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50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王必成告诉你,淮海战役南线打阻援,他不同意“看一个”的说法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0-7-25 12:20:28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本帖最后由 华忠 于 2020-7-25 12:21 编辑


王必成告诉你,淮海战役南线打阻援,他不同意“看一个”的说法                                                         2020-07-25 15:59      


          稍懂军史的人都知道:“吃一个”、“夹一个”、“看一个”,是刘伯承元帅对淮海战役第二阶段战场局势和战法的一个形象比喻。“吃一个”,即吃住黄维兵团;“夹一个”,即夹住杜聿明集团;“看一个”,即看住李延年、刘汝明兵团。
但据说,华野6纵司令员王必成,对刘帅的“看一个”提法很有些不同看法。他认为“看一个”的提法,大大淡化弱化了南线顶住李延年、刘汝明兵团的阻击之艰难、战斗之惨烈。王必成的6纵当年是担负“看一个”任务的绝对主力纵队。他是“看一个”的见证者、亲历者。那么,他认为的“看一个”,到底有多艰难与惨烈呢?

艰难与惨烈之一:第一道防线只坚守了4天时间,于12月5日退到第二道防线。
淮海战役第二阶段主要作战任务是打黄维兵团,王必成的6纵奉命和中野的2纵及苏皖军区5个团于12月1日开始,阻击蚌埠李延年、刘汝明兵团北援。
李、刘兵团虽不是国民党军头等主力兵团,但战力也不弱。特别是相对打援兵力来讲,国民党军占据绝对优势,大概是我军两倍的兵力。为此,王必成设置了三道防线阻援敌人。
李延年中将

6纵战史这样描述开始几天的阻击战:
  “5日,敌3个军全面发动进攻。敌39军144师在两辆坦克和炮火支援下,展开5个营兵力同时攻我17师防守之石桥子、姜嘴子、安家桥、接驾桥阵地,几次进攻,均被击退。敌第54军集中火力轰击仁和集、东岳庙,两地民房和阵地工事大部分被敌摧毁。敌以密集队形突入仁和集我前沿阵地。敌99军1个师在飞机掩护下,突破我52团曹老集铁桥阵地。我54团阵地也为敌突破.......当夜,纵队调整部署,全线退守第二线阵地”。
大家知道,王必成是著名的“虎将”,以善打硬仗、恶仗闻名。这次的阻击战,打了4天,第一道防线即被突破,不得不退入第二道防线。这说明战况可不是“看一个”那么简单轻松,而是艰难至极、惨烈至极。
艰难与惨烈之二:第二道防线只坚守了3天时间,于12月8日退到第三道防线。
为救出黄维兵团,蒋介石决心不惜任何代价,强令李、刘两兵团全力北援。
刘汝明中将

6日,敌以3个军向我正面继续发动猛烈攻击。这次进攻,敌改变了战法,“置重点于左右两翼,企图以两翼突击达到包围孤立我中央防御部队,或逼我中央防御部队后撤,借以迅速提高其进攻速度”。这一天又是从早晨一直打到晚上,击退敌人一次又一次进攻的一天。
7日,右翼敌第99军分两路向我16师陈集阵地发起进攻。当敌主力进入我预设在陈集阵地前的火力圈(山炮、迫击炮、机枪火网及预埋炸药包等)时,“47团拉响炸药包,并以炮兵火力和轻重机枪一阵猛打,瞬时毙伤敌500余人”。以后敌又发动数次进攻,均被我逐一击退。“黄昏后敌被迫后撤”。
8日,99军继续向陈集反复攻击,均被47团顽强击退。当夜,“47团奉命撤离陈集,向第三线阻击阵地转移”。
第二道防线守了3天时间,比第一道防线守的时间还少1天。这足可见战况到底有多艰难,到底有多惨烈。

艰难与惨烈之三:第三道防线再退战局将不堪设想,粟裕强令“不得后退”。
我第三线阻击阵地“南起新集,北至崔庄,正面宽约40公里”。这也是阻击李、刘兵团的最后一道阵地。王必成深知:黄维兵团“吃掉”之前,这第三道阵地无论如何也得守住。否则整个淮海战役的战局不堪设想。
此时,华野代司令员代政委粟裕也高度关注南线阻援情况。他给王必成下了四个字的死命令:“不得后退”。为缓解阻援的空前压力,粟裕从原本捉襟见肘的兵力当中,于9日又给王必成加强了“渤海军区第11师、豫皖苏独立旅和6分区独立团”。
仗打到这个份上,新生力量太重要了,对士气的鼓舞太大了。王必成知道,粟裕司令员那边“夹一个”任务也极重,那可是杜聿明集团的30万大军呀。在这种用兵已达极限情况下,还能给他加强力量,这使王必成和他的6纵深受感动和鼓舞。王必成向粟裕坚定地表示:“人在阵地在”,“决不让敌人前进一步,确保总前委歼灭黄维兵团”。
淮海战役时的粟裕

9日下午,“蒋介石次子蒋纬国率领的战车旅进入南线战场”。之后,“蒋纬国亲率战车旅投入作战”。
然而,这些在王必成的6纵构筑的铜墙铁壁面前,都无济于事。敌人发动的一次又一次进攻,结果是一次又一次铩羽而归。
14日起,李延年、刘汝明见北援无望,黄维兵团大势已去,为保存实力,降低了进攻规模和强度。王必成则抓住战机,令部队“乘机进行小规模的反击,不仅稳固了阵地,而且给敌人以较大的杀伤”。
最终,王必成和他的6纵胜利完成16天的阻击任务,共歼敌7000余人。

透过16天的阻击战,王必成不同意刘帅“看一个”的说法也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帅克以为,“看一个”不同“吃一个”,“吃”是主动的,“看”是被动的。“吃”是绝对优势兵力围歼敌,“看”是绝对劣势兵力防御敌。阻援的战况告诉人们:“看一个”的风险压力更大,其艰难与惨烈完全不亚于“吃一个”。
王必成对“看一个”持有不同看法还在于:所有的军史、战史,所有的文学题材,所有的影视作品,包括《大决战——淮海战役》那么有影响的宏篇巨制,基本上都是对"吃一个”,即主攻黄维兵团的作战给予浓墨重彩,而对“看一个”,即阻援李延年、刘汝明兵团的作战给予一带而过。这样势必无法客观反映淮海战役第二阶段作战的真实情况。
帅克以为,对于王必成对“看一个”持有不同看法,这到是提醒我们,在研究淮海战役第二阶段作战情况时,应当给南线阻援情况以足够的重视和定位。影视和文学作品也可多反映一下阻援作战的艰难与惨烈,力求把淮海战役第二阶段的全貌客观真实地反映给后人们。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9-7 22:07 , Processed in 0.007816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