Processed in 0.007716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