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62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诗歌」一片风景便是一种心境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9-11-7 02:07:19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诗歌」一片风景便是一种心境                                    

            

        2019-11-06 20:21                    

                          “月亮起来了,你睡醒了吗?你惺松的眼里为何噙满了清凉的泪?”
昙花说:“这是悲伤之泪, 也是喜悦之泪。”
“那你悲伤什么,喜悦什么呢?”
“悲伤我即将凋零,喜悦我即将开放。——这短暂的夜!” 昙花嘟哝着嘴说。
“你就不曾见到过夜的美吗?”
“夜的美?不,夜是黑的,毫无光环。我连自己的花的颜色都不知道一一哦, 这短暂的夜,罪恶的夜!”
“你可以用耳朵去听听呀,听那花开的欣然;你可以用鼻子去闻呀,闻那馨香一瓣!”
昙花说:“哦?是呀!”于是,绽开了笑脸。

一朵野花

文 | 陈梦家

一朵野花在荒原里开了又落了,

不想到这小生命,向着太阳发笑,

上帝给他的聪明他自己知道,

他的欢喜,他的诗,在风前轻摇。

一朵野花在荒原里开了又落了,

他看见春天,看不见自己的渺小,

听惯风的温柔,听惯风的怒号,

就连他自己的梦也容易忘掉。

野花在荒原里寂寞地开,孤独地落,生死不为人知。但它依旧“向着太阳发笑”。在孤独的绽放与飘落之间,洋溢着的是它的“欢喜”,它的“聪明才智”。在风起风收时,它自由地咏唱着,自豪地向周围传播着芬芳。那动听的声音,那浓郁的芳香,谁不说是一种美?生命虽然短暂,但它在短暂的生命里,仍然要享受大自然给它的恩宠,在醉人的春风里向着太阳展示它那生命的光辉。小小的野花有着近乎狂妄的自信,它看见了阔大的“青天”,它的“渺小”也在那瞬间里显得高大、伟岸。
透过诗,我们看到的岂止是一朵野花?人类是同野花样的短暂和渺小。我们]应该像那朵野花一样,不悲观,不自叹,珍惜生命的价值,在人生的生存搏斗中获得自我的超越。

  

作者简介

陈梦家(1911- -1966),笔名漫哉,现代著名的诗人、 古文字学家和考古学家。受闻一多、徐志摩诗歌理论的影响,开始创作新诗,兼具闻诗格律谨严与徐诗轻俏流丽之长。新月派代表诗人,1911年生于南京,1931年出版第一部作品《梦家诗集》。1944年秋到美国芝加哥大学讲学。作为后期“新月诗派”的代表诗人,他的诗歌在中国新诗史上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他认为“诗应当是可以观赏的歌咏的思味的文学”,追求诗歌的内在意蕴美,强调格律与情绪相契合,要求诗歌真实地抒写自己的情感, 讲求构思精巧,想像丰富,比喻新奇。1947年回国,继续在清华大学执教。1966年被迫害自杀身亡。著有诗集《梦家诗集》、《不开花的春》、《铁马集》、《在前线》、《梦家诗存》等。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8-29 15:36 , Processed in 0.007940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