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平则鸣,杜牧一首诗既安慰了张祜,又表达了对白居易的不满 2020-03-10 22:48
“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一声何满子,双泪落君前。”以这首《宫词》成名的唐代诗人张祜,在唐中后期诗坛上取得了卓越的成就,时有“海内名士”之誉。如果能够进入仕途,他的名气会更大。但是,他的遭遇颇令人唏嘘,先受到元稹排挤,后受到白居易冷落,为人清高的张祜就此远离了官场。张祜初到京城时,曾请人抄写其诗作,晋献给皇上。当时在朝廷里权势很大,皇上于是把元稹召来,问他张祜的诗写得好不好。元稹说:“张祜的诗乃雕虫小技,大丈夫不会像他那么写。若奖赏他太过分,恐怕会影响陛下的风俗教化。”皇上听后就把张祜打发走了。故国三千里 唐穆宗长庆年间,白居易为杭州刺史,张祜和徐凝同应贡举而未能分出谁当首荐。白居易遂出试题《长剑倚天外赋》、《余霞散成绮诗》,命二人决赛。结果列徐第一,张第二。虽说徐凝诗才也不错,但与张祜比较,不管从诗作的质量上,还是数量上,徐凝显然不如张祜。因此,张祜深以为耻,遂“行歌而返”。时任池州刺史的杜牧事后得知,非常愤慨。公元845年(唐武宗会昌五年)秋天,张祜从丹阳寓地来到池州看望出任池州刺史的杜牧。两人遍游境内名胜,以文会友,交谊甚洽。分别之后,杜牧写诗一首,安慰张祜,并在诗中表达了对白居易的不满。深宫二十年 登池州九峰楼寄张祜 杜牧 百感中来不自由,角声孤起夕阳楼。 碧山终日思无尽,芳草何年恨即休? 睫在眼前长不见,道非身外更何求。 谁人得似张公子,千首诗轻万户侯。 这首诗是诗人为友人张祜鸣不平,表达诗人对张祜怀才不遇的同情以及对白居易的不满,抒发了诗人对世风日下的伤感之情。全诗格调苍凉,感情沉痛,语言凝练,富有哲理,兴寄深远,情韵悠长,堪为抒情名篇。一声何满子,双泪落君前 首联“百感中来不自由,角声孤起夕阳楼”,多少感慨从内心涌上不能自已,忽然角声孤单单地在夕阳下的楼上响起。这里用了逆挽之笔,倾泻了满腔感喟。众多的感慨一齐涌上心头,已经难于控制了。百感,指内心种种复杂的情感。这一联以先果后因的倒装句式,造成突兀、警耸的艺术效果。“孤起”二字,警醒俊拔,高出时流甚远。一样的斜阳画角,用它一点染,气格便觉异样,似有一种旷漠、凄咽的情绪汩汩从行间流出。角声本无所谓孤独,是岑寂的心境给它抹上了这种感情色彩。行旧地,独凭栏杆,自然要联想到昔日同游的欢乐,相形之下,更显得独游的凄黯了。角声孤起夕阳楼 颔联“碧山终日思无尽,芳草何年恨即休?”承上而来,抒发别情:分别后对着碧山整日思念无尽,看着这些夹道的芳草,离恨又哪一年能停止住呢?芳草,象征贤者。对面的青山是前番是把臂同游的处所;夹道的芳草伴随着友人远去天涯。翠峰依旧,徒添知己之思;芳草连天,益增离别之恨。离思是无形的,把它寄寓在路远山长的景物中,便显得丰满、具体,情深意长了。诗人正是利用这种具有多层意蕴的词语暗示读者,引发出丰富的联想来,思致活泼,宛转关情。碧山终日思无尽 颈联“睫在眼前长不见,道非身外更何求。”思笔俱换,由抽绎心中的怀想,转为安慰对方:睫毛就在眼前却总是看不见,有道有才华在身,又何必向别处追求呢?这一联上句“目不见睫”,比喻人无见识。非常明显,这是对白居易的不满,栋梁之材就在身边,你却看不见。下句“道非身外”,是对张祜的安慰称颂,意为张祜诗艺之高,有道在身,不必向别处追求。这是故作理趣语,来慰藉自伤沦落的诗友。自此,诗的境界为之一换,格调也迥然不同,可见作者笔姿的灵活多变。芳草何年恨即休 尾联“谁人得似张公子,千首诗轻万户侯。”在上一联的基础上作进一步发挥:有谁能够比得上你张公子,以上千首诗篇蔑视那万户侯。“谁人得似”即无人可比之意,推崇之高,无以复加。末句“千首诗轻万户侯”补足“谁人得似”句意,大开大合,结构严谨。得似,能像,能比得上。张公子,指张祜,当时人称张祜为“张公子”。轻,作动词,轻视、蔑视的意思。在杜牧看来,张祜把诗歌看得比高官厚禄更重,没有谁及得上他的清高豁达。谁人得似张公子 杜牧此诗为抒情佳作,气格清高俊爽,兴寄深远,情韵悠长。一首诗将对朋友的思念、同情、慰勉、敬重等意思,一一恰到好处地表现出来,含蓄婉转而又激情荡漾,充分显示了诗人的水平。在很多人的印象中,杜牧是一个风流才子,而在这首诗里,它为我们展现了另一面:正直、善良、不为权贵的高贵品质。结识这样的杜牧,真的是张祜的幸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