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23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红楼梦:钟鸣鼎食的贾府是武将,也是诗礼簪缨之族,家里出了进士、秀才和举人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0-8-19 00:33:39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红楼梦:钟鸣鼎食的贾府是武将,也是诗礼簪缨之族,家里出了进士、秀才和举人                                                         2020-08-18 13:47                    
                          

《红楼梦》里的贾府是四大家族之首,宁荣二公对警幻仙姑说:“吾家自国朝定鼎以来,功名奕世,富贵传流”。显然他们的话不是假话,而是事实。古代形容一个家族常用这样两句话:“钟鸣鼎食人家,诗礼簪缨之族”。贾府符合这两条吗?

贾府可谓钟鸣鼎食人家

贾府一门双国公,有世袭的荫封。家里厅殿楼阁,峥嵘轩峻。花草树木、假山奇石,有蓊蔚洇润之气。两个大石狮子,三间兽头大门,门前有十来个仆人,个个华冠丽服。贾府可谓钟鸣鼎食之家。

每逢佳节,或者过生日,贾府还会请戏班子唱戏,请说书先生讲故事。大家边吃酒,边看戏,听书。

贾府养着戏班子,主子高兴了,就会让戏班子唱戏取乐。

刘姥姥游大观园时,贾母让戏班子演奏音乐,贾母道:“就铺排在藕香榭的水亭子上,借着水音更好听。回来咱们就在缀锦阁底下吃酒,又宽阔,又听得近。”

贾母与刘姥姥等吃酒,说酒令……

  不一时,只听得箫管悠扬,笙笛并发。正值风清气爽之时,那乐声穿林度水而来,自然使人神怡心旷。宝玉先禁不住,拿起壶来斟了一杯,一口饮尽。

刘姥姥听到音乐,不由自主的手舞足蹈起来。

大家用着乌银洋錾自斟壶,什锦珐琅杯,用着四楞象牙镶金的筷子或者乌木镶银的筷子,吃着茄鲞等精致的菜肴,边吃酒,边听音乐。这顿酒正是钟鸣鼎食!

贾府是百年赫赫扬扬的大家族,名副其实的钟鸣鼎食人家。

贾府是诗礼簪缨之族

贾府是武将出身,因战功卓著获得荫封,有了几代人人的富贵传承。他们家不是普通的武将,是诗礼簪缨之族。也可以说是书香门第。

1.武将中也有读书人,他们文武双全。

武将不一定没有文化,也不一定不读书。贾源,贾演那样国公级别的武将,一定熟读兵法战策,能指挥大兵团作战。他们应该和项羽一样学习的不是一人敌,而是万人敌。

项羽给人的感觉是有勇无谋,莽夫一个。可是项羽也写出了惊天地泣鬼神的篇章“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没有精明的头脑和文化知识是学不会兵法战策的。

我国古代有许多诗人是战将。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的曹操;“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的黄巢;“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一年三百六十日,都是横戈马上行”的戚继光;“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的岳飞。都是赫赫有名的战将,他们的诗文壮怀激烈,流传千古。谁能说他们不是文人!

曹雪芹的祖父曹寅,曹寅15岁中举,16岁入宫为康熙銮仪卫,后担任康熙的御前二等侍卫兼正白旗旗鼓佐领。曹寅是妥妥的武将,可是后来先后担任苏州织造,江宁织造。这是文官。曹寅文武全才。

曹寅武将出身,可是为人风雅,喜交名士,通诗词、音律。他主编《全唐诗》,有《楝亭诗钞》八卷、《诗钞别集》四卷、《词钞》等著作。

我们都知道了纳兰性德也是武将出身。纳兰性德17岁入国子监,18岁中举,次年成为贡士。殿试中二甲第七名,赐进士出身。纳兰任一等侍卫。纳兰性德24岁时将词作编选成集,名为《侧帽集》,又著《饮水词》。“家家争唱《饮水词》,纳兰心事几人知?”纳兰性德的词影响力非常大。

直到今天我们依然热爱纳兰词。“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我是人间惆怅客,知君何事泪纵横,断肠声里忆平生。

纳兰的每一首词都击中了人心最软弱的地方,看哭了多少痴情男女。

贾家的贾演和贾源一样,虽然不会有纳兰、曹寅、曹操等人那么高的文化素养,但无疑是读书人。

2.贾府三代人有功名。

宁国公和荣国公设立义学,请名师任教,学堂里免学费、免费饮食和茶水。其目的就是让贾府族中那些请不起先生的子弟能读书,每个孩子都不能辍学,通过寒窗苦读,争取日后科举登第。

如果一代两代读书,不算书香门第,只有三代以上的人读书,且有成就,才是书香门第。

贾府第三代的贾敬是进士;贾府的第四代贾珠是秀才。书中写贾珠14岁进学,进学就是考中秀才。贾府第五代贾兰和贾菌也有功名,并且做了官。

贾府连续三代人都有功名,可见贾府是读书人。

3.贾府族中男女无有不诵诗读书者。

李纨的父亲当过国子监祭酒,他家是书香门第。李氏“族中男女无有不诵诗读书者”。贾家也和李家一样,无论男女没有一个不读书者。

贾琏的小厮兴儿说:“我们家从祖宗,直到二爷,谁不是寒窗十载”!从兴儿的话里我们知道贾府的祖宗,贾源、贾演以及后代,每人都是寒窗苦读,饱读诗书的人。

贾蓉和纳兰性德一样,也是国子监的学生,唯独宝玉没有正经读书。

贾府的女孩,也上学读书。黛玉进贾府时,贾母就说::“请姑娘们来。今日远客才来,可以不必上学去了。”贾府三春每天都要上学读书,贾母发话,才请一天假。

贾府的女儿各有特长。贾敏不俗,元春“贤孝才德”尤其擅长琴艺;迎春擅棋;探春擅书法;惜春擅画。

书香门第

秦可卿筹划贾府败落的计策时,想到的是继往开来,耕读传家,保持书香门第。

  目今祖茔虽四时祭祀,只是无一定的钱粮;第二,家塾虽立,无一定的供给。依我想来,如今盛时固不缺祭祀供给,但将来败落之时,此二项有何出处。莫若依我定见,趁今日富贵,将祖茔附近多置田庄房舍地亩,以备祭祀、供给之费皆出自此处,将家塾亦设于此。合同族中长幼,大家定了则例,日后按房掌管这一年的地亩、钱粮、祭祀、供给之事。如此周流,又无争竞,亦没有典卖诸弊。便是有了罪,凡物可入官,这祭祀产业连官也不入的。  便败落下来,子孙回家读书务农,也有个退步,祭祀又可永久

秦可卿讲的学堂就是书香门第里的“书”;祖茔四时祭祀,就是指“香”;荣国府和荣国府,就是“门”;有爵位、有官职、有功名、有名望的贾府人,就是“第”。

秦可卿认为,即使贾府日后败落,祭祀用的房产、钱粮也可以养活贾府族人,有地方住,有田耕种,有书读,不愁没有科场扬名的子孙。那样一来,贾府就会再次复兴。所以说,“耕读传家久,诗书济世长”。

结论:

《红楼梦》第一回就点明,贾府是“诗礼簪缨之族,花柳繁华地,温柔富贵乡”。贾府是钟鸣鼎食人家,又是诗礼簪缨之族。因此用书香门第来形容贾府合适。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4-6-18 02:53 , Processed in 0.007833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