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27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王安石靠“倒卖”楹联,考中了进士,还娶来一房美妇人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0-2-8 08:21:23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王安石靠“倒卖”楹联,考中了进士,还娶来一房美妇人                                    

            

        2020-02-08 09:30                    

                          

古代农历的正月十五,属于我国传统节日春节的一个大系里,但它又有自己的独特之处,古代俗称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小正月、元夕或灯节。
为何古人特别重视这个节日?
这是由它独特的时间节点所决定的。
大年初一是全年的岁首,所以人们特别的重视,但初一并不是完美无缺的,美中不足的是,这天正好赶上没有月光。
到了正月十五这一天,正好是全年的第一个月圆之夜,况且春节大家还没有过够,岂能不再次狂欢一下?

关于元宵节的习俗,太多太多了,数都数不过来,主要节目有赏花灯、吃汤圆、猜灯谜、放烟花等一系列传统民俗活动,后来随着活动项目的增加,又有了耍龙灯、耍狮子、踩高跷、划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等传统民俗表演。
就在前不久,元宵节还入选了我们国家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光是元宵节的赏花灯一项,那就热闹非凡。我们从古代朝廷的假期中就能感受到朝廷对它越来越重视。
汉朝,官员就放一天假;到唐朝,延长为三天;宋朝又增加为五天。到了明朝,形式又有所发展,灯节从初八就开始了,一直到正月十七的夜里才落灯。

这么盛大的节日,过了千百年,如果没有一些精彩故事出现,那这个节日必然是索然寡味的。好在有关元宵节的故事,自古以来就层出不穷。
汉武帝时期元宵姑娘的传说;隋炀帝的盛大元宵晚会;宋朝的“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李逵大闹元宵节等等。
但是要我说,还是以王安石的元宵节经历最值得赞叹,他以元宵节为契机,不光夺取功名,还收获佳人。
古人说的“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这些好事他全占了,能否认他是最幸运者吗?
过去元宵节灯会时,在彩灯,或者走马灯上都要贴上一副对子,称作灯联;后来又进一步发展,除了灯联,又增加了灯谜。节目丰富了,大家的兴趣也增加了。
当然,据专家考证,元宵节猜灯谜这项活动,至少是南宋以后的事了,北宋时期还没有。

王安石是北宋人,后来成为大学者,唐宋八大家之一。但那是以后孜孜不倦努力的结果,年轻时候可不像苏东坡那样,一露头就誉满京华了。
王安石的出身很一般,他的父亲就是一个小军官,所以,在他到了要求功名、进京赶考的年纪时,他不像那些富家子弟,亲随一大帮,前呼后拥的相伴入京。
和过去那些进京赶考的穷秀才一样,王安石只是带上一些盘缠,几个大饼,一个人就上路了。
这日,他走到江西抚州的金溪县时,正赶上元宵节。酒足饭饱之后,感觉晚上闲来无事,就独自一人来到街上转悠。
宋朝的元宵节真是热闹,就这么一个小县城,那也是万家灯火,照得街道灯火通明。
王安石边走边欣赏,不觉间走到一大户人家门前。

这家的门前围了不少的人在那里议论着,仔细一打听,原来这是当地的一个大户,他们在门廊上也挂出了灯笼,不过与众不同的是,他家的灯笼很独特。
别人家的灯笼都是门楼的左右各挂一个,左右均衡吗;可这家却偏偏在门廊的右手挂了一个走马灯,左侧则是缺的。
右侧的灯笼上面还写了一行字:“走马灯,灯走马,灯熄马停步。”
原来这家豪门大户,是要给小姐找个有才学的快婿,在那里比联招亲呢。
他们在门口挂了一幅上联绝对,来征求下联配对。
这个对联看似简单,实则里头玄机无限。
首先,前两句的动词名词掉了一个顺序,后一句前后两个动词构成了因果关系。所以,没有真才实学的人,一时还真答不上来。
王安石本来就有进京赶考的重任在肩,所以看了以后,觉得难度较大,便没有再深思,溜达着回到了客舍。

进京以后,参加了科举考试。
宋朝的科举考试科目很多,有经义、策问、诗赋等。
在考诗赋这一门时,主考官看了一眼王安石,又往远方眺望了一会,正在思考题目,这时忽然一阵风吹来,飙风将远处军营里的飞虎旗吹得猎猎作响。
看到此情景,主考官突然来了灵感,就以这个为题,出了一道上联:“飞虎旗,旗飞虎,旗卷虎藏身。”
王安石一看主考官出的这个题目,马上偷着乐了——心说,这就是为我准备的呀。
主考官的话音刚落地,王安石的下联就脱口而出了,原来他回的下联就是抚州那家招亲的上联!
他这一对,工整贴切,而且是脱口而出的,马上把主考官给惊呆了:“大才,大才,才思敏捷,将来可堪大用。”
这一次恩科,王安石以优异的成绩荣登进士榜。
高中进士后,王安石每每想起来,这还是得益于金溪县吴氏大户的上联,所以他一直是念念不忘。后来在回乡的路上,还想着此事呢。

归乡路过那户人家时,他还特意去打听了一番,才知道那家出的对联,至今也没有人能对得出来,王安石一听,心说:“天助我也!”
随即以主考官出的题目来相对。
吴氏人家听说是进士回乡,再一看他回答的下联,那可是绝对呀。
马上摆酒设宴,热情招待。自然而然的,王安石就成了吴姓人家的乘龙快婿。
自己没有什么付出,又是高官得坐,媚娘揽怀,所以,王安石对春节这个节日是情有独钟的,要没有特殊的生活体验,他哪能写出北宋时期,新春佳节那欢乐的气氛呢?
我们可以欣赏一下王安石描写春节的著名诗句:
《元日》
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4-11-16 21:36 , Processed in 0.008145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