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29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世事如梦,恰似寒凉好个秋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1-2-15 06:35:23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世事如梦,恰似寒凉好个                 2021-02-13 18:29                    

                      本文作者:陈士同

世事如梦,恰似寒凉好个秋

——品读苏轼的《西江月》

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夜来风叶已鸣廊。看取眉头鬓上。

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

不论是修行者,还是乐天派,当真正置身在困厄的泥淖中时,谁都无法做到“我自坦然向天笑”的从容。毕竟,对烟火色的眷顾,芸芸众生无一例外地被尘世纷扰裹挟。在中国士林中,苏子是独一无二的存在。之所以说他独一无二,是因为除了多才多艺,更主要的是他对待生活,摆渡人生的态度。就是这样一位冠古今的大先生,面对人生不顺时,也会借助文字发发牢骚,以纾解内心的愤懑。

慢溯苏轼的一生,自跻身士林,成为政坛新星始,由于年少轻狂、恃才傲物而口无遮拦,为自己的仕途跋涉之旅自掘了太多的坑,插上太多的荆棘。信心满满从老家到皇城,凭借卓然的才华在京城站稳脚跟。年纪轻轻有如此的起点艳煞了好多人。可是,在荆棘丛生的官场混迹,单凭才学和激情是远远不够的。看似风平浪静,其实是暗流涌动,名利之争尔虞我诈,没有见风使舵的眼色,没有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的本领,很难找到安身立命的一席之地。推杯换盏后的一时兴起,随口咏唱的即兴之诗,说者无心,小人有意。乌台诗案,看似偶然,实则当为群小精心设计。100多天的牢狱之灾,不仅仅改变的是苏子的身份和生活的境遇,更改变了他审视社会世情的心态与眼神。也就是从此时起,迁谪漂泊的生活成为苏子生命的主色调,与亲朋好友聚少离多是人生的常态。

从京城出发,跋涉山水,抵达黄州;告别汴京,踏遍千山万水,与惠州儋州相拥。每一次的远行,都是与皇城渐行渐远。不过,纵使山水阻隔,苏子心向朝廷的那颗炽热深情始终没有消磨。见弃于朝廷,不是因为自己的僭越无理,而是来自于奸佞之徒的算计。对于这些,苏子内心清楚。但是,一次次的远行,尽管尝遍艰辛,但对自己的磨砺,对人生的觉解与参悟都是弥足珍贵的财富。士子常怀家国情怀是共识性的,苏子也不例外。但是如果忘记先人“聪明圣智,守之以愚;功被天下,守之以让;勇力抚世,守之以情;富有四海,守之以谦”的警训,往往会给自己带来无尽的烦恼。对苏子来书,饱读儒家之学,自然怀有“兼济天下”之志。可是,当从庙堂之高走向江湖之远时,他对仕途和人生的思考不再局限于儒家的一套理论,对道家思想的接纳与参悟,对佛教思想的亲近,让身处逆境的苏子慢慢从失落悲戚愤懑中走出来。于是就有了“一蓑烟雨任平生......回首向来萧瑟处,也无风雨也无晴”的旷达与洒脱。

不过,苏子虽然把儒释道三家思想融合参悟,内化到自己品评世事之中,消解了一定的酸楚,但是真正孤灯相伴、形影相吊时,异乡客的内心还是背凄凉和孤独填塞,尤其是每逢佳节的时候。何以解忧?对苏子来说只有诗词歌赋。《西江月》是苏子被贬外放到荒蛮之地(有说是在黄州,有说是在儋州),中秋佳节到来之际,自己独自一人望月而思绪万千写下的一首短词。戴罪之身、传统佳节、明月高悬、孑然一身,当这些叠合在一起,累加在苏子身上,内心的感触局外人很难真正地理解。但是,通过他留下的这首小词的品读,或多或少能够感受到他内心的那份凄凉。开头慨叹世事如梦,虽然苏轼诗词中常常流露出人生如梦的思想,但或是自我排遣之语,或为往古来今之思,读来往往觉其放达,而不觉其悲切。可是此处却不然,以一种历尽沧桑的语气写出,加上几度秋凉之问,风叶鸣廊,忽觉人生短暂,已惊繁霜侵鬓,更觉开头浮生若梦的感叹,并非看破红尘的彻悟,而是对自身遭际的不平,从而深感人生如梦境般荒谬与无奈。接下来的一句疑问,勾起无尽的怅惘。“人生几度秋凉”不仅指自然节候的变化,同时也是指人生命运的起伏不定、变幻莫测。这句话把自然与人生结合起来,以自然的变幻来反衬出词人对人生命运的无奈谓叹,寄意深刻,韵味悠远。短暂的人生,行走尘世,酸甜苦辣如影随形。世事的不可捉摸,须臾人生的不可控,把这些汇集在一起,郁积而成的是悲凉。世事无常,怎一个凉字了得!开头两句,以比喻领起,用问句引人深思。后两句除了用环境渲染、景物烘托,还对镜自照看苍颜白发。自古逢秋悲寂寥,此情此景,苏子联想到自己的遭际,再看看现实的处境,何处话凄凉?

上片从“世事、人生”入笔,再以“秋声”渲染,最后以自窥容颜作结,视听结合,画面感极强,而字里行间融入的情感带有“凄寒彻骨”之色。下片虽没有直说凄凉,但是门可罗雀的孤独,明月难见的阴冷,中秋佳节孤灯为伴的寂寞,北望心仪之地的没有反馈......四句描写四幅画面,有自然风物的,有人情世态的,有直笔的浅层抒写,更有深层的意蕴寄托:“酒贱”是因为“人贱”,暗指身遭贬斥,受人冷遇,“月明被云妨”隐喻小人当道,君子遭谗。静寂的夜里,皓月当空之时,清秋的寒气阵阵袭人,苏轼心中的孤独凄凉之感难以排遣;“中秋”是传统意义上团聚的节日,选取“中秋”作背景,以虚笔中的乐景写哀情,使哀情更哀。“北望”点出词作的主旨,面朝故乡的方向,思念亲人。天涯同一月,相思两地情,遥望却不能与之相聚,明天却又要面临现实中太多的痛苦与无奈,这让苏子陷入更为深沉的悲凉之中;面朝皇城的方向,渴望能够重新得到当权者的重用。可是对朝廷的一片赤诚却得不到挥洒热情的机会。念及这些,苏子内心怎么不凄凉。简单四句,语短情长,写出政治上受迫害,孤苦寂寥,凄然北望之中;写悲愤,借景抒情,感世道之险恶,悲人生之寥落。思弟之情,忧国之心,身世之感,有机交织在一起。

一首感性与理性相融的短词,词人在书写内心苦闷与孤独的同时,也把对人生与宇宙的思考融入其间。个体生命的短暂,世事的无常,这些是无法扭转的。而作为一个士子,个人志与家国情始终藏于内心深处,没有因为困顿与贬黜而消解。但是,理想的支撑与残酷的现实相遇,个人无力回天的无助引发的只有悲戚与凄凉。恰逢佳节,一叶浮萍的漂泊,仕途失意的落寞,对垂垂老矣的苏子来说不能不说是人生的悲哀。苏子之悲今人难懂,但是词作所透析的世态人情,在当下仍然能够找到很多相似点。品大家之作,就是与伟大的灵魂对话。神交中获得心智的启迪,得失顺逆穷达尊卑,都能够从作品中找寻到安抚心灵的药剂。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4-11-27 12:47 , Processed in 0.007886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