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岁富婆包养18岁小伙,被拿私密照要挟40万:老年人的情与爱,是一场豪赌 2020-07-29 18:20
01 都说“爱情”使人盲目。
老人亦然。
别以为人老了,就会变得无欲无求,失去性别,也失去“性”趣。
陷入“热恋”的老人,远远比年轻人容易失去理性。
你能想象吗?
一个60岁的老人,因为“网恋”4年,花掉了上百万。
真是比年轻人更疯狂!
最重要的是,老人的网恋“对象”,其实是两个男人。
就像网友说的,电视剧都不敢这么写。
老人叫老金。
骗子伪装成“刘女士”,通过“附近的人”加上他。
再通过情意绵绵的话,把他迷得神魂颠倒,快速确认了“情侣”关系。
陷入“情网”的老金,不断给对方发微信红包。
后来,为了更好地骗财,“刘女士”找了一个三陪女,代替他去见老金。
没过多久,“刘女士”就对老人说起自己怀孕、产子的信息。
心怀愧疚的老金,脑补了对方因为自己而产生的各种家庭矛盾。
于是通过一次次转账来“弥补”。
而这,花了他将近58万元。
让人不禁感慨, “老人谈个恋爱,真的太费钱。”
02 更魔幻的是,骗子赚得盆满钵满后,还招呼自己的好朋友来“分一杯羹”。
他伪装成“刘女士”的闺蜜“蒋女士”,在微信上谴责老金。
但聊着聊着,竟然聊出“相见恨晚”的感觉。
“蒋女士”如法炮制好友的“奔现”方法,很快,与老金确认了男女关系。
同样的手法,同样的话术,老金再一次“沉沦”了。
而“蒋女士”的要钱方式,花样更多, 什么家人生病、老家建房......
老金有求必应,累计花了48万余元。
4年花了近100万,正是资金支出的异常,让家里人产生怀疑,并报了警。
原来,一切只是一场空。
是老金的错吗?
还是说,这就是纯粹的傻?
我看不尽然。
社会、家庭认同感的严重缺失,令老人们举足无措。
而骗子们正好满足了他们的心理需求。
他们感到,即使是已近“黄昏”的自己,依然可以得到认同。
03 过去,我一直以为,中年男人的孤独是一个顶峰。
但其实,老人的孤独更致命。
他们想倾诉,却缺少对象;
他们不愁钱,内心却空荡荡。
在感情上,有这么一个规律,谁越是“缺爱”,越容易拼了命地付出。
老人,无疑是最缺爱的群体之一。
因此,即使骗子的手段再“低端”,也能钓到“肥鱼”。
有一个61岁的老太,收到一个18岁小伙的“表白”。
老太太也不想想,对方是图她年纪大,还是图她满身皱纹,便主动给他钱花。
不仅如此,她还给小伙租了公寓,把支付宝账号一并给了。
比豪赌还爽快。
等到老人收到银行的巨额账单时,才发现事情的不对劲。
但为时已晚。
最后,小伙以老人的私密照做要挟,骗走了40多万元。
按正常人逻辑,这种要挟“亲密照”的戏码,和老人“本该”完全不搭边。
因为在他们眼里,老人不同于男人,也不同于女人,是没有私密可言的。
04
老年人性生活真相
我们对老年人的性,还存在多少迷思?
迷思1:老年人没有性生活,随着性功能减退,无法进行并享受性生活。
事实1:性学专家马晓年在《老年期性问题咨询》中提到:中老年妇女仍有相当的性行为能力,也有要求性享乐的权力和追求性快感的愿望。只要保持规律的性交,即使步入老年,生理上也依旧能保持有效的阴道润滑和扩张。
对于男性,年龄也不是勃起障碍的直接原因。反而长期不良的生活方式,如吸烟、饮酒,以及一些生理疾病影响更为直接。
因此,不论是60岁,70岁还是80岁,人都有可能拥有性生活。年龄不是影响他们是否拥有并享受性生活的因素,健康才是。
迷思 2 :年纪大了,性生活不再重要。
事实 2:2011 年,美国一项针对 65 岁以上老年人的调查显示:
每月仍有至少一次性生活的老人中,60% 觉得生活很幸福,80% 认为婚姻很美满;那些一年之内没有性生活的人中,仅 40% 觉得生活幸福。
可见,性生活在老年人的婚姻生活里,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性生活直接影响到生活质量,老年有性的婚姻,往往比老年无性的婚姻要幸福。
迷思 3:老年人的性生活都是单调乏味的。
事实 3 :事实是,老年人的性生活也随着时代发展而变得更丰富多样。
美国一项对 3000 多位老年人的调查显示:28% 的男性和 36% 的女性还有口交;30% 的男性和 16% 的女性还有自慰。
老年人的性生活,丝毫不逊色于年轻人。
05 老年人与HIV
事实上,适当的性生活对老年人有好处。
研究表明,老年人的性欲要求还可以克服老年抑郁症,防止脑老化。
老年男性保持适当频率的性生活,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预防前列腺癌,对于女性而言,则有利于促进血液循环和阴道健康。
当然,危险的性生活就是另一回事了。
在浙江义乌,有一名91岁的老年女性艾滋病感染者,这是1985年以来我国发现的年龄最大的感染者。
还有一名来自北京52岁的李先生,通过跳广场舞认识性伴侣,在确诊有艾滋病之前,已经与50多名女性发生过性关系,其中有十几个已经查出HIV。
不可思议吧?然而数据胜于质疑。
2018年9月,在昆明召开的全国艾滋病学术大会上,公布了这样一组数据:
“全国范围内,60岁以上的艾滋病患者以男性为主。其中,艾滋感染的数量从2010年的4751例上升到2017年的19815例,在全部年龄段感染者的构成比例从7.4%上升到14.7%。”
这些不断飞速攀升的数据,令人震惊!
数据的背后,隐藏的是中老年人被压抑的性需求和欠缺的安全意识,是老人们孤独,是被歧视,更是内心深处无处安放的恐惧和自卑。
很多老年人缺乏交流陪伴,自身的诉求得不到及时回应,自己的安全意识也较为薄弱,自然矛盾不断显现。
很多人根本没有了解实际情况,就对他们指责辱骂,并不妥当。
在“谈性色变”的时代,他们想要释放欲望,却压根不懂自我保护。
欲望是无法屏蔽的。找性伴侣,不小心得了艾滋,并不意味着为老不尊。
只是被压抑太久的欲望,终究会爆发。
06 有人说,“欲望,或者说情欲,在年轻人那是生命活力、快乐的源泉,在老年人那里则是不可告人的隐疾。”
隐疾一直都在,只是我们选择了视而不见。
反正他们被认为没有了“未来”。
而这种漠视,会形成一堵看不见墙,横亘在老人面前。
从这角度看,年轻人是自私的,以为老人就该是“容易管理”的样子:
一发呆就是一整天,也没有“孤独”这东西,偶尔想起他们,才发现岁月又在脸上留下新的刻痕。
但是,性,从来不仅仅是性,还是陪伴,更是活着的一种念想。
老伴去世后,泰先生没有再婚,而是照她的形象,在网上订购了一个硅胶娃娃。
用他的话说,是“见物如见人”。
本来,老伴临走前,放心不下他,给他介绍了一些对象。
但他通通拒绝了。
而硅胶娃娃,不过是替代物。与硅胶娃娃一起生活,就是与活在心中的老伴一起生活。
泰先生会为她梳妆;
特意学化妆为她涂口红;
陪她一起吃饭;
一起看老伴生前喜欢的节目;
硅胶娃娃有了破损,他会满怀心疼地修补。
他半是对硅胶娃娃,半是对亡妻说:
“只要我还在,
你就是这个家庭的主人;
只要我还在,
你就不孤独;
你在,我也不孤独。”
原来,老人可以很痴情,也可以很浪漫。
这是自带偏见属性的人所不知道的。
他们只会把老人的这种“反常”,粗暴、蛮横地归结为“为老不尊”。
更无法理解,硅胶娃娃之于泰先生,是一种寄托,一种缅怀,一种鞭策。
包含了他活下去的意义和价值。
05 欲望的背后是孤独
我们总以为,对老年人来说衣食无忧便是最好的,却忽略了他们对爱与性也有同样需求。
弗洛依德说过:人类和动物存在着性的需要,生物学称为"性本能",这就像饥饿了就会想觅食,这种"原欲"并不因年龄而衰退。
可在现实中,很多子女在得知父母有意要找另一半的时候,多加阻拦。
王先生今年58岁,老伴去世半年了。现在想要再娶,却遭到儿女们的反对。
他们觉得,老人家一把年纪了,还这么折腾,让人很费解。
问起原因,王先生说,自己老伴去世后,他便和儿子、儿媳一起住,白天他们都忙,没时间照顾他。自己一个人在家,空荡荡的,很寂寞。
后来跳广场舞认识了现在想娶的老太太,两个人经常约着一起逛公园啊,跳广场舞什么的,有伴了,整个人心情也好了很多。
之所以再娶,是因为太寂寞,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
对一个老人来说,对他最残忍的不是任何肉体痛苦,真正的酷刑是什么呢?
是一间小小的屋子,没有一丝光,没有一点声音,没有一个人,也没有希望。
无尽的空虚,胡思乱想,终于精神崩塌。
孤独致死,心灵上的死亡导致肉体的死亡,这才是真正可怕的东西啊。
在大连沙河口区,一名独居的七旬老人洗澡时摔伤,被发现时已经死亡多日。
老人的儿子有段时间忙,对他疏忽联系。直至有一天中午,儿子回去查看,才发现老人倒在卫生间里,没有穿衣服。
据判断,老人死亡已经有一个月以上了。
这凄凉的一幕,令人痛惜。
寻找老来伴,空巢老人“孤独死”,种种现象都在向我们透露着什么?
他们并非是为了性而去寻找性,他们只是渴望被理解,被关心,被看见,希望有人陪陪他,说说话,寻找性也是借此来缓解内心的空虚和寂寞。
老年人的性与爱,正如《和陌生人说话》的节目里说的:在“菖蒲河”这个地方,就像是一个大舞台,每个人都在用尽全力,上演着余生最后一出戏。”
在当下,占据着绝大部分社会资源与话语权的,永远是一代又一代的年轻人,而被边缘化的老年人,既无力对抗偏见,也无法为自己发声。
但并不意味着,他们的需求要被社会漠视。
放下偏见,去理解和看见老人家的内心,才是每个年轻人应该做的。
毕竟生而为人的本质,就是爱的渴望与需求。
这一点,无关年龄。
你可以不喜欢,但无权反对;你可以反感,但请保持尊重。
每个人都会老去,承认老人情欲的正当性,不仅是接纳老人的开始,也是接纳未来的自己的开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