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深情的诗词,写给最爱的母亲 2020-05-10 07:07
![]()
古人对母亲的情感,大部分都浓缩在诗词中。 母亲节到了,让我们欣赏这些写给母亲的诗词,以诗的方式表达对母亲的爱。 ![]()
![]()
![]()
《游子吟》 唐·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这首诗诗题下孟郊自注:“迎母溧上作。”孟郊早年漂泊无依,一生贫困潦倒,直到五十岁时才得到了一个溧阳县尉的卑微之职,结束了长年的漂泊流离生活,便将母亲接来同住。 母亲的爱永远是那么深沉呢,子女的孝心就像小草一样微弱,而母亲的恩泽就像太阳的光晖那样深厚。小草的心怎样报答太阳的光晖呢? ![]()
《墨萱图》 王冕 灿灿萱草花,罗生北堂下。 南风吹其心,摇摇为谁吐? 慈母倚门情,游子行路苦。 甘旨日以疏,音问日以阻。 举头望云林,愧听慧鸟语。 灿灿的萱草花,生在北堂之下。南风吹着萱草,摇摆着是为了谁吐露着芬芳?慈祥的母亲倚着门盼望着孩子,远行的游子是那样的苦啊! 对双亲的奉养每天都在疏远,孩子的音讯每天都不能传到。抬头看着一片云林,听到慧鸟的叫声思念起来至此很是惭愧。 ![]()
《送母回乡》 唐·李商隐 停车茫茫顾,困我成楚囚。 感伤从中起,悲泪哽在喉。 慈母方病重,欲将名医投。 车接今在急,天竟情不留! 母爱无所报,人生更何求! 这是李商隐的诗,他的母亲病了,李商隐要送母亲回乡求医。 对母亲担忧、不舍,伤感悲伤流泪。身为人子,如果可以治好母亲的病,稍微报答一下母亲的恩情,人生也就没什么遗憾了。 ![]()
《别老母》 清·黄景仁 搴帷拜母河梁去,白发愁看泪眼枯。 惨惨柴门风雪夜,此时有子不如无。 在参加举人乡试时,黄景仁屡试不中,无奈之下不得不离开老母亲,到外地谋生。这首诗就是在这个背景下创作的,直至现在也是歌颂母爱作品中的不朽之作。“此时有子不如无。”,道出了子女内心的无奈和心酸! ![]()
《慈乌夜啼》 唐·白居易 慈乌失其母,哑哑吐哀音。 昼夜不飞去,经年守故林。 夜夜夜半啼,闻者为沾襟。 声中如告诉,未尽反哺心。 百鸟岂无母,尔独哀怨深。 应是母慈重,使尔悲不任。 昔有吴起者,母殁丧不临。 嗟哉斯徒辈,其心不如禽。 慈乌复慈乌,鸟中之曾参。 慈乌,是较小的一种乌鸦,有母慈子孝的美德,故称慈乌。 慈乌失去了它的母亲,每天半夜都哀哀啼哭,听到的人也忍不住泪湿衣襟,慈乌的啼哭声仿佛在哀诉着自己未能及时尽到孝养之心。 ![]()
《岁暮到家》 清·蒋士铨 爱子心无尽,归家喜及辰。 寒衣针线密,家信墨痕新。 见面怜清瘦,呼儿问苦辛。 低徊愧人子,不敢叹风尘。 这首诗描写了过年时游子回家的场景,母亲赶制棉衣,心疼儿子瘦了,连声问儿苦不苦? 儿子本就因为没有尽到侍奉母亲的责任,内心愧疚,更不敢述说在外漂泊的艰难,白白地让母亲担心。 ![]()
《西上辞母坟》 唐·陈去疾 高盖山头日影微,黄昏独立宿禽稀。 林间滴酒空垂泪,不见丁宁嘱早归。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诗人的母亲去世了,黄昏里诗人独自站在母亲的坟前,流着泪为母奠酒。母亲已经去了,一个“空”字,点出了阴阳两隔,再难相见的无奈。 ![]()
《燕诗示刘叟》 唐·白居易 梁上有双燕,翩翩雄与雌。 衔泥两椽间,一巢生四儿。 四儿日夜长,索食声孜孜。 青虫不易捕,黄口无饱期。 觜爪虽欲敝,心力不知疲。 须臾十来往,犹恐巢中饥。 辛勤三十日,母瘦雏渐肥。 喃喃教言语,一一刷毛衣。 一旦羽翼成,引上庭树枝。 举翅不回顾,随风四散飞。 雌雄空中鸣,声尽呼不归。 却入空巢里,啁啾终夜悲。 燕燕尔勿悲,尔当返自思。 思尔为雏日,高飞背母时。 当时父母念,今日尔应知。 这首寓言诗是借双燕的遭遇,讽劝那些不顾父母痛苦而独自远走高飞的人们。 想要子女对自己尽孝,自己就应先带头对父母尽孝,同样,教育人者首先要教育自己。 ![]()
《十五》 宋·王安石 将母邗沟上,留家白邗阴。 月明闻杜宇,南北总关心。 这是一首描写母爱的古诗,大意是母亲在月圆之夜听到杜鹃的声音,就想起离乡在外的儿子。 虽然南北相隔,但是仍然深深牵挂。寥寥数语,刻画出月圆之夜,母亲牵挂千里之外儿子的动人情景。 ![]()
《思母》 宋·与恭 霜陨芦花泪湿衣,白头无复倚柴扉。 去年五月黄梅雨,曾典袈裟籴米归 。 这首诗描写母亲去世后,霜打芦花,诗人泪湿衣衫,心中一片凄凉,此生再也见不到母亲倚着柴扉等待自己归来了。 诗中流露的全是一片赤子之心,孺慕之情读来令人深为感动,惋叹不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