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739|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10句充满正能量的古文,写作文好用,还可以充当座右铭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0-12-13 05:42:39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10句充满正能量的古文,写作文好用,还可以充当座右铭                                                         2020-12-12 12:06                    

1.虽千万人,吾往矣。(孟子)
适用于“信念(信仰)”、“勇敢(无畏)”、“坚定前行”等主题。比如,写“信念(信仰)”时,可以像寨主这么用:为了心中的迦南地,我愿意大步向前,虽千万人,吾往矣。或许,黄沙漫漫会迟滞我的脚步,烈日炎炎会晒伤我的皮肤,但都无法改变我努力前行的信念。终有一日,我定能穿越荒凉的沙漠,走向流淌着奶和蜜的希望之乡。
2.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曹植)
适用于“壮志(志向)”、“远和近”等主题。比如,写“壮志(志向)”时,可以像寨主这么用:为了心中的追求,我们迟早需要走向远方。离别时,不用哭泣,因为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所以,只要豪情在胸,距离不是问题。即便隔着千里万里,都可以同气连声,也可以心心相系。
3.独立不惭影,独寝不愧衾。(刘昼)
适用于“坦荡”、“心中无愧”等主题。比如,写“坦荡”时,可以像寨主这么用:大丈夫为人,应该光风霁月,坦坦荡荡,这样,就能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也能独立不惭影,独寝不愧衾。
4.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孟子)
适用于“坦荡”、“心中无愧”等主题。比如,写“心中无愧”时,可以像寨主这么用:君子处世,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所以“君子坦荡荡”;小人为人,明面上光明正大,暗地里奸诈邪恶,所以“小人长戚戚”。
5.凿井者,起于三寸之坎,以就万仞之深。(刘昼)
适用于“坚持不懈”、“专注”、“积累”等主题。比如,写“专注”时,可以像寨主这么用:作家格拉德威尔在《异类》一书中,提出了著名的“一万小时定律”。一个人从小白到专家,只需要一万个小时的锤炼。这个定律告诉我们,哪怕起点很低,也没有关系。只要专注于一行,不断耕耘,时间久了,就可以大有所成。譬如为山者,始于一筐之土,时间久了,也可以成千丈之峭;又譬如凿井者,起于三寸之坎,专注挖掘,到最后也可以凿出万仞之深。
6.丹可磨而不可夺其色,兰可燔而不可灭其馨。(刘昼)
适用于“坚守自我”、“不改本色”等主题。比如,写“不改本色”时,可以像寨主这么用:“真正的君子,即便面对泰山压顶,依然神色不变;就算遇到千磨百难,也不改其心。所谓丹可磨而不可夺其色,兰可燔而不可灭其馨,既是君子之节,也是君子本色。”
7.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王勃)
适用于“坚守自我”、“进取(追求)”等主题。比如,写“坚守自我”时,可以这么用:真正的坚守,应该做到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也应该做到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8.山阻石拦,大江必定东流去;雪辱霜欺,梅花依旧向阳开。(佚名)
适用于“信仰(信念)”、“追求”、“趋势(潮流)”等主题。比如,写“信仰(信念)”时,可以像寨主这么用:只要心中的信念之火不熄灭,那么漫漫长夜也可以孤身前行。哪怕途中遇到九九八十一难,也可以一路向西,最终定然可以到达雷音寺,取到真经。要相信,山阻石拦,大江必定东流去;雪辱霜欺,梅花依旧向阳开。
9.荃荪孤植,不以岩隐而歇其芳;石泉潜流,不以涧幽而撤其清。(刘昼)
孤独而立的香草,并不因为它生长于隐蔽的山岩中而停止散发它的芳香;悄悄流淌的石泉,并不因它蜿蜒于幽深的涧溪里而改变它清澈的水色。
适用于“坚守自我”、“不被环境改变”等主题。比如,写“不被环境改变”时,可以像寨主这么用:真正的君子,能够坚守自我,不被环境改变,真正做到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所以荃荪孤植,不以岩隐而歇其芳;石泉潜流,不以涧幽而撤其清。
10.大丈夫行事,论是非,不论利害;论顺逆,不论成败;论万世,不论一生。(谢枋得)
适用于“义和利”、“信仰(信念)”等主题。比如,写“信仰(信念)”时,可以像寨主这么用:古代的仁人志士,会以天下为己任,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人处事时,论是非,不论利害;论顺逆,不论成败;论万世,不论一生。
跟着高考散文名家学写人物素材,现在知道作文怎样上50分了吧
  辛弃疾:《把栏杆拍遍》
  辛弃疾,原字坦夫,后改字幼安,中年后别号稼轩居士 。南宋官员、将领、文学家,豪放派词人,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
辛弃疾一生以恢复为志,以功业自许,却命运多舛、壮志难酬。但他始终没有动摇恢复中原的信念,而是把满腔激情和对国家兴亡、民族命运的关切、忧虑,全部寄寓于词作之中 [3] 。其词艺术风格多样,以豪放为主,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其词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典故入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
【适用主题】爱国
但世上的事并不能心想事成。南归之后,他手里立即失去了钢刀利剑,就只剩下一支羊毫软笔,他也再没有机会奔走沙场,血溅战袍,而只能笔走龙蛇,泪洒宣纸,为历史留下一声声悲壮的呼喊,遗憾的叹息和无奈的自嘲。
【解读】报国无门;壮志难酬
辛弃疾的词不是用笔写成,而是用刀和剑刻成的。他是以一个沙场英雄和爱国将军的形像留存在历史上和自己的诗词中。时隔千年,当今天我们重读他的作品时,仍感到一种凛然杀气和磅礡之势。
【解读】无奈只得以笔写天下,家国梦都在词句中。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水龙吟》)谁能懂得他这个游子,实际上是亡国浪子的悲愤之心呢?这是他登临建康城赏心亭时所作。此亭遥对古秦淮河,是历代文人墨客赏心雅兴之所,但辛弃疾在这里发出的却是一声悲怆的呼喊。他痛拍栏杆时一定想起过当年的拍刀催马,驰骋沙场,但今天空有一身力,一腔志,又能向何处使呢?我曾专门到南京寻找过这个辛公拍栏杆处,但人去楼毁,早已了无痕迹,唯有江水悠悠,似词人的长叹,东流不息。
【解读】英雄的无奈,渴望驰骋沙场,却无可奈何。
辛词比其它文人更深一层的不同,是他的词不是用墨来写,而是蘸着血和泪涂抹而成的。我们今天读其词,总是清清楚楚地听到一个爱国臣子,一遍一遍地哭诉,一次一次地表白;总忘不了他那在夕阳中扶栏远眺、望眼欲穿的形像。
【解读】报国赤忱只能寄托于笔墨词句。
辛弃疾南归后为什么这样不为朝廷喜欢呢?他在一首《戒酒》的戏作中说:“怨无大小,生于所爱;物无美恶,过则成灾”。这首小品正好刻画出他的政治苦闷。他因爱国而生怨,因尽职而招灾。他太爱国家、爱百姓、爱朝廷了。但是朝廷怕他,烦他,忌用他。他作为南宋臣民共生活了40年,倒有近20年的时间被闲置一旁,而在断断续续被使用的20多年间又有37次频繁调动。但是,每当他得到一次效力的机会,就特别认真,特别执着地去工作。本来有碗饭吃便不该再多事,可是那颗炽热的爱国心烧得他浑身发热。40年间无论在何地何时任何职,甚至赋闲期间,他都不停地上书,不停地唠叨,一有机会还要真抓实干,练兵、筹款,整饬政务,时刻摆出一副要冲上前线的样子。你想这能不让主和苟安的朝廷心烦?他任湖南安抚使,这本是一个地方行政长官,他却在任上创办了一支2500人的“飞虎军”,铁甲烈马,威风凛凛,雄镇江南。建军之初,造营房,恰逢连日阴雨,无法烧制屋瓦。他就令长沙市民,每户送瓦20片,立付现银,两日内便全部筹足。其施政的干练作风可见一斑。后来他到福建任地方官,又在那里招兵买马。闽南与漠北相隔何远,但还是隔不断他的忧民情、复国志。他这个书生,这个工作狂,实在太过了,“过则成灾”,终于惹来了许多的诽谤,甚至说他独裁、犯上。皇帝对他也就时用时弃。国有危难时招来用几天;朝有谤言,又弃而闲几年,这就是他的基本生活节奏,也是他一生最大的悲剧。别看他饱读诗书,在词中到处用典,甚至被后人讥为“掉书袋”。但他至死,也没有弄懂南宋小朝廷为什么只图苟安而不愿去收复失地。
【解读】举例说明为何不受朝廷待见,为何报国无门,这也体现出了他的尽职尽责,对南宋的赤诚之心。
辛弃疾名弃疾,但他那从小使枪舞剑、壮如铁塔的五尺身躯,何尝有什么疾病?他只有一块心病,金瓯缺,月未圆,山河碎,心不安。
【解读】国泰民安,心才会安。
说到辛弃疾的笔力多深,是刀刻也罢,血写也罢,其实他的追求从来不是要作一个词人。郭沫若说陈毅:“将军本色是诗人”,辛弃疾这个人,词人本色是武人,武人本色是政人。他的词是在政治的大磨盘间磨出来的豆浆汁液。他由武而文,又由文而政,始终在出世与入世间矛盾,在被用或被弃中受煎熬。作为封建知识分子,对待政治,他不像陶渊明那样浅尝辄止,便再不染政;也不像白居易那样长期在任,亦政亦文。对国家民族他有一颗放不下、关不住、比天大、比火热的心;他有一身早炼就、憋不住、使不完的劲。他不计较“五斗米折腰”,也不怕谗言倾盆。所以随时局起伏,他就大忙大闲,大起大落,大进大退。稍有政绩,便招谤而被弃;国有危难,便又被招而任用。
【解读】坎坷起伏的一生,英雄的无奈与叹息。

【名言】

1、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2、身世酒杯中,万事皆空。古来三五个英雄。雨打风吹何处是,汉殿秦宫。
3、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4、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5、了却君王天下事,嬴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6、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7、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
8、何以箫声默,默声箫以何?多情深许几,几许深情多。
9、若教眼底无离恨,不信人间有白头。
10、将军百战身名裂。向河梁、回头万里,故人长绝。
11、易水萧萧西风冷,满座衣冠似雪。正壮士、悲歌未彻。
12、啼鸟还知如许恨,料不啼清泪长啼血。谁共我,醉明月?
13、男儿到死心如铁,看试手、补天裂!
14、闲愁最苦。休去倚危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
15、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
16、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17、江头未是风波恶,别有人间行路难。
18、纵横千百度,弹指一挥间。
  诸葛亮:《武侯祠:一千五百年的沉思》
  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三国时期蜀汉丞相,中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改革家。
早年随叔父诸葛玄到荆州,诸葛玄死后,诸葛亮就在隆中隐居。后刘备三顾茅庐请出诸葛亮,联合东吴孙权于赤壁之战大败曹军。形成三国鼎足之势,又夺占荆州。建安十六年(211年),攻取益州。继又击败曹军,夺得汉中。蜀章武元年(221年),刘备在成都建立蜀汉政权,诸葛亮被任命为丞相,主持朝政。后主刘禅继位,诸葛亮被封为武乡侯,领益州牧。勤勉谨慎,大小政事必亲自处理,赏罚严明;与东吴联盟,改善和西南各族的关系;实行屯田政策,加强战备。前后五次北伐中原,多以粮尽无功。终因积劳成疾,于蜀建兴十二年(234年)病逝于五丈原(今陕西省宝鸡市岐山境内),享年五十四岁。刘禅追谥他为忠武侯,后世常以武侯尊称诸葛亮。东晋桓温追封他为武兴王。
【适用主题】忧国忧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中国历史上有无数个名人,但没有谁能像诸葛亮这样引起人们长久不衰的怀念;中国大地上有无数座祠堂,没有那一座能像成都武侯祠这样,让人生无限的崇敬,无尽的思考和深深的遗憾。这座带有传奇色彩的建筑,令海内外所有的崇拜者一提起它就生一种神秘的向往。
【解读】从刘备三顾茅庐请出诸葛亮出山,他的一生,都在为自己的所追求的目标所效忠的后汉不遗余力。
我看到他在国乱家丧之时,布衣粗茶,耕读山中;我看到他初出茅庐,羽扇轻轻一挥,八十三万曹兵灰飞烟灭;我看到他在斩马谡时那一滴难言的混浊泪;我看到他在向后主自报家产时那一颗坦然无私的心。记得小时候读《三国》,总希望蜀国能赢,那实在不是为了刘备,而是为了诸葛亮。这样一位才比天高,德昭宇宙的人不赢,真是天理不容。但他还是输了,上帝为中国历史安排了一处最雄壮的悲剧。
【解读】大多英雄,也许都有一个悲壮的陌路。
古往今来有两种人,一种人为现在而活,拼命享受,死而后已;一种人为理想而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一个人不管他的官位多大,总要还原为人;不管他的寿命多长,总要变为鬼;而只有极少数人才有幸被百姓筛选,历史擢拔而为神,享四时之祀,得到永恒。
【解读】正如臧克家所说: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名言】

1. 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2.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3.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4.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5. 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6.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7. 喜不应喜无喜之事,怒不应怒无怒之物。
8. 圣人之治理也,安其居,乐其业。
9. 欲思其利,必虑其害,欲思其成,必虑其败。
10. 大事起于难,小事起于易。
11. 不傲才以骄人,不以宠而作威。
12. 不学者,虽存,谓之行尸走肉耳。
13. 有难,则以身先之;有功,则以身后之。
14. 势利之交,难以经远。
15. 怠慢则不能不开精,险躁则不能理性。
16. 善将者,必有博闻多智者为腹心,由沈审谨密者为耳目,勇悍善敌者为爪牙。
17. 为人择官者乱,为官择人者治。
18. 将不可骄,骄则失礼,失礼则人离,人离则众叛。
19. 勿以身贵而贱人,勿以独见而违众,勿持功能而失信。
20. 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
  李清照:《乱世中的美神》
  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宋代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
李清照出生于书香门第,早期生活优裕,其父李格非藏书甚富,她小时候就在良好的家庭环境中打下文学基础。出嫁后与丈夫赵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金兵入据中原时,流寓南方,境遇孤苦。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能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
【适用主题】与命运斗争;一个女子的家国情怀
依宋朝法律,女人告丈夫,无论对错输赢,都要坐牢两年。李清照是一个在感情生活上绝不凑合的人,她宁肯受皮肉之苦,也不受精神的奴役。一旦看穿对方的灵魂,她便表现出无情的鄙视和深切地懊悔。她在给友人的信中说:“猥以桑榆之晚景,配兹驵侩之下材”。她是何等刚烈之人,宁可坐牢下狱也不肯与“驵侩”之人为伴。这场官司的结果是张汝舟被发配到柳州,李清照也随之入狱。我们现在想象李清照为了婚姻的自由,在大堂之上,扬首挺胸,将纤细柔弱的双手伸进枷锁中的一瞬,其坚毅安祥之态真不亚于项羽引颈向剑时那勇敢的一刎。可能是李清照的名声太大,当时又有许多人关注此事,再加上朝中友人帮忙,李只坐了九天牢便被释放了。但这在她心灵深处留下了重重的一道伤痕。
【解读】封建时代,为了追求精神的契合,为了婚姻自由,毅然告倒丈夫,实乃壮举
在宋代一个女人,尤其是一个读书女人的再婚又离婚就要引起社会舆论的极大歧视。在当时和事后的许多记载李清照的史书中都是一面肯定她的才华,同时又无不以“不终晚节”、“无检操”、“晚节流荡无归”记之。节是什么?就是不管好坏,女人都得跟着这个男人过,就是你不许有个性的追求。可见我们的女诗人当时是承受了多么大的心理压力。但是她不怕,她坚持独立的人格,坚持高质量的爱情,她以两个月的时间快刀斩乱麻,甩掉了张汝舟这个“驵侩”包袱,便全身心地投入到《金石录》的编写中去了。
【解读】随生活在封建时代,但具有新时代女性的品质,坚持杜立德人格,追求真正的爱情,投身于学术的研究。
李清照在流亡途中行无定所,国家支离破碎,到处物是人非,这愁就是一条船也载不动啊。这使我们想起杜甫在逃难中的诗句“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李清照这时的愁早已不是“一种相思,两处闲愁”的家愁、情愁,现在国已破,家已亡,就是真有旧愁,想觅也难寻了。她这时是《诗经》的《黍离》之愁,是辛弃疾“而今识尽愁滋味”的愁,是国家民族的大愁,她是在替天发愁啊。
【解读】虽是女子,但也有自己的家国情怀,自己的家国愁思。
她不依奉权贵,不违心做事。她和当朝权臣秦桧本是亲戚,秦桧的夫人是她二舅的女儿,亲表姐。但是李清照与他们概不来往,就是在她的婚事最困难的时候,她宁可去求远亲也不上秦家的门。秦府落成,大宴亲朋,她也拒不参加。她不满足于自己“学诗漫有惊人句”,而“欲将血泪寄山河”,她希望收复失地,“径持紫泥诏,直入黄龙城”。但是她看到了什么呢?是偏安都城的虚假繁荣,是朝廷打击志士、迫害忠良的怪事,是主战派和民族义士们血泪的呼喊。
【解读】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无奈和叹息,无法左右别人,但是至少可以坚持自我。
她有一孙姓朋友,其小女十岁,极为聪颖。一日孩子来玩时,李清照对她说,你该学点东西,我老了,愿将平生所学相授。不想这孩子脱口说道:“才藻非女子事也。”李清照不由得倒抽一口凉气,她觉得一阵晕眩,手扶门框,才使自己勉强没有摔倒。童言无忌,原来在这个社会上有才有情的女子是真正多余啊。而她却一直还奢想什么关心国事、著书立说、传道授业。她收集的文物汗牛充栋,她学富五车,词动京华,到头来却落得个报国无门,情无所托,学无所传,别人看她如同怪异。李清照感到她像是落在四面不着边际的深渊里,一种可怕的孤独向她袭来,这个世界上没有一个人能读懂她的心。
【解读】生逢乱世,心怀天才和才识,但有些人总归不被时代所理解

【名言】

1、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沈水卧时烧,香消酒未消。
2、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3、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4、今年海角天涯,萧萧两鬓生华。看取晚来风势,故应难看梅花。
5、酒阑歌罢玉尊空,青缸暗明灭。魂梦不堪幽怨,更一声啼鴂。
6、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沈水卧时烧,香消酒未消。
7、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8、道人憔悴春窗底,闷损阑干愁不倚。要来小看便来休,未必明朝风不起。
9、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
10、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11、惜别伤离方寸乱,忘了临行,酒盏深和浅,好把音书凭过雁,东莱不似蓬莱远。
12、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13、与谁同倚,一枝折得,人间天上,没个人堪寄。
14、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15、生怕离怀别苦,多少事、欲说还休。
16、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徐霞客的丛林》
  徐霞客,名弘祖,字振之,号霞客。明代地理学家、旅行家和文学家,他经30年考察撰成了60万字地理名著《徐霞客游记》,被称为“千古奇人”。
徐霞客一生志在四方,足迹遍及今21个省、市、自治区,“达人所之未达,探人所之未知”,所到之处,探幽寻秘,并记有游记,记录观察到的各种现象、人文、地理、动植物等状况。
《徐霞客游记》开篇之日(5月19日)被定为中国旅游日。
【适用主题】探险;旅行;河山大好
丛林这个词,在自然界就是树林,密密麻麻,丛生着的树木;在佛教里是指僧人聚居的地方——寺院,后来演变成寺院管理。大概出家人总是在远离烟火的地方修行,那里除了树林还是树林。于是丛林,就同时为自然界和精神界所借代,横跨两域而囊括四方。而有一个人,却一生永在这两个丛林里穿行,他就是徐霞客。
【解读】探访山水,也领悟道理。
徐霞客从22岁开始,游历了中国的东南部和北部。到1636年,他已51岁,翘首西望,彩云之南还有一块神秘之地未曾去过。他自知时日不多,便决然地对家人说,我将寄身天涯,再探胜地,家里勿念,生死由之。就这样开始了他人生的收官之旅。
【解读】河山大好,出去走走。
作为旅行文学家他有一种天生的使命感,就是发现自然之美并诉诸美妙的文字,我们至今可与之分享快乐。徐霞客在这里寻奇觅险就连随从、仆人都不敢上的地方,他常一人攀藤附葛,直达绝顶。舍身崖,一般都是佛地名山的最高最险处,只有舍身敬佛的教徒,为表虔诚才肯冒险一试。
【解读】旅行文学家的使命感,所见所闻所感用文字记录分享。
他几乎每天都是在这样地冒险、享受,其乐无穷。他的日记就是一部旅游词典。类似的妙语还有:蚁附虫行、悬峻梯空、涧水冷冷、乔松落落,等等。登山时“作猿猴升”;民俗的热闹“鼓吹填街”;除夕夜举火朝山的人群;“彻夜荧然不绝”。他登上鸡足最高峰,看东北方向,雪山皑皑,金沙江明灭一线,蜿蜒东来。徐霞客终于完成了中国地学的新发现,金沙江才是长江的源头:“雪山之东,金沙江实透腋南注。”只有登临绝顶,俯视大千,揽山河于怀中,才会溢出“透腋南注”这样的词句,真巨笔如椽,气达乾坤。
【解读】看过世界,经历过世界,才能真切地写出世界。

【名言】

1、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
2、登黄山,天下无山,观止矣!
3、大丈夫当朝游碧海而暮苍梧。
4、管中窥豹,时见一斑。
6、生平只负云小梦,一步能登天下山。
7、春随香草千年艳,人与梅花一样清。
  李叔同:《今宵别梦寒》
  李叔同,又名李息霜、李岸、李良,谱名文涛,幼名成蹊,学名广侯,字息霜,别号漱筒。
李叔同是著名音乐家、美术教育家、书法家、戏剧活动家,是中国话剧的开拓者之一。他从日本留学归国后,担任过教师、编辑之职,后剃度为僧,法名演音,号弘一,晚号晚晴老人,后被人尊称为弘一法师。
1913年受聘为浙江两级师范学校(后改为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音乐、图画教师。1915年起兼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音乐、图画教师,并谱曲南京大学历史上第一首校歌。1942年10月13日,弘一法师圆寂于泉州不二祠温陵养老院晚晴室。
【适用主题】文化;境界;追求
家世浙西望族,生于天津,年轻又有才气的李叔同,那时多么令人歆羡啊。这一点他自己也深有感受,并不失时机地在这人生舞台上充分表现。翩翩裘马,进出名场,红氍毹上,舞袖歌弦,什么都要露一手。演戏,绘画,书法,篆刻,音乐,没有不上手的。这时的他的确是一位翩翩美少年,丝绒碗帽,正中缀一方白玉,曲襟背心,花缎袍子,底子缎带扎着裤管,眉宇间尽显英俊洒脱之气,一举手一投足,称得上潇洒倜傥,光彩照人。可是曾几何时,收拾铅华,摒却丝竹,在我脑海中印下的,却是清癯枯瘦,古貌古心,一副古之高僧薪火绵延的零余者形象了。
【解读】少年才子,也可常伴古灯。
人生真的是一出戏。岁月的长风卷走了他青春的容颜,转瞬间留下平淡和寂寥。
【解读】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李叔同终于在很突然的情况下断绝尘念出家了。说是因为缘也罢,宿命也罢,从滚滚红尘中义无反顾地遁入空门,李叔同消失了,弘一诞生了。我几次听到文人为他这种质变而嗟叹,以为文坛艺苑少了一个大才子,这损失无可弥补,又看到有人为佛门庆幸,说是得一高僧。
弘一成为人们景仰的高僧不是一蹴而就,而是经过了相当长的修炼过程,其中包含没完没了的闭关治律、禁语、静修、写经,包含几十年清汤寡味的茹素生活,包含那个时代凄风苦雨带来的重创。
【解读】每一段值得景仰的人生,都需要长久的修炼。
弘一的成功在于他把复杂繁缛的人生问题简化了,他出家后的精神追求,竟是如此简单平常的承诺:当和尚就要像个和尚的样子。听起来素朴之至,做起来尤其难。你耐得住寂寞枯索么?你吃得起清苦寡淡么?
【解读】至繁至简。
一种低调的精神生活延续下来,使弘一达到了超常的境界。几十年滴水穿石般地向着追求的核心进展,平淡无奇又那么有穿透时空的力量。弘一不过是泱泱人海中的一滴水,这滴水与众不同的是至柔达到至刚。相比于高调的人生,低调人生更有一种保全完善的可能,就像他的书法小品一样,不可能成为廊庙的供器,却完全可以供心绪不宁的人平息躁气。弘一是比任何人都清楚自己的归属的,若换成常人不免有些恐慌,可是在弘一重复而递进的时日里,除了修善行为,也修善对于彼岸世界的信念。
【解读】,要耐得住寂寞,才能守得住繁华。

【名言】

1、樽前丝竹销魂曲,眼底歌娱薄命花。
2、一音入耳来,万事离心去。
3、 君子之交,其淡如水,执象而求,咫尺千里。
问余何适,廓尔忘言,华枝春满,天心月圆。----《临终偈语》
4、以“淡”字交友,以“聋”字止谤,以“刻”字责己。
5、莺啼陌上人归去,花外疏钟送夕阳。----《春游》
6、世界是个回音谷,念念不忘必有回响,你大声喊唱,山谷雷鸣,音传千里,一叠一叠,一浪一浪,彼岸世界都收到了。凡事念念不忘,必有回响。因它在传递你心间的声音,绵绵不绝,遂相印于心。
7、皎皎昆仑,山顶月,有人长啸。看囊底、宝刀如雪,恩仇多少!双手裂开鼷鼠胆,寸金铸出民权脑。算此生,不负是男儿,头颅好。
8、才不足则多谋。识不足则多虑。威不足则多怒。信不足则多言。勇不足则多劳。明不足则多察。理不足则多辩。情不足则多仪。
9、涵容以待人,恬淡以处世。
10、执象而求,咫尺千里。
11、识不足则多虑;威不足则多怒;信不足则多言。
12、明镜止水以定身,青天白日以成事,光风霁月以带人。
  《大无大有周恩来——纪念周恩来诞辰一百周年》
  周恩来,字翔宇,曾用名飞飞、伍豪、少山、冠生等 。192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之一,中国人民解放军主要创建人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元勋,是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 。
1976年1月8日在北京逝世。他的逝世受到极广泛的悼念。由于他一贯勤奋工作,严于律己,关心群众,被称为“人民的好总理”。
【适用主题】勤俭节约;最平民化的总理
千百年来,官和权是连在一起的。在某些人看来,官就是显赫的地位,就是特殊的享受,就是人上人,就是福中福。官和民成了一个对立的概念,也有了一种对立的形象。但周恩来作为一国总理则只求不显。在外交、公务场合他是官,而在生活中,在内心深处,他是一个最低标准甚至不够标准的平民。他是中国有史以来第一个平民宰相,是世界上最平民化的总理。
【解读】作为一国总理的朴素和低调。
一次,总理在杭州出差,临上飞机时地方上送了一筐南方的时鲜蔬菜,到京时被他发现,就严厉批评了工作人员,并命令折价寄钱去。一次,总理在洛阳视察,见到一册碑帖,问秘书身上带钱没有,见没带钱,就摇摇头走了。总理从小随伯父求学,伯父的坟迁移,他不能回去,先派弟弟去,临行前又改派侄儿去,为的是尽量不惊动地方。一国总理啊,他理天下事,管天下财,住一室,食一蔬,用一物,办一事算得了什么?
【解读】这些例子无一不体现出了周总理的低调与朴素。
多少年来,在人们的脑子里,做官就是显耀。你看,封建社会的官帽,不是乌纱便是红顶,官员出行,或鸣锣开道,或静街回避,不就是要一个“显”字?这种显耀或为显示权力,或为显示财富,总之是要显出高人一等。古人一考上进士,就要鸣锣报喜,一考上状元就要骑马披红走街,一当上官就要回乡到父老面前转一圈。所谓衣锦还乡,为的就是显一显。
【解读】做官为显,总理却官而不显。
【适用主题】为人民鞠躬尽瘁
周总理是中国革命的第一受苦人。上海工人起义,“八一”起义,万里长征,三大战役,这种真刀真枪的事他干;地下特科斗争,国统区长驻虎穴,这种生死度外的事他干;解放后政治工作、经济工作、文化工作,这种大管家的烦人杂事他干;“文化革命”中上下周旋,这种在夹缝中委曲求全的事他干。他人生的最后一些年头,直到临终,身上一直佩着的一块徽章,是“为人民服务”。
【解读】周总理以自己的一生践行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如果计算工作量,他真正是党内之最。周恩来是一九七四年六月一日住进医院的,据资料统计,一至五月共一百三十九天,他每天工作十二至十四小时有九天;十四至十八小时有七十四天;十九至二十三小时有三十八天;连续二十四小时有五天。只有十三天工作在十二小时之内。而从三月中旬到五月底,两个半月,日常工作外,他又参加中央会议二十一次,外事活动五十四次,其他会议和谈话五十七次。他像一头牛,只知道负重,没完没了地受苦,有时还要受气。
【解读】以具体的数字来说明总理的任劳任怨,对工作对人民的负责。
哀莫大于心死,苦莫大于心苦,但痛苦更在于心虽苦极又没有死。周恩来对国对民对领袖都痴心不死啊,于是他只有负起那让常人看来无论如何也负不动的委屈。
【解读】总理对国家对人民的劳而无怨。
他爱心博大,覆盖国家、人民和整个世界。你看他大至处理国际关系,小至处理人际关系无不充满浓浓的、厚厚的爱心。美帝国主义和中国人民、中国共产党曾是积怨如山的,但是战争结束后,一九五四年周恩来第一次与美国代表团在日内瓦见面时就发出友好的表示,虽然美国国务卿杜勒斯拒绝了,或者是不敢接受,但周恩来还是满脸的宽厚与自信,就是这种宽厚与自信,终于吸引尼克松在我们立国二十一年后,横跨太平洋到中国来与周恩来握手。
【解读】无私,大爱大徳

【名言】

1.为中华崛起而读书。
2.中国人几乎占世界人口的1/4 。这样大的国家,如果在文化上不能对世界有所贡献,经济上不能有较快的发展,那我们就对不住世界人民,也对不住我们的祖宗。
3.我们爱我们的民族,这是我们自信心的泉源。
4.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好像一辆车子的两个轮子,相辅而行。
5.敢于向一切国家的长处学习,就是最有自信心和自尊心的表现,这样的民族也一定是能够自强的民族
6.加紧学习,抓住中心,宁精勿杂,宁专勿多。
7.为中华腾飞而努力奋斗!
8.今天的现实是不够美满的,但是美满的现实需要我们大家共同去创造。
9.只有忠实于事实,才能忠实于真理。
10.畏惧错误就是毁灭进步!遮掩错误就是躲避真理!
11.我们应该把整个身心放在共产主义事业上,以人民的疾苦为忧,以世界的前途为念。
12.我们这一辈子和这一个时代的人多付出一点代价,是为后代更好地享受社会主义幸福。
13.我们在死难的烈士前面,不需要流泪的悲哀,而需要更痛切更坚决地继续着死难烈士的遗志,踏着死难烈士的血迹,一直向前努力,一直向前斗争!
14.我们的下一代,总是要把自己摆在劳苦大众一起,要能够吃得起苦。因为我们的革命精神,就是从吃苦中得来的!
15.我们对待任何问题,都必须坚持“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老实态度,不懂决不要装懂,但是必须由不懂变为懂。
16.要得到人家尊重,首先要尊重人家。
17.人总是容易看到人家的短处,看到自己的长处。应该反过来,多看人家的长处,多看自己的短处。这样不仅能使自己进步,也能帮助别人进步。
18.为革命奋斗的历史,别人是抹煞不了的,除非自己毁掉它。

本文系转载,原作者:告知帮您署

本文由语文日刊yuwenrikan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

致原创作者:若发现误侵了您原创保护版权,应系第三方原因,请联系,马上删除!谢谢!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7Rank: 7Rank: 7

沙发
发表于 2021-1-7 04:08:08 |只看该作者
欣赏!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4-11-27 20:05 , Processed in 0.010679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