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39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米高扬要跟毛泽东拼酒量,毛泽东只吃菜,苏联人一尝脸变色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0-12-14 05:43:29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米高扬要跟毛泽东拼酒量,毛泽东只吃菜,苏联人一尝脸变色                                                         

2020-12-12 11:45                    


          毛泽东的饮食习惯跟常人不同,这一点在很多人的回忆录中被提及,他吃饭前的动作、嗜好的食材,乃至饮食对身体的影响,大部分都来自小时候养成的习惯。
毛泽东是韶山人,韶山是湖南湘潭下属的小城,人口只有12万,湘潭因为盛产湘莲而又称莲城。每到夏天的时候,因为湿热,很多人胃口都不好,但毛泽东不一样,他总是早早就坐在餐桌前,等着开饭。
毛泽东故居

每天中午,毛家总会传出一阵“哒哒哒”有节奏的敲击声,邻居们已经习以为常,只要声音出现,就意味着毛家开饭了。毛泽东在吃饭前,双脚总是不停地在地上拍打,发出沉重的踏脚声。
有亲戚说过他,小孩子要规矩,不要抖腿踏脚,但毛泽东觉得这是吃饭的乐趣,怡然自得,还给这种习惯起了个名字——“擂鼓”。这从侧面说明他胃口好,对于吃饭这件事很是享受,所以他在中国人普遍比较瘦弱的年代,长得人高马大。
后来有人送给毛泽东一张木桌子,下面装着一块符合人体工程学的木板,好让他在踏脚“擂鼓”的时候可以更舒适一些,这个桌子现在收藏在菊香书屋纪念馆。
“擂鼓”可以说是毛泽东吃饭时特有的仪式,而在最喜欢吃的菜肴上,他也有特殊之处,就是众所周知的红烧肉。毛泽东认为吃红烧肉对脑子和思维有好处,在指挥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时,他曾经跟警卫员李银桥打趣说:“你只要隔三天给我吃一顿红烧肉,我就精力充沛,肯定能打败敌人。”

毛泽东是从什么时候嗜吃红烧肉的,他自己没说过,但是有人查阅档案发现,应当是在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读书时,因为学校的食堂而爱上吃红烧肉的。
当时湖南师范食堂对学生并不吝啬,每到周六都会给学生们做红烧肉,一是作为学业的鼓励,二是给学生们补充营养。毛泽东饭量大,经常吃就养成了习惯,后来就欲罢不能了。
然而,毛泽东吃红烧肉有个特点——不能放酱油。一般来说,全国制作红烧肉的方法大同小异,先用热油把五花肉的脂肪逼出来,再用大蒜、姜、八角、桂皮与炸过的猪五花一块翻炒,最后倒入酱油和水一起慢炖,等到收汁完成就可以出锅了。最早民间称这道菜为烂肉,湖南红烧肉的味道咸鲜、略带甜味,还要放点辣椒。
但是毛泽东不吃酱油,这让很多厨师有些手足无措,据毛泽东的专属厨师程汝明回忆,他一开始给毛泽东做红烧肉放了酱油,厨师班的人在菜没端出厨房前发现了,赶紧拦了下来,不断强调毛泽东不吃酱油,做饭千万不能放。

但做红烧肉不能不放酱油,因为要给肉提色,否则做出来的肉块惨白,看上去一点儿都不可口。左思右想,他们想起来毛泽东不忌糖,于是就用白砂糖和热油炒熬,用这种糖色给红烧肉提色。
据程汝明回忆,红烧肉确实是毛泽东最爱吃的一道菜,但要论起最喜欢吃的东西,还是辣椒。他每次吃饭都要放许多辣椒,这让很多来自南方的工作人员觉得不可思议,看上去也太辣了!
据毛泽东回忆,他小时候吃辣椒也怕辣,每次只能咬一小口,但吃得多了,一小口就变一大口,一大口变一大盘。以至于不但不怕辣,反而怕不辣。他胃口不好的时候,经常吩咐厨师炒干辣椒,用辣味来开胃。
毛泽东一直把吃辣子吃到满头大汗当成快乐,尤其是冬天的时候,吃一盘辣子浑身冒热气,边吃边呼:过瘾呦!
按照常理判断,普通人肠胃受到辣椒的刺激,会经常拉肚子,但毛泽东医疗小组的主要成员李志绥回忆,毛泽东的消化系统十分厉害,几乎没有拉过肚子。

毛泽东嗜辣,消化系统很厉害的特点,还帮助解决过一个外交小插曲。
1949年1月31日,苏共代表米高扬秘密访问西柏坡,米高扬虽然祖籍亚美尼亚,但在喝酒这一项上,跟普通苏联人别无二致,都喜欢猛灌伏特加。当时苏共因为跟中共有一些路线上的歧见,导致米高扬的这场访问并非十分融洽,所以在为他举办的晚宴上,米高扬请毛泽东喝酒,意思两个人拼拼酒量。
米高扬

斯拉夫人天天喝酒,基本上酒量没个一斤也有半斤,毛泽东不怎么喝酒,肯定喝不过他。米高扬也没等毛泽东答话,拿起一瓶白酒就喝了起来,他还给毛泽东递眼神,示意一块来。
毛泽东没给他面子,根本不动杯子,只是夹起了一条红辣椒往嘴里送,细嚼慢咽地吃了起来。
米高扬见毛泽东不喝酒,就也夹起一条红辣椒尝尝,苏联北国之地,蔬菜都很少,更何况是原属热带的辣椒,米高扬没怎么吃过辣椒,尤其是红尖椒,刚嚼两口,脸变得通红,赶紧吐了出来,他举止失态,有失体面,在场的人无不错愕。

米高扬本想在酒量上给毛泽东办难堪,没想到反被毛泽东用辣椒整了一出洋相,真是偷鸡不成蚀把米。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1-16 16:00 , Processed in 0.007702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