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42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2019年高考作文深度解析,八方名师解析九套高考作文 附范文9篇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9-6-10 00:18:43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本帖最后由 远山 于 2019-6-10 00:21 编辑

2019年高考作文深度解析,八方名师解析九套高考作文 附范文9篇                                                         2019-06-09 22:41                    
                  

本文作者:语文月刊

八方名师解析九套高考作文 八仙过海操刀九篇下水作文

——2019年全国九套高考作文题解析并附下水作文

2019.6.7

命题专家点评:教育部考试中心

2019年高考作文试题综评

2019年高考语文试卷作文题共9道、汉语作文题1道,其中4道由教育部考试中心命制, 6道由北京、天津、上海、江苏、浙江等省市命制。试题以材料作文为主,积极反映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贴近时代、贴近社会、贴近考生实际,综合考查考生的思维能力、写作能力,全面落实“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时代要求。

1.贴近时代,积极反映家国主题

全国Ⅱ卷作文试题 “青春接棒,强国有我” 精心选择五四运动、新中国成立、改革开放、五四运动100年、新中国成立100年五个标志性历史节点,启示考生深刻领悟中华民族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实现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深刻感受中国青年与祖国、民族同呼吸、共命运的光辉历史,引导考生以参与者的身份体验历史,思考未来,激励他们自觉接续奋斗,让青春在为祖国、为人民、为民族、为人类的奉献中焕发出绚丽光彩。天津卷作文以 “爱国情怀” 为主题,启迪考生体悟爱国主义精神内涵,深入思考个人与国家、民族、人类的关系,感受理想信念对引领新时代青年接续奋斗的重大意义。北京卷作文 “2019的色彩” 引导考生将个人的成长节点置于国家发展的历史进程中,激发他们的时代责任感和使命感。

2.全面发展,回应素质教育时代强音

2019年作文试题突出对体美劳教育的引导,努力将“五育并举”落到实处,激励学生全面发展。全国Ⅰ卷作文 “热爱劳动,从我做起” 将中华民族热爱劳动的优秀传统与当下社会一些对劳动的偏差认识、错误态度进行对比,引导青少年学生对这一现象及劳动本身进行深入思考,自觉弘扬劳动精神,推动全国青少年乃至全社会中形成热爱劳动、崇尚劳动、尊重劳动、参与劳动的良好风气。全国汉语卷作文 “奥运我最爱” 回应2022年北京冬季奥运会倒计时1000天这一热点事件,呈现奥运格言、奥林匹克口号以及运动员的豪言壮语,引导考生深刻理解体育精神,领会体育中包蕴的爱国情怀。上海卷作文 “寻找‘中国味’” 以倾听和接触不同国家、不同风格的音乐为切入点,引导考生寻找、品味“中国味”,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美,增强对祖国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3.画里话外,师生情长,致敬教育,关注成长

教育是提高人民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全国Ⅲ卷作文 “画里话外,师生情长” 以漫画材料呼应教育主题,材料直观,情境真实。考生通过场景代入,可以深刻感受师生情谊,感悟师德师恩,体会老师的奉献精神、园丁品格和责任意识,致敬老师;也可以思考自己的人生经历、奋斗目标,关注成长。试题赋予考生真实的写作情境和丰富的想象空间,要求考生结合自己的体验与经历,抒发真情实感,不做无病呻吟。

4.情境巧、应用强、思辨深,写作设计新亮点

2019年高考语文作文试题设计科学,亮点迭出。全国Ⅱ卷作文试题“ 青春接棒,强国有我” 提供五个特定写作情境,要求考生结合特定历史背景,以特定身份、特定文体完成写作任务;全国Ⅰ卷作文 “热爱劳动,从我做起” ,要求考生“面向本校同学写一篇演讲稿”。试题情境设置真实,写作任务明确,便于考生设身处地展开想象和思考,充分发挥写作水平。试题要求考生采用特定的应用性文体写作,借此释放出强烈信号:写作要立足实际生活需求,强调实际应用、知行合一。北京卷 “文明的韧性” 、浙江卷作文 “‘作者’与‘作品’” 以及江苏卷作文 “五味调和,共存相生” ,要求考生结合生活实际,关联时代展开思考,话题空间大,思辨色彩浓,便于多方面考查考生的思维品质与语言表达能力。

华师文学院院长段吉方解读 广东高考作文题:劳动的青春最美丽

段吉方:劳动的青春最美丽

(作者为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

今年普通高考语文作文题目是要求考生面向全校(复兴中学)同学写一篇演讲稿,倡议“热爱劳动,从我做起”。考题分为材料,导语和要求三部分。

考题贴近生活,开放性强,考题既有限定性因素,也包含了非常广泛的非限定性因素,有利于考生结合自身生活感受、情感经验挖掘材料内涵,拓展思路,充分表达对劳动的认识,彰显新时代青年的人生观、价值观、劳动观。

考题围绕劳动展开,但内容层次、思想逻辑有多元化蕴含,贴近考生实际。考生可以从身心、道德、社会、文化等多角度展开探究性思考,有利于考查学生创造性思维、开放性思维、辩证思维的能力。

考题包含自我反思意识,蕴含对科技进步、时代发展和个人成长的多方面展望。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了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教育方针。

9套试题名家点评与一线名师导写解析

1.2019年全国I卷(乙卷)作文:

(适用地区:广东、福建、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河北、河南、山西、山东)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劳动是财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夙兴夜寐,洒扫庭内”,热爱劳动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绵延至今。可是现实生活中,也有一些同学不理解劳动,不愿意劳动。有的说:“我们学习这么忙,劳动太占时间了!”有的说:“科技进步这么快,劳动的事,以后可以交给人工智能啊!”也有的说:“劳动这么苦,这么累,干吗非得自己干?花点钱让别人去做好了!”此外,我们身边也还有着一些不尊重劳动的现象。

这引起了人们的深思。

请结合材料内容,面向本校(统称“复兴中学”)同学写一篇演讲稿,倡议大家“热爱劳动,从我做起”,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并提出希望与建议。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名家解析(安徽名师、全国作文研究专家 黄硕)

宇宙婆娑 劳动依然最美和永恒

——2019年高考乙卷作文命题简析

安徽宣城:黄硕

宇宙婆娑,时代更替。在这个不断创新、不断淘汰的时代,人工智能飞速发展, 无论是企业管理、还是机制制度以及劳动者权益配套保护等方面,都频繁地使用到人工智能领域。经济学与人工智能相互对接,产生了极为紧密的联系,更引起了全社会的高度关注。高考作文,涉足这两大话题,一古一今,一老一新,预测之外,意料之中。个人认为,该命题质量可排多年前列,十分优秀。承蒙月刊抬举,不揣浅陋,略说个人感触较深的几个特点和写作注意事项。

关系个人,利益社会,发人深思的命题导向。乍看此题回归若干年前作文命题常见的“有的”“有的”材料表述模式,直接呈现不同学生的观点,既贴近学生日常言语实际,更直击学生心灵内核和生活需要,引导学生思考劳动的本质、事物的本质,引导学生对习以为常的现象多问几个为什么——我们的学习到底是为了什么、人工智能科技进步是否真的就可以取代人的劳动、钱是否就能打发一切,什么是劳动,劳动累不累,劳动与财富、与幸福的关系。更现实的层面,则是问:我们是否要说更要做,你是否空喊做而轻视具体行动譬如劳动,等等,问题多多,实在,迫切。通过高考作文进行这样的严肃思考,对青年学生认识的提高、习惯的培养,恐怕比课堂上比较空泛的教学要求更有意义、更为有效。

需要关注的还有,此命题果断调整了近两年比较热衷于罗列关键词或组合大事记,语境义偏多,有机组合关联不易,不利学生审题和写作思辨的材料面貌,但这并不是对那种偏向宏大叙事,偏重当前高频词组合,观点直接呈现的高端述评话语系统的完全否定,而是更加适应语文教学核心素养要求的必要微调,具体说即对理性思辨的再度重视。它告诫语文课堂,永远不仅是语言文字和篇章结构的“言语形式”训练,更应该是“以思维训练为核心,听说读写兼具”的高效课堂。

审题写法上。本题审题可以说十分简单明白,甚至题目都可以“套现”。恐怕没有比这更“体谅”学生的命题了。文体任务上,这个作文要求也非常明确:演讲稿。是近年来受到重视的交际语境写作任务的持续。学生一般不容易出现文本偏差。但要胜人一筹,则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熟悉“演讲”形式,突出“演讲稿”特点。特别强调针对性、可讲性和鼓动性。演讲是一种社会活动,是用于公众场合的宣传形式。它为了以思想、感情、事例和理论来晓喻听众,打动听众,“征服”群众,必须要有现实的针对性。就本题而言,针对性就是材料引述的三类看法。自然,相信考场上的绝大多数同学会鄙视这些观点,批驳的理由也会令人信服,但“劳动是人维持自我生存和自我发展的唯一手段”这一本质属性,可能是不少学生写作立意难以超越他人、站上新高的难度所在。其实,包括这些青年学生,对这一经典判断也许并不陌生,但入脑入心却不难么容易,所以,“劳动轻视”才延续至今未见多大好转。关于可讲性。演讲的本质在于“讲”,而不在于“演”,它以“讲”为主、以“演”为辅。由于演讲要诉诸口头,拟稿时必须以易说能讲为前提,因此,语言文字要以通俗口语,适当组织排比、对称句,形成气势,从而产生鼓动性。

二是,把握题目要求,突出表达重点。鼓动性不仅仅靠气势,更靠生动感人的内容。文体上,练就议论套路的的同学可一定要转换理念,注意以“我”为主,但要看到你面前有“听众”。就不必拘泥于规整严格的议论文了,宜夹叙夹议。要关注内容,千万兼顾劳动的两个方面——体力和脑力、科技进步和人工智能、苦累、我,这些字眼,把这些“关键词”条理分明地组织编排进你的演讲稿中,适当组织素材,尤其是中小学教科书里涉及劳动的各类材料并不在少数,但需要短时集中过脑,加上做好前列注意事项,而对前述诸多“为什么”的回答,一定不要面面俱到,而该顺势而为,重点回应。最后重申一下,从内容和文采展示角度分析,题目要求里的“希望和建议”比较适配“鼓动性”,也要记得不可遗忘,不要只顾着“认识和思考”。这般,你的演讲不打动阅卷老师才难呢。

2019.6.7 下午14:30完成

下水作文

在希望的田野里辛勤劳动

深圳科学高中:罗佰方

亲爱的各位同学:

大家好!我是来自复兴中学的李克勤,——对,和那位香港歌星同名字,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在希望的田野里辛勤劳动》。

如今,随着科技的创新和人工智能的发展,在曾经“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梦想快要实现的时候,我的内心时常升起一股忐忑不安的感觉。看看周围吧,越来越多的人不尊重劳动,不理解劳动,不愿意劳动,总是用各种理由和借口否定劳动的价值。你听,这些话你熟悉吗?“我要学习没有时间劳动”,“有机器人代替劳动就好”,“花一些钱雇别人劳动...”再放眼家庭生活,许多家庭日常灶冷锅凉,没有人愿意做饭,仅仅是点外卖或者吃盒饭而已,周围环境一时垃圾成山,废品遍地。这难道就是科技发展带给我们的改变吗?

绝对不是!是因为我们忘记了劳动的价值,不尊重劳动。曾经,我们的祖先迈着坚实的步伐,扛着笨重的工具,筚路蓝缕,以启山林,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奇迹,从万里长城到京杭大运河,从灌溉沃野的都江堰到耸入云际的布达拉宫,每一项雄伟壮观的建筑都凝聚着千千万万先民勤劳的汗水。“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在科技并不发达的古代,修建这些雄伟壮观的建筑并不容易,然而先民用聪明的大脑和勤劳的双手完成了,留给我们后人一笔笔宝贵的财富,这正是依靠劳动的力量。

由此说来,其实电子智能的发展和运用只能代替人的部分劳动和部分人的劳动,无法成为劳动的全部。一个按钮或者一道指令,劳动的结果就可以“不劳而获”,效率仿佛提高了,但高效率是为了什么呢?难道是为了割舍我们劳动的乐趣?难道是为了松懈我们骨子里的勤劳品质?我们该如何品味劳动之美?“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劳动的美与自然的美高度结合,无论时代如何变迁,人们追求劳动美的志向是难以改变的,人们通过劳动实现自身价值的基因也是无法转改的,这条基因深深地写进每一位中华民族的子民的身体里,我们不想成为忘记劳动、漠视劳动的“转基因人”!

其实,劳动很好地统一了身心,可以达到身心愉悦,许多智慧都是在劳动中发现的。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劳动的外在形式固然发生了变化,虽然古代男耕女织的家庭劳动模式几近绝迹,但穿衣吃饭的乐趣不应该被人们轻描淡写地省略掉,劳动的内在意义经典永恒,弥足珍贵。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即将实现,在这历史性的一刻,每一位中国人应该尊重劳动,奋发图强,我们要接过祖先的劳动工具,继承祖先的勤劳品质,牢记历史使命,继续在希望的田野里劳动,在肥沃的土壤里深耕!

我的演讲结束了,谢谢大家。

名师导写(福建莆田哲理中学 董立群)
【作文解读】
此次作文题难易度与去年整体相当,不出意外的话,与去年一样,应该是全国人民都抓到题目。当然,作为亿万劳动者一员,每个劳动者都有权利宣布自己抓到作文题了。
作文主要围绕“新时代如何看待劳动,如何弘扬劳动精神”主题设题,材料由情境设置区域及任务指令区域两大部分组成,与2018年高考作文整体平稳过渡。
考生解题时在对材料进行“信息切分”“寻找关键词句”“提炼内涵”“找寻关联(尤其矛盾对立)”“找寻显性、隐性任务指令”等步骤逐步细心操作基础上加以审题立意。
一、情境设置区域大致包含三个层面内容
1、“民生在勤,勤则不匮”选自《左传》名句,大意是人民的生计在于勤劳,勤劳就不会缺少衣食。第一句话强调人民的劳动是财富和幸福的源泉,两者紧密关联,即人民可以通过劳动获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需求。
2、“夙兴夜寐,洒扫庭内”选自《诗经》名句,大意是人民很勤奋,早起晚睡,打扫屋里屋外。第二句强调我国人民自古热爱劳动,绵延至今,已经形成中华民族优秀传统。
3、罗列现实生活中出现对劳动“不理解”“不愿意”甚至不尊重的现象,并引发人们深思。
二、任务指令区域体现诸多显隐“任务指令”
1、“结合材料”意味着写作过程中要注意做到“引”和“析”,不能脱离材料而漫无边际乱写。
2、面向复兴中学同学演讲,体现了“写作身份”(你是复兴中学学生身份,是新时代青年)及“写作对象”(复兴中学同学及老师);“写作内容”为围绕“热爱劳动,从我做起”演讲主题并作倡议,考生要在行文中“体现个体认识与思考”及“提出希望与建议”。作为应用文体,考生行文中除了注意体现演讲稿应用文格式外,还应注重演讲稿本身具备的针对性、宣传性、鼓动性、感染力等特点。
3、其他为常规要求如“不得泄露个人信息”等。
【作文导写】
1、考生要认真按照以上步骤审好题,审准题,判断好材料论题即“新时代如何看待劳动,如何弘扬劳动精神”。写作中,考生要从古、今、未来三个时间维度加以思考论述,要论述与劳动有关的不同时代劳动者身上体现的劳动精神,从古流传至今并形成中华民族优秀传统重要组成部分。热爱劳动,从我做起,在新的时代,劳动又与我们美好未来息息相关。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要积极肯定劳动在古今乃至未来对人民生活起着重要作用,对劳动者的劳动精神加以继承和弘扬。
2、当然,行文在,考生要对当前社会中出现的“因为忙,感觉劳动占用时间”、“因为科技进步,认为劳动可以交给人工智能处理”、“因为劳动苦和累,花钱让别人劳动”等不理解、不愿意甚至不尊重劳动的社会现象加以深入剖析思辨。
3、作为复兴中学一员,“从我做起”等要求考生行文中要体现个体的真实情感、体验和感悟,当然,这样设题也体现了高考“防套作”等功能。
4、主题演讲一定注意交际语境及对话感等要素,列举的对劳动不同看法其实也是给考生提供比较明显的多元思辨空间,体现作文的深度和广度,考查考生的写作辨析能力。
5、“劳动”主题的作文在一些省市质检卷,如福建厦门质检卷、广州二模、湖南长沙某校押题卷等中有体现,但要写好还是要认真研读材料组成及诸多任务指令。从近几年高考命题方向看,平时还是要引导学生多关注时事,真正做到个人与时代、个人与国家融合了。

名师综评(广东省高州市冯文新)

仰望满天星辰,脚踏坚实土地

——浅解2019年高考语文全国卷1作文题

广东省高州市冯文新教师工作室

2019年中国语文教育界的春晚(注:此为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滕威教授对语文高考全国卷的评价)如期而至,而本场春晚的压轴好戏——作文题也拨开迷雾现真身。一年一高考,一年一吐槽,这似乎又是一场可以预见的话语狂欢会。或者又会有人认为,这又是政治老师绞尽脑汁精心炮制出来的申论考试,或者认为这又是一场平庸空乏、毫无温情可言的较量。作为本场春晚的看客,我也想表达一下自己的声音,对话全国1卷作文题。
一、命题原则:立德树人,守正出新
早前,有命题专家指出,如今之所以要强调高考的政治性,是因为中国教育这二十年来过于重视经济的发展而放松了思想教育,加上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导致青少年的思想混乱,道德缺失。因而,“立德树人”便自然而然地作为高考试题命题的一个原则。今年的全国1卷作文题,很明显就是强调了作文的教育功能,“热爱劳动,从我做起”的倡议,恰恰体现了育人使命和“立德树人”的教育任务。现在看来,总是有人吐槽高考作文命题像公务员的申论考试,也是不无道理的。如此看来,命题中心也是相当关注社会舆情的,贴心地来了一次“劳动最光荣”、“劳动是财富”的命题。
今年的作文题正如笔者所言:仰望满天星辰,脚踏坚实土地。奋斗的青春最美丽,劳动的身影最迷人,材料引导大家通过劳动创造财富、献礼青春,甚至是民族复兴,看似“微不足道”的劳动,却偏偏是国家大事、民族伟业,此为“仰望星辰”;而材料巧妙地考查了考生们的语文素养、生命体验和联系生活的能力,从而进行个性化、富于创意的表达,此乃“脚踏土地”。总而言之,高考主旋律无论怎么变,“立德树人”永远是不变的主调。
二、命题属性:积极导向,尊重个体
细读材料,不难发现,今年的命题虽然过于保守,但还是将更多的话语权充分地交由考生。笔者认为,本次命题还具有以下特点:
(一)审题弱化,可写性强
本次作文,延续了前两年的命题特点:审题弱化,可写性强。就材料本身而言,命题的拿捏得还是比较合适的,“尊重劳动、热爱劳动”这一倡议充分考虑到了考生的地域性以及对内容的熟悉程度,所以在审题上是没有过多设置障碍的。可写性上,本次的命题,同样能引导学生通过演讲稿、提建议等的形式去关注社会、感悟人生,意义重大,而且让考生有话可说,语文素养不错的考生也有更多的表达空间,我们应该点赞命题中心的这种诚意和温情关怀。
(二)关注体验,生活性强
本次命题,非但没有剑走偏锋,反而是回归原点。既然不是网上热传的宏大主题,考生应该不会再被宏大的叙事绑架,也不会再来一次轰轰烈烈的人云亦云,歌功颂德。命题者的意图就是关注考生的个体体验,积极导向考生在作文中加入生活化细节画面,进行个性化、由于创意的表达。“热爱劳动、尊重劳动”这一命题比较容易写真事、抒真情,考生能从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出发,写出自己对劳动的独特体会与感悟,避免空洞、泛化,避免虚情假意。这样生活性较强的命题,融入了个体的生命体验,文章便会真诚可信,行文也自然生动活泼、自然轻松。
(三)指令明确,交际性强
本次命题,延续了近四年高考对任务驱动的强调,有明确的任务与语境。比如,整个材料正反兼备,表明了劳动是财富的源泉、劳动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同时列举了生活中不尊重劳动的种种现象,正反的对立,很容易为考生创设演讲的语境。当然,写作的对象也很明确,那就是“复兴中学”的同学,这里过度解读一下也无妨,考生可以由“复兴中学”联想到、升华到“劳动就是民族复兴的入场券”也是未尝不可的。
写作的任务同样明确:
文体任务:写一篇演讲稿。
内容任务:倡议大家“热爱劳动,从我做起”,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并提出希望与建议。
思维任务:自选角度,确定立意。
其它任务: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因而考生行文时,任务与语境也显得更为重要。
此外,本命题有关正能量的主题导向更加明确,积极的情感表达成为本次作文的标配与必须,考生几乎没有负面情绪可以宣泄的机会与空间。
三、解码命题:仰望星辰,脚踏土地
一篇优秀的演讲稿,它必须具备几个特征:针对性、艺术性以及鼓动性。从各地的模拟卷以及平时的作文训练看来,很多考生对此类文体已经熟透于心,因而在格式上存在的文体应该不大,“针对性”这一点也相信很多考生能做到,因为导向已经很明确,就是尊重劳动,热爱劳动,创造财富,仰望星辰。因此,真正能获得阅卷老师青睐的还是演讲稿的“艺术性”以及“鼓动性”。
所谓艺术性,就是要求演讲稿思想内容的丰富、深刻,见解精辟,有独到之处,发人深思,语言表达要形象、生动,富有感染力。倡议同龄人热爱劳动,可以通过小故事的形式引人入胜,然后亮明观点,摆明事实,讲明理由,最后提倡呼吁,这是比较靠谱的一种写法。当然,要增加艺术效果,必要的名言警句、修辞手法、论证方式、夹叙夹议等,这些都是有必要的。
本次演讲稿的最终任务是“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并提出希望与建议”,这就意味着它必须具有鼓动性,而鼓动性和艺术性是分不开的,它必须实现理、事、情的交融统一,冷静严肃的层层剖析,高度概括的哲理,生动形象的的叙事,辅之以热情的鼓动、感人的情怀,造成一种感染力极强的氛围。而要达到这种效果,一定是经过强化训练才能达到的,在此一言两语亦无法让考生到达如此高度。
总之,本次的全国1卷作文题,看似有话可说,但往往无处诉说,看似柳暗花明,实则山重水复。至此,或者很多考生会抱怨,平时宏大主题式的训练、申论式的魔鬼训练完全派不上用场,空有一身才华却无法华丽转身。然而,我还是倾向于谢有顺(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导)的观点:“一个人不放纵自己的才华,而把自己诸多奇思妙想控制在一定的规则之内,适应现有的规则,争取拿到高分,这不仅无可厚非,还是一种智慧之举”。
最后,愿所有考生的作文,既能仰望满天星辰,又能脚踏坚实土地。
2.2019年全国II卷(甲卷)作文:

适用范围:辽宁、吉林、黑龙江、陕西、甘肃、宁夏、内蒙古、青海、西藏、新疆、重庆、海南(语数英)12省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1919年,民族危亡之际,中国青年学生掀起了一场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1949年,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新中国青年投身于祖国建设的新征程。1979年,“科学的春天”生机勃勃,莘莘学子胸怀报国之志,汇入改革开放的时代洪流。2019年,青春中国凯歌前行,新时代青年奋勇接棒,宣誓“强国有我”。2049年,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中国青年接续奋斗……

请从下列任务中任选一个,以青年学生当事人的身份完成写作。

① 1919年5月4日,在学生集会上的演讲稿。

② 1949年10月1日,参加开国大典庆祝游行后写给家人的信。

③ 1979年9月15日,参加新生开学典礼后写给同学的信。

④ 2019年4月30日,收看“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后的观后感。

⑤ 2049年9月30日,写给某位“百年中国功勋人物”的国庆节慰问信。

要求:结合材料,自选角度,确定立意;切合身份,贴合背景;符合文体特征;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名师解析(辽宁名师、全国作文研究名师/渤海大学附属高级中学/吴炳忠)

这是一个采用了有明确写作任务的新材料作文题型。交际语境写作,或说情境写作特征十分明显。营造了奋斗的情境,让考生感知奋斗与历史进步的关系。

主旨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贯彻立德树人的要求。激励青年为国家而奋斗,体会奋斗的精神与价值。

作文题不难,关于“奋斗”的话题平时也练过了,且有关文章也做了大量的阅读。估计考生看到了题会微笑一下。

二.具体分析:

1.内容与话题

作文审题首先应研究材料的内容与话题。

研究内容是为了找到话题,找到话题是为了立意。话题从材料内容中来,考场作文话题具有规定性。话题解决“谈论什么”或“写什么”的问题,它解决写作的方向性、范围性问题。话题是所议论的问题,是议论的中心,是展开议论的引发点。

立意(论点)是针对所论述的问题(论题)作者所持的态度、看法。材料作文要立意准确就必须搞清楚材料内容及含意是什么,内容及含意的范围是什么。

本题材料所给内容用一句话说就是:中国青年为中华富强而奋斗。

对题目有的认识与判断是:

试题材料由五则组成,试题命制充分发挥作文的积极导向作用,弘扬时代主题:中国青年为中华民族的富强而奋斗。切合当前的主题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引导考生自觉继承、发展优秀的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增强社会责任感,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考查人文底蕴、科学精神、责任担当、实践创新等能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启示考生深刻认识领悟中华民族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实现中华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感受中国青年与祖国、民族共有命运,厚植家国情怀。

1919年,民族危亡之际,中国青年学生掀起了一场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一一交代了时间、背景,交代了事件的人物、性质。给出了演讲稿的主题。激励、鼓舞青年勇敢地投身到这场伟大的运动来。作文要突出“五四精神”。

1949年,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新中国青年投身于祖国建设的新征程。一一交代了时间、背景,交代了写这封信的主旨。参加庆祝游行后的感受、决心,投身于祖国建设的新征程。

1979年,“科学的春天”生机勃勃,莘莘学子胸怀报国之志,汇入改革开放的时代洪流。一一交代了时间、背景,交代了参加新生开学典礼后写给同学的信的内容。汇入改革开放的时代洪流,学好科学知识,报效祖国。

2019年,青春中国凯歌前行,新时代青年奋勇接棒,宣誓“强国有我”。一一交代了时间、背景,交代了收看“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后的观后感的主要内容。新时代青年继承、发扬“五四精神”,奋勇接棒,强国有我。

2049年,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中国青年接续奋斗……一一交代了时间、背景,交代了写给某位“百年中国功勋人物”的国庆节慰问信的主要内容。庆祝实现伟大复兴,感激前辈的奋斗,表示我们会继往开来,继续努力奋斗。

所给材料的话题是:奋斗。为中华民族的繁荣富强而奋斗。天下兴亡,我的责任。忠于祖国、服务于祖国。

关键词是:奋斗。

关键词含义是: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繁荣富强而努力干。阐述中国青年与历史、国家、实现以及理想的关系。心系祖国、民族,与民族同呼吸共命运同进步。

2.含意与立意

研究材料的含意目的是确定自己文章的立意。文章的立意因材料的含意而定,文章的立意应该针对话题、任务而确立。研究含意就是研究为达成写作目的“具体写什么”的问题。

题目所给的作文材料的含意是: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使命担当,中国青年要为时代发展、民族富强而努力奋斗。

作文立意:材料给了五个写作任务,要求针对结合材料,切合身份,贴合背景来作文,由此,你选择的写作任务不同,立意也就不同。立意时注意:背景、身份,特别注意材料给出的关键词,以及读者。各个任务的主题已经非常明确了。

3.任务与要求

有的任务是明确的,有的任务是隐含的。有的任务在作文材料里,有的任务在导语中。有的任务是命题人指令的,有的任务需要作者自己确定。写作任务是作文立意的出口,立意必须从写作任务出发,围绕写作任务立意。

写作任务是指令考生必须完成的工作,其中,立意是最为重要的工作,因为意犹帅也,意是文章的灵魂、中心思想。

研究任务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完成任务,否则,累死也无功。研究任务就是研究题目中的读者、作者、目的、话题、文体、表达等交际语境要素。

本题的写作任务是:

请从下列任务中任选一个,以青年学生当事人的身份完成写作。

① 1919年5月4日,在学生集会上的演讲稿。

② 1949年10月1日,参加开国大典庆祝游行后写给家人的信。

③ 1979年9月15日,参加新生开学典礼后写给同学的信。

④ 2019年4月30日,收看“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后的观后感。

⑤ 2049年9月30日,写给某位“百年中国功勋人物”的国庆节慰问信。

无论是写演讲稿、写信,还是写观后感、慰问信。都要特别注意①“以青年学生当事人的身份完成写作。”②结合材料,切合身份,贴合背景。③符合文体特征。④主题鲜明。

要求,就是命题人所提出的具体条件,考生必须遵守、落实。要求,解决“在什么条件下写”的问题。

本题的主要要求是:

①请从下列任务中任选一个,以青年学生当事人的身份完成写作。一一任选一个,数量任务;以青年学生当事人的身份完成写一一作者身份任务。

②结合材料一一结合材料中的时间、背景、关键词(主题词)。

③切合身份,贴合背景一一选择的任务不同,身份就不同,写作背景也不同。所写内容也不同。

④符合文体特征一一写演讲稿、写信、写观后感、写慰问信,各自的文体特征不同,不过都是应用性的文章。年初教育部、考试中心都强调过要加强应用文的写作考查,《创新作文》为此还专门出过专栏。

4.作者与读者。

作者解决“谁来写”的问题。作者是话语表达者,是写作的主体,言说的主体。写作就是作者表达自己思想、感情的过程。作者的身份、修养、价值观等直接影响到写作。

本题的作者是:

① 1919年5月4日,在学生集会上的演讲稿。一一此时、此地的青年学生。

② 1949年10月1日,参加开国大典庆祝游行后写给家人的信。一一此时参加庆祝游行后的青年。

③ 1979年9月15日,参加新生开学典礼后写给同学的信。一一参加新生开学典礼的学生。

④ 2019年4月30日,收看“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后的观后感。一一此时的青年。

⑤ 2049年9月30日,写给某位“百年中国功勋人物”的国庆节慰问信。一一此时的青年。

读者解决“写给谁”的问题。读者是文章的阅读者、接受者,也是文章效果的体现者。读者的需要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作者要说什么、怎么说。作者只有考虑读者需要什么,才能达成写作目的。研究读者以便有针对性地阐述、解释、证明,选择有效的内容和形式。

本题的读者是:

① 1919年5月4日,在学生集会上的演讲稿。一一集会上的听众、学生。

② 1949年10月1日,参加开国大典庆祝游行后写给家人的信。一一家人。

③ 1979年9月15日,参加新生开学典礼后写给同学的信。一一同学。

④ 2019年4月30日,收看“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后的观后感。一一青年学生等。

⑤ 2049年9月30日,写给某位“百年中国功勋人物”的国庆节慰问信。一一百年中国功勋人物。

5.目的与表达

写作目的解决“为什么写”的问题。目的是作者想要达到的意图,需要实现的愿望,而这个往往是命题意图决定的。目的明确是写出好文章的前提,否则文章就会写散、写乱。好的文章是围绕目的达成而展开的。搞清楚写作目的问题有益于谋划文章的内容、结构、语言等。目的对文章的内容和形式起制约作用。

本题的写作目的是:为了中华民族的繁荣富强而奋斗,为了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东方而奋斗。

或激励、鼓舞青年勇敢地投身到这场伟大的运动来。或参加庆祝游行后谈感受、表决心,实现伟大的愿望。或号召汇入改革开放的时代洪流,报效祖国。或阐述奋勇接棒,强国有我。或庆祝实现伟大复兴,感激前辈的奋斗,表示我们会继往开来,继续努力奋斗。

总之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阐述青年与历史进步,国家、民族兴盛的关系。

表达解决“怎么写”的问题,即选择合乎语境的言语形式表达自己的思考、感悟、思维过程。表达不仅包括了文章的用字、用语,还包括了采用何种文体、结构、口吻、手法等内容。

本题关于表达的规定是:

文体:有演讲稿、书信、观后感、慰问信。

最好写成议论文的分析文、阐释文。联系当时的社会实际、背景是不可缺少的。

写法:请从下列任务中任选一个,以青年学生当事人的身份完成写作。

表达方式:阐释、评论、分析。

【下水作文】

青年有为,奋斗无悔,强国有我

——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观后感

深圳市罗湖外语学校 徐晓花

恰逢2019的“五四”,心潮异常澎湃。不仅因为一百年前的风雨涅盘,更因一百年后中华儿女依旧庚续铭记。领袖殷殷寄语青年:“好儿女志在四方,有志者奋斗无悔”。观看了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颇多感慨:新的时代,青年有为,奋斗无悔,强国有我。

庚续精神,矢志报国。一百年前,青年救亡图存,反帝反封;七十年前,青年投身建设,白手起家;四十年前,青年科技报国,勇立潮头;当下青年,凯歌前行,奋勇接棒;三十年后,民族复兴,青年接续奋斗。百年风雨,一代代中国青年庚续五四精神,矢志报国,从未间断。

青年有为,奋斗无悔。复兴路犹长,奋斗正当时。作为一名青年学生,奋斗是青春最美的颜色。无论是在广阔东北黑土地上奔走的秦玥飞,还是在病床上坚持自主创新研发的邹勇飞;无论是海南“最美”村官张译尹,还是壮烈牺牲的歼15飞行员张超,他们都以自己青春的奋斗姿态,告诉我们什么是新时代的青年。他们伴随着祖国成长,有着更扎实的知识,更广阔的视野,更先进的文明环境,只要与时代同心同向,便可绽放最耀眼的青年光芒。

与国偕行,强国有我。青年兴则国兴。 青年一代,有梦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希望。前有投笔从戎的五四青年,后有投笔下基层的大学生村官;前敢为人先高举“科学、民主、进步”大旗的青年,后有90、00后青年投身科研领域前沿;前有为国流血牺牲的五四青年,后有为国守边疆的北大青年……新的时代,青年们与国同行,奋斗不止,复兴祖国。

那么,放眼当下,新时代青年该怎么做呢?

论语有言:“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互联网时代的信息共享使大学生在关心自身发展的同时,更加关注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并对推动未来发展充满使命感。 2019年“五四”前夕,某媒体新记者走进100所大学,对近2000名新时代大学生进行采访和问卷调查发现,集体意识与担当、理性的爱国主义、奋斗精神是青年最认可的品质,这些品质共同绘就了新时代大学生的精神图谱。清华大学学生崔广鑫说,“用一年不长的时间,做一件终身难忘的事”是我们西藏支教团最浪漫的口号。而逆风翻盘”“C位”,饱含着青年去拼去闯去实干的决心和勇气。

青年们,请在五四精神的感召下,赓续传统,怀抱赤子之心,心怀梦想,脚踏实地,奋斗无悔,勇往直前吧,新时代的我们将大有所为!青年们,勇敢去奋斗,因为下一个百年,又是另一个另一群青年的天地!

传承五四精神,青年有为,奋斗无悔,强国有我,共创美好未来!

3.2019年全国III卷(丙卷)作文:

适用范围:四川、广西、贵州、云南4省

阅读下面的漫画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据“小林漫画”作品改编)

要求:结合材料的内容和寓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名师解析(四川名师、全国作文研究名师:翟晓周

铭记、感恩,再出发!

——2019年高考全国卷三作文简要解析

四川 翟晓周

【试题评析】

2019年高考全国卷三作文题一出炉,就一片惊呼:“太有语文味儿了!”“又是高考话题,是不是太过平稳?”“……”

在我看来,这道题命制的水平蛮高的。

一、体现“立德树人”的育人功能

首先,它与高考立德树人的要求高度契合。

作文材料为一幅漫画,而且是一幅温情漫画。漫画内容涉及的是老师与学生数年厮守一朝即别的太多不舍,对学生而言,也应该有万千不舍和感恩。但人生之路于老师而言,学生成人成才就是最大的幸福;于学生而言,毕业前最后一课,是一段路的结束,更是带着使命的新征途的开始。因此这道题就高考的选才与育人功能来讲,十分不错,以此为题目,意在引导学生要学会铭记、感恩,思考如何成就更好的自己。

二、契合高考作文命题的发展方向

近年来,全国卷三作文题在材料的选择上或者话题上有意识引导学生关注自身成长。2019年高考全国卷三的作文题,依然是个方向。

这道作文题设置的情景利于学生真写作。

写作情境是毕业前最后一课,每个考生都刚刚经历,都有话可说而且有很多真心话想说,这有利于学生真正表达“我”,说真话,抒真情,避免了假大空,避免了宿构和套作。这样的作文题才能真正考查学生“德”“才”和写作水平。

就写作本身而言,这道作文题,既是闭合的——只能就师生范畴来言说,但也是开放的——每个人有每个人的人生之路每个人有每个人的使命。当然从学生的角度,这篇作文一定要牢记的要素有两个:感恩,继续努力新征途!

【试题解析】

一、题型解析

作文题属于任务指令性作文,具体讲来就是:生活现象类任务指令性作文。

(一)题目明确给出了任务指令:

1、材料(漫画)给出了写作情境的任务指令——最后一课老师的一句话“我再看看你们,你们再看看书”,考生必须由此展开联想引发思考。

2、材料(漫画)给出了立意的任务指令——“结合材料的内容和寓意”,写作不能离开漫画内容和寓意信马由缰,这寓意更蕴含在老师的“我再看看你们,你们再看看书”一句话中,这句话蕴含着老师对学生的无限关爱、不舍与期许,由此可以解读出老师奉献精神、责任意识,以及给考生(学生)自己留下的感慨和影响,从而思考自己的人生意义。

3、“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文体等方面的任务指令。要求考生整体解读材料,整体立意,文体明确。

(二)交际意识

这道作文题有明确的交际任务。

1、交际身份:即将毕业离开高中课堂的高中生。

2、交际对象:自己、老师或者同龄人。

3、交际内容:如何铭记师恩,如何肩负使命再出发,如何向老师学习成为更好的自己。

二、审题立意简析

(一)解读材料,理解材料基本内容

材料是一幅漫画,漫画中是在学生即将毕业的最后一节课,一位慈祥的老师和两个学生在一间教室里,学生正在看书复习,教师说了一句话:“我再看看你们,你们再看看书。”

将毕业的最后一节课——交际情景与话题的引出。面对考生自己的生活——刚刚经历的最后一节课,离别的情景,应该有不少的话太多的情需要表达。

2、老师的这一句话:“我再看看你们,你们再看看书。”

——漫画的寓意所在。充满温情的一句话,道出了老师和数年厮守的学生在即将离开赶赴高考考场走向人生新征程的时候对学生的不舍、眷念与期望。由此也可读出老师的无私奉献和责任意识,让学生有感慨有感受有思考——铭记与感恩、带着老师的嘱托再出发!

(二)审题,立意,据材料内容、含义与任务指令确立文章的主题。

根据对材料内容的理解和对其含义的挖掘,结合任务指令,确立文章的观点。从材料及要求来看,立意的角度很开放,可以有如下三个立意角度:

从学生的角度,比如:感恩,再出发!长大后我就成了您!

从老师的角度,比如:记住你的样子,祝福你的未来!

从综合的角度;比如:老师无私的爱和奉献成就学生肩负使命不断前行!2、基本层次

(三)作文的“三思”简析

1、思想的高度:基于作文是情景交际下的“表达我”,这里应该指向这两个维度:

(1)如何在铭记与感恩中成长,成就更好的“我”;

(2)如何在成长中构建更好的“我与他人(老师、社会、国家)”的关系。

2、思考的深度:辨析关键概念(语句)。

“我再看看你们,你们再看看书”是什么意思,包含着老师怎么样的情感?

尤其是“再”所蕴含的情感,“再看看书”能不能理解为题海战术?

由此及彼,“我”听到这句话之后有怎样的感受和思考?

3、思维的慎度:

(1)弄清“我”与老师的关系。

(2)弄清老师与社会发展国家强盛的关系。

(3)弄清老师与“我”将来成长的关系。

(4)弄清楚“我”的成长与社会、国家的发展的关系。

三、写作简要提示

说真话抒真情,真诚地表达“我”,是作文的首要原则。在此基础上,这道作文题,在形式上十分开放,可以议论,可以叙述,可以叙述议论抒情相结合,换言之,可以写成议论文,可以写成普通的记叙文,也可以写成夹叙夹议的散文,还可以写成抒情性议论文……

【下水作文】

最后一课上的师生情

广东茂名 吴彬丽

毕业前最后一节课,老师跟同学们说:“你们再看看书,我再看看你们。”简单的一句话,其中所蕴含的情感已经跃然纸上。在我们的学习生涯中,师生之情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而这一师生情谊的深厚和情感,对我们人生的影响不可估量。

师者为何人?《师说》中提到:“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然而,在实际的教学当中,教师不仅承担着传授知识的任务,还肩负着育人的使命,让祖国的花朵随着时代的发展,德智体美劳都有全面的进步,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而在这花朵的培育当中,是时间、是青春、是情感的投入,而最后一课上的“你们再看看书,我再看看你们”便是一个侧影。

“你们再看看书”是一种寄予厚望的良苦用心。在《老师·好》这部电影中,于谦所饰演的老师一心把学生的前途放在心上,可谓“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看到班上有同学放弃学业,到处到街上去寻找他,用尽办法使他迷途知返;看到班上的学生安静同学利用自己的时间为其他同学进行高考复习,担心影响她的学习而强烈反对,与此同时,还免费给这些同学上课;看到高考临近,要求学生停止一切课外活动。但是关婷婷同学不顾反对,坚持带领同学们参加比赛,为老师夺回第一名后,他邀请同学们到家里吃饭,讲述自己的北大故事······所有的一切,都是这位老师,也是现实生活中千千万万个老师为了学生的成长用心奉献的真实写照。

“我再看看你们”是一种难以割舍的情怀。一届又一届的学生从中学校园走出,走进象牙塔,走进社会,而老师一直留在校园,送学生离开,也盼望着学生常回来看看。如果说学生是箭,那么老师是弓,箭在磨炼中逐渐变得坚硬笔直,而弓也鼓足了劲,让自己充满力量,从而箭才能射得更准,抵达目的地。让箭射中靶心,是弓的使命,也是弓的成就感所在,但是,与此同时,看着箭的远去,也难免有一丝失落与不舍。

“你们再看看书,我再看看你们”更是一种师生之间的深厚情谊。“教育是一棵树撼动另一棵树。”而能起到这种真正的撼动力量的,唯情感莫属了。情感由人产生,并且在人与人之间流动,而这一流动会闪烁着夺目的光芒。“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所有的付出,都在春风化雨中成为另一种感动。是春华秋实的回馈,带来的是满足;是把感动记在心间,跃然于纸上;是爱的传递,“长大后我就成了你”······无论是哪一种,这种情感都是当今浮躁而又功利的社会中无比珍贵的东西。

或许,我们还会看到教育中的一些令人惋惜的现象;可能,我们也会见到社会中感恩之情的缺失。但是令人感到欣慰的是,这些年来,随着尊师重教的提倡,师生之间的良性互动越来越多,也越来越多的优秀的高校毕业生愿意进入到这一领域来发光发热,为国家之根本——教育事业做出自己的贡献。尽管任重而道远,而我们一直走在路上。

毕业前的最后一节课,一句“你们再看看书,我再看看你们”中所蕴含的情感打动了人心,又引发了许多感慨。

4.2019年全国汉语试卷作文: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2019年5月10日,北京2022年冬奥会倒计时1000天。来安中学举行“奥运我最爱”的主题班会。小华说:“我最喜欢奥林匹克格言:更快、更高、更强!”大伟说:“我最喜欢乒乓球运动员马龙。希望有一天我能成为世界冠军,像他那样自豪地说‘I am made in China’(我是中国造)!”小齐说:“我最喜欢奥林匹克运动口号:‘奥运会最重要的不是胜利,而是参与。’我没什么体育特长,但经常锻炼身体!”

请根据材料内容,结合你的体验和思考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 自拟题目,自选文体。 ② 不得少于600字。

③ 不得抄袭。 ④ 文中不得出现考生真实姓名、校名、地名等信息。

名师解析 深圳名师、全国作文研究名师 鲁力】

这是一道典型的“立德树人”的作文。我们的教育需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高层反复强调:教育就是要把学生培养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的新型人才。若果说今年的全国Ⅰ卷:“热爱劳动,从我做起”,强调的是劳动教育,那么,这道题目强调的就是“体育教育”,二者相映成趣。

一、材料内容解读(条理梳理):

写作情境设置:2019年5月10日,北京2022年冬奥会倒计时1000天。来安中学举行“奥运我最爱”的主题班会。

发言平台:主题班会。

发言话题:“奥运我最爱”。

发言人及内容:

①小华说:“我最喜欢奥林匹克格言:更快、更高、更强!”

大伟说:“我最喜欢乒乓球运动员马龙。希望有一天我能成为世界冠军,像他那样自豪地说‘I am made in China’(我是中国造)!”

③小齐说:“我最喜欢奥林匹克运动口号:‘奥运会最重要的不是胜利,而是参与。’我没什么体育特长,但经常锻炼身体!”

二、写作提示(或称引导):

请根据材料内容,结合你的体验和思考写一篇文章。

三、写作要求

题目、文体、字数、真实信息以及不得抄袭等等

★ 综合“材料内容”和“写作提示”,不难看出,这篇作文最佳立意角度应该是:

(一)选择型立意:

即首先对小华、大伟和小齐三人的发言分别做出权衡比较性的评论,然后“结合你的体验”,重点选写一个方面,写出自己的思考。也就是“三选一”。

参考立意①. 我最喜欢奥林匹克格言;②更快、更高、更强; ③体育中国造,我最喜欢;④体育锻炼,贵在参与。(二)综合型立意:

即从三人都是围绕“体育教育”来发言的高度来谈“体育教育”对培养学生的意义。诸如健康的体质、坚忍不拔品质、乃至形成国家和民族的综合素质等等。

参考立意:参与体育运动,增强学生体质量。

当然,就这篇作文而言,“选择型立意”(三选一)容易写一些。

【注意事项】

这篇作文,从字数上看,要求不少于600字,因此,考生应把写作重点集中在“体育教育”论述上,不宜引申发散过多。如上所述,这但作文的命制意图,还是强调对学生进行“五育”教育之一的:体育教育。

下水作文

不问结果,重在参与

作者:深圳西中刘秋霞

在来安中学举行的“奥运我最爱”的主题班会上,小华最喜欢奥林匹克的格言,大伟最喜欢乒乓球运动员马龙,且希望有一天能成为世界冠军,我则更赞同小齐的观点,我最喜欢的是奥林匹克运动口号——奥运会最重要的不是胜利,而是参与。

不要太在意结果,重要的是你的认真参与。因为参与是取得胜利的前提。

小华最喜欢“更快、更高、更强”的奥林匹克格言。这样的格言确实让人振奋,“更快、更高、更强”的结果也确实令人佩服。但是,参与是前提,“更快、更高、更强”是结果。如果没有参与作为前提,何以得到胜利的结果呢?没有了参与,胜利的果实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其生命是不会长久的。

不要只看中胜利的结果,参与的过程也是美丽的。

或许很多人都有过跟大伟一样的求胜心理,想成为下一个马龙,想成为下一个世界冠军,为国家赢得荣耀,赢得金牌,赢得尊严。一个好的结果,固然可以让你熠熠生辉,成为最耀眼的那颗星。然而,马龙只有一个,冠军也只有一个。没有成为冠军,难道我们的人生就黯淡无光了吗?没有成为冠军,难道我们的人生就没有出路了吗?非也!虽然我们不能将金牌收入囊中,不能让国歌在奥运赛场上奏响,但是我们也不是一无所获。在参与的过程中,我们收获了挑战自我的勇气,收获了面对“劲敌”的沉着与冷静,收获了过关斩将的魄力。在参与的过程中,我们的内心得到完善,能力得到锻炼,境界得到升华。人生的乐趣在于参与的过程,在于追求的过程。重视参与,重视过程,才能品味酸甜苦辣,才能更好地欣赏人生的风景,才能遇见最美好的自己。如果人们只关注胜利的结果,难免会变得急功近利,这样,不仅会错过路上的风景,而且会失去理性,甚至失去自我。

更重要的是,无论是 “更快、更高、更强”的奥林匹克格言,还是想成为世界冠军的梦想,都是属于少数人的“权利”,属于有体育特长的人的专利。而不像奥林匹克运动口号那样具有普适性。

“奥运会最重要的不是胜利,而是参与”,它属于每一个人,也适合于每一个人。世界上的绝大多数人,是像小齐一样没有什么体育特长但喜欢锻炼的人。因此,重在参与就显得尤为重要。重在参与,虽不能获得冠军,但可以强身健体;重在参与,虽不能“更快、更高、更强”,但可以乐在其中。

不要太在意结果,重要的是你参与的整个过程。泰戈尔曾经说过,天空不留下鸟的痕迹,但我已飞过。不问结果,重在参与,活出自己的精彩才最重要。

5.2018年北京卷作文: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不少于700字。将题目抄在答题卡上。

①“韧性”是指物体柔软坚实、不易折断的性质。中华文明历经风雨,绵延至今,体现出“韧”的精神。回顾漫长的中国历史,每逢关键时刻,这种文明的韧性体现得尤其明显。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更需要激发出这种文明的韧性。

请以“文明的韧性”为题,写一篇议论文。可以从中国的历史变迁、思想文化、语言文字、文学艺术、社会生活及中国人的品格等角度,谈谈你的思考。

要求:观点明确,论据充分,论证合理。

②色彩,指颜色;不同的色彩常被赋予不同的意义。2019年,我们隆重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欢庆共和国70华诞。作为在这个特殊年份参加高考的学生,你会赋予2019年哪一种色彩,来形象地表达你的感受和认识?

请以“2019的色彩”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思想健康,内容充实,感情真挚,运用记叙、描写和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

名师解析 (福建名师郭培旺)

谁的文明,韧性何意

福建省厦门大学附属实验中学 郭培旺

2019年北京卷第一题,站位高远亦务实,要求明晰且体贴,行文开放又颇具层次性纵深感。着眼于历史未来时空,植根于家国文明高度,面向人的终极培育。鉴往知今,定位青春。

“文明的韧性”,就审题而言,至少需要问两个问题。一者,此处“文明”,仅指中华文明吗?二者,此处“韧性”,等于“韧”吗?综合来看,两个问题的答案都需慎重回答。这道题若仅仅写成“中华文明过去坚韧无比,未来也必将如此”,虽似无错,或许失之浅表矣。18岁成人,结束基础教育,进入高等学府,若仅是写一篇这样的“抒情文”与“散文诗”,岂不是太浪费了呢。

一,思考“文明”。

与文化、美等概念一样,“文明”或许也很难下一个定义,高考考场追求也并非在此。所以出题人非常体贴地做了暖心提示,大大降低了审题难度,也折射出了出题价值倾向。学生至少可从三个维度开开掘。历史层面:抓住关键时刻四字,大灾大难,凄风苦雨,立足特殊历史时期的追问。未来层面:文明发展面对哪些挑战,思考城市化,科技,环境,趋利主义,保守主义等,表达文明何去何从。细化层面:历史变迁、思想文化、语言文字、社会生活、中国人的品格等,抓住其中一个或多个领域,就可去将抽象宏大的“文明”具体化了。浅者浅说,深者深说,专者专说,博者博说。人人有话可说,区分度也可于此广阔的思考天地中体现。儒释道源远流长,从轴心时代流淌不止;汉字变迁,意义不淆,简化、键盘化都无法抹煞;诗言志,经典永流传;衣食住行,衣服的审美和文明特质,饮食上的特色,建筑的美;各省区的文明差异,南方落雨北方落雪……如此这般,学生基本上就可以写得实在、厚实;而宏大主题下的求实化倾向,正是出题人如此苦口婆心贴心提示的动机所在。

还要注意的是,在多民族的文明背景下,要区分华夏文明、炎黄、中华民族等几个概念;在全球文明背景下,要有足够的开放意识,对异域文明给予充分的关注。写成一篇《中华颂》,不应该是21世界中国青年的思维水准。

二,思考“韧性”。

韧性是个客观的词,与长度重量压强一样。讨论文明的韧性,不等于赞叹文明的坚韧。文明的确有其坚韧之时,但也有其脆弱、断裂、消亡之时。面对文明,需有信心,也需要有忧患。这才是成熟思维应有的品质。要去讨论文明的“敌人”是什么,在哪里?它既在外部,异族、战争、天灾;也在内部,封闭、怠惰、攻诘。文明至坚至韧,也至脆至弱,需要呵护珍重。

如果学生能够术业专攻,对整本书阅读、专题研究性学习做得透彻,懂一点中国建筑小史、中国八大菜系知识,或许会写得更有水平,能够讨论一下所谓最丑建筑是如何糟蹋建筑文明的,饮食文化又是如何不只是在舌尖上博大精深的,从而不满足于走马观花浅尝辄止。如果学生能够不止步于认同、赞颂,不陶醉于单向度的平面思考,或许文章会写得更耐咀嚼,更有深度和技术。

北京卷这道题至少给我们两个启示,基础教育阶段的深度学习任重道远,思维能力的培育永远在路上。

6.2019年天津卷作文: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不错,目前的中国,固然是江山破碎,国弊民穷,但谁能断言,中国没有一个光明的前途呢?不,决不会的,我们相信,中国一定有个可赞美的光明前途。

——方志敏

国家是大家的。爱国是个个人的本分。

——陶行知

若能作一朵小小的浪花奔腾,呼啸加入献身者的滚滚洪流中推动人类历史向前发展,我觉得这才是一生中最值得骄傲和自豪的事情。

——黄大年

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思考和感悟?请据此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 自选角度,自拟标题; ② 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文体特征明显;

③ 不少于800字; ④ 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名师解析(深圳名师、国学研究名师彭公瑾)

为国家选拔具有大视野、大格局、大情怀的有志青年

——2019年高考天津卷作文评析

深圳市南头中学 彭公瑾

2019年高考天津卷作文形式上采用的是传统的新材料作文,列举了三个人的三句话,要求写读后的思考和感悟。在审题上不设置障碍,注重对学生思想境界、人生观价值观的考察,用意在为国家选拔具有大视野、大格局、大情怀的有志青年,很好地体现了“立德树人”的命题方向。

第一句选取的是作为革命家的方志敏坚信中国有光明的前途的话。学生学过方志敏《可爱的中国》,两者一结合,可以读出方志敏一颗火热的爱国之心。

第二句子选取的是教育家陶行知的名言,直接点出“爱国”二字。

第三句选取的是科学家黄大年的入党申请,表达了希望把自己这朵小浪花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的热望。正因为有这份爱国情,才有他归国后的努力拼搏,并取得一系列重大科技成果。

综合三则材料,关键词是“爱国”,写作方向应该是:在新时代,我们如何把“小我”融入“大我”。

领袖在南开大学考察调研时勉励师生的一段话对我们写好这次作文有重要意义。

领袖对大家说,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民族心、民族魂。南开大学具有光荣的爱国主义传统,这是南开的魂。当年开办南开大学,就是为了中华民族站起来去培养人才的。我们现在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阶段,我们要把学习的具体目标同民族复兴的宏大目标结合起来,为之而奋斗。只有把小我融入大我,才会有海一样的胸怀,山一样的崇高。

我们虽然是学生,但我们应该把学习奋斗的具体目标同民族复兴的伟大目标结合起来,把小我融入大我,立志作出我们这一代人的历史贡献。

有了大格局,还要找到小的切口。

可从四个维度思考。

时代维度——在新时代,爱国主义思想有了哪些新的内涵?

文化维度——孟子说:“先立乎其大者,则其小者不能夺也。”对于知识分子来说,这个“大”就是勇担道义、兼济天下的家国情怀。

个人维度——我们是随波逐流的一代,还是有着坚定信仰的一代?有人说我们是“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我们怎么看?

教育维度——南开大学校训内容:允公允能 日新月异。张伯苓先生指出:“允公是大公,而不是小公,惟其允公,才能高瞻远瞩,正己教人,发扬集体的爱国思想,消灭自私的本位主义。”

下水作文

爱国,体现在行动上

作者:广东特级、正高黄活汉

方志敏、陶行知、黄大年……还有数不清的人物,一代又一代,他们对爱国,总有着不同的行动诠释。仿佛在告诉我们,爱国与个人相关,与时代相关,更与行动相关。

于是我们记忆起那一天,在烈士陵园,纪念碑巍峨高耸,直插云天,松柏苍翠欲滴。我们,静立于前,神情肃穆。耳旁,风呼啸而过,似在呢喃。身边,人越来越多,却没有过多的嘈杂。这个地方,这些人物,这样的环境,我们能做的事,是缅怀,是追忆,是纪念。

青春的心,总因这些人和事而澎湃着,它仿佛在告诉我们,英雄,永远不能因时间而忘却;爱国,永远不能因时间而忘怀,我们,应时刻铭记过去来之不易。

于是记忆起那一刻,我们读着“心有大我,至诚报国,把爱国之情、报国之志,融入祖国改革发展的伟大事业中,融入人民创造历史的伟大奋斗之中。”这是2017年5月25日领袖为黄大年事迹所作出的重要批示。这是对黄大年以身许国,叩开地球之门壮举的赞誉!年轻如我们,不会因此而激荡为国奋进的红心?

过去的抛头颅、洒热血、讲奉献,今天的搞建设、强国家、富民众,都要行动来践行,因为爱国不是一句空话,不是一句口号,不是一纸空谈。

传承百年,今日到我;激荡未来,壮志在我!爱国,要体现在行动,体现在实践中,我们可以先看看身边的人,以他们为标杆。

在建设美丽富强的新中国征程中,光辉灿烂的篇章里写下过他们的名字:钱学森、师昌绪、邓稼先、朱光亚、吴良镛、王淦昌、袁隆平……

这些人,舍弃优厚的待遇、放弃舒适的环境、克服恶劣的环境,义无反顾地投入科学研究中去,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奋战不息。爱国之体现,在于智慧的结晶!

在四十年改革开放曲折历程中,光辉灿烂的篇章里写下过他们的名字:马云、马化腾、李书福、柳传志、俞敏洪、任正非……一批又一批民营企业家致力于改革,致力于生产,致力于发展,让新中国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强起来。爱国之体现,在于不懈的探索!

相反,有些人,忘记了自己的基因图腾,忘记了血浓于水的亲情,忘记了国之大义。君不见,“占中事件”中港独之抬头,“嘘国歌事件”中嘴脸之丑恶,“丑化、诋毁、贬损、质疑英烈现象”刺痛无数人的心……

面对这些别有用心、刻意丑化、随意践踏,我们还是要敢于指责,敢于批判,敢于纠正。对此,影星成龙曾这样引用说“没有强的国,哪有富的家?”,对此,我们一些留学生曾这样说:“一出国,就爱国。还是祖国好!”

对此,我要说:“爱国,就要用自己的努力、能力,使之强大、使之富足;同样,爱国应体现在我们现时的努力行动之中,珍惜学习时机,用智慧强大自己,用不懈探索行动实践之。”

因此,从现在起,做一个行动爱国之人!青春万岁,强国有我!

7.2019年江苏卷作文: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物各有性,水至淡,盐得味。水加水还是水,盐加盐还是盐。酸甜苦辣咸,五味调和,共存相生,百味纷呈。物如此,事犹是,人亦然。

名师解析(江苏名师卓立子

写作立意在“自我内省”和“外在观照”之间

━━2019江苏卷高考作文题目评析

江苏省常州市三河口高级中学 卓立子

江苏卷这个题目,延续了往年新材料作文的特征。

高考江苏卷作文题目多以“隐喻+概述”的形式出现,有时候让考生多少有点儿陷入惶惑的迷阵,有的考生甚至沉入了浮夸的幻想。写作时如何迅速地审题、立意,确定写作内容,进而进行结构展开和成文呢?

针对江苏卷高考作文题目的特点,应该迅速抓取隐喻内容,理解概述信息,进而萃取观点,确立写作立意;应该联系生活,确定写作内容,产生感悟、思索,使思维有深度地展开,最终下笔成文。

1、针对性抓取取隐喻内容,理解概述信息,萃取观点,确立写作立意。

审视2019江苏卷高考作文题目,其材料从四个层次阐述:

一是物各有性,水至淡,盐得味。可以理解出万物皆为自我,各具其质,各有其性。

二是水加水还是水,盐加盐还是盐。可看出自我永远是自我,自我加自我还是自我,对他者的拒绝无法丰富自我。

三是酸甜苦辣咸,五味调和,共存相生,百味纷呈。这告诉我们各种事物的息息相通、纷呈与共才组成光辉四射的美好世界。

四是物如此,事犹是,人亦然。体现了命题指向性和开放性,告诉我们写作内容的广阔性,物、事、人皆可入文。

抓住有价值的信息,萃取观点的过程,就是指从具体到抽象的过程。江苏卷高考作文题目从具体的物各有性,到反对物自封闭独立,再到物物共存相生。接着指出“物如此,事犹是,人亦然”。

本文写作的立意应该确立在“自我内省”和“外在观照”之间。即立意在人生的“自我内省”,品味与人相融之道,感悟共处人生之美,和对世界的 “外在观照”,理解文明、文化、经济的共存和世界的和谐与大同之间。

2、联系生活,确定写作内容,记叙要形象,议论要有深度。

写作应该是自我体验的生活场景的展现,自我产生的真挚情怀的抒发,自我理解的透彻道理的阐述。

本文的写作立意在“自我内省”和“外在观照”之间,既可以描摹生活,记叙故事,写成记叙文,也可以由物及人,由事及理,由小及大,逐层深入展开议论,构思成议论文。

写作人生的“自我内省”,品味与人相融之道,感悟人人共处之美,和对世界的 “外在观照”,理解文明、文化、经济的共存和世界的和谐与大同等。记叙应该回归到自我体验的生活场景的展现,要描画个体的风采,细致描摹,体验感悟形形色色的人和事,注重真挚情怀的抒发,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议论应该观照现实,观照文化、文明、经济,一部人类文明文化史就是一部五味调和,共存相生,百味纷呈的历史。现实世界经济的发展,人类的进步,文化的交流证明着世界因共存而精彩丰富,人类因共鉴而发展进步。中华传统文化说“独学而无友,孤陋而寡闻”,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跨越时空、超越国度的交流,世界和谐而美丽。议论要关注本材料所展现出的四个层次的思维空间和梯度,自觉主动地不断提升认知和体验的层次,由感性到理性,再由理性到感性,联系材料的内在本质,运用由表及里、逐层深入,正反论证的方式,呈现出思维的丰富性、层次性、严谨性、系统性。

总之,2019年江苏卷高考作文写作立意在“自我内省”和“外在观照”之间,为文告知阅读者,天空的星星都能发出自我的光芒,但满天的灿烂需要大家一起去闪烁,人类的远方靠人类一起去追寻,大家一起走,走得更遥远。

下水作文

澡堂滋味

江苏盐城明达中学 张锐老师

看这题目,忽然想起澡堂,各色人等脱衣入池,悉成裸形,热气腾腾的池水里众生平等,共存共生,揩完热毛巾在躺椅上休息,街谈巷议,百味纷呈。虽然起身后,或翩翩美衣或衣衫破旧,各有各的人生,此刻却是同一屋檐下,酸甜苦辣咸,五味俱全。

随意说说这滋味。冬天里洗澡的大老板,手腕戴了金表,沉甸甸,褪下来,交跑堂手里,暂时存跑堂的手腕上,放抽屉或箱子,不稳妥,跑堂戴上,人在手表在,几十万的表就飞不走。跑堂也曾对戴金表的成功人士,有一点酸溜溜的羡慕,此刻是甜滋滋的享受。短暂的戴表时光里,跑堂也神采奕奕,精神焕发,虽然半个小时后物归原主,此刻表是跑堂的表,跑堂是戴金表的跑堂。拎茶瓶替客人添茶,一路金表闪烁晃眼。时不时抬起手腕看看时间。最默契的应该是有人问几点,他看表名正言顺,凝视片刻,略带迟疑,又斩钉截铁,告诉你几点几分,容不得你半点迟疑。

这酸和甜虽短暂,却也一晌贪欢。

跑堂是苦生活,揩毛巾添茶倒水,靠茶水钱糊口,许多老头爱泡澡,驱散一身困乏,可每天付澡票已穷于应付,自带茶水,偌大的堂口歪七八扭躺了一片锱铢必较的老澡客,自然让跑堂头疼。常起口角,辣味十足。有一老头,不洗到打烊不起身,似乎也自知理亏,毛巾把子也不劳跑堂动手揩,躺在角落里孤云独自闲,甚至还带一大苹果啃,持久战深谙其妙。跑堂旁敲侧击或指桑骂槐,老头不为所动,到了随心所欲不逾矩的年龄,廓然无我,只当耳旁风。像这类洗光澡的老头好几个,人情世故不是不洞然观火,但就舍不得这钱或者别有难处。老头子们齐聚澡堂,蹉跎时光,各自疏慢。不吃茶的老头和跑堂,他们这样势同水火,却又每天风雨无阻同一屋檐下,彼此厌倦,各翻白眼,却又天长日久的活下去。

这苦和辣,也是人情冷暖的滋味。

澡堂里,必然有一帮闲人说客,由他们讲新闻,论历史,替古人担忧,才有意思。却也不要见解正确,有理有据那是百家讲坛专家的事,这里妙就妙在信口而谈,眉飞色舞,捕风捉影,却又言之凿凿,仿佛亲眼所见。以不切题为宗旨的胡扯是其神韵,样样属实反而失之于教条乏味。春风得意的说客里,有退休不甘寂寞的老教师,地摊上翻来的野史说的有鼻子有眼。听的人多。有见闻广博的老司机,走南闯北,一肚子故事写出来就是一部阅微草堂笔记。有嗓音圆润的歌唱家,衣服没穿好忙不迭的献艺,一曲小白杨听的众人摇身赞妙。

阿城有个比方,人文就像盐,是看得见、摸得着;又像盐,融于人类生活,不知道的,以为没有什么人文,以为没有人文,人类也可以生活。我觉得这些澡堂说客,是一把盐,因为这把盐,澡堂不再平淡,有了咸味。

8.2019年浙江卷作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有一种观点认为:作家写作时心里要装着读者,多倾听读者的呼声。

另一种看法是:作家写作时应该坚持自己的想法,不为读者所左右。

假如你是创造生活的“作家”,你的生活就成了一部“作品”,那么你将如何对待你的“读者”?

根据材料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看法。

【注意】①立意自定,角度自选,题目自拟。②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③不得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

名师解析 (安徽名师张敏

今年的浙江高考作文题是一道好题。

从材料内容看,可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两种看法,是引子;第二部分是材料的核心,也是审批的难点。第一部分引出“作家、读者”这一情景概念;同时表达两种看法,给写作者义启迪、思考。第二部分设置具体情景。作文指向十分明确:你对阅读你的作品(你创造的生活)的读者是什么看法或态度。因此,这里确定了写作的视角——写作者;写作内容:从写作者的角度来写的你对待阅读你的“作品”(你创造的生活)的读者的看法或态度。

难点有两个,就是界定“你的生活”“你的读者”这两个概念。这两个概念关乎写作的内容。你的生活是什么?生活的指向是什么?你的读者是谁?这是写作者要思考的第一步。

从上述的解释看,学生的生活可写的内容很多,但应该主要是说生活的追求,或者说你想过一种怎样的生活。“你的读者”应该包括你自己和他人。写作时要思考,你在追求理想生活时怎么考虑同他人或外部世界的关系。实际上,这才是这篇作文的核心。即如何思考我的生活与他人(外部世界、大环境)之间的关系,也即思考自己追求理想生活时与他人生活(外部世界、时代生活)之间的关系。抓住了这一点,就抓住了写作的关键。

下水作文

1. 心有笃守,与时俱进

浙江省诸暨市牌头中学 何顺勇

生活需要自己去创造,需要自己去规划人生,与时俱进,我们作为人生的“作家”既要倾听时代的呼声,又要心有笃守,不逾矩。就像作家创作时心中要装着读者,倾听时代的呼声,又要坚持自己的思想,不为读者所左右。
米兰·昆德拉说:“生活是一张永远无法完成的草图,是一次永远无法正式上演的彩排,人们在面对抉择时完全没有判断的依据。我们既不能把它们与我们以前的生活相比,也无法使其完美之后再来度过。”但我们不能据此否定生活的美好,正因为生活是进行时,是无法预演的,我们更应该聆听自己内心真实的声音,坚持自己的想法,为理想而不懈奋斗,而不是让生活左右了我们的梦想。
青年导演郭帆,少年时便梦想成为一名科幻片导演,可时运不济,高考没考上北电,而被海南大学法律专业录取了。但他不忘梦想,边读书边拍短片,倔强地追寻他的电影梦。大学毕业后成了“北漂”,混迹于电影电视节目组。2009年考上了北电管理系研究生,后执导了两部并不火的影片,成了“新生代”导演。2015年赴美国好莱坞短期学习,重新点燃了他拍科幻片的梦想。回国后,历经三年,他带领团队克服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拍摄了《流浪地球》,开创了中国科幻片的元年。他的执着坚守,遵循灵魂深处的呼唤,让他最终走上了成功之路。
林清玄最后一条微博里说:“在穿过林间的时候,我觉得麻雀的死亡给我一些启示,我们虽然在尘网中生活,但永远不要失去想飞的心,不要忘记飞翔的姿势。”是的,我们憧憬飞翔,但并非是天马行空般的虚幻之旅,而必须植根于现实生活之上,顺应改革开放新时代的大势,主动融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潮流,方能大写自己的人生价值。
“改革先锋”王启民,大庆油田副总地质师,他坚持科学思维,直面业内争议和质疑,大胆探索实践,以“钉钉子”的精神,勇闯勘探禁区,挑战开发极限,几十年呕心沥血,攻克一道道技术难关,创造多项世界纪录,成功解决了大庆油田开发建设从“吃肥”“吃瘦”“啃骨头”再到“砸开骨头吸骨髓”过程中一系列核心技术难题,为大庆油田连续27年年产原油5000万吨以上作出了突出贡献,并为“铁人精神”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他的奋斗经历告诉我们年轻人,只有把“小我”自觉投身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才能成就真正的“大我”。
年轻的朋友,人生的画笔,由我们自己掌握,我们自然不能信笔涂鸦。我们一定要以梦为马,与时俱进,心有笃守,矢志追梦,化“草图”为“美图”,方能不负时代,不负使命,不负青春韶华。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年轻的朋友,大胆创作,大胆书写你的“作品”,才能经得起历史这位公正的“读者”的考验。

2. 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广东广州 任平生

孔子说:“以文会友,以友辅仁。”假如我是一名作家,我会把我的作品当作和读者沟通的桥梁,在平等的对话中创造更加诗意的生活,为我们共同的家园增添力所能及的爱和美好。我想,对于一个作家来说,这就是“仁”的境界了吧。

作家心里应该装着读者,但除了读者还要有真实的自己。心里只有读者,即使再真诚,作品自然免不了“媚俗”;心里只有自己,哪怕再真实,其结果只能是“孤陋”。现实中有一些作家,读者喜欢什么就写什么,或者什么卖钱就写什么,写出了很多格调很低的作品。还有一些人,他们号称不为读者写作,美其名曰“孤芳自赏”。实际上形影相吊,苦不堪言。更有甚者沽名钓誉,欺世盗名。在文艺作品市场化的今天,前者虽为潮流,但更要警惕;后者精神可嘉,却过于极端。

因此,一个作家对待他的读者应该是“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我所说的“以文会友”,就是要把自己的真实生活创造成美好的作品献给读者,作为新时代的作家,更应该扎根于生活的土壤,在中国梦的诗意田园中构筑精神的长城。作为读者的朋友,不能一味满足于个人的小情小调,更不能在悲悲切切和彷徨失意的情绪中沉沦。要做路遥那样的作家,虽然描写的是一个平凡的世界,却永远给他的读者奋斗的信心、自强的勇气和对生命的热爱。作家不能代圣人立言,不是高高在上的俯视者,更不是上帝。正如领袖所期待的那样,作家应该“植根中国大地,把当代中国发展进步和当代中国人精彩生活表现好展示好,把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阐释好”。有了这份情怀,才是把读者当作真正的朋友。

我所说的“以友辅仁”,就是在与读者的对话中释放更为广博的爱,和读者一起创造一个诗意的精神家园。孔子说:“仁者爱人。”韩愈则说:“博爱谓之仁。”作家要尊重读者的体验、感受和批评,更重要的是在写作中树立读者意识,在作品中传递爱,呼唤爱,让读者学会爱,创造爱,升华爱。作家不能坐而论“仁”,也不能文以载“仁”,而必须“以友辅仁”。作家和读者共同努力营造爱的世界,创造爱的家园。屈原传递给读者的爱是爱祖国,杜甫传递给读者的爱是爱人民,艾青传递给读者的爱是爱土地。无论是创造和谐生活还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都需要爱,需要作家传递出人类共同的爱!

“我将无我,不负人民!”政治家这样对待人民。作为一个作家,心向往之而身随之,对待读者必须要有大境界和大情怀,以大境界和大情怀营造充满力量和爱的世界。“以文会友,以友辅仁”,孔子的话必时刻激励我们!

3.愿我们一起活出幸福的模样

安徽宿松程集中学 张敏

人和人的相遇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情。彼此对幸福生活的追求,共同构成了一个有意义的世界。
每一个个体对理想孜孜追求的过程,便是展示精彩的自我生活的过程。这一过程也自然地给他人以影响;他人也自觉地修正着我们对生活这部大书的理解。从这个角度来说,我的幸福联动着他人的幸福,愿我们一起活出幸福的模样。
幸福是每一个个体对现实生活的期待。人生活的意义便是活出自我的精彩,在芸芸众生的世界找到自己的位置与价值。一个高三学生努力考上一所好大学便是阶现阶段的幸福,一个老农九月份的希冀便是田地里的灿烂景象,一位工人最幸福的时刻便是自己创造的产品被人称道。他们用奋斗与汗水涂抹着自己的生活,并以愿景的方式感知幸福的意义。
每一个个体为幸福生活打拼的立体身影,共同构成了一幅社会大众生活的图景,也诠释着自我奋斗的价值。每一个个体自我绽放精彩,在照亮自己的同时,也给他人以激励。大家知道华为人领军5G令国人骄傲,马云创造阿里巴巴被誉为时代骄子,于漪潜心教育赢被奉为改革先锋。他们因拼搏之姿而创造时代神话,他们用奋斗之手而酝酿幸福生活,他们更应点亮自我而照耀神州大地,激励中华儿女,让每一个矢志改革、锐意进取的人,找到生活的坐标、明辨前进的方向,从而收获自己的幸福。
其实,每一个个体的存在,便是意义。个体我创造生活的过程,既是追求自我幸福的过程,也是影响他人、启迪他人、成全他人的过程。因此,每一个他人品味个体之我追求美好生活的过程,便有了社会意义。人人追求幸福生活便会汇聚成一股时代洪流,共同构成我们所有人生存的社会大环境,而这一大环境也成就了每一个个体之我。正如,只有在改革开放的大时代,华为才能聚世界之长,展中华之力;阿里巴巴才能连贯世界,构建金融帝国;京东才能借助强大的物联网,实现立体体式供给。可以说,他人能够一起追求美好幸福生活的时代背景,是个体之我现实生活幸福之基。
西方有句谚语,地球是圆的。这个世界本来就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你的幸福,连接着我的未来;我的未来,关乎着你的现在。我们每一个人的未来与幸福,都与你有关,与他人有关,与远方有关。
但愿,我们一起活出幸福的模样。

9.2019年上海卷作文:

倾听了不同国家的音乐,接触了不同风格的异域音调,我由此对音乐的“中国味”有了更深刻的感受,从而更有意识地去寻找“中国味”。

这段话可以启发人们如何去认识事物。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对上述材料的思考和感悟。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

名师解析 (广东特级教师 邹天顺)

上海作文题,最具“中国味”

广东省清远市清新区第一中学 邹天顺

【作文试题解析】

我一直是喜欢上海作文题的,因为它总能够给我们这样的感觉:令人意料之外却往往又在情理之中,但这情理之中总是让我眼前一亮!

所谓情理之中,是因为上海作文题已经形成了自己一脉相承的“中国味”,2016年考查了对评价他人社会现象的看法,2017年考查了对预测现象的看法,这都属于社会现象类的,而2018年的“被需要”属于心态认识类的,今年的作文题则是感受与认识事物类的。尤其它从社会现象,人类心态上升到今年国家层面的“中国味”,这都是在引导青少年学生正确认识社会,感知心态,家国情怀。这些都是当今人们于立身处世之中不得不要关心的实际问题。所以说,上海作文题一直在引导青年学生善于观察,认识事物,关注社会,思考人生,提升素养,做一个高素质的时代新人。

上海作文试题沿袭了近几年高考作文敢于直面现实,关注社会,注重理性思辨,凸显生活体验的传统。尤其在生活是作文之根,思想是作文之魂,情感是作文之命等方面尤为突出,培养了学生的思辨能力,即逻辑思维和思辨思维的能力。

众所周知,越是自己的,才越是民族的,越是中国的。上海历来以海派,国际化著称,这些独特的个性就是上海,因为最具上海,所以可以代表中国,因为代表中国,所以最具“中国味”。

因此,今年的上海作文题具有“三气”:大气,底气,霸气。因为上海作文试题总是站在时代的最前列,把握时代脉搏,引领人们走向新时代,所以具有大家风度,是“大气”的作文题。因为在倾听了不同国家的音乐,接触了不同风格的异域音调之后,我由此对音乐的“中国味”有了更深刻的感受,这种以“我”的经历和感受出来的东西最具说服力,这种来自于生活的感受最接地气,有宏大深厚的根基,所以“底气”十足。因为上海不再只为自己有海派,最具国际化的城市而自我满足,孤芳自赏,上海要当时代的先锋,要代表中国,要具有代表中华民族的“中国味”,所以“霸气”冲天。

而面对这样的“大气”作文,自然不难写了。一是要正确读懂材料,这个已经不是问题,上海作文题从来不设审题难度的。二是立意要高远有深度,要抓住“中国味”确定立意方向,尤其在最近两年,美国要遏制中国的发展,我们不要再有太多的依赖思想,要民族自信,自力更生,创造出属于自己的民族科技,民族工业等。“越是中国的,才越是世界的”,让中国走向世界,代表世界!三是在选择好文体的基础上寻找最具代表性的作文素材,让自己的文章新鲜活泼而颇具说服力。

总之,上海这种具有“大气”“底气”和“霸气”的作文题,写议论文较为合适。只要在立意深刻和论证有力方面下些功夫,尤其注意联系当今国际形势,把握好主题方向,一定会写出文质兼美,思想深刻的优秀作文来。

下水作文

越有“中国味”,越具“世界性”

——硕士论文答辩会

广东省清远市清新区第一中学 邹天顺

高教授:大家好!今天我们在这里举行钟国伟同学的硕士论文答辩会,欢迎大家光临!钟国伟同学提交的论文题目是《越有“中国味”,越具“世界性”》。现在按照程序进行。

冯教授:请问钟国伟同学,你提出“越是‘中国味’,越具‘世界性’”的论题,是基于什么依据考虑的?

钟国伟:近年来,中美贸易战提示了我,我们要发展自己的科技和工业,不要总是存在依赖他人的企图。所以,我提出这个论题。

李教授:请钟国伟同学,你能够再简要地阐述一下你的论题的正确性吧。

钟国伟:好的。我之所以要论述“越是‘中国味’,越具‘世界性’”的论题,我是有充分的论据和严密的论证过程的。

首先,人类学常识告诉我们,作为黄种人的中国人颇具“世界性”。作为中国人无论你生活在地球上的任何地方,你都无法改变你的肤色。即使你不承认是中国人,或者你加入了外国国籍,但你的“肤色”无法改变,你不再是中国人,但依然具有“中国色”。所以,这种“中国味”就颇具世界性。

再次,中国传统建筑告诉我们,越是“中国味”就越是世界的。中国的万里长城,安徽徽州的传统建筑等很具中国特色,一直被认为是世界独一无二的,很具“世界性”。相反,有的地方为了建设所谓的洋楼而破坏具有传统特色的古建筑,结果让清一色的洋楼掩盖了“中国味”,走到任何一个城市都是一样的洋楼感觉。由于失去了“中国味”也就无法在国际上具有“世界性”了。因此,想要我们的建筑具有“世界性”,就要保持我们的“中国味”。

再次,一步破碎的中国的科技史告诉我们,没有“中国味”,就没有中国科技和民族工业。众所周知,我们的汽车工业一直发展不起来,就是因为依赖于欧美和日本汽车,跟他们合资制造汽车赚钱而不思进取以至于失去了独立的创造能力。我们的电子科技一直在依赖于欧美国家,所以一旦遭遇人家卡脖子,一些电子工业就会瘫痪。例如,我们的中兴、华为等已经尝到了这种苦味。我很敬佩华为老总任正非,他带领他的团队“卧薪尝胆”创造了属于自己的科技“5G”,给了欧美科技大国史无前例的震撼。华为公司这种极具“中国味”的科技产品,代表了中国,震惊了世界,是十足“中国味”的,更是震惊“世界性”的。

综上所述,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没有属于自己的作品,缺乏民族性的,个性化实业,是永远不会代表中国,具有“世界性”的。所以说,越是民族的,越是国家的,越是国家的,才越是世界的。所以说,“越是‘中国味’,越具‘世界性’”。

各位教授,关于“越是‘中国味’,越具‘世界性’”的论题,我就谈到这里。谢谢!

高教授:各位评委,对于钟国伟同学答辩的问题,还要什么意见吗?

高教授见大家摇摇头表示没有意见了,总结道:钟国伟同学的论文选题新颖而颇具现实意义,论据充分,论证有力。希望钟国伟同学在导师的指导下作进一步修改和完善,力争成为优秀的硕士学位论文。

钟国伟:谢谢高教授,谢各位评委!

2019年6月7日星期五

【自评】应该说,本文是有一定特色的。在准确把握好题意的基础上,我把立意的关键词确定为“中国味”三个字,立意方向锁定了“越是中国的,就越是世界的”这个论点。

在文体方面,我选择了“论文答辩体”,主要是考虑到不想跟清一色的“议论文”撞车,力争出一点新意,让读者在众多的议论文中看到一颗小小的星星,给读者一点新鲜的感觉。其实,这种“论文答辩体”也就是稍有“变形”的议论文,因为除了头尾,中间部分就是一篇常规的议论文。

当然,文体形式并不重要,关键是立意和内容,在这一点上,本文还应该是一篇较好的议论文。(邹天顺自评)

声明:网络文章,不代表本公号观点。仅限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4-11-24 04:21 , Processed in 0.011959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