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42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安徽这个古村 有世界仅存的女祠堂 入选5A被誉“衮绣江南第一乡”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0-11-2 00:29:19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安徽这个古村 有世界仅存的女祠堂 入选5A被誉“衮绣江南第一乡”                                                         2020-11-02 01:00                    
                          

安徽黄山脚下这片富饶的土地上,孕育了悠久而辉煌的历史文化,这里的古城古镇,一屋一舍,一墙一瓦,共同绘就了古徽州独特的人文景观。来到黄山,最值得一看的古迹,是坐落在距歙县约6公里的棠樾村,古村虽然面积不大,却拥有全国规模最大的古牌坊群。

棠樾村的村名,来源于《诗经甘棠》篇周朝贤臣吕台伯的故事。相传亲民朴实的吕台伯经常在一棵甘棠树下为百姓办公,深受感动的老百姓特意把这棵甘棠树保护起来,让它枝繁叶茂,树荫满地。后来人们根据这一典故,以“棠阴”一词比喻“德政”,而棠樾的“樾”字,即指“树荫”,棠樾村先祖以“棠樾”来寓意古村是出人才之地。

据记载,棠樾村是春秋名相鲍叔牙后裔的聚居地。鲍氏后裔原居住在丰乐河南岸的金圭坦,南宋建炎年间,在徽州府任职的鲍荣迁到此地定居,成为棠樾始祖,至今已繁衍了34代。如今全村共有242户,居民980余人,在800余年的岁月中,鲍氏家族人才辈出,且多忠臣孝子,走出一代代的达官巨贾。

牌坊,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为表彰功勋、科第、德政以及忠孝节义所立的建筑物,属于中华特色建筑文化之一。由于棠樾村是徽商的发源地之一,外出经商的人很多,他们赚到钱后,出巨资在故里修建祠堂、牌坊、桥梁等公益建筑,其中最为著名的,是位于村东端甬道上的七座古牌坊。

这七座牌坊始建于宋末元初(1421年),均为历代朝廷褒奖鲍氏族人的忠孝节义而赐立,时间跨度长达数百年。尤其是西起第二座“慈孝里”牌坊上还刻有明成祖朱棣的一首《慈孝诗》。清朝乾隆皇帝下江南时听到牌坊主人的感人故事后,御笔题写了“慈孝天下无双里,衮绣江南第一乡”的对联。

正对着大道的“世孝祠”,由鲍氏家族第二十四世孙鲍志道出资修建于清嘉庆六年(公元1801年),祠堂专门用来供奉自宋元以来棠樾鲍氏后裔中以孝行出名的孝子,由此可见鲍氏家族重视孝道和以孝治家的观念,而世孝祠也成为全国唯一供奉孝子的祠堂。

始建于明嘉靖末年(公元1561年)的敦本堂,又称万世公支祠,俗称男祠。祠堂内供奉着鲍姓各世祖宗牌位,是鲍氏全族子孙的祭祀之堂。整座祠宇结构简洁,工艺精湛,气势恢宏壮观,具有浓厚的徽派建筑特色,特别是屋顶的10个翼角如同五对展翅欲飞的凤凰,因此又得名五凤楼。

徽州人自古崇文重商,男人大多背井离乡,外出做官或经商,家里只有留守的妇女。清嘉庆十年(1805年),富甲一方的棠樾村大盐商鲍启运,为纪念棠樾村的妇女,破例为她们修建了“清懿堂”。整个祠堂为三进五开门,造型流畅,内秀外朴,是世界上仅存的女祠堂。

徽派建筑的“三绝”:砖雕、石雕与木雕,在清懿堂中可谓表现得淋漓尽致。尤其是前厅八字墙上的砖雕,精致绚丽,细腻繁复,既体现了女性的柔美之态,又有“多子多福”的寓意,被誉为“徽州砖雕之最”。1996年,棠樾牌坊群被公布为第四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假如有机会的话,您也不妨来这里走走转转吧。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4-6-6 00:22 , Processed in 0.007575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