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53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我在窗前静静聆听心的回响,至于你是否会如约而来,交给天意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0-12-23 04:59:00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本帖最后由 兰梅 于 2020-12-23 05:00 编辑

我在窗前静静聆听心的回响,至于你是否会如约而来,交给天意                                                         2020-12-21 15:00                    
          窗外有雨,绵密如织,空气清凉的仿佛染了月光,让日子似花瓣上的水珠,粒粒剔透。光阴重重叠叠,我坐在窗前听一帘雨声,心生欢喜。有栀子的香隐约如诗,只是想不起是从哪本书里走来。握一支笔,在洁白的纸上写下‘胭脂’两个字。

胭脂在心底一直是无风自扬的两个字,如花园里的玫瑰,一朵洁白一朵艳红,哪一朵都可以是传奇。对于传奇,向来不以众人的观点对待,喜欢从人性本身去理解,所以从不诋毁也不盲从。

至于生活,更是如此,每个人一生都会有跌宕起伏的时候,我宁愿沉在谷底看书,也不愿站在山顶张狂。之所以喜欢胭脂这两个字,一是因为它本身就有丰茂动人的故事,二是因为生活的颜彩也该如它般富饶多姿。

故事的意义在于它能让人有多少回味与思考、领悟与拒绝、沸腾与冷寂、欢喜与哀伤。至于姿态,却要经过万千山水的凝聚,他人无法模仿。所以,栀子只能是栀子,而玫瑰只能是玫瑰。

张爱玲说,也许每一个男子心中都有过这样的两个女人,娶了红玫瑰,久而久之,红的变成墙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的还是“床前明月光”;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是衣服上沾的一粒饭黏子,红的却是心口上一颗朱砂痣。

好一个明月光与朱砂痣的比喻,犹如柏拉图遇见弗洛伊德,每个人身后都有成群的信徒,无法分出输赢,也不必分出输赢。知己与伴侣,如素颜与盛妆,一手阳光一手明月,才是最美的存在。

早年看《胭脂扣》,并不能理解梅姓女子眼睛里的苍凉与不甘,后来才明白,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成为蝴蝶,有些东西终会令我们感到无力,所以她说,我不再等了。但张姓男子依旧幽幽地唱,愿那天未曾遇,只盼相依,哪管见尽遗憾世事。

想起一部小电影里的片段,他来找她,她盛妆相迎,他看见她面上的胭脂,犹如看见了她的苍白。胭脂在这里不是丰饶,而是破败。可见人心两面,怎么看全是一念之间。那么爱情会否也是如此,喜欢只是如胭脂般为了装点美丽,却无法掩盖生命本身的苍白?

忽然明白《胭脂扣》里那句——我不再等了。有过美好,即使被辜负又有何妨,毕竟我曾出没过你的内心。人间日月长,谁是谁的永远,不是以爱燃烧时光,而是以生命熬制成对方心尖上的胭脂,用以点亮与妩媚自己和那人的心与姿态。

无风相扰,午后如一枚琥珀在安静地回忆往事。细雨如幕,好似世间千丝万缕的联系。句子在书上自由呼吸,或许是在构思世间最曲折的故事,至于如何从幽暗走向明媚,又会引起多少恩怨,且随它去。我坐在窗前轻轻闭上眼睛,静静聆听心的回响。至于你的声音是否会如约而来,交给天意。

关注我不走丢,天天有更新,期待您的点评!(本篇图文部分内容源于网络,在此表示诚挚的感谢,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8-27 01:18 , Processed in 0.007275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