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2394|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当年的端午节 [复制链接]

Rank: 3Rank: 3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5-26 22:00:29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每当“端午节”这天,我和老伴总会不由的想起当年我们知青时过节的情形。

    那时,农村的生活很艰苦,几十人、上百人的青年点就更不用说了。“端午节”青年点别说包粽子,连一人一个鸡蛋都煮不起。大不了这一天食堂买一盒肉罐头,炒个大锅菜就不错了。但是“端午节”当地农民还是很重视的,必定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吗?家家户户的孩子们早早盼着这一天。大人们得提前换好江米,准备好粽子叶,攒好鸡蛋。那天,一大早各家的烟囱就提前冒起炊烟。然后,大人们要按家里人口数量每人分一份。还要留下一些送给左邻右舍和亲戚们,除了体现亲情之外,也不免要让人家评论一下,谁家粽子包得手艺好。还要特别留下一些粽子和鸡蛋,一定要送给那些曾在建点,在自己家里住过的老知青。我们这些后来的知青,因为没有自己的老房东,除了指导员、连长想着外,就只能靠人缘了。其实,我们每次也不少得,那些农村的青年和孩子们,每次都把自己分得有限的一份,留出来一点,偷偷地送给他们关系较好的知青。我和老伴每次都能得到不少,我那时在农村青年中人缘还不错。我老伴是当时在学校当老师,每月有五圆钱收入,其中,每月至少拿出三圆钱,买铅笔和本奖励学生。孩子们不忘这份情,她得到的就更多些。收他们分得的那点东西,虽然我们心里多少有些不安,但还是很高兴的,深知那是一片心意。我们无论哪个知青得到的东西,大都要带回青年点,尽可能大家共享。只是不能说出是谁给的,防止大家有远近的猜疑。晚上,男知青一个宿舍的就共同饱尝一顿了事,算是过节了,高兴时再弄点小酒。女知青只把粽子吃了,鸡蛋吗?去了皮,用酱油泡上,留着慢慢吃。结果有不少也被男知青惦记上了,其中主要是我们后下乡男知青,那时老知青虽说只比我们大个两、三岁,可都很有大样的。

     我和老伴也常常议论,那些农村孩子,盼过年、盼过节,无非是盼着能吃到点平时吃不到的食物。可就这点他们期待以久的食物到手后,还能想到他们的知青姐姐哥哥,真是难得呀?这份真情不容易呀!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3Rank: 3

沙发
发表于 2013-5-26 22:06:33 |只看该作者
对不起,这个贴子发错地方了,请版主帮助转移-下。谢谢!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7Rank: 7Rank: 7

板凳
发表于 2013-5-27 15:04:27 |只看该作者
现在拿端午节不当回事了。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4-6-3 15:37 , Processed in 0.008285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