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东北是少帅夫人,在美国是金融富豪,于凤至这一生都是女王 2019-08-13 20:50
文 | 朵娘 · 主播 | 韩星 十点读书签约作者 在知乎上看到一个帖子—— “说说你觉得人生好难熬的时期或瞬间?” 答案五花八门,回答者也各有各的辛酸与不容易,总结来看,不外乎婚姻不易,育儿不易,以及对抗人生那些无常的不易。 这些不易,民国女子于凤至全经历过,丈夫出轨、纳妾、囚禁,自己生病、抗癌,儿子早逝,白发人送黑发人…… 可面对人生种种艰难处境,她还是凭借自己高超的情商、智商、财商,活出了自己的传奇: 从郑家屯的大家闺秀到奉化的大气贤妻,再到大洋彼岸经商炒股纵横商界的女巾帼的瑰丽人生。 高情商的女人,不在破事上纠缠 复旦女教授陈果说: 不管你有多优秀,不管你有多完美,总有人不喜欢你,总有人讨厌你。
从小富养长大的于凤至,端庄美丽、优雅高贵,有思想、有文化、有修养,是有才华的白富美。 然而,即使再优秀,在初出茅庐就已在奉天颇有名气的张学良眼中,她只不过是包办婚姻的“傀儡”,是他与父亲约定可以“在外面再找女人”的“正室原配”,是没那么喜欢的那个“她”。 因为张家父子的这个约定,那本门当户对的凤命虎子婚姻,变成了她于凤至婚姻里的不幸。 婚后,张学良“乱七八糟”的事情很多,他的情人名单里有中外名媛,闹得比较轰轰烈烈的就有谷瑞玉,称呼为随军夫人。 于凤至当然恼怒他风流多情,但从父亲于文斗救起张作霖时,这样的婚姻就命中注定了。 她于凤至倒是不怕翻天,大不了离婚,她有信心也有经济能力去养活孩子们。 只是,她对张学良有情,愿意与他白头共老,当然不愿让离婚影响他的名声。 “生活中的10%是由发生在你身上的事情组成,而另外的90%则是由你对所发生的事情如何反应所决定。” 根据“费斯汀格法则”,换一种心态,便是换一种活法,怎样活关键在于自己。 身处不圆满婚姻的于凤至,清醒地意识到自己的婚姻现实,她选择不纠缠,不讨好,也不隐忍求全。 正如杨绛先生说:“我和谁都不争,和谁争我都不屑。” 于凤至果断选择不让自己在破事上纠缠,将更多精力花在照顾孩子家庭上,让自己不听不看,不想不念。 但她也有她的底线,那就是:张学良在外头的事情,她不管,他外面的女人,不能带回家。 虽然双方没有说破,但却共同遵循着这底线,被带回奉天的谷瑞玉,被安顿在奉天经三路的一座小洋楼里,就连后来的赵四,也只是安顿在帅府东墙外的一栋二层小楼里,而且还与张学良赵四约法三章: 其一,赵一荻永远不能用“夫人”名义;
其二,对外赵一荻只能宣称是张学良的秘书;
其三,对内也只能被称为侍从小姐。
没能一生一世一双人,这是遗憾,但在于凤至心理,这些小情小爱不如家庭的稳定和祥和重要,为了顾全大家,她愿意做一些妥协退让。 就像林清玄所说那样:“一尘不染不是不再有尘埃,而是尘埃让它飞扬,我自做我的阳光。” 高情商的女人不固执,不纠缠,懂得转弯,懂得为自己的目标做取舍,更懂得变通给自己留余地,因为余地往往是新生地。 高智商的女人,懂得审时度势 作为张作霖钦点的儿媳妇,自从嫁入张家,于凤至一直表现得从容淡定,落落大方,大小事拿捏精准,深受张家上上下下老老小小喜欢,稳坐着张家少奶奶的位置。 1928年,张作霖在皇姑屯遇难,被送回帅府已经只剩最后一口气,最后伤重而亡。 于凤至聪明,反应快,她考虑到当时动荡敏感,尤其是日本人的虎视眈眈,为了大局她主张密不发丧,命一家人依旧忙忙碌碌,就像老帅还在的时候一样。 与于凤至的审时度势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谷瑞玉的小心机。谷瑞玉见大帅已死执意从天津北上,返回奉天,企图挣得自己应得利益。 谷瑞玉的举动,令日本人心生怀疑,虽然局势被匆匆赶回奉天的张学良控制,但也成为日后张谷彻底分道扬镳的导火索。 于凤至识大体、擅筹谋,对世事对生存之道都无比通透,同时头脑清晰,对周遭事务有着十分清晰的洞见力和觉知力。 正是因为她的这种觉知,在谷瑞玉识人不清,被人利用使张学良惨遭不测时,她救了张学良一命。 后来西安事变发生,远在欧洲陪伴儿女游学的于凤至,又一次敏锐地感到了蒋张之间的变化,为此不断奔走。 只是大局已定,她屡次奔走都无济于事。于是,于凤至主动陪伴在张学良身边,照顾他,一直到患上乳癌危在旦夕,不得不去美国治病才离开了他。 尽管心有不甘,但她还是选择再一次顾全大局,她的大局便是张学良。她写信托付赵四,请求她代替自己照顾张学良,从此离开了张学良。 1940年,于凤至在美国纽约做完手术后,得以痊愈。如果此时的她,选择飞回岛内,那也不至于和张学良劳燕分飞。 于凤至当然渴望回到张学良身边照顾他,但她有更远大的筹谋,她想通过自己的努力还张学良自由: “只要汉卿一日没有获得自由,我就不会踏入那里。” 她是铮铮铁骨的大女主,把张学良的自由看得比自己的婚姻还重。 她想了许多办法,也一直在努力为张学良申请美国绿卡,一旦成功,张学良就可以离开岛内到美国生活。 但是她的奔走是一把双刃剑,是希望,同时也使张学良的处境变得很是危险。 当局希望张学良解除和于凤至的婚姻,这样张学良也就没了前往美国的资格。 于凤至呢,她在收到张学良的信后,为了他的人身安全,自愿选择离婚。 路遥在《平凡的世界》中写道: 在这个世界上,不是所有合理和美好的都能按照自己的愿望存在或实现。
但一个拥有高智商的女人,懂得筹谋与审时度势,会在不同的情境下打出不同的牌,哪怕造化弄人,也能问心无愧,无怨无悔。 高财商的女人,懂得放眼将来谋大局 巴菲特说:“做优秀的投资者并不需要高智商”,只须拥有“不轻易从众的能力”。 于凤至拥有投资者的可贵品质,做事不犹豫,不跟风,不从众,眼光长远。 这些品质,让她擅于抓住机会,成为叱咤华尔街的金融女王。 高财商的女人,懂得运筹帷幄,坐吃山总会空,总要有开源的办法,哪怕是承担一定的风险用钱挣钱,也好过坐等山穷水尽时。 她努力学英语,学会看股票,想借助炒股来挣钱。刚入股市时,于凤至并没有选择跟带她入股市的朋友莉娜买同一只股,而是在华尔街股票大厅观察良久后,根据自己的理解选定了一只股,而且买了不过500股。 对于于凤至来说,她选择做她完全明白的事,不懂不做。 当朋友的股票大涨,她所持股票一直处于低迷时,她也不懊悔失落,而是坦然处之。 不久,局面反转,于凤至所持股票涨幅远超朋友的股票,但她却不顾朋友反对,坚持在两日后抛出了所有股票。 而事实证明,她抛出所有股票后,那只股票真呈现下滑趋势。 她的独具慧眼与坚持己见,让她在炒股挣了钱后,坚持“每有盈余,就买近处房产出租,在美国安顿下来。” 当时美国房地产刚兴起,于凤至就敏锐地嗅到土地里的商机,勇敢尝试房地产投资,她擅于思考,眼光独特,常常逆流而行,最让后人津津乐道的是1973年再房地产投资上的一次深谋远虑: 第一,于凤至没有像友人那样选择在纽约投资房地产,而是把第一次房地产投资选在洛杉矶市。她看中的,是洛杉矶繁华的电影业。
第二,她没有投资别墅,只是用非常低廉的价钱买下一块破农舍。她看中的是它的地理位置,因为它距离迪斯尼乐园不过一华里。
在当时,这些投资行为并不被旁人理解,但她坚持己见,执意购买。 后来,这座农舍被美国凯斯尔旅游集团以每坪三万美元的价格来购买,于凤至挣得满盆钵。 1982年,于凤至买下洛杉矶南郊50公里处,一块被各房地产大亨预言一文不值的南郊荒地。 这项投资当时被各方大亨迫尽冷水,但于凤至认为洛杉矶有向南发展的趋势,大城市的人去乡下寻找宁静返璞归真是趋势,所以这块荒地将来肯定会升值。 结果不到三年,就有一位巨商想将这块地开发作为高尔夫球场,他最终以当初于凤至买地的七八倍价钱够得此地。 亦舒说:“我要很多很多的爱。如果没有爱,那么就很多很多的钱。” 失去与张学良婚姻的于凤至,靠自己的敏锐眼光与长远格局,抓住了一次又一次机会,创造了巨额财富,成为了美国华人界名气斐然的“富婆”。 浮华于世,爱情婚姻难以牢牢抓住,但财富带来的尊严,能让人不受旁人左右,继续大踏步走江湖。 背靠钱财好干事,离婚后的于凤至利用自己的一切资源不断为张学良的自由奔波,还在美国给张学良和赵四买了一栋别墅。 当一个人弱小时,过往情爱都是落井下石的笑话,但当一个人强大时,曲折婚恋也可能是人格添花的佳话。 事实上,经济上富可敌国的于凤至,压根就不需要后人的“心疼”“怜惜”与“哀叹”,她的人生足够精彩,靠着自己的学识与胆识,在名利场合游刃有余。 张学良曾说:“我的事情是到三十六岁,以后就没有了。从二十一岁到三十六岁,这就是我的生命。” 但对于于凤至来说,离开张学良后,她的商场巾帼的精彩人生才刚刚开始。 女人逆袭的底气,从哪里来? 高情商、高智商、高财商,于凤至正是因为拥有高三商,才能让自己从苦逼的“知音体”弃妇,逆袭成长为叱咤华尔街的金融女王,成为当之无愧的一代大女主。 作为女子,不要让眼前事蒙蔽了心智,哪怕是前半生嫁错郎,做错抉择,也要懂得断尾求生,放眼将来,抓住一切机会另谋精彩人生。 可见,三商在线是根本,不在破事上纠缠、懂得审时度势、懂得放眼将来谋大局,这就是女人后半生的高级活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