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21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王勃很经典的一首诗,连杜甫都为之倾倒,写出了无奈的离别之苦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9-12-4 02:16:38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王勃很经典的一首诗,连杜甫都为之倾倒,写出了无奈的离别之苦                                    

            

        2019-11-30 15:19                    


“王杨卢骆当时体,轻薄为文哂未休。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杜甫写这首诗正是赞美当时的“初唐四杰”,盛唐时期的评论家对于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等人很不屑,认为他们的作品空洞无物,只不过是以一些华丽的辞藻来取悦别人,读来犹如一怀白开水一样寡淡;但是作为当时杜甫则是发现了他们的价值,并且给予了他们高度的评价,于是写下了这首《戏为六绝句.其二》,以此来表达自己对于前辈的赞赏,同时也是告诉了世人,不要太过于斤斤计较,毕竟他们的作品无论是从形式上,还是表现手法,那都是一流,正是这首诗,让我们感受到了杜甫的宽大的胸怀,同时也把王勃等人的文学成就给予了一个很公正的评价,使得后人开始逐渐发现了他们的价值。

“初唐四杰”那是初唐时期最了不起的一个组合,他们每一个人的诗作都是经典名篇,特别是其中的王勃,那更是具有代表性,而且他的送别诗最经典,尤其是一首《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那更是脍炙人口,里面的两句经典的名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更是脍炙人口,达到了妇孺皆知的地步;另外的一篇骈文《滕王阁序》,让人再次惊艳,感受到了王勃不一样的才华,通篇可谓是洋洋洒洒,写得极为优美。

王勃的诗自有一种感伤之怀,这也是与他的人生经历有关,少年时代就表现出了过人的才华,但是后来的人生之路却又是走得极为艰辛,由于擅杀官奴,还着一点丢掉性命,只是后来又逢了大赦,总算是捡回了一条命,可是从此心理受到了打击,去往被贬到交跤(今天的越南一带)的父亲,回来的从船上掉落大海溺水而亡,一代伟大的文学大师就此烟消云散,只不过是活了短短的二十七岁。

虽然王勃的人生很短暂,可是却犹如流星一样,一闪而过,但同样照亮了那个时代,很多的作品现在早已是成为了千古名篇,除了前面所介绍的那一诗一文之外,笔者今天再次为大家推荐王勃另一首送别诗,也就是这首《江亭夜月送别二首.其二》,这同样是一首伤感的送别诗,不过这首与《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不同,它更加的伤感,也更加的忧愁,可见当时诗人内心极为悲苦。
《江亭夜月送别二首.其二》
唐代:王勃
乱烟笼碧砌,飞月向南端。
寂寞离亭掩,江山此夜寒。

王勃在这首《江亭夜月送别二首.其二》以一种极为细腻的笔触,写下了送别朋友后的一种心境,虽然同样只有那么寥寥几句,可是却写得感人肺腑,字里行间充满了无限的忧愁,使得我们在读了这首诗之后,立马能够感受到诗人的一片悲痛之苦,所以这样的作品,最是能够体现出一个人的真性情。
“乱烟笼碧砌,飞月向南端。”开篇的第一二句,则是由景入情,这也是大部分诗人比较擅长的一种写作方式,正是在江边送别了朋友,此时诗人内心很是伤感,所见之物也是蒙上了一层阴影;那这两句也是比较好理解,它大致的意思是,眼前这乱糟糟的烟雾把青绿的台阶都给笼罩了,这两句正是点明了送别之后的一种孤独之感,也是紧扣主题,后一句又是紧紧地接上来,再次营造出了一种感伤之怀,眼前的大山横亘在那里,犹如一根柱子一样直入云宵。

“寂寞离亭掩,江山此夜寒。”最后两句再次交代了送别之后的心境,从而也令此诗更加的伤感,远处离亭的人早已关闭了,让人看了无比的忧愁,整个世界一片寂静,周围没有一丝声响,在这么一个离别之夜,远处的高山和江水显得无比凄凉,让人看了身上起了无数的寒意。
王勃的才华自然没得说,仅仅是一篇《滕王阁序》,那就是足以令他傲视群雄,虽然后人对于他有各种各样的评价,但是以杜甫的评价最为精准,而这首《江亭夜月送别二首.其二》,也最是能够体现出他的独特的才情,以及过人的才华,只是那么信手拈来,却是写尽了离别之苦,读来当真是令人感慨万千。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4-6-16 17:29 , Processed in 0.009639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