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36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和新中国一起成长 | 你还记得《红岩》中的江姐吗?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9-7-29 00:13:44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和新中国一起成长 | 你还记得《红岩》中的江姐吗?                                                         

2019-07-28 21:30                    


今天为观众朋友们推荐的影片是1965年由水华执导、夏衍编剧、于蓝主演的《烈火中永生》。
  1961年底,电影演员于蓝因病住院时,偶然从《中国青年报》上看到了长篇小说《红岩》的连载,仅看了几期,她就被小说中的江姐、许云峰等英雄人物的革命斗争故事深深吸引,她想,这么好的小说,应该搬上银幕才对。

不止于蓝,著名导演水华、欧阳红英也都不约而同地看中了这个小说。
于是,他们一起找到当时著名的剧作家夏衍来完成剧本,几天以后,夏衍交出了让大家一致赞赏的故事——
1948年,重庆解放前夕。
共产党员江雪琴(江姐)的丈夫彭松涛被敌人杀害,江姐怀着满腔悲愤,深入华蓥山区开展农村武装斗争。
由于叛徒甫志高的出卖,江姐和中共重庆秘密组织负责人许云峰被捕。
敌人不断威逼利诱,企图从他们身上找到党组织的线索,但不论是糖衣炮弹还是种种酷刑,都没有动摇革命者的坚强意志。
最后,江姐和许云峰大义凛然走向刑场,用生命和鲜血迎接革命的胜利。

看过剧本后,水华决定马上投拍,江姐由于蓝饰演。
于蓝虽兴奋,但也陷入了困惑。在她看来,江姐这个角色,在整部影片中相当重要,塑造得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电影的成败。她不确定,这个人物应该是什么样子的?能用自己以前演革命者的方式演吗?
正迷茫着,夏衍对她说,“于蓝,你可千万别把江姐演成刘胡兰式的英雄,也别演成赵一曼式的英雄。

这番叮嘱,使于蓝迷惑的心变得亮堂起来,她明白了江姐的气质与一线革命者是不同的。
江姐生活在重庆这样一座城市里,没有人知道她是共产党员,而她又能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奉献自己的一切。
她,应当是一个成熟勇敢、接地气而又不失机智的革命者。
在于蓝的塑造下,观众们感受到了江姐的光彩与丰满,这不仅来自于她的宁死不屈,更有举手投足间的温情。

电影中,不仅于蓝饰演的江姐令人印象深刻,赵丹饰演的许云峰同样值得称赞。
在拍摄前,赵丹看了《红岩》的小说和话剧,发现这些作品都将许云峰的人物处理成“外向”的性格,表现了其率真、热忱的形象,但赵丹却认为,应当将许云峰的性格突出“内向”的一面,着重表现他的坚毅、果敢、沉着。
实际上,赵丹这一改编颇有见地,它突出了革命者的成熟和坚韧,让许云峰既沉稳,又有英雄气概。不少专家都认为,“这是最没有舞台痕迹、接地气的许云峰”。

1964年12月,电影终于拍摄完毕。
周恩来对影片给予了充分肯定,并提出了修改意见,他认为,片中许云峰、江姐被敌人一拉出监狱,画面就转到迎接解放军的场面,这镜头接得太快,无法充分体现英雄的壮烈。
根据周恩来的修改意见,北影厂立即补拍了镜头:许云峰、江姐被押出来,他们手挽手,走上山坡顶,这时,摄影师将镜头摇成空镜,画外传来口号声,接着“啪!啪!啪!”一排枪响,镜头迅速摇上,画面出现青松和蓝天,画外传来国际歌。接着,镜头随即转到解放场景。

这场修改后的英勇就义戏份,如画龙点睛一般升华了影片主题。
1965年,影片《烈火中永生》在全国公映,受到了观众的热烈欢迎。
作者 编辑:幺鸡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9-11 22:04 , Processed in 0.007678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