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45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王若飞、博古、叶挺等革命烈士遇难的黑茶山空难事件经过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0-2-7 04:48:38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王若飞、博古、叶挺等革命烈士遇难的黑茶山空难事件经过                                    

            

        2020-02-03 10:58                    

                          作者:木土
黑茶山空难,史称“四·八”空难,1946年4月8日,和毛泽东同志一起赴重庆参加国共和谈的王若飞同志自重庆经西安返回延安。机上乘坐的王若飞、秦邦宪(博古)、叶挺、李秀文、邓发、黄齐生、李少华、黄晓庄、赵登俊、魏万吉、叶扬眉等13名民族英雄与4名美国机组人员全部遇难,酿成了震惊中外的空难事件。
1946年1月,国民党召开了一手包办的国民参政会,公然彻底撕毁政治协商会议决议和《东北停战协议》。4月8日,中国共产党代表王若飞、秦邦宪因形势严峻,不得不冒恶劣天气,由重庆飞回延安向党中央报告和请示。由于天空阴雨,飞机迷失方向,超越延安,于当日下午2时在兴县黑茶山山峰遇雾撞毁。,“黑茶山”旷世空难是中国共产党的巨大损失。

王若飞

空难发生
1946年3月4日,自从皖南事变后就被扣押长达5年之久的新四军军长叶挺终于获释。
1946年4月8日,和毛泽东同志一起赴重庆参加国共和谈的王若飞同志自重庆经西安返回延安。当日上午,飞机自重庆飞抵西安后,预告准时到达延安。下午1时许,毛主席、朱总司令、任弼时、林伯渠同志等,都陆续到达东关机场迎候。
秦邦宪(博古)同志的爱人张越霞,带着侄儿也来到了机场。延安百姓更是成群结队赶往飞机场,欢迎几位英雄,更希望一睹叶挺将军的风采。
当时,山雾沉沉,乌云低暗,下着蒙蒙细雨。人们急切地等待着。约2时许,隐约传来飞机的引擎声。欢迎人群的脸上立刻泛起了欣慰的笑容。然而,那高空的飞机声响不多久,又自近而远,渐渐地连声音也听不到了。疑惑、焦虑与不安,笼罩着机场上每个人的心。但人们还是怀着希望,等候在细雨中。直到下午4点多钟,才慢慢散去。
毛主席回到王家坪,在桃园路口踱来踱去,不时地凝视着雾岭云空。朱总司令迈着沉重的脚步,来到毛主席身边,和主席一起分析、估计着种种可能。
1946年4月8日5时许,西安方面回复延安:该飞机未曾返航。
空难现场
早就应该到了,延安仍然没有见到飞机。身在重庆八路军办事处的周恩来同样十分焦急,他坐在椅子里一声不响,默默地等待着。办事处的同志们每走进来,他便急切地望去,想得到一点消息。然而,又那里能得到?
“可能天气不好,没能到了延安,在别传的地方迫降了。”身旁的工作人员小声地解释。
同志们都不肯放弃的希望,就是天气不好而改变了航线或临时换了降落机场。这也是唯一的希望了。
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这种可能性也越来越渺茫。飞机如果还在飞行,早已没油了,不可能还在天上;即便降到了其他机场,但是谁都不说,大家又不肯放弃那迫降野外的唯一的可能性……
等呀,等呀,飞机失事的电报终于来了!
4月11日,不幸的消息传到了延安:飞机在飞经山西兴县南海拔2000米的黑茶山时撞山失事。
周恩来痛哭
周恩来接到电报时,两道浓眉猛地抽缩聚拢,仿佛一阵锥心的痛楚窒住了他的呼吸,脸色在刹那间变得煞白。他的目光在秘书脸孔上停滞一瞬,明知不妙又不得不转向电报纸时,显得犹疑而艰难。周恩来的目光刚触及电文,便颤栗了一下,那些铅字就像冰雹雪粒一样携着寒冷一直透入他的心房;他的手开始抖动,嘴角哆嗦着,目光越来越黯淡,越来越朦胧,渐渐地,眼角开始闪烁。他突然把头仰起来,眼皮微合。身旁的人们明白,他想抑制住泪水,可是,眼角那颗闪烁的泪珠越凝越大,仿佛是从心头一点一点绞出来的,终于扑簌簌地滚落下来。

叶挺

无言的痛楚是最大的痛楚。于是,大家都垂下头,默默地跟着流泪。就这样过了一会儿,终于有人忍不住哭出声来,大家也都失声痛哭起来。
周恩来终于也跟着哭出了声。
遗体运送
根据晋绥分局的安排,兴县行署立即派人将遇难者遗体,运至岚县东村镇前庄大庙里。晋绥军区卫生部还派出了国际第六和平医院外科医生董炳坤等,认真地对全部遇难人员的遗体进行了矫形手术,经过五个昼夜的努力,完成了包扎矫形任务。
沿途的群众纷纷祭奠并争相抬运烈士灵柩,以报答这些帮助穷人翻身的救命恩人。他们感慨地说:“和平停战,就是这些恩人给老百姓办的好事。”然而,他们却不幸遇难,灵柩过处,千百群众跪伏道上,拦路吊祭,扶棺痛哭,深致哀悼。
4月13日,灵柩经过贺家湾时,已是深夜11时了,运灵的人们却遇到一位老婆婆,只见她偕同两个小女孩提着酒捧着供品,在寒风中伫立街头等待祭奠,为了等待烈士亡灵,她们一家已经在此等候一个时辰。150多里且崎岖难走的山路,运送十七位殉难者的灵柩,仅用二十个小时,沿村参加抬棺的群众达千余人。
后事安排
那是一架由由4名美军机组人员驾驶的美式运输机。当时,飞机上不仅乘坐着中共高层领导王若飞、秦邦宪,还乘坐着刚刚出狱的新四军军长叶挺及夫人李秀文、11岁的女儿叶扬眉和2岁的幼子阿九。同机的还有中国工人运动的杰出领袖邓发及著名爱国教育家黄齐生先生等13人。飞机失事,机上17人全部遇难。史称“四八”烈士。
“四八”空难,使各根据地军民陷入了巨大的悲痛中。
1946年4月11日,中共中央及延安各界组成由毛泽东、朱德、刘少奇、任弼时、林伯渠、习仲勋、李鼎铭等26人参加的治丧委员会。
1946年4月19日,毛泽东、朱德、刘少奇、林伯渠、贺龙等领导与延安各界3万余人在东关飞机场隆重祭悼“四八”烈士,毛泽东题写了“为人民而死,虽死犹荣”的题词,全国各地都对“四八”烈士也进行了沉痛的悼念。延安各界3万余人隆重追悼并公葬诸烈士。
中共中央挽联:“天下正多艰,赖斗争前线,坚持民主,驱除反动,不屈不挠,惊听凶音哀砥柱;党中留永痛,念人民事业,惟将悲苦,化成力量,一心一德,誓争胜利慰英灵。”
毛泽东题词:“为人民而死虽死犹荣!”
周恩来题词:“黑茶山顶,延安河边。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林伯渠挽词:“革命事业未竟全功,岂得安心含笑去;协议实施正需努力,那堪奇祸白天来。”
一些民主党派人士在唁电里写道,他们的遇难损失巨大,使国家失柱石英才,人民失民主斗士。
烈士们被安葬于延安东关机场西北角。朱德、刘少奇等中共中央领导人亲自执绋,送灵下葬,并为烈士建起了陵园。
运灵柩的队伍十分悲壮,除了派来的战士、干部,大量的是周围十里之内村庄挑选出来的青壮年民兵。路宽的地方用马车拉运,上坡下坡路窄的地方全部人抬。回回山是必经之路,山道又窄又陡,无法并排抬着行走。前面只容一人背负棺木,跪着爬着前行,后面一人顶着,推着艰难通过。灵柩每到一村,村民们都要拦住烧纸祭奠。这样一村又一村,翻山越岭,15日凌晨,灵柩到达岚县飞机场附近。运送灵柩仅用了20多个小时,走完了75公里的路程,参加运送的队伍达到1500多人。
沿途的群众纷纷祭奠并争相抬运烈士灵柩,以报答这些帮助穷人翻身的救命恩人。灵柩过处,千百群众跪伏道上,拦路吊祭,扶棺痛哭,深致哀悼。
“四八”烈士
这次空难机上17人全部罹难,其中有5位可谓中共党内外著名人物。
遇难烈士
王若飞:时年50岁,1922年入党,是我党早期活动家之一。抗战胜利后,致力于国内团结,四次赴重庆与国民党谈判,与周总理一起代表我党在《双十协定》上签字。
秦邦宪(博古):时年39岁,江苏无锡人,1925年入党。1946年2月赴重庆参加国共谈判,为政协宪章审议小组成员。
叶挺:广东人,时年50岁,1924年入党。抗战时任新四军军长,“皖南事变”后,被国民党囚禁5年,1946年3月获释。
邓发:广东人,时年40岁,1925年入党。抗战胜利后任中央民运工作委员会书记、中央职工委员会书记。
黄齐生:贵州人,时年69岁,知名老教育家,王若飞之舅父。
李秀文:叶挺夫人;
李少华:第十八集团军参谋;
魏万吉
赵登俊
高琼(女)
叶阿九(尚未起名):叶挺幼子;
叶扬眉:叶挺五女儿,时年11岁;
黄晓庄:黄齐生之孙。
遇难飞行员
美国飞行员兰奇上尉C·E·Lange,瓦伊斯Dallas Wise、迈欧M·S·Maier、马尔TE·R·Martin三位上士。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4-6-26 22:15 , Processed in 0.007815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