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44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砸缸少年”的教子秘笈里 究竟藏着多少智慧?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9-7-27 16:11:20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砸缸少年”的教子秘笈里 究竟藏着多少智慧?2019年07月25日 14:20:22

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号迂叟。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宋仁宗宝元元年(1038),司马光考中进士。宋神宗时期,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司马光离开朝廷15年,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任官,官至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死后赠太师、温国公,谥号“文正”。

【总体概括】
司马光十分注重家教,留下了《温公家范》、《居家杂仪》、《戒子孙文》、《训俭示康》等家庭教育名著。司马光所编纂的《家范》,是我国历史上家范的第一次结集付梓,它不仅比较系统地总结了宋代以前我国家范的资料,而且也为今后此类文献的编纂创立了一种新的体例。
一、司马光幼时受到的良好家教
司马光的家教思想与他从小受到的良好家庭教育是分不开的。司马光的父亲司马池官居四品,任兵部侍中、天章阁待制,
“以清直仁厚闻于天下,号称一时名臣。”(《司马光集》附录一《传状碑铭》,苏轼:《司马温公行状》,四川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801页)
司马池作为一名胸怀大志的知识分子,他专心读书,锐意进取。在成家立业之后,以做学问的认真态度和质朴做法待人处事,培养子女。司马光的母亲聂氏是秘阁校理聂震的女儿,也是一位知书达理、才德俱佳的女性。司马光出生在这样一个书香门第、贵胄之家,在品行端正、见识深远的父母的直接影响和教育下成长。
虽然司马光出生那年,父亲司马池已经51岁了,但司马池对于这个“老来幼子”并不溺爱,注意从多方面进行严格的教育,使他从小就养成了刻苦学习、诚实做人的良好习惯。

【学识】
在学识方面,司马池对儿子不但要求严格,而且期望值也非常高。司马光6岁发蒙读书,起初他对所学的东西不能理解,但是在父亲的鼓励下,对读书的兴趣越来越浓厚,甚至达到废寝忘食的程度。

据《宋史》记:司马光7岁开始学习《左氏春秋》,就非常喜欢,可以将学习的大概内容讲给其他人听:
“自是手不释书,至不知饥渴寒暑。”(《司马光集》附录一《传状碑铭》,苏轼:《司马温公行状》,四川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802页)
到了15岁,司马光便:
“于书无所不通,文辞醇深,有西汉风”(《司马光集》附录一《传状碑铭》,苏轼:《司马温公行状》,四川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802页)
【品德】
在品德方面,司马池同样严格要求儿子,教育他要诚实做人。司马光5、6岁的时候,有一天
“弄青胡桃,女兄欲为脱其皮,不得去,一婢子以汤脱之。女兄复来问脱胡桃皮者,光曰:‘自脱也。’先公适见,诃之曰:‘小子何得谩语!’光自是不敢谩语。”(《宋人轶事汇编》卷11,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555页)

这个故事是的大概意思是:司马光5、6岁的时候,有一次拿到一个青核桃,他的姐姐想帮他把核桃皮剥掉,太硬了,结果硬是没能剥掉。后来家里的一个女佣人用热水把核桃浸泡一下,很快就把核桃皮剥掉了。他姐姐回来以后就问,是谁剥掉了核桃皮?司马光居然说:“是我自己剥掉的”。这件事正好被父亲司马池看见了,他责备司马光说:“明明不是你剥掉的,你怎么可以说大话,说假话呢?”这件事虽然很小,但却给司马光留下很深刻的印象。从此,无论是为人处事,还是学习,他总是十分诚实,不敢有半点虚假。
司马光个人素养极高,史称他孝友忠信,恭俭正直,居处有法,动静有礼,自少至老,未曾妄语。他也曾不无自豪地说过:
“吾无过人者,但平生所为,未尝有不可对人言者耳。”(《宋史》卷336《司马光传》,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8615页)
司马光的品德、学问在当时最负盛名,他简直就成为了道德的化身,据《宋史》记载:
“陕、洛间皆化其德,有不善,曰:‘君实得无知之乎?’”(《宋史》卷336《司马光传》,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8615页)
二、司马光的家教思想
从小深受家教影响的司马光在汲取先贤家教思想中的合理成分的同时,结合自身的学术修养,尤其是对儒家文化思想的深刻认识,创造性地发展了中华传统家教思想,他是继颜之推之后在中国家教史上又一位颇有理论建树的思想家。
【】治国先治家
首先,司马光把家教与治国平天下联系起来,认为在齐家的同时,能够实现治国平天下的理想。司马光继承、发扬了儒家的传统,强调齐家为治国之本。他认为治国者必先教育好家人,而后才能教化好百姓。他在《家范》中引用《周易》的解释:
“父父子子,兄兄弟弟,夫夫妇妇,而家道正,正家而天下定矣。”(《温公家范》卷1《序》,天津古籍出版社1995年版,第1页)

他认为:
“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温公家范》卷1《序》,第4页)
这也就是说,如果连家人都教不好,又怎么去教化天下的百姓呢?他又引用儒家经典《大学》的话来解释:
“其为父子兄弟足法,而后民法之也。此谓治国在齐其家。”(《温公家范》卷1《序》,第4页)
这句的大概意思是说:一个人无论是作为父亲、儿子,还是兄长、弟弟,都值得人家效法的时候,老百姓才会去效法他。司马光认为,这是要治理国家必须先管理好家庭、家族的道理。
【国家相通】
其次,司马光认为家庭是社会的缩影,治家与治国有相通之处,如家长能慈爱,到社会上便能以慈使众;子弟能孝敬,到朝廷中便移孝作忠。只要人人能尽忠孝,也就能“定天下”了。在这里,司马光已经认识到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成员同时也是社会成员,他们在家庭中言行的好坏,必然会反映到其社会行为中,从而正确地把家庭教育看作一个关系国家和社会发展的大事,而不是个人的私事。

正面教育为主
此外,司马光提出在开展教育的过程中,应当根据儿童模仿性强,但分辨是非善恶的能力比较差的特点,坚持正面教育为主,多给孩子树立正面榜样,用正面的形象去影响他们。司马光指出:
“夫习与正人居之,不能毋正。犹生长于齐,不能不齐言也;习与不正人居之,不能毋不正,犹生长于楚,不能不楚言也。”(《温公家范》卷3,第34页)
这句话意思是说,孩子和好人在一起生活,必定能学好,就像是在齐国出生、长大的人不可能不会说齐语一样;与坏人生活在一起,不可能不学坏,就像在楚国出生、长大的人不可能不会说楚语一样。司马光通过比喻手法,用正、反两方面的论证来说明对孩子进行正面教育的重要作用。

司马光还认为,好的环境也是正面教育所必须的,甚至对孩子的一生都将产生深远的影响。他在《居家杂仪》中说:
“凡子始生,若为之求乳母,必择良惠妇人稍温谨者。”(转引自费成康:《中国的家法族规》之《司马氏居家杂仪》,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8年版,第257页)
在他看来,给孩子找乳母需要找温柔贤惠、谨慎有礼的女性来担任。在《家范》中,他还借用“孟母三迁”的故事来说明好的环境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
原标题:不想让孩子输在起跑线?看它就对了!
来源:微信公众号“岳麓书院”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4-11-24 09:10 , Processed in 0.008134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