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25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古代才女:写出“白首不相离”的卓文君,也敢于私奔追求幸福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9-10-13 14:46:14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古代才女:写出“白首不相离”的卓文君,也敢于私奔追求幸福                                                         2019-10-13 18:16                    

                          

古代才女,讲了蔡文姬,也讲了李清照,回首发现,我竟然把汉代的卓文君给落下了。我们也许对她这个人不太了解,但是一定对她和司马相如的爱情有着熟悉的感觉。

卓文君是西汉时期的人,家中是蜀地有名的富商,十六岁时就出嫁了,但是没有几年夫君却去世了,没有子嗣的卓文君就回到了自己的娘家。但是,卓文君这个女子,也许是因为家境良好,所以她获得了很多学习的机会,所以她成为了一个善音律,又好文学的才女,就是在西汉,她的才气都是可以排的上名的。

但是,对于卓文君,历史记载最多的是她与第二任丈夫司马相如的故事。司马相如是西汉时期著名的大文化家,但是他却不醉心于权力和职位。但是,即便这样,司马相如的名声在蜀地也是非常高的。在这里,他经常称病不愿意和别人结交,但是卓文君家的长辈卓王孙听闻他的名声想要宴请他。司马相如决定称病不去,但是与他关系相当好的人却来邀请他,他没有办法,只能选择赴宴。

他在去宴会之前,得知,卓王孙的女儿卓文君也在。在就对卓文君的才气有所知晓的司马相如,在宴会上也成功的勾起了卓文君的心。事情是这样的,卓文君在家中得知自己的娶亲宴请的人是西汉有名的大辞赋家司马相如,就一直想见识一下,但是男女有别,她没有机会可以看到司马相如。所以她就偷偷的躲在自己大厅的屏风之后,偷看司马相如。司马相如早已经注意到卓文君,当即表演了一首《凤求凰》。

这首《凤求凰》也是看两人是否有缘的时机,如果卓文君的音律,那她就可以懂司马相如的意思。如果她不懂,两人之间也是没有缘分了。但是,卓文君可是西汉的才女,司马相如的琴外之音,卓文君懂了。

而就是这样一首《凤求凰》就让卓文君对司马相如倾情相待了。卓文君得知司马相如的心意之后,当天晚上就从家中逃出,和司马相如一起私奔到了成都。两人虽然都有才气,但是却没有钱财。在成都待了一段时间后,两人发现生活无法继续。卓文君就提议一起搬回临邛,她可以问自己同族的兄弟姐妹借点钱,然后做点生意,维持自己的生活。司马相如没有立场反对,两人就一起回去了。

回到临邛的两人,在筹钱之后开了一家酒店。两人,一个是当代的大才子,一个也是有着才气的富家小姐。可是两人都不觉得羞耻,反而是乐在其中。卓文君的父亲看到自己的女儿就这样跟着司马相如,过的日子还如此糟心,就闭门不出,坚决不想见到两人。但是,有人劝他,不管你怎么想,那都是你的女儿,你忍心看着你女儿过那样的生活吗?卓王孙这才给了女儿女婿一些帮助,让他们在临邛也住到了宅子里。

卓文君和司马相如在一起之后,也给卓文君的创造提供了很多的素材。两人在一起之后,司马相如因为自己写的《子虚赋》,让当时的皇帝刘彻非常赏识,并且让他做了自己身边的官。司马相如直接就成为汉武帝的宠臣,也正是在这时,他渐渐的对卓文君的感情没有那么纯粹了,他想要纳妾,还告诉了卓文君,而卓文君选择写了一首《白头吟》回给司马相如,希望他可以找到两人之间的感情,但是司马相如却回给卓文君一句没有回忆。

卓文君心灰意冷,写下了《怨郎诗》,《诀别书》两首,交给了司马相如。在卓文君言辞恳切的说法之下,司马相如又重新找到了两人之间的感情,感叹卓文君的才气,和自己差一点的泥足深陷。之后,司马相如再也没有提过纳妾之事,两人一直携手到老,很是幸福。

卓文君的爱情都是卓文君自己赚来的。她有学识,懂音律,所以她可以听得懂那些琴外之音,然后走出了自己的第一步。第二步是,当时的卓文君就敢冲破束缚,选择和司马相如私奔。第三步,是丈夫提出纳妾一事之后,卓文君不是吵闹,而是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让两人可以重归为好,这就是卓文君的本事。

我们欣赏卓文君,不仅是应该品她的诗文,对于她的行为更是值得多加关注,您觉得呢?这样一个优秀的女子,她的处事方式是有一定的理法和章程的,对不?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4-11-29 13:45 , Processed in 0.007960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