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68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抗美援朝只有2位特级战斗英雄,1位是黄继光,另1位却鲜为人知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0-12-24 06:01:28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抗美援朝只有2位特级战斗英雄,1位是黄继光,另1位却鲜为人知                                                         2020-12-23 17:01                    
          据统计,2年零9个月的抗美援朝战争中,我保家卫国的志愿军战士有197653名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
志愿军战士们用自己的生命打破了美帝国主义不可战胜的神话,巩固了中国新生的人民政权,保护了背后的祖国,用自己的牺牲为祖国顶住了美国侵略扩张的势头,使中国的国际威望得到了空前提高,为国内经济建设和社会改革赢得了几十年相对平稳的发展空间。
“英雄就是比普通人更变态的变态”,这些志愿军英烈们以大无畏的精神用自己的青春热血和宝贵生命谱写出了一曲让所有中国人都为之动容的壮烈悲歌。
志愿军英烈们用自己的血肉之躯为我中华民族在世界上争得一席之地,护佑着我华夏疆土的完整。英烈们虽都是大公无私之人,他们不求名,更不求利,就这样无怨无悔地默默的为新中国付出着,从不求任何回报。
英烈们虽不求回报,然而祖国却不会因此就亏待他们,祖国是不会让英烈流血又流泪的。
为让后人铭记英烈们对新中国,对中华民族的贡献,祖国会授予在战场上有突出贡献的英烈不同的荣誉称号。
根据《中国人民解放军纪律条令》对个人表彰奖励的相关规定,表彰奖励的项目从低到高依次是嘉奖、三等功、二等功、一等功和荣誉称号,荣誉称号从低到高依次是二级战斗英雄、二级模范、一级模范、一级战斗英雄和特级战斗英雄。
荣誉称号越高,也就意味着他在战场上的表现就越英勇,其行为就越能鼓舞我军的士气。
好比一级战斗英雄何学高。何学高在1979年2月19日参加对越自卫还击战时,与两名越军殊死搏斗的危急时刻,毅然拉响手榴弹,决心与越军同归于尽,最后两名越军被手榴弹炸死,他自己幸运未死,却也身负重伤。

图|一级战斗英雄何学高
再好比一级战斗英雄伍先华。伍先华在1952年9月29日参加歼灭江原道金城郡官岱里之敌的作战。为夺取联合国军占据的720高地,彻底摧毁敌人的火力封锁,伍先华毅然抱起炸药包冲进敌人的坑道,与40多个敌人同归于尽,为我军开辟了前进的道路。
能获得一级战斗英雄荣誉称号的英烈们,他们都是视死如归的英雄,在战场上他们都是抱着必死的决心面对敌人的进攻,他们都想着用自己的命来换取更多战友的命,他们都是当之无愧的大英雄。
被授予一级战斗英雄的英烈们,他们都已经是如此英勇,那特级战斗英雄又该是一个怎样伟大的存在呢!
据统计,解放战争结束后,我军百万大军只有78位英烈被授予“特级战斗英雄”的荣誉称号。
比如特级战斗英雄张国富。16岁孤身活捉国民党中将赵伯昭;17岁辽沈战役一颗手榴弹助我军克胡家窝棚,从而挽救了诸多战友的生命;20岁抗美援朝一人在阵地上坚守七天八夜,敌人未能前进半步。
可以说每一位特级战斗英雄,活着的都是战神级别的英雄,死了的也都是惊天地泣鬼神的英烈。
而在朝鲜战争中,百万志愿军中仅有两位英烈获得“特级战斗英雄”荣誉称号,他们分别是黄继光和杨根思。
舍生堵枪眼——黄继光
黄继光,原名黄积广,1931年2月24日出生在四川省德阳市中江县一个小山村里。黄继光家境贫寒,祖父、父亲都深受地主阶级的压迫,在他出生后不久,父亲就在饥寒交迫下憾然离世,10岁时为贴补家用只能是被迫给地主打工,重蹈父亲当年被剥削的覆辙。
1949年11月,我军解放了黄继光家乡,他终于能翻身把歌唱,不用再害怕被地主剥削,真正做一回新社会的主人。此时,黄继光牢记当年在苦难中挣扎的母亲“长大后要为穷苦人闹翻身出力”的嘱咐,他积极参加清匪反霸斗争,曾带领民兵活捉一名逃亡的地主,并搜出伪保长私藏的枪支弹药,从而被评为民兵模范。

图|特级战斗英雄黄继光
1951年,当我党在中江县征集志愿军新兵时,黄继光在村里第一个报了名。体检时,黄继光差点因身高的原因不能如愿,但是因前来征兵的一位营长被他的参军热情所感动,同意破格录取,黄继光这才如愿当上志愿军。
从参军的第一天起,黄继光就立志要杀敌立功,为新中国的未来而奋斗。到达朝鲜前线后,黄继光被分配到第十五军第一三五团二营六连担任通讯员。原本黄继光是想拿着枪上阵杀敌的,可是现在却只能当通讯员,他的心里就像打翻了的五味瓶一样,很不是滋味。
见与自己一起入伍的老乡吴三羊、肖登良都打死了不少的敌人,黄继光很是羡慕。于是,他就想向副指导员请假三天,然后偷偷的上前线,与敌军正面打一战。可是当副指导员得知他是想跟着老乡一去前线杀敌时,是严肃地对他说:“你看我这只手表,时针、分针、秒针不停地在转,你知道它为什么在转?又是什么在推动它在转呢?”,黄继光从来没看过手表,自然不知道。
之后,副指导员就用小刀将手表背面打开,然后指着手表内部的许多零件说道,“这是发条、齿轮、小螺丝,如果缺一样,或者它们其中的一件停止运作,手表的时针、分针、秒针就会停止不动。而我们的战场就像这块手表一样,每个战士都是其中的一个小零件,虽然分工不同,但他们的作用是一样的,都是必不可少的”。
黄继光听完副指导员话后,心里顿时明亮许多,他开始明白自己的位置也很重要,决心发挥好一个“小螺丝钉”的作用,为连队,为整个战场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当然,黄继光也并未放弃去前线作战的希望,他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也经常借着空闲时间向老兵们学习手榴弹、手雷、自动步枪等武器的使用方法,并加以练习,他的这种热诚是多次受到连长的表扬。
1952年10月,上甘岭战役开始了。
19日晚,黄继光所在二营接到命令必须在天亮前占领上甘岭右翼597.9高地,为接下来的反击战打好基础。黄继光所在的6连发起了五次冲锋,但是始终都无法突破敌军的机枪火力点,与联合国军一直处于僵持状态。
时近拂晓,若不能突破敌火力点,占据597.9高地,后续反击战将无法展开,我军整个战局将受到极大影响。
关键时刻,黄继光挺身而出,他掏出早已写好的决心书交给营参谋长,恳切地说道:"把任务交给我吧,只要我有一口气,保证完成任务",营参谋长在接到黄继光的请求后,沉思片刻,面对着紧急的军情,遂同意黄继光的请求:"黄继光,这次任务就交给你。我任命你为第6连第6班代理班长,一定要完成任务"。

图|上甘岭英雄阵地
随后,黄继光提起手榴弹,带领着2名志愿军战士向火力点爬去,没过多久就连续摧毁敌人几个火力点,可是正当他们准备再接再厉炸掉其他火力点时,敌人一枚照明灯突然照向他们的躲藏之处,随后敌人的机枪就往这边射来,猝不及防下一名战士不幸牺牲,另一名战士也身负重伤,只剩黄继光。
此时,黄继光的左臂也被机枪打穿,面对钻心般的痛楚和敌人的猛烈扫射,他毫无畏惧,忍着伤痛,咬着牙,忍着伤痛匍匐前进,抵近敌中心火力点后,连投几枚手雷,敌机枪瞬间就哑了火。
然而,正当志愿军趁势发起冲击时,残存在堡内的机枪又突然疯狂扫射,部队再次受阻。这时黄继光已经多处负伤,手榴弹也用尽,为了战斗的胜利,为了其他战友的生命,黄继光顽强地向火力点爬去,当靠近地堡射击孔时,他张开双臂,一个纵身,扑了上去,用自己的胸膛,死死堵住敌人正在喷射火舌的枪眼,壮烈捐躯。
在黄继光舍生忘死的激励下,志愿军们呐喊着:"冲啊!为黄继光报仇!",最终成功占领597.9高地。
当志愿军们冲上高地时,黄继光伟岸的身躯仍然是死死地压在敌人的射击孔上,他的手也还牢牢地抓着周围的麻袋。他们看到,黄继光的腿已被打断,他的身后有一道长长的血印。难以想象,在最后时刻,黄继光面临着怎样的剧痛,他又是如何在这般剧痛下仍然死死压着敌人的射击孔,这等顽强的毅力,是寻常人绝做不到的。
正因为黄继光一心为国为民,满怀着对新中国的热爱,他才能在敌军机枪朝我志愿军扫射之时,毅然决然地做出用胸口堵住敌人枪口的壮烈举动。
黄继光爱国、爱民、爱党,所以才能勇而无畏。
令人遗憾的是,由于黄继光从小家境贫寒,从来没有照过相,牺牲后虽有人拍过他的遗体,但在鲜血的掩盖下却已面容难辨,所以我们现在无法瞻仰到这位英雄的真容,能看到只是一幅黄继光舍身堵枪眼的素描画。
战后,原本黄继光仅仅只是被追授为“二级英雄”荣誉称号,但是在135团6连连长万福来向志愿军总部陈述真实的情况后,我志愿军首长们从实情、战局出发,遂撤销了黄继光“二级英雄”,追授他为“特级战斗英雄”。

图|黄继光英雄连
直至今日,黄继光这种怀抱理想、不畏牺牲的精神,仍然被我军战士继承着,仍然感染着一代又一代的新兵。
走进人民解放军空降兵某部的大院,距离院门不远处有一座三层小楼,二层的最里面的宿舍门上,挂着一块牌子——“黄继光班”,黄继光当年就曾生活在这里。
晚上,这座小楼的全部战士都会在楼下的小操场集合,总结今天的训练。在点名时,连队指导员叫的第一个名字就是“黄继光”,听到这个名字,全连战士就会同时发出一句响亮的“到”。这些年来,空降兵部队组织大比武,黄继光班、黄继光连多数时候都是第一名,同时在军事演习、抗洪抢险、抗震救灾等重大任务中,黄继光连先后荣立4次一等功、11次二等功、19次三等功。
黄继光,一个注定会被中国人永远铭记的英烈。
以身断敌退路——杨根思
杨根思本名羊庚熙,为什么叫“杨根思”呢?这里还有一段趣事,1944年2月,他报名参加新四军,当时负责登记的参谋问他叫什么名字,因他的口音有点重,导致参谋将羊庚熙误听成了杨根思,并记录在册,此后羊庚熙也索性就将错就错,在军中一直用杨根思这个名字。
杨根思1922年出生在江苏省泰兴县羊货郎店的一个贫穷家庭。
说起杨根思,恐怕知道的人不算太多。英雄的童年似乎总是悲惨的,杨根思的童年便是如此。同黄继光一样,他的童年也是很不幸,6岁父亲就被地主逼死,母亲没过多久也郁郁而终,双亲去世后,为了能活下来,杨根思8岁就被迫给别人放牛。12岁那年,杨根思跟着自己的哥哥来到了上海,在一家地毯厂里做童工,这一干就是八年。
八年后,因为工厂倒闭,杨根思兄弟二人就从上海回到了羊货郎店。更惨的是,回到家乡的第二年,杨根思相依为命的哥哥就患上了重病,因为没钱治疗不久就离开人世,杨根思为此是悲痛欲绝。
1944年2月,了无牵挂的杨根思加入了新四军,成为老一团一营3连的一名战士。22,杨根思参加了入伍后的第一次作战,首战就用长矛刺死了一个国民党士兵,并从他手上缴获了人生中的第一杆枪。
1945年,杨根思在孝丰战役中用两枚手榴弹炸掉敌人重机枪扼守的哨口,为部队开辟进攻道路,战后,他被评为团战斗模范、华东爆破大王,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46年,在攻打泰安天主堂时,杨根思用18颗手榴弹攻下了全城制高点,为战役的胜利奠定了基础。战后,杨根思首次获得“战斗英雄”称号。同年10月13日,鲁南郭里集战斗中,杨根思又冒着敌火力封锁,连续三次运送拉雷,炸毁敌地堡,从而让我军赢得战争的胜利,战后人送“爆破大王”美誉。
杨根思虽大字不识一个,也没有经过军校系统性的教学,但他似乎天生就是打仗的材料,尤其对爆破有着非比寻常的天赋,此后他就是利用高超的爆破技术屡立奇功,多次受到表彰,先后获得“华东一级战斗英雄”、“华东三级人民英雄”等荣誉称号。

图|不朽的英雄杨根思
1950年抗美援朝爆发,杨根思作为志愿军第20军第58师第172团3连连长于11月8日入朝参战。
11月25日,中朝军队发起了第二次战役,杨根思所在部队奉命开往东线长津湖地区,对敌人实施分割围歼。28日,杨根思奉命坚守咸镜南道长津郡下碣隅里外围制高点“1071高地”东南屏障的小高岭,负责切断美军南逃的退路,便于我主力部队实施围歼。
对于小高岭这个地方,我志愿军重视,美军也同样重视,他们也知道一旦这个地方被我军占据,他们就会陷入被四面包围的险境,故而在他们意欲撤退之时,就率先对小高岭发起猛烈的攻击,在飞机、大炮的支援下,美军像疯了一样对杨根思部发起了八次进攻,但是都被英勇的杨根思部给打退。在美军这八次进攻中,杨根思多次以身犯险,亲自带着炸药包冲上前成功炸毁了美军数辆坦克,从而让阵地牢牢地控制在我军手中。
然而,敌我军的实力相差的实在过于悬殊,我军虽成功抵御住了美军的八次成功,但这时阵地上也只剩下包括杨根思在内的六七名战士,且个个身上都带着伤。
在美军第九次发起进攻时,眼看着四十多名敌军要冲上阵地,阵地即将被美军所夺之时,已负伤的杨根思命令其他战士后撤,自己则毅然决然地抱起一个5公斤的炸药包,拉燃导火索,纵身向敌群冲去,“轰”的一声炸死了爬上阵地的敌人,与敌军同归于尽,壮烈牺牲。
杨根思这一炸,顿时就吓呆了美军,美军再也不敢对小高岭发起冲锋,杨根思用自己的牺牲完成了切断美军南逃退路的命令。在后续增援赶到时,小高岭依然被我军牢牢掌控在手中。
1952年5月9日,志愿军总部为杨根思追授“特级战斗英雄”的称号,他生前所在的连也被命名为“杨根思连”,他的家乡、村也被改名为根思乡、根思村。
杨根思大无畏的精神影响了整个志愿军队伍,后来在临清江反击战时,就出现了十数个杨根思式英雄,他们用自己的血肉之躯为我军赢得了种种战机,并最终让我军战胜了强大的联合国军。到了上甘岭战役,出现了更多有名有姓的包括黄继光在内有68位杨根思式英雄。黄继光同志牺牲后,我军从他的饭包里发现了三本连环画,第一本就是杨根思的漫画。
“中国人民的优秀儿子,国际主义的伟大战士,志愿军的模范指挥员”,这就是杨根思英烈。

图|杨根思连
朝鲜战争,我军为什么能依靠极其落后的装备战胜强大的美军,不是因为别的,就是因为志愿军中有着太多太多像黄继光、杨根思这样这样舍生取义的英雄们。正是他们的舍生忘死,勇而无畏地以血肉之躯向美军发起无敌冲锋,我军才能打败不可一世的美军,才能赢得世界都敬畏,从而赢得了十数年相对和平稳定的发展环境。
太平本是将军定,不许将军见太平。为了心中那个保卫新中国的信念,无数英雄先烈付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替我们负重前行罢了!
在这里,向每一位志愿军战士敬以最为崇高的敬意。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9-9 01:14 , Processed in 0.008064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