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75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花钱其实也不简单!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0-5-11 15:15:47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本帖最后由 思雨 于 2020-5-11 15:17 编辑

花钱其实也不简单!                                                         2020-05-11 01:41                    

                          

“钱”与“前”同音,古代货币的形态多为方孔圆形币,钱中有眼,因此,在古人看来,钱币就有了“眼前”的含义,如果钱币上铸有福禄寿的图案,那便是“福禄寿在眼前”的意思。也正因此,在我国古代货币中出现了一类奇葩———被称为“花钱”的民俗钱。

源于汉兴于魏晋鼎盛在明清

民俗钱又称“花钱”“厌胜钱”或“压胜钱”。外形常与当时的古钱相仿,但却不能流通。花钱所展示的内容丰富,是不同时期民俗的缩影,并有如:祈福、镇库、馈赠、祝福、玩赏、配饰等众多类别,映射出百姓对幸福安康、前程锦绣的美好期许。

花钱的图案五花八门,没有年号,也没有通宝,反倒是“龙凤呈祥”“状元及第”这些吉利语,除文字外,还有宝剑、灵兽等图案,寄托着使用者的愿望。

花钱一般是用来佩戴的,中国古人有佩玉的风俗,但玉的价格很高,普通百姓买不起,而又也想祈福消灾,佩戴写满愿望与祝福的花钱,是比较经济实惠的办法。

一般而言,花钱在逢年过节时可以当压岁钱,此外,进京赶考时,最好要带上“连中三元”“文星高照”等;做买卖时,要带上“招财利市”“黄金万两”;新婚时可以佩戴“龙凤呈祥”;而盖房上梁时,也要压上花钱,以保平安。

目前,很多专家都认为汉朝是民俗钱诞生的时期。这绝非偶然,而是与当时的社会大背景密切相关。汉初,国家统一、经济发展较快、社会趋于安定,由于趋利避害心理因素的作用,人们开始将铜钱制成“护身符”。这就是以祈求升官发财长寿为主要内容的各种民俗钱。此时,这些钱多作为瘗钱用于陪葬,让主人在去世后继续升官发财的美梦。如“辟兵莫当、除凶去央(殃)”的压胜钱,此钱上端有环,中为圆钱形,下端方形中通一小孔,形制独特,开创了民俗钱体系。

到魏晋南北朝之后,民俗钱得到进一步发展,形式上仍多以当时流通货币为文,诸如“常平五铢”“五行大布”等,惟尺寸大小不一,书法有别;背面则铸有日、月、北斗星象以及仙道人物等图案。

隋唐时期虽然社会经济得到快速发展,但民俗钱的品类反而不多。一般仅见有“开元通宝”钱背铸祥云以及契刻简易花草枝叶图案等,但也有其形制与用途较前代有所发展的,如“长命守富贵”钱,以花形五字钱文突破以往圆钱上下左右四字钱文的形式,是唐人婚娶时“撒帐”之用,取吉祥美满多得子之意。

宋元时,民俗钱又多了起来,也很有特点。北宋早期博戏之用的选仙钱,画面图案由诸仙组成,背面皆配有一首五言绝句,非常优美。如壶中仙词云:“有时壶内去,去即一千年,荣辱悲欢外,须知别有天。”这充分折射出宋初人们注重精神修炼、渴望成仙得道的人文之风。

明清二代是我国民俗钱铸造大发展的鼎盛时期。目前传世和出土的绝大部分花钱几乎遍及社会生活的每个领域,总体上以吉祥为宗。

如今,花钱已经从现代人的日常生活中隐退了。然而近年来它的收藏价值却在悄然升温,已经成为各大拍卖行的常客,其成交价格也不菲,甚至破万元的花钱也层出不穷。有业内人士分析认为,花钱在国内留存上千年,从汉朝到近代一直有人铸造,花钱得到人们的青睐,除其精神上的象征意义以外,精湛的工艺、丰富的表现内容、极强的艺术观赏性都体现了我国各个时期普通劳动人民的智慧。

从古到今,人们就有储蓄钱币的传统习俗,据了解,钱币收藏一般分为纸币、金银纪念币和古钱币三大类,而古钱币中光绪元宝一直是一大热点。“光绪元宝”当时共十九个省局锻造。除基地户部,当地省所铸铜元,皆在其正面上缘镌写省名。计有:1户部;2北洋;12湖北;7江南;15河南; 11湖南;14江西;9山东;8广东;5清江;6浙江;16江苏;13四川; 10福建;17安徽;3吉林;4奉天;18广西;19新疆;20黑龙江。

钱面:珠圈内满汉文“光绪元宝”,圈外上环(湖北省造),下环“当十”,左右各一园点星。钱背:中心为蟠龙图,外环英文,,左右下側各一园点心。背景:清朝末年,朝野上下发生了银元单位之争,币制未统一。机器局更名造币局,铸行较早脱离“两单位”的银币后,又于光绪二十五年始,铸行面值库平库平纪重的“光绪元宝”,在这类币的背面左側阿拉伯数字表示该币为光绪X年版。

代机制铜圆的铸造始于1900年(清朝光绪二十六年),止于1911年(宣统三年)。铸造流通时间尽管只有十余年,但其鼎盛时期全国共有十七省二十局开机铸造铜圆。如以细微区别划分,其版式在千种以上。因此当代铜圆收藏爱好者以收集到十大名誉钱币之“大清铜币”为最大乐事。

清代当十铜圆铸造之初,清政府并没有对铜圆的纹饰图案,作严格的规定。因此,各省局所铸铜圆尽管其币背皆采用龙型图案,但龙型各异,种类繁多。初入门的铜圆收藏爱好者,在按铸地省局名,按年号,按材质分门别类收藏当十铜圆时,尚容易分辨,而按龙图区分,则相对比较困难。

近年来,随着收藏热的不断升温,古钱币的收藏投资正以独特的魅力吸引着广大投资爱好者,各地钱币拍卖会也时常传出珍稀古钱币拍卖价格屡创新高的消息,社会上的各路人马及各种游资也想参与到古钱币的投资收藏中来,然古钱币的收藏投资不像人民币那样直观,投资古钱币应当选对物品看中地点!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8-9 04:06 , Processed in 0.007690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