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39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探寻延安“十个没有”的光辉历史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9-12-21 16:19:21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探寻延安“十个没有”的光辉历史            

2019-12-17 23:50                    

                          

来源 | 铁血舰队

毕野青教授在中央红军长征胜利纪念碑下激情演讲

天啊,延安三年建成“十个没有”社会

对于党的光辉历史,过去在我的心里可以简单地概括成: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胜利走向胜利。一到延安,我深刻感受到我们党的光辉历史几天几夜、甚至几个月都说不完。那么,在这有限的十几分钟内,我想从这两天踏入延安这片圣土后,让我生发出来的刻骨铭心的一个点来与大家一起分享党的光辉历史,铭记党的光辉历史。

2019年9月踏入延安这片圣土,观看《回望延安》视频,聆听《中共中央在延安13年》的报告,再次听到当年延安出现了“十个没有”。晚上,我就翻翻由我们中国延安干部学院编印的《党中央在延安13年》的小册子,上面完整地记录了在党中央领导下,陕甘宁边区建设成了全国最进步的地方。“这里一没有贪官污吏,二没有土豪劣绅,三没有赌博,四没有娼妓,五没有小老婆,六没有叫化子,七没有结党营私之徒,八没有萎靡不振之气,九没有人吃摩擦饭,十没有人发国难财。这种纯洁的党风,直接推动着中国革命的胜利前进。”并且注明这是引用《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718页。我翻开毛选一看,果真如此!什么时间写的,1940年2月1日。这一天,毛泽东在延安民众讨汪大会上作了《团结一切抗日力量,反对反共顽固派》的讲演。

怎么可能?从1937年1月13日进入延安城到1940年2月1日将延安建设成为“十个没有”的社会,仅仅三年!昨天,王东仓教授上课时讲从1935年10月19日中央红军到达陕北的吴起镇,一直到1937年1月13日进入延安城前,中央红军都处于落脚未稳的动荡期。中央红军真正安家落户在延安,是从1937年1月13日到1947年3月18日的十年间。三年就有这样大的变化,怎么可能呢?昨晚真让我没睡好觉,“十个没有”是不是主席在夸夸其谈?

震惊,陈嘉庚先生在延安给予印证

我翻阅了中延院为我们在宿舍准备好,并要送我们的一堆延安文献资料,打开其中一本《延安时期大事记述》,我在这本书的214页找到一篇题目叫《陈嘉庚访问延安》的文章,说华侨领袖陈嘉庚千方百计来到延安,从1940年5月31日到6月8日,对延安进行为期9天的深入调研。后来陈嘉庚先生到国统区说延安给他留下这样的印象,我念给大家听听:一是没有苛捐杂税,不像国统区那样捐税多如牛毛;二是领导人廉洁,他们的工资标准和一般干部、士兵相差很小,这同国民党达官贵人的贪污腐败形成鲜明对照;三是没有乞丐、妓女和失业的人,人民生活过得去,不像国民党统治区那样民不聊生;四是领导人与人民群众平等相处,不像国民党统治区那样等级森严;五是社会治安好;六是男女关系严肃;七是朴素成风。

我仔细对照一下,天啊!毛主席1940年2月1日讲的“十个没有”,他这七条里全讲到了。四个月后,华侨陈嘉庚先生在延安给予印证!陈先生说:“假如有更多的人们像他们(共产党)那样刻苦耐劳,埋头苦干,我们中国一定可以成为第一流强国。”“中国共产党和毛主席才是中国的希望和救星。”(摘自《抗日华侨在延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81页)

在此,我深深折服于我们这个伟大的党! 深深折服于我们伟大领袖毛主席!当我在延安再次听到《东方红》这首歌:“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他为人民谋幸福,他是人民大救星。”感受到这是陕北人民内心发出的最强音!

深思,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延安结硕果

今天,我们来到延安,面对中央红军长征胜利纪念碑,我们是不是扪心自问:毛主席党中央当年在延安用三年就建成“十个没有”的社会,80年后的今天,我们身边有没有?我们的家乡有没有?有多少?这个问题值得大家去深思。

这“十个没有”社会,为什么当年的延安有啊?昨天晚上我又睡不好觉呀!我又翻开中延院送给我们的宝书《延安时期党的重要领导人著作选编》,让我惊奇的是,从1937年1月13日毛泽东主席进入延安城,到1940年2月1日,这三年间,毛主席就写出了《实践论》(1937.7)、《矛盾论》(1937.8)《纪念白求恩》(1939.12)等8篇著作,当我把毛选翻开,惊奇地发现毛主席在这三年间发表了包括《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时期的任务》(1937.7)、《反对自由主义》(1937.9)、《论持久战》(1938.5)、《新民主主义论》(1940.1)在内的,总共有30篇40多万字的著作,在毛选中占了575页。其他领导人呢?比方说陈云的《怎样做一个共产党员》(1939.5.30),还有刘少奇著名的《论共产党员修养》(1939.7)

请问各位哲学和社会科学同仁,你们发现了什么?为什么党在延安三年建成一个“十个没有”的社会?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以毛主席为首的党中央在延安十分重视用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和社会科学引领延安和全国军民。我的这一发现在后来参观鲁迅艺术学院旧址中得到印证。

上面表格中九个社会科学研究会,只有三个是1940年2月后成立的。三年间建立了6个社会科学研究会。我又发现我们中延院编印的《红色土地上的陕北民歌》(精选版)收集了包括《东方红》、《保卫黄河》、《南泥湾》在内的著名陕北民歌就有34首。这可了不得呀!大家想一想,国民党给我们中华民族留下了什么歌曲?我没找到!由此看出,国民党输给共产党不是偶然的!加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多么重要啊!放松了意识形态教育研究,放松马克思主义对哲学社会科学的引领,才使我们到今天还不敢理直气壮地说:当年延安的“十个没有”社会,今天我们也有啦!

出发,写好新时代哲学社会科学大文章

我们今天为什么要到延安来?就是要从革命圣地延安中找到答案!

各位同仁,我们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理解这一变局关键是把握这个“变”字。以美国为首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已经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怕得要死,总是想尽一切办法进行阻挠和破坏,希望把我们打回原形,希望把我们变成听他们话、跟他们转的附庸国。他们已经在这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而且也很有成效。而我们要在这大变局中,更要把握好这个“变”的机遇,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使中华民族走向辉煌!

各位同仁,把握好这个“变”字离不开延安精神。当年,我们党正是在延安确立了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确立了毛泽东思想在全党的指导地位,建立了新中国,才使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各位同仁,今天我们汇聚在中央红军长征胜利纪念碑下,就是要传承长征精神延安精神,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胸怀,以延安为繁荣哲学社会科学的落脚点和出发点,创新中国理论,讲好中国故事,开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境界,把哲学社会科学这篇大文章写在中国大地上,来助飞中华民族腾飞,为中国梦实现作贡献!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4-6-26 12:56 , Processed in 0.008171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