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授衔时,此人一直没有听见自己的名字,总理:再给他念一遍 2019-10-20 20:10
实行军衔制,是军队正规化现代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解放战争中后期,我军曾多次将此项工作提上议程,但最终都因战事激烈而暂时搁置下来。 新中国成立后,我军专门成立了工作组,负责推动军衔制的实施。1955年夏,各项工作准备就绪,国家随即决定在全军实行军衔制,为现役人员授衔。 ![]() 9月27日,第一次授衔仪式在北京拉开帷幕。活动分2场进行,首先由总理为在京的将军们授衔,然后再由主席为在京的元帅们授衔并颁发勋章。下午2点半,授衔现场军乐齐鸣,将星云集,为共和国立下不朽功勋的将军们,一一列队上台,庄重地接过了总理亲手颁发的授衔命令状。 由于人数较多,授衔仪式一直进行了2个多小时才接近尾声,但始终有条不紊。当最后一组将军们上台后,总理往台下看了一眼,却发现台下等候授衔的队列里,还孤零零地站着一人。 ![]() 将军们上台授衔时,原为10人一组,由于进行得太慢,后调整为15人一组,再调整为20人一组,全部都是编组进行,为何会只剩一人?此人是谁,为什么不上台领衔? 始终站在台下,没有上台的这人叫黄火星,江西抚州人,21岁时加入红军,英勇善战,足智多谋,历任弋阳游击大队政委、第11军第1团政委、西南第2纵队政委等职。抗战爆发后,黄火星调任新四军第2支队第3团团长,后又升任19旅政委,一直战斗在抗战第一线。 ![]() 解放战争时期,黄火星先后担任华东野战军7纵政治部主任、三野25军、29军政委等职,率部参加了莱芜、济南、渡江等战役,战功赫赫,是一名文武双全的猛将。新中国成立后,黄火星被任命为第10兵团政治部主任兼福建军区政治部主任,厦门军管会主任。 在正式授衔前,黄火星被工作组评定为中将军衔,因而参加了全军第一次授衔仪式,站在等候授衔的队列里。然而,黄火星从头站到尾,也没有听见主持人念出自己的名字,只听见一个“黄火青”的名字,不能确认是不是叫自己,所以就一直在台下等候,直到被总理发现。 ![]() 此刻,总理也认出了黄火星,问:“你是怎么回事?”黄火星急忙如实说明了原因,总理马上意识到这里面肯定出了差错,不是念错了,就是听错了。于是,便对主持人说道:“再把他的名字给他念一遍”。 于是,在主持人嘹亮的声音中,黄火星独自一人上台,接受了总理授予的授衔命令状,成为共和国开国中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