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根:少数群体中的老年群体,不被正视的抛弃 2020-11-26 09:12
文/陈根 一条“老人被拒收现金”的热搜,再一次,让现实中老年群体的困境暴露在大众面前。诸如此类的新闻层出不穷,从“老人出门不知道怎么使用健康码”到“老人就医不会线上挂号”等,互联网给现代人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便利和高效,而这份便利和高效却并不属于所有人。 在目之所及的数字化生活以外,还有着一个并不“触网”的老年群体。他们成了互联网时代的边缘群体,就像是被世界切断了联系的“数字难民”。无处不在的健康码、网上排队,就像一个放大镜,把这些数字难民的窘境暴露得一览无遗。 被时代飞速抛下的老年人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截2019年末,我国60周岁及以上人口达到25388万人,占总人口的18.1%,其中65周岁及以上人口17603万人,占总人口的12.6%。在即将到来的“十四五”时期,我国人口发展将进一步进行深度转型,预计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在“十四五”期末超过3亿,达到3.03亿。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少数群体”中最多数的群体,却被这个日益数字化、智能化的世界抛在了身后。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4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3月,我国网民规模为9.04亿,而60岁及以上的网民群体占比仅为6.7%。此外,尽管互联网普及率达64.5%,但仍有将近5亿人没有“触网”。 在逐渐迈向万物皆可数字化的时代里,衣、食、住、行都被有条不紊地安排到一部智能手机中,解锁屏幕即可点亮生活。疫情加速了全社会生产和生活方式的转变,也推动了互联网和数字经济进一步发展。 网络电商、直播带货兴起,消费者足不出户就能乐享购物;线上会议、远程办公助力企业复工复产;网络课堂、在线教育让学生能够“停课不停学”。疫情期间,大数据也为联防联控、科学防治提供有效帮助,“健康码”成为居民出行新“身份证”。 然而,便利和高效并不属于所有人,对不少中老年人而言,智能手机及与之相关的一切都意味着“麻烦”,而不能解决“麻烦”又会衍生出新的麻烦。显然,作为网络原住民的年轻人,点几下屏幕是再简单不过的事情。而对于老年群体来说,在他们尚且年轻,生活模式逐步成型的年纪时,没有面对过互联网的存在,于是,他们用前半生积攒下来的生存经验,终于在科技的壁垒下,变得吃力且笨拙。 不会在网上购票,只好去火车站的窗口现场排队;没用过打车软件,急着出门时根本拦不到车;对手机支付无所适从,不得不面临难以找零的尴尬。疫情期间,无处不在的防疫健康码、通信大数据行程卡、健康申明填报,像一柄凸透镜,将这些窘境无限地放大。飞速发展的时代,也正飞速地抛下老年人。 不被正视的遗忘 另一方面,随着经济的发展,年轻人的生活空间前所未有地扩大。从来没有一个时代,能像现在一般拥有如此多样的选择。 比如,在互联网之前的时代,人们能够接触的人非常有限,更多的是生活中相互接触的同学同事以及家人朋友等。而互联网时代下,开放式的社交媒体,包括微博、推特这种传统意义的社交媒体和Bilibili、Youtube这种内容主导的“社区”等,让人们能接触到更多的和自己社会属性完全不一样的人。 媒体“语态变革”的参照坐标也大多是年轻用户的语态与文化。数字时代的年轻人与老年人,日益分化为两个世界,他们虽然都说着汉语,却用着完全不同的编码和解码系统。这进一步产生了代际的数字鸿沟,而代际数字鸿沟的另一个表现,就是代际的文化隔阂。 此外,当年轻人享受着网上银行、电子支付、网络购票的便捷时,老年人面临的却是:去超市买菜被拒收现金;机顶盒普及之后,连看电视,都需要同时操作几个遥控器了。和几十年前比,人们生活的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属于老年人活动的场所却鲜有更迭。我们走进了越来越多新奇的“网红店”尝鲜,而老年人们却依旧活跃于广场、公园等传统公共空间。 现代科技制造出了最便捷的系统,却没能生产和推广出足够的“老人手机”或足量的技术科普。当我们欢呼技术的革新,却未曾考虑到,他们所面对的,可能是迷茫、陌生、无安全感。 据《老年用户移动互联网报告》指出,使用互联网的老人仅占老年群体中的20%,老年人普遍对智能手机感到“有障碍”。除了“学不会”之外,一个客观的现实,就是大多数科技产品服务的主体都不是老年人。 当互联网的市场忙于满足年轻人的需求时,却忘了给老年人们也发一张通行证,让他们共同加入到时代的更迭中来。终于,老年人被科技遗忘,被汹涌而来的新兴世界遗忘。以至于老年群体在心智真正老去之前,就已经被时代挤到了边缘。 弥合“数字鸿沟”需要社会合力 如今,一条“老人被拒收现金”的热搜,再一次,让现实中老年群体的困境暴露在大众面前。而针对老年人面临的“数字鸿沟”问题,11月24日,国务院办公厅已印发《关于切实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实施方案的通知》,旨在为老年人解决各类服务保障。 《通知》中提出:到2020年底前,集中力量推动各项传统服务兜底保障到位,抓紧出台实施一批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最迫切问题的有效措施,切实满足老年人基本生活需要; 到2021年底前,围绕老年人出行、就医、消费、文娱、办事等高频事项和服务场景,推动老年人享受智能化服务更加普遍,传统服务方式更加完善; 到2022年底前,老年人享受智能化服务水平显著提升、便捷性不断提高,线上线下服务更加高效协同,解决老年人面临的“数字鸿沟”问题的长效机制基本建立。 当然,光靠政策的支持仍不够,面对代际之间的“数字鸿沟”,还需要的是社会以及个人的合力。对于移动互联网行业来说,用户的“痛点”也应该是驱动服务升级的出发点。以老年人为目标人群的智能手机和应用,仍有改进的空间,以便于老年人更快上手。而在公共场所等一些生活场景,社会也应该为没有条件学或者学得慢的老人保留传统的“慢选项”,让他们不至于在信息高速公路上步履维艰。 二十多年前,尼古拉斯·尼葛洛庞帝就在其所著的《数字化生存》一书中提到,尽管许多人担心信息技术会加剧社会的两极分化,使社会阵营日益分裂为信息富裕者和信息匮乏者、富人和穷人,乃至第一世界和第三世界。但事实上,真正的鸿沟仍横亘于两代人之间。 互联网带来了极大便利,而数字化也是未来社会的大势所趋,人类的每一代都会比上一代更加数字化。这意味着,他们曾经是我们,我们终将成为他们。那么,哪怕数字化进行地再彻底,社会也理应给那些仍在“触网”的人和过去一样的便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